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共场所禁烟实效的路径思考与实证研究**——以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实效评价为例

2013-08-02 02:16南京财经大学210046张美君周莉冰王莹清高文婷
地理教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烟草

南京财经大学(210046) 张美君 周莉冰 王莹清 高文婷

指导教师:卢晓旭 戈晓毅

一、中国公共场所禁烟实效现状

2003年5月21日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WHO FCTC)),公约呼吁所有国家开展尽可能广泛的国际合作,控制烟草的广泛流行。2003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为全球第77个签约国。2006年1月9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按照约定,五年后,也就是2011年1月9日,中国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应该实现完全无烟。

然而中国疾控中心2011年1月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评估报告显示,履约五年来,中国控烟效果微弱,全国仍有3.2亿烟民,吸烟率居高不下,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群高达7.38亿,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仍遥不可及。[1]五年来,中国烟草消费量未减反增,由2005年占全球的33%上升至2011年的48%。[2]烟草产量也是逆全球产量下降的势头而快速上升。[3]据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介绍,2005年,中国人群归因于吸烟、烟草使用的死亡已经达到120万人,据估计,2030年烟草归因死亡人数估计占40岁以上人口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超过300万人。[4]

2011年5月1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施行(通称“禁烟令”),第一次明确将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列入法规条例,同时《条例》还规定了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公共场所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等。两年过去了,在“禁烟令”的控制下,中国公共场所的禁烟效果又如何呢?201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针对14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最新履约排名,中国得分为44.6分,仅在俄罗斯之前,排名第13位,位居倒数第二。[5]“禁烟令”实施后,中国的禁烟效果依旧微乎其微。禁烟之难,原因究竟何在,出路又在何方?

二、公共场所禁烟实效低的影响因素和原因分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指出反烟人士的共识,税收因素是中国控烟无法成功的关键,理由在于中国烟草业拥有5000亿资产和6000万从业人员,2010年,中国烟草行业纳税达6000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近10%,俨然成为国家财政支柱。[6]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中国控烟困难难在烟瘾难除和多年形成的交往习惯。[7]中国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认为,中国禁烟实效差的原因在于患有包括缺乏强制措施、缺乏商业管制、缺乏自控激励的“3C缺乏症”。[8]张菊英则认为,我国公共场所禁烟实效低主要原因在于监管和执法不力、吸烟者文化素质不高、社会的认识不足、社会习俗和道德水平不高等。[9]

以上原因分析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均不够全面,也影响对策措施的制定。要了解禁烟实效低的原因,需要从吸烟现象存在的因素和影响禁烟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巨大的烟民群体打造了中国巨大的烟草内在需求市场,其内在因素是烟民的吸烟习惯和对吸烟行为及其危害的认识不足;外在原因在于烟草产品生产供应充足、促销和销售渠道通畅、个人经济能力保障充分,以及周围的吸烟环境和氛围的吸引、政府对烟草行业经济贡献的认可,加上中国普遍存在的请客送礼、公款消费现象的助推,同时还有立法和执法的不到位等。而对于禁烟效果的取得,其内在影响因素主要在于个人认识的提高和个人戒烟的努力,外在的因素首先是禁烟立法和严格执法,以及政府对烟草企业生产、销售的控制,对个人购买力的调控,同时需要政府部门和各单位努力做好宣传工作,营造禁烟环境、出台协助和激励戒烟的制度,还需要政府放弃烟草经济的依赖观,对公款消费和送礼之风予以坚决的打击。吸烟和禁烟影响因素及责任主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吸烟和禁烟的影响因素

如上所述,禁烟工作的责任主体在于政府、单位和个人,企业也可承担起禁烟的社会责任,如何禁烟的答案和措施已清晰可见,我们似乎已找到了禁烟的出路。一方面,禁烟是社会需求,社会需求主要依赖政府推进,而政府在推进过程中的禁烟措施会与自身的财政税收方面的经济观念产生矛盾,远期社会效益和眼前经济利益难以取舍,因而政府与烟草企业之间便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矛盾”。另外,政府的公款消费是一颗毒瘤,留之对长远有害,但去之对眼前亦有痛。这些都是政府目前“消极禁烟”[10]、暧昧执法的原因。另一方面,对于具体的执法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提倡禁烟虽然没有政府的那些难言之隐,但“禁烟令”是“剑”却没有“刃”,单位领导无法用“禁烟令”向广泛存在的烟民及其在单位群体中占强势的吸烟观念(尤其是观念落后地区)“开刀”,似乎缺少一把真正的“尚方宝剑”,加上禁烟执法和劝阻较难操作,因此单位(及领导)的态度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者,禁烟依靠个人努力的希望早已破灭,近年来烟草消费量不减反增就说明了这一点。第四,禁烟求助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是一种奢望 ,烟草企业常常宣示的那些公益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商品促销手段和变相合法了的烟草广告。[11]

因此上述禁烟措施就成了苍白的表述,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措施不能执行该怎么办?谁能强制政府和单位来执行禁烟措施?禁烟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三、提高公共场所禁烟实效的出路——发布评价报告

目前中国不光颁布了“禁烟令”,各地政府出台了许多禁烟细则,而且“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也已被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了政府积极禁烟的决心。这是我们寻找禁烟出路的坚实基础和前提。

没有评价的禁烟是难以奏效的,没有效果对比的禁烟是难寻差距的。我们的观点是在各种措施出台之后,必须有评价作为配合,并要对评价不合格者采取强制性措施。我们提出的提高禁烟实效的出路在于:由第三方发布区域禁烟实效评价报告,即发布各级各行政区、各行政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禁烟实效报告,如“中国各省禁烟实效报告”“江苏省县级政府禁烟工作推进力度和效果报告”“南京市中学禁烟实效排名”等,为各主体提供禁烟工作的社会监督和成效的评价。评价可以给各级政府一面镜子,在利弊难以权衡的状态给予其更多的公众呼声和社会压力,促使摇摆的天平指针向推动禁烟的方向倾斜。评价也可以给企事业单位强大的压力,并给领导一把“尚方宝剑”,单位领导可以据此后盾将禁烟的认识转化为禁烟的实际行动。烟民也可在积极的宣传攻势和区域荣誉感的基础上提高个人认识,参与禁烟行动。

然而目前除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过上述履约排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过《控烟与中国未来》评估报告外,中国公共场所禁烟实效方面尚没有找到一部区域评价报告。可借鉴的评价指标系统也不多见,仅见的是世界卫生组织从①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②提供戒烟帮助、③警示烟草危害、④综合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⑤提高烟草制品税率和价格等五个方面[12]对14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评价的指标,中国区域禁烟实效评价还需要根据具体目标制定评价指标系统。

下面以我们生活和学习所在的南京财经大学校园禁烟评价为例,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以小映大,实证发布评价报告对公共场所禁烟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四、2011年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实效评价

南京财经大学校园公共场所存在吸烟现象,许多学生经常受到二手烟的危害,各学院对公共场所禁烟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测评各学院公共场所禁烟实效及其差异,并分析原因,为学校及各学院的禁烟工作提出建议。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获取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校园内13个学院公共场所禁烟措施和实效的数据,发布各学院公共场所禁烟实效的得分和排名。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学院差异,为各学院进一步加强禁烟工作、提高或改进禁烟效果提供对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首先构建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实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并分学院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方法,要求对各学院的抽样数大体与学院规模相当,问卷在宿舍、公共通道等区域随机发放和即时回收。调查时间为2011年4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9份,学院分布如表2,回收率为93.8%。统计显示,问卷的学院分布经认定基本与学院规模相当。

表2 南京财经大学禁烟实效调查中各学院回收问卷数

(三)评价指标和权重

在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控烟评价指标和考虑了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实际的基础上,课题组在指导教师帮助下设计了自己的评价指标系统,并向部分学院和学校领导、教务处领导以及师生代表进行了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包括主动吸烟状况指标、被动吸烟状况指标、对危害的认识指标、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指标、学院禁烟措施指标等5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基于专家咨询,由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分析汇总重要性水平,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权重。[13]由于禁烟实效的取得相对于禁烟措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本着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的原则,指标体系中加入了过程性的指标,即学院禁烟措施,而且被咨询者和课题组对其设定了相对较高的权重,指标体系和权重如表3所示。根据11个二级指标设计出11个调查问题,问题答案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设计。

表3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实效评价指标体系

学院公共场所既包括学院办公场所、教室所在的区域,也包括公共教室区域中学院授课或活动的场所,如果是公共场所吸烟现象的调查题项,要求被调查者区分吸烟者的来源是来自于本学院的师生,或本学院组织的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吸烟现象。认识和态度类的题项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认识,禁烟措施类的题项则要求考虑本学院所采取的措施。

(四)数据结果

1. 学校禁烟实效评价

(1)学校禁烟实效总体评价

数据结果显示,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实效全校平均分为64.38分,属于及格水平。均分数据反映出学校禁烟工作的实效离禁烟目标有较大差距。

实效的不够明显反映了学校在禁烟工作上的重视程度和所做的工作可能不够。事实上,在构成总体评价的5个分项指标中,禁烟措施一项在各项中得分最低,仅为36.28分,如表4和图1所示,就进而证明了上述假设的成立。

表4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分项指标得分

图1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分项目得分和平均分统计图

(2)学校禁烟实效分项评价

如表4和图1所示,从学校禁烟实效的分项评价指标来看,主动吸烟状况的得分最高,为80.17分,其次为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方面,得分为78.89分,第三为被动吸烟状况,得分为75.82分,以上三项指标得分相对较高,而对危害的认识和学院的禁烟措施均不及格,得分为58.18分和36.28分。

虽然主动吸烟获得了80分以上的评分,但仍然表明吸烟在校园公共场所仍没有绝迹,仍有许多人受到二手香烟的危害,表现在被动吸烟的得分低于80分。由于观念上的问题和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不足,公众对吸烟的态度以及对禁烟的态度仍然表现出不尽理想的成绩,低于80分。而禁烟措施的不得力(36.28分)影响着禁烟实效(64.38分)的进一步提高。

2. 各学院禁烟实效及差异评价

(1)各学院禁烟实效总体及差异评价

从各学院禁烟实效的总体水平及学院差异来看,信息工程学院以68.45分位居榜首,法学院和金融学院分别以67.20分和66.09分位居第2、3位。位居第4至13位的分别是艺术设计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其中最低分经济学院为57.77分,其他学院均在60-69分之间,如表5和图2所示。

图2 南京财经大学各学院禁烟实效总体得分和排名统计图

表5 南京财经大学各学院禁烟实效总体得分和排名统计表

统计显示总体分平均值为64.38,标准差为2.89,差异系数为4.48%。统计结果表明,学院间虽然有差异,但差异系数较小,反映了各学院在禁烟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差异不大,加上各学院的禁烟实效总体水平均较低,推测各学院所做的禁烟工作可能总体上并不充分和主动,这一推测从后续的措施分项评价中将得到验证。

(2)各学校禁烟实效分项及差异评价

各学院公共场所禁烟评价的5个分项指标的得分及排名如表6所示。图3直观显示了各学院各分项指标具有基本相似的高低特征。

表6 南京财经大学各学院公共场所禁烟实效评价分项指标得分及排名

图3 南京财经大学各学院公共场所禁烟实效评价分项指标得分统计图

从各学院各分项指标的差异来看,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危害认识、禁烟态度、禁烟措施的差异系数分别为4.11%、5.40%、5.11%、6.03%、14.36%,说明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危害认识、禁烟态度方面各学院的差异不大,而各学院的禁烟措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如表7所示。禁烟措施方面前3名的信息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分值均超过40分,并与后列学院有较大的分值差异,这三所学院的禁烟工作相对领先,工作措施值得关注借鉴,成绩应加快提升巩固。

表7 南京财经大学各学院公共场所禁烟实效评价分项指标差异分析

(五)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1)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的实效总体得分为64.38分,为及格水平,禁烟实效不理想。从分项指标来看,主动吸烟方面得分达到80.17分,为良好水平,禁烟态度、被动吸烟方面分别为78.89分和75.82分,为中等水平,对危害的认识方面为58.18分、禁烟措施为36.28分。反映了分项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在禁烟措施方面所做的工作明显不足,对危害的认识没有达到应有水平,被动吸烟现象仍然普遍。

(2)南京财经大学各学院禁烟实效中,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和金融学院分别位居前3位。各学院禁烟实效分值普遍较低,差异不大。在分项指标中,财政与税务学院位居主动吸烟分项的第1位,法学院位居被动吸烟、禁烟态度两个分项的第1位,信息工程学院位居危害认识、禁烟措施两个分项的第1位。分项指标中,除了禁烟措施一项各学院的差异较大外,其他差异均不明显。

2. 建议

(1)建议学校从整体上重视禁烟工作,宣传吸烟危害,推动禁烟措施,以促进各学院在执行和细化学校禁烟工作中把禁烟实效提高到一个应有的水平。所有学院也应重视学生对禁烟实效的评价,加强禁烟工作,提高禁烟实效。在采取措施方面,总体成绩和禁烟措施分项排名落后的学院更应有紧迫感。

(2)建议学校和各学院确立禁烟工作的目标,收集相关信息,分析禁烟制约因素,针对性地制定禁烟措施,使禁烟的目标早日实现,建设“无烟学校”。另外,本研究的调查还设有问题原因、吸烟具体来源、意见建议等方面的调查信息,可以据此进一步对学院公共场所禁烟措施和实效方面的成绩和不足做进一步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及其分析不在本文目标范围内,但可另行为学校和各学院进一步的禁烟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五、研究结论

1. 信息资料显示,中国政府在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10年之后,公共场所禁烟实效仍然很不明显。

2. 本文从内外因素角度分析了烟民吸烟和公共场所禁烟的影响因素,认为内在因素包括吸烟需求和个人认识,外在因素包括企业生产、企业销售、个人购买力及政府价格调控、群体价值观、社会经济价值观、不正当社会风气和现象、立法和执法等,禁烟的外在因素还有政府和单位的禁烟工作协助和激励措施,但认为这些措施之所以没有取得成效,主要原因在于对责任主体的强制作用难以形成,依赖责任主体自觉行动难以奏效,需要在保障措施方面加强工作。

3. 本文提出当前公共场所禁烟实效提高的重要保障措施是对区域和部门进行禁烟实效评价,公开发布禁烟实效成绩及其排名,发布评价和指导报告,以发挥报告的社会监督和促进作用,从社会监督的层面发挥其对责任主体的强制作用。

4. 本文以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实效评价为例,通过主动吸烟状况、被动吸烟状况、对危害的认识、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禁烟措施等五个分项指标以及均衡分布在各学院的469位调查者问卷,对学校公共场所禁烟措施及其实效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价,并发布了总体得分和分项指标得分的学院排名,实证了发布评价报告对公共场所禁烟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特别说明,本研究为南京财经大学2010-2011年度通识性选修课程“地球与科学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我们本着学习的目的体验研究过程,同时提供一种通过评价唤起社会监督、促进禁烟实效提高的思路和方法,案例中的数据结果虽然可能具有积极意义,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调查数据可能存在合适性、科学性、准确性方面的疏漏,因此其对于学校来说更多地仅具有提示探讨和抛砖引玉的意义。

[1][4] 新京报.中国加入控烟公约5年仅得37.3分 7亿人吸二手烟[N/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07/c_12954637.htm.

[2] 安徽日报农村版. 控烟九年, 烟民不减反增[N/OL]. http://roll.sohu.com/20120601/n344608562.shtml 2012-06-01.

[3][5][12] 京华时报. 李秋萌. 世卫组织报告: 14国控烟排名中国倒数第二[N/OL].http://jl.cnr.cn/ltrt/201305/t20130522_512643189.shtml-2013-05-22.

[6] 陈迎竹.中国实施禁烟令 效果令人关注[EB/OL].http://www.zaobao.com/media/photo/story20110502-133674.

[7] 环球网.《联合早报》: 中国禁烟效果为什么不佳[EB/OL]. http://oversea.huanqiu.com/economy/2012-06/2778217.html.

[8] 中国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零点调查: 中国禁烟效果不佳[EB/O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4818, 2012-05-31.

[9] 张菊英, 吴涛, 马骁, 文雯. 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现状及对策分析[J]. 四川环境, 2004(3): 90-92.

[10] 中国新闻网. 室内公共场所今起禁烟 中国控烟从消极走向积极[EB/OL].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5-01/3009798.shtml 2011-05-01.

[11] 徐晶晶.中国控烟协会监测显示,烟草企业往往借赞助之名行促销之实 烟草企业应禁止公益捐款[EB/OL].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3-05/30/content_227859.htm 北京晨报2013-05-30.

[13] 卢晓旭, 陆玉麒, 顾道红.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评价和工资分配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07: 30-34.

注:参与研究的同学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多个学院,除署名作者外,还有李中强、曹礼华、生琳等同学。

猜你喜欢
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烟草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烟草中茄酮的富集和应用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全年总目录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
浙江财经大学伦理研究所简介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全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