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学凤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主要用于人事测评领域的评价中心完全有运用于外语听说教学中的可行性;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经过适应性改造后的评价中心对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有正向的影响;从对学生外语听说能力影响的方式来说,评价中心在发展性、全面性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真实性方面的影响居其次,在公正性方面的影响效果不太明显。尽管评价中心存在一些缺陷,但仍然是辅助外语听说教学的好工具。
关键词:评价中心;听说教学;改造;运用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3-0145-05
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er)就是一种测定一群人中每个个体在多种情景事件 (Exercises)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的操作程序。评价中心技术虽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但评价中心一词的出现却是在1948年。1948年春,布奈博士(Douglas Bray)在其著作《对人的评价》中,不仅详细介绍了评价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事上的发展与应用,而且第一次使用了“评价中心”一词。[2](P468)
自布奈博士提出评价中心这个术语之后,许多研究者就开始从不同的视角来界定评价中心,[2](P1007~1009)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是2000年做出的,是年5月,在美国加州举行的第28届评价中心国际会议上将评价中心定义为:评价中心是从多角度对个体行为进行的标准化的评估。它使用多种测评技术,通过多名测评师对个体在特定的测评情境表现出的行为做出判断,然后将所有测评师的意见通过讨论或统计的方法进行汇总,从而得出对个体的综合评估。简单地说,评价中心就是一种测评一群人中个体在多种情景事件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的操作程序。
一、评价中心运用于外语听说
教学中的理据(一)在真实性理念上的契合
无论是交际型教学理论还是任务型教学理论,都要求外语教学活动具有真实性,并且从评价的角度来看,真实性与评价的效度紧密联系,没有真实性的听说评价会严重影响评价的效度。真实性也有利于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外语能力的实际需求相符合。而评价中心的主要特点就是活动的真实性,评价中心测评活动是在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十分相似的模拟情境下进行的,并提供客观的测评标准,能够直接观察和测量候选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评价中心的主要测评活动如公文筐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等都具有高度的情境模拟性和真实性。
(二)在发展性理念上的契合
正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教学要求》所倡导的,外语教学和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能够使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如前所述,评价中心兼选拔、培训、促进评价个体发展为一体,虽然在人事测评中,评价中心应用于选拔性的测评活动比较多,但是其仍然适用于培训和发展性的评价。因此,只要运用得当,评价中心完全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助推器。
(三)在全面性理念上的契合
在大学英语四六、高考英语等大规模的考试中,以及校内的期中、期末考试中,听力和口语考试往往是分开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听、说、读、写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分离式测试不仅不符合外语听说测试的真实性理念,也与全面测试的理念格格不入。从测评维度来看,外语听说能力的构成比较复杂,传统的听说能力评价维度往往集中在语音语调、流利性、语法正确性等方面,所采取的评价方法就是对话、看图说话、讨论等一些简单的方法;而外语听说能力的构成比这复杂得多,比如说转述能力、互相交流的能力、应变的能力、恰当用词的能力、协调话题的能力等等,可见,现存的听说评价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全面考查外语听说能力的要求。所以,要真正评价听说能力,对应多种测评维度,必须使用多种测评方法。评价中心的一大特点就是多种测评技术的组合使用,对评价客体的多项能力进行考察,使得评价更为全面、更为准确。
(四)在公正性理念上的契合
之所以不敢使用效度比较好的主观性测试题目对听说能力进行评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主观性测试题的评分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评价的效果。而评价中心则解决了主观测试与客观评分之间的矛盾,保证了评分的客观公正性。评价中心测评方法虽以行为观察为主,但测评师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下对候选人行为的观察、评估和解释,不是随心所欲的。无论是公文筐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还是管理游戏、角色扮演,都有一套测评的指标和评分的标准。在评价中心测评过程中,由多个测评师按照严格的程序对候选人进行集体评价,最后通过讨论或统计的方法整合测评结果,达成一致的意见。
二、评价中心在外语听说评价中的改造
基于评价中心在外语听说教学与评价中运用可能性的分析,又考虑到评价中心主要用于人事测评领域而很少用于外语测评领域,本研究拟对评价中心进行创造性的改造(表1),使其适用于外语听说能力的测评。改造的着眼点为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法、评价的内容、评价的维度等。
表1对评价中心外语听说教学适应性的改造
11人事测评中的评价中心11外语听说教学中的评价中心评价目的11选拔为主,兼顾培训和发展。11以促进外语听说能力的发展为主,兼顾选拔。评价内容11职业岗位胜任能力。11外语听说能力。评价维度11主动性、组织和计划、说服力、沟通技巧、倾听和敏感性、判断和决策。11在外语听说交际活动中的主动性,运用外语组织、计划、沟通的能力,倾听的能力,恰当用词的能力,文化差异的感受能力。评价技术11公文筐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游戏、心理测验。11公文筐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听说游戏、外语学习能力测验。
从评价目的看:评价中心兼具选拔、培训、促进发展等为目的,人事测评中的评价中心以选拔为主,兼顾培训和发展。那么在外语听说教学中,使用评价中心的目的以教育和发展为主,兼顾选拔。从评价内容看:人事测评中的评价中心主要评价职业胜任力,而外语听说教学中的评价中心主要评价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从评价维度看:人事测评性的评价中心主要评价主动性、组织和计划、说服力、沟通技巧、倾听和敏感性、判断和决策,[3](P664~670)这些维度既涉及了管理能力、职业胜任能力,也涉及了语言沟通能力,而外语听说评价中心的评价纬度应该集中在外语听说能力方面,所以把这些维度改造成在外语听说交际活动中的主动性,运用外语组织、计划、沟通能力,倾听的能力。从评价的技术看:人事测评中的核心评价中心技术有公文筐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游戏、人格测验,我们认为,除管理游戏、人格测验两项外,其余的技术大部分适用于外语听说教学,因此,我们在外语听说评价中把管理游戏和心理测验改成听说游戏、外语学习能力测验,保留其余的技术。
三、评价中心在外语听说
教学中的运用实验(一)实验对象及目的
实验对象为研究者所在高校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08级工商管理(以下简称工管)本科081、082、083、084班共4个班的学生,具体情况见表2。分析实验前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的期末口语测试成绩,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口语成绩在平均分、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等指标上基本相当(见表4),所以样本基本符合要求。
表2评价中心实验样本统计
组别11班级11层次11男生11女生11总人数实验组11工商管理08111本科112811211149工商管理08211本科112911211150合计11115711421199控制组11工商管理08311本科113111211152工商管理08411本科112811221150合计111159114311107
实验时间为2009年到2010年学年度上学期。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进行为期两个学期的评价中心实验,分析评价中心所产生的效果。
(二)研究工具
实验工具分为四种:第一种为评价中心操作手册,由课题组成员根据评价中心的改造理论,结合听说教材编写。评价中心手册提供给实验班口语教师在教授口语课程时使用。第二种是评价中心影响调查问卷。问卷从真实性、全面性、发展性、公正性等几个维度来进行设计,采用里克尔特量表5点计分制,问卷的目的是用来调查评价中心如何影响样本的口语能力发展。第三种为听说能力测评,用以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说成绩差异,进而了解评价中心对听说学业成就的影响。第四种为spss120统计软件,用来对问卷的结果和口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的实施
进行评价培训:因为大多数师生对评价中心并不熟悉,在实验前即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对实验班的师生进行有关评价中心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评价中心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工具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评价中心的设计由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开始之前集体讨论商定,并形成外语听说评价中心手册,供实验组的教师在听说课教学时使用。评价中心手册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维度、评价标准等几个部分。
评价手册的设计是以外语听说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实验班在实验期间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听说》第三册,该教材的特点是以话题为中心,该书共16个单元,每个单元是一个话题,在评价手册设计的讨论中,课题组成员就各个话题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评价维度、评价标准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充分协商之后,确定最适合的评价方法,设计活动任务,有的单元的内容比较灵活、比较丰富,可能不止用一个方法和任务。设计的程序为:任务分析——选择评价方法——确定评价维度——建立评价标准。下面以《大学英语听说》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来说明评价中心手册的内容(见表3):
表3评价中心手册示例单元11Unit 1话题11Reservations评价内容11用英语预订(如旅馆房间、宾馆座位等)的能力,预约(如出租车、医生、理发师等)的能力。评价方法11角色扮演:你是一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一天,你的两个朋友来了,你要带他们到当地的一家餐馆吃饭,你打电话到这家餐馆去预订座位。角色:我、餐馆订餐咨询员。评价维度111基础语言能力:语音、语调、流畅性。
2使用恰当的英语进行预订预约的能力。
3表达和获取预约的时间、地点、项目的能力。评价标准11优秀:语音语调正确,语言流畅。用词恰当熟练。信息表达准确完整。
良好:语音语调基本正确。用词基本恰当。预约信息基本表达清楚。
有待提高:语音语调、流畅性等方面问题较大,信息表达凌乱、不完整。
实施评价:因为考虑到评价中心的使用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所以评价中心技术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样本学校的听说教学为20周,每班每周安排2个课时的听说教学,并且这2个课时都是连上,在这2个课时里完成1个单元的听说教学任务。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把1个课时用于输入性听说教学,即围绕每个单元的话题传授与其相关的交际用语和听说交际技巧;1个课时用于产出性听说训练,即要求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交际知识进行模拟练习。在实验组的班级里,要求教师在产出性的听说训练中,运用评价中心手册,组织和安排学生的听说活动。并且,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听说活动时,注重描述性评价,根据评价手册中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维度,向学生详细指出他们的优点和缺陷,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听说能力,促进他们听说能力的发展,以凸显评价中心的发展性作用。
四、结果与分析
(一)评价中心对听说成绩的影响
为了调查评价中心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影响,我们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对比的数据为实验前的口语成绩和试验后的口语测试成绩(表4),为了全面、真实、客观地测量样本学生的听说能力。测试题目类型注意了读和说的结合、听和说的结合、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等形式。每个测评小组由3位教师组成,为了保证测评的公正性、有效性,测评员由副高以上、具有比较丰富的口语测试经验的教师担任。测试的计分方法为:分项计分,然后取平均值。
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成绩相差不大,两组在中位数和众数这两个指标上相等,都是8400。在平均分指标上,控制组甚至高于实验组1分多。在标准差指标上,实验组高于控制组,也就是说,实验组在评价中心技术实施前学生之间能力的离散程度要大于控制组。但是经过实验之后,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成绩在平均分、中位数、众数等指标上均高于控制组,两组的差距分别达到313、100、100,而标准差却低于控制组近06。这说明,实验组在评价中心实验之后听说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并且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差距在缩小。因此,评价中心对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二)评价中心影响听说能力的方式
实验结束后,课题组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用spss12.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设为a=001。问卷调查涉及的内容为评价中心的真实性、发展性、全面性、公正性等几个方面,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这几个方面的认同差异,并以此来研究评价中心技术对学生外语口语能力的影响方式,结果见表5。表5评价中心对样本影响的配对T检验影响
1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在此后出现的语言测试理论中也被看成是一个重要原则。黄大勇经过综合研究认为,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包括文本的真实性,任务的真实性,情景的真实性,输出的真实性。[4](P77~79)从表6中可以看出,各个问题的P值都小于a=001置信水平。说明在实验组的学生比控制组的学生更认同口语活动的真实性。通过均数差指标可以看出,在问题1、2上两者相差最大,达到154和114,这说明评价中心在听说活动情景真实性和生活真实性方面非常突出,得到实验组学生的高度认同。
2发展性
评价的发展性表现在:能将评价作为媒介,使所有参与者透过评价获得对自己学习的重新认识,了解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表6显示,在a=001置信水平上,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部分的5个问题中,均数差明显偏高,分别达到2、087、096、051、054,这可能是因为评价中心技术高度的情景性和真实性,再加上实验前的培训,使实验班的学生在评价中能够了解听说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会自我评价方法,了解评价知识,被评者通过深层次地参与评价活动,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自己,全面、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逐步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
3全面性
通过表6可以看出,问题12、13、15均数差比较大,分别达到了093、105、13,这说明,使用评价中心技术能够促使教师更经常地使用说写结合、听后转述、听后记录等方式,而在控制组中,这些方法不常使用。另外,这5个问题的P值都小于001置信水平,说明评价中心在听说结合、听写结合、听读结合、说写结合等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有利于促进外语听说活动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活动的全面开展。
4公正性
决定评价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评价的公正性,即评价是否与事物的本来面貌相符合,所以,被评价者对评价质量最有发言权,因此,本项调查仍然在学生中进行。表6显示,从16到20个问题的均数差分别为008、-013、021、015、-044,各个问题的均数差偏低。问题17和20的均数差甚至为负数,这说明,在公正性方面,评价中心并不占明显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显现劣势。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评价中心的评价标准众多,不好把握;其二是实验班的教师对评价中心技术的掌握程度还不够,还不能在评价准确性方面做到完美,或者是课堂上参与听说活动的人次比较多,而仅有听说课教师一人充当测评师,要想全面公正地评价所有学生的表现尚有难度。
结语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可以发现,从理论上来说,评价中心完全有运用于外语听说教学中的可行性,从实践上来说,评价中心对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有正向的影响,虽然由于教师对评价中心的运用不是很熟练,导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从对学生听说能力影响的方式来说,评价中心在发展性、全面性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真实性方面的影响居其次,在公正性方面效果不太明显。总体来说,评价中心对外语教学和学生外语的影响是正向的,对于评价中心运用于外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评价维度的准确把握、评价的公正性问题等,可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教师培训等途径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1]Bray, D. Centered on Assessment[J].Personnel Psychology, 1995, 2(48).
[2]殷雷.关于评价中心若干问题的探讨[J].心理科学,2006,(4).
[3]Ryan, A. M., Daum, D. B. & Todd, G. Direct, Indirect, and Controlled Observation and Rating Accurac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5(80).
[4]黄大勇.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概念[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
〔责任编辑: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