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斌,张慧洋,夏 侠,杨兴龙,李彦博,张 宏,段惠娟,刘素刚
核化生灾害医学现场救援组织管理的思考
苏剑斌,张慧洋,夏 侠,杨兴龙,李彦博,张 宏,段惠娟,刘素刚
核化生;灾害医学;救援;组织管理
核化生灾害是指由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物质、病原体或生物毒素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1-2]。核化生灾害主要包括由气象、地质或生物等因素引起的自然性灾害和由事故、恐怖活动或战争等引起的人为性灾害。核化生灾害现场救援任务主要包括:对受伤人员与公众的医学救援;对受污染地区与场所的环境救援;对受破坏交通、通讯与服务的基础设施救援;对影响生活与工作的公共秩序救援,其中首要的为医学救援。
1.1 核化生灾害现场医学救援的主要任务 (1)分析判断医学损伤和救援的总体情况,为相关部门和领导提供救援决策咨询;(2)开展侦检分析与流行病学调查,为致伤因素提供临床医学证据;(3)对受伤人员迅速实施现场抢救,尽最大可能挽救生命;(4)对受核化沾染的伤员与公众进行医学洗消,去除污染;(5)对传染病疫区实施封控消毒杀菌,防止疫情扩散;(6)将伤员运输后送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专科治疗;(7)对伤员与公众进行医学防护;(8)对伤员与公众进行心理疏导。
1.2 核化生灾害现场医学救援的特点 与其他灾害医学救援相比,核化生灾害现场医学救援有以下特点:(1)核化生致伤因素存在现场,对救援人员形成致伤风险,需要严格做好自身防护;(2)伤情复杂,除核化生损伤外,常会伴有爆炸、火灾、房屋倒塌等引起的其他复合伤,救治难度大,需要较高救治技术;(3)伤情具有传染性和接触沾染性,易产生次生灾害,需要有效防止扩散;(4)容易引发社会和心理恐慌,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2.1 人员分组 核化生灾害现场医学救援力量应由国家或军队指定的专门医疗机构抽组的若干专业核化生医学救援队组成,接受国家军地联合指挥部的统一组织指挥[3]。
核化生医学救援队成员专业涉及卫勤管理、核化生检测、核化生急救、重症救治、外伤处置、传染病控制、流行病学调查和精神分析处置等[4]。在针对数10人以上群体性灾害性事件时,专业救援队组成人数一般为60~100人,可分为指挥协调、专家咨询、侦查检测、消毒杀菌、现场急救、检伤分类、去污洗消、紧急救治、伤员后送、心理咨询、担架保障、车辆保障等小组。救援队可根据上级指示、任务性质和救援需求,灵活抽组队员。
2.2 物资装备 核化生灾害现场医学救援的物资与装备主要包括:指挥装备、救援标识、防护装备、侦察检测装备、检伤分类装备、急救药品器材、医学洗消装备、消毒杀菌装备、伤员运输装备、车辆装备、救援信息系统、防治宣传材料等。
3.1 救援流程 核化生救援队根据军地联合指挥部下达的救援命令,迅速集结机动至受灾区域,了解受灾情况,选择适当场地,展开各救援小组和救护站,对灾区进一步实施侦察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对伤员依序实施紧急抢救、分类、洗消、内外科救治、心理疏导、后送等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实施消毒杀菌等防疫处置,救援结束后根据命令撤收返回。
3.2 布局展开 一般将救援场所划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区域根据任务不同分组展开救援。见图1。
3.3 现场救援原则 核化生灾害现场医学救援,应遵循“科学合理、快速有效、生命优先、先重后轻”等基本救治原则外,同时救援队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图1 现场医学救援展开流程图
3.3.1 不明确灾因,不贸然抢救 明确灾害具体原因是实施有效救援的前提。救援队到达灾害现场后,应率先尽快进行受灾原因的调查、检测、分析与评估,如放射源的性质与强度、化学毒物的种类与浓度、致病微生物和毒素种类与感染范围等因素,为后续救援队的展开、合理地实施医学防护和临床救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在不明受灾原因的情况下,救援队如贸然进入受灾区,有可能导致救援人员自身受到核化生损伤,以及对伤员无的放矢的治疗,从而不能达到有效救援的目的。
3.3.2 不做好防护,不开始抢救 充分做好防护,贯彻“器材防护为主,医学防护为辅”的防护策略是开展科学救援的基础。核化生灾害医学救援区域现场依然存在辐射损伤、放射性物质与有毒化学物质的沾染、微生物和毒素感染的危险,救援队在明确致伤因素后,应迅速做好相应医学防护,如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毒面具(口罩)、佩戴个人辐射剂量剂和剂量报警仪等,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5],在充分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方可对受灾人员进行抢救。
3.3.3 不彻底洗消,不后续抢救 及时彻底去污洗消是获得成功救援的关键。核化生物质污(沾)染是核化生损伤的显著特点,对伤员的去污洗消处置和对灾区的消毒杀菌处置是核化生灾害医学救援的重要环节,对污染衣物、用品和场所与沾染人体部位进行彻底除污洗消杀菌,既可避免污染物对人员的持续损害,又可防止在后续处置中对洁净区域、人员与物品的二次污染,是有效控制伤情和防止污染扩散的重要手段。原则上所有污物均应在救援现场的半污染区内去除、洗消干净,伤员也需除污清洁后方可进行后续处置。但伤员伤口的局部污染如因现场医学处置局限性而不能彻底洗消清洁时,也可在对伤口进行充分保护防止二次污染后,将伤员运送到后方医疗机构进行伤口进一步精密洗消处置。
现场医学救援工作是突发的、紧张的、快速的,而医疗机构针对现场应急救援所做的准备工作应是有计划的、充分的、长期的。现场救援的日常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方面。
4.1 思想准备 专业核化生救援机构应利用各种时机与形式持续开展应急救援的教育动员,不断增强每一位领导、每一个科室、每一名医务人员尤其是救援队成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牢固树立“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救援意识,使做好核化生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成为每个人的日常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确保思想上随时保持高度警惕,行动上随时可以投入救援。
4.2 方案准备 科学完善的方案是救援成功的关键。针对应急救援工作,一要制定组织指挥、分级响应、人员分组、物资装备、紧急收拢、机动运输、现场展开、撤收返回等救援队组织行动流程方案;二要制定侦检、防护、分类、洗消、内外科急救、消毒灭菌、心理疏导、医疗后送、专科治疗等专业救治技术方案。细致严密的方案使应急救援工作规范有序。
4.3 人员准备 一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救援队伍,抽组各部门、科室人员组成救援队,明确各组人员与岗位职责,同时指定预备替补队员,人员落实到位;二要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加强救援队员的基本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核化生防护知识、仪器设备操作技能与体能的培训考核,开展“实源实毒实菌”与“实兵实装实战”的应急救援演练,使全体队员熟悉救治流程,掌握救治技术,具备充沛体能,确保应急之时做到“带得出、冲得上、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
4.4 物资准备 充分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日常储备与管理。一要确保各类救援物资种类完整、数量齐全。二要设立专库储存,指定专人管理,落实“三分四定”,即储存时实行“携行物资、运行物资和留守物资”分类保管,行动时做到“定人、定物、定车、定位”的无缝对接。三要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检查药品耗材的有效期,及时更新,防止失效;定期检查仪器、设备和车辆的运行状态,及时维护,防止失能。
5.1 指挥上要注意上下沟通与左右协同 上下沟通是指应急救援时,国家有可能启用应急医学救援网络中的多个专科医疗机构与专业救援队,多个救援队在执行现场救援任务时应该服从国家军地联合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按照命令统一行动,及时反馈救援信息,发现问题立即上报。避免多方指挥、多方报告现象,切实做到指挥通畅,责任明确。
左右协同是指核化生灾害发生时,属地政府、街道、公安、消防、环保、民政、卫生等多个部门均会参与现场救援。核化生救援队到达现场后,在军地联合指挥部的指挥协调下,应及时与其他救援力量进行对接,尽快掌握当地民情、社情、灾情与伤情,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协同救援。
5.2 救援上要注意内外兼顾与前后并举 内外兼顾是指救援时不仅要关注核化生因素对伤员身体直接损害的救援,还要同时兼顾核化生灾害常易引发的社会恐慌和心理疾患的消除、疏导与治疗,完成对伤员身心的双重救援。
前后并举是指救援时既要做好救援队前赴现场的应急救援,亦要做好后方医院接收批量伤员的准备。灾害现场救援往往是紧急短暂的,而后方专科治疗相对是长期复杂的。核化生与精神心理专科医院要充分做好前接与收治批量伤员的准备[6],树立应急收容意识、成立应急收容组织指挥机构、明确前接队伍和专科收容病区与救护人员、制定床位腾空与周转方案、落实救援保障物资、开展模拟前接与收容批量伤员演练,确保“接得回、收得下、治得好”。
5.3 训练上要注意平战结合与一专多能 平战结合是指将专业救援训练与日常医疗工作相结合,通过血液病与放射性皮肤病治疗模拟放射损伤的救治,通过食物中毒处置模拟化学损伤救援,通过发热与肠道门诊的设置模拟生物损伤处置,通过核医学除污模拟去污洗消,通过参加各种急救演习与执行保障任务模拟应急救援,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救治方法,逐步积累经验、锻炼队伍,提高技术,培养人才。
一专多能是指在目前医疗资源有限、学科专业过细、临床任务繁重、医疗人力紧张的卫生工作形势下,需要应急救援人员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其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互补学习,具备一人可处不同岗位、一人承担多个角色的能力,为救援队完成基多样化医学救援任务打下基础。
[1]王正国.灾害医学与救援[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2,1(1):1-2.
[2]王一镗,刘中民.灾难医学[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3-6.
[3]郑静晨.论灾害医学救援的组织体系建设[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1-2.
[4]何跃忠,苏剑斌,张慧洋.浅谈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救援的准备(一)——救援队伍的准备[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2,1(1):41-42.
[5]张小莺,钟发刚,张海亮,等.生物恐怖防控初探[J].疾病监测,2008,23(9):586-588.
[6]苏剑斌,刘素刚,李彦博,等.奥运安保核化伤员应急收治准备[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0):940-942.
(收稿:2012-12-11修回:2013-01-18编校:丁艳玲)
R 129
A
2095-3496(2013)01-0048-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课题(2012BAI38B00)
100071北京,解放军307医院医务部(苏剑斌,张慧洋,夏 侠,杨兴龙,李彦博,张 宏),院部(段惠娟,刘素刚)
刘素刚,E-mail:Sug_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