过犹不及的“无声高考”

2013-08-05 07:04刘雨菲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父辈作弊考场

刘雨菲

高考监管制度从严,到底是好还是坏?学校与社会反响不一。应该说,“无声入场”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求得高考公平。可是,连女生文胸上的金属搭扣都过不了“关”,就有点吹毛求疵了。在学校的安检演习中,一名考生经过反复检测,衣服终于被贴上“合格”的标签,他表示“非常不爽”。

这种“无声入场”在无形中给考生带来了压力。其实,严格整治考场纪律本无可厚非,但过度求严的考场要求显然是矫枉过正了,甚至是对学生“诚信”的质疑。古人治水重在“疏”,而不在“堵”,如今治理高考作弊也应像古人学习,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疏导”上。如果平时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高道德素质,高考时就把学生当作贼一样来“防”,难道不是对教育的嘲笑?

事实上,有作弊想法的学生只占少数,为了打击一小部分学生,而让所有学生都接受这种过于严苛的安检,是否侵犯了全体学生的权益?而且这种过度严格安检折射出来的是对全体考生的不信任,对考生不信任的实质就是对教育的不信任。

若想防止考生作弊,就要从根本抓起,包括完善教育体系,改革升学制度,重视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建立一个诚信的群体。仅从政策这一个方面入手,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作法。

笔者的父辈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初的高考,据介绍,那个年代高考非常纯洁,考生都是凭实力竞争,各地考点几乎一起高考作弊的事件都难见到。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当时的“科技手段”不发达,不具备作弊的条件,但父辈的人们更相信,根本原因在于那个年代的考生普遍都能做到诚实守信,是人的道德和人格战胜了作弊的邪念。所以说,能否解决高考作弊的问题,关键还是要从教育抓起,不仅要抓分数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抓好思想教育,从根本上唤醒考生的人格意识。

猜你喜欢
父辈作弊考场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期末小考场
防止作弊
尊敬父辈
两只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