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方言进行体标记“在”的语法意义*

2013-07-31 08:27殷祯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潜势谓语短语

殷祯岑

(复旦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433)

武汉方言中的“在”作为进行体标记,辅助表达某事件处于正在进行的过程之中,可以构成“在VP”、“VP在”和“在VP在”三种结构。现有研究大都认为三者的语法意义和功能是一致的[1]。可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我们发现了如下情况:

1)门在开。

2)*门开在。

3)门在开在。

4)*门在开倒。

5)门开倒在。

6)*门在开倒在。

上例中,当VP为“开倒”时,三种表达中只有“VP在”成立,而当VP为单纯动词“开”时,“在 VP”和“在VP在”都成立。“VP在”不成立。我们考察了大量语料,发现:“在VP”结构不能与“倒”共现,而“VP在”则大量与“倒”共现。除能否带“倒”外,这三种表达在对VP的选择上还有其他差异,如:

7)他在进步

8)*他进步在

9)他在进步在。

10)山上的炮在架。

11)*山上的炮架在。

12)山上的炮在架在。

上述各例证明,武汉方言中的“在VP”、“VP在”和“在VP在”结构并不完全等值,它们对与之搭配的VP有不同的要求,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各有不同。本文描写武汉方言中的“在VP”“VP在”和“在VP在”这三个结构的异同,寻找VP前的“在”和VP后的“在”在语法意义和功能上的差异。

一、描 写

武汉方言中的“在”有介词(他在学校吃饭。)、动词(他在学校。)、进行体标记(他在上学;他上学在)三种用法。本文只讨论“在”作为进行体标记的用法。

作为进行体标记的“在”可以构成“在VP”“VP在”“在VP在”三种格式,正如本文开头的例子所示,这三种结构的准入条件各有不同。本文把用于动词前的进行体标记“在”记为在1,用于动词后的进行体标记“在”记作在2。下文将详细描写三种表达的共性和差异。

1.与“倒”的共现

“VP在2”和“在1VP在2”可以与“倒”共现,“在1VP”不能。如:

13)妈妈进来的时候,他坐倒在。

14)*妈妈进来的时候,他在坐倒。

15)妈妈进来的时候,他在坐倒在。

16)*我在看倒电视。

17)我看倒电视在。

18)我在看倒电视在。

例13—15是第一组,例16—18是第二组。从两组例子可以看出,“在1VP”中不会出现“倒”,而“VP在2”和“在1VP在2”则可以出现。其中,“VP在2”与“倒”搭配的可接受程度更高。

2.谓语部分

“在1VP”和“在1VP在2”的谓语部分可以是单纯动词,也可以是动词短语;“VP在2”倾向于选择动词短语做谓语,用单纯动词做谓语的可接受程度较低。请看下例:

19)他在担心。

20)?他担心在。

21)他在担心在。

22)他在担心他的儿子。

23)他担心他的儿子在。

24)他在担心他的儿子在。

25)学校的教学环境在改善。

26)*学校的教学环境改善在。

27)学校的教学环境在改善在。

28)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在。

29)学校在改善教学环境。

30)学校在改善教学环境在。

例19—24是第一组,25—30是第二组。可以看出,“在1VP”和“在1VP在2”的谓语既可以是单纯动词(“担心”、“改善”),又可以是动词短语(“担心他的儿子”、“改善教学环境”),而“VP在2”的谓语如果是单纯动词,句子的可接受程度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合格;一旦将谓语部分换成意义不变的动词短语,句子就变得十分顺畅。因此,“VP在2”结构更喜欢与动词短语的谓语搭配,而其他两个结构的谓语成分既可以是单纯动词,也可以是动词短语。

3.可进入动词

能进入这三个结构的动词既有交叉,又有所不同。根据戴耀晶(1997)对动词的分类[2],三个结构都能进入的动词有:位置类动词、动态动词中的动作动词以及心理动词中的一部分,如担心、害怕、犹豫等。姿势动词(需与“倒”搭配)可以进入“VP在2”“在1VP在2”结构,持续类结果动词的一部分(如:长大、提高、变好等)可以进入“在1VP”和“在1VP在2”结构。而关系动词、结果动词中的瞬间动词则完全不能进入上述三种结构。下面各举一例:

31)墙上在挂画。

32)墙上挂画在。

33)墙上在挂画在。

34)小明在踢球。

35)小明踢球在。

36)小明在踢球在。

37)他在犹豫克不克。(他在犹豫去不去。)

38)他犹豫克不克在。

39)他在犹豫克不克在。

40)*我来的时候,他在坐倒地下。

41)我来的时候,他坐倒地下在。

42)我来的时候,他在坐倒地下在。

43)情况在变好

44)*情况变好在。

45)情况在变好在。

4.“在1VP 在2”

上文主要描写的是由武汉方言中有进行体标记“在”构成的三个结构的语法准入条件。不难看出,这三个结构在准入条件上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在1VP”和“VP在2”上,“在1VP在2”则取两者的合集。也就是说,“在1VP”和“VP在2”结构对准入成分各有限制,而只要这些成分能进入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就都能进入“在1VP在2”。

“在1VP在2”与其他两个结构的差别主要是在语用方面。在可接受程度上,“在1VP”和“VP在2”明显高于“在1VP在2”。我们选取了十几个含进行体标记“在”的例句样本,将每个样本转换成三种结构的表达,请母语为武汉方言的受试者选择自己认为最顺口的表达。调查显示,当例句单独出现,并且三种表达都合格的前提下,只有不到10%的受试者认为“在1VP在2”最顺口,而其他两个结构的支持率则差异不大。

“在1VP在2”的特点在于情感的表达。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母语为武汉方言的受试者认为他们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在1VP在2”,除非是为了凸显强烈的语气,表达“不满意”的情绪。如在下例的语境中使用“在1VP在2”结构就非常合适了:

46)A:你下楼克(去)帮我买张报纸上来吧。

B:你自己克撒。

A:要你帮我做点事都不做。

B:我在做饭在。

上例中,B为了表达对A指责的不满,使用“在1VP在2”进行反驳,语气比“在1VP”和“VP在2”都要强烈。

5.小结

综上所述,武汉方言中的进行体标记“在”有用于动词短语之前的“在1”和用于动词短语之后的“在2”两种形式,形成“在1VP”“VP在2”和“在1VP在2”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并不等值。“在1VP在2”与其他两个结构的区别在语用方面:“在1VP在2”单独使用的可接受程度低,有表达强烈的不满情绪的语用功能。“在1VP”和“VP在2”在语法功能上有差异:“在1VP”不与“倒”搭配;谓语部分既可以是单纯动词,也可以是动词短语;位置类动词、动态动词中的动作动词、部分心理动词、部分结果动词类持续动词可以进入。“VP在2”可以与“倒”搭配;谓语部分倾向于选择动词短语;位置类动词、动态动词中的动作动词、部分心理动词、姿势动词(需与“倒”搭配)可以进入。由于两个结构都是由进行体标记“在”和VP组成,因此其结构上的差异可以简化成进行体标记“在1”和“在2”语法功能的差异。下文即以此描写为基础,探寻在1和在2的语法意义,为其功能差异寻求解释。

二、倒

上文提到,武汉方言中的进行体标记“在2”可以与“倒”搭配,“在1”不能。要寻找“在1”和“在2”的差异,就应从“倒”入手。许多研究认为,武汉方言中的“倒”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着”,是持续体的标记,辅助表达动作、状态的持续。可是,武汉方言中的“倒”与普通话的“着”并非完全相同。请看下例:

47)他高兴地跳着,叫着。

48)*他高兴地跳倒、叫倒。

普通话中的“着”可以与动作动词搭配成句,用于描摹动作的状态;而武汉话中的“倒”通常不会与“跳”“叫”这样的瞬间动词搭配,除非构成“VP1倒VP2”结构,表示伴随状态。如:

49)他跳倒跑过来。

50)他哭倒叫倒不让我走。

除此之外,武汉话中的“倒”只与姿势动词、位置动词、持续类动作动词这样具有[+状态]语义特征的动词搭配,用于描摹静态的状态。如:

51)他跍倒门口在。

52)头上戴倒帽子。

53)他眼睛看倒书在。

金奉民(1991)、张黎(1996)、李大勤(2000)等认为,普通话中的“着”并不是持续体标记,它与体貌无关,只具有状态化的功能而已。本文赞同这种观点,并且认为,与普通话的“着”相比,武汉话的“倒”更明显地显示出这种状态化的语法功能。正因如此,除了“VP1倒VP2”结构将VP1转化为VP2的伴随状态外,其他能与“倒”搭配的动词,其所反映的事件都必须具有状态性的潜势。像结果动词、静态动词这类本身不具有[+状态]语义特征的词就无法与“倒”共现。

那么,不能同“倒”共现的“在1”与能同“倒”共现的“在2”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相对于“在2”更强调动作事件具有状态性特征。

三、可进入动词

我们将上文描写的可进入“在1VP”和“VP在2”结构的动词整理成下表:

?

上表是采用戴耀晶(1997)的方法对动词进行分类,可以看出,心理感觉类动词和持续类结果动词中各有一部分可以与“在1”或“在2”搭配,另一部分不能,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分化呢?

1.过程性

“在”作为进行体标记,其功能就是辅助表达事件处于正在进行的过程之中。因此,它要求与之搭配的动词及所反映的事件具有过程性的潜势,即事件有可能被看做是一个过程。我们认为,武汉方言中的“在1”要求与之搭配的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具有过程性潜势;而“在2”只要求事件具有过程性潜势就好,无论是动作本身,还是事件中与动作相关的状态都可以。

上表中,能与“在1”搭配的位置动词和持续类动作动词所反映的动作都具有过程性潜势,瞬间类动作动词反映的动作虽然是瞬间完成的,但由于这些动作可以高频重复发生,故可看做是过程性的。可与“在1”搭配的心理动词,如“担心”、“犹豫”都要占据一段时间,而不能与“在1”搭配的“知道”“抱歉”等都在瞬间完成;持续类结果动词中,能与“在1”搭配的“长大”“提高”等,由于“大”“高”本身是不定的,没有终点,因此“长”和“提”的动作也是没有终止,永远存在于过程中;相反,“走进”“逃出”这类动词本身就包含了结果,其动作是瞬间完成的,不可能存在于过程之中,故无法与“在1”搭配。以上分析表明,决定VP能否与“在1”搭配的关键,就是看VP所反应的动作是否具有过程性潜势,是否可被看做是存在于过程之中。

除了上文分析过的心理动词和动作动词之外,姿势动词与“倒”的结合也可以与“在2”搭配。“站”“跍”等姿势动词所反映的都是瞬间完成后转化为持续状态的事件,动作本身不具备过程性潜势,因此无法与“在1”,也无法单独与“在2”搭配。但当这类动词与具有状态化功能的“倒”结合后,由动作转化而来的状态就被凸显,这种状态需要占据时间,具有过程属性,故可以与“在2”搭配。

由此,“在1”和“在2”都要求与有[+过程]特征的动词结构搭配,“在1”要求动作本身具有过程性潜势,“在2”则要求事件(既可以是事件中的动作,也可以是相应的状态)具有过程性潜势。

2.状态性

持续类结果动词中,有一部分(长大、提高等)可以与“在1”搭配,却不能与“在2”搭配。根据上面的分析,“在1”强调动作的过程性,而“在2”既可以强调动作,也可以强调事件中相应状态的过程性。按理说,能与“在1”搭配的动词结构应该都能与“在2”搭配。那么“在2”还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把这些动词拒之门外呢?

我们认为,“在2”除了要求动词所反映的事件具有过程性潜势外,还要求事件同时具有状态性潜势。如“担心”“犹豫”等心理动词,“戴”“拿”等位置动词,“踢”“看”等动作动词,其所反映的事件就是既具有状态性潜势又具有过程性潜势的:“犹豫”从外部观察,可以概括主体处于忽左忽右拿不定主意的心理状态,具有状态性潜势;从内部观察,可以看做是一会想这样,一会想那样的线性过程,具有过程性潜势。“拿”从内部观察,可看做“接近——接触——取得某物”的线性过程,具有过程性潜势;从外部观察,可看做主体处于拿东西这个过程的状态之中,具有状态性潜势。同样,“站”“跍”等姿势动词,从内部观察,动作本身瞬间完成,但动作转化为状态之后可以持续,事件具有过程性潜势;从外部观察,它们与“倒”结合后,事件具有状态性潜势。然而,如“长大”“提高”这些持续类结果动词,由于其结果不定,事件的动作永远处于过程之中,无法从外部观察,事件不具有状态性潜势,因此它们虽能与“在1”搭配,却不能与“在2”搭配。

综上,“在1”要求事件中的动作具有过程性的潜势;“在2”要求事件(动作或者相应状态)同时具有过程性潜势和状态性潜势。

四、谓语部分

“在1”结构的谓语部分既可以是单纯动词,又可以是动词短语;“在2”结构则倾向于选择动词短语做谓语。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在1”和“在2”语法意义的不同造成的:“在1”从内部观察事件,强调动作处于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在2”从外部观察事件,强调事件的整体情境。

上一节讨论动词时已经提到,与“在1”搭配的动词要求可以从事件的内部将动作看成一段过程;与“在2”搭配的动词要求可以从事件外部将事件看做一种状态。这说明:“在1”本身具有内部视角的特征,而“在2”具有外部视角特征。内部视角凸显事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因此它强化的是事件中的动作。这就是为什么“在1”不仅要求事件具有过程性潜势,还要求事件中的动作本身也具有同样属性的原因。外部视角凸显事件的整体,它强化的是整个事件情境。当情境中的主体对客体施加动作,并使客体发生变化时,客体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状态最能得到凸显。因此,强化情境的关键就在于强化客体状态。这就是“在2”除了要求事件具有过程性潜势外,还要求其具有状态性潜势的原因。

请看下例:

54)你在搞么司(做什么)啊?

A我在写日记。

B我写日记在。

55)你在写么司啊?

A我在写日记。

B我写日记在。

我们将上列两例发给50位母语为武汉方言的受试者,请他们在A、B中进行选择。结果显示,例54中选A的47人,占总数的95%;例55中选B的38人,占总数的75%。这一结果与我们上文的分析正好吻合:例54的问题设置使得回答的重点在于“写”的动作,要求回答者关注动作本身;例55的问题设置使得回答的重点在于“写”的对象,要求回答者关注动作所作用的客体。在例54的测试中,95%的受试者选择了“在1”结构的表达,说明在他们的语感中,“在1”结构是可以凸显事件中的动作的。同样,大部分受试者在例55的测试中选择“在2”结构的表达,说明在他们的语感中,“在2”结构能凸显事件中的对象。

但是,“在2”所强调的并不仅仅是对象而已,它凸显的是整个情境,只是因为客体的状态在情境中最为突出,才会给我们“在2”凸显客体的感觉。请看下例:

56)老师进来的时候,他坐倒在。

此例中,“在2”所在的分句并没有涉及动作的对象,因此不存在凸显对象的可能。这里凸显的,是在那个特定的时点(老师进来的时候),由主体“他”和状态“坐倒”构成的情境整体。

正因为“在2”凸显的是特定时刻事件的情境整体,因此它更倾向于用复杂的、带有客体状态的动词短语做谓语。而由于“在1”凸显的是事件中的动作本身,所以无论是单纯动词还是动词短语都能满足它的要求。

五、总结:“在1”“在2”的语法意义

本文描写了武汉方言中的进行体标记“在”。“在”有用于VP之前的“在1”和用于VP之后的“在2”两种形式。构成“在1VP”“VP在2”“在1VP在2”三种结构。本文认为,这三种结构并不像以往研究所说的那样是等值的,它们在语法、语用诸方面都有差异。

1.“在1VP在2”结构与其他两个结构的差异在语用方面:它在单独使用时可接受程度不高,通常用于具体的语境中,表达强烈的不满情绪。

2.“在1”和“在 2”语法功能上的差异有:“在 1”不与“倒”搭配;可以与位置类动词、动作动词、部分心理动词、部分持续类结果动词搭配;其结构的谓语部分既可以是单纯动词,又可以是动词短语。“在2”可以与“倒”搭配;可以与位置动词、动作动词、部分心理动词、姿势动词(需与“倒”搭配)搭配;其结构的谓语部分倾向于选择动词短语。

3.“在1”“在2”语法功能的差异是由它们不同的语法意义造成:“在1”“在2”都是武汉方言中的进行体标记“在”的变体,“在1”从内部观察事件,标记事件中的动作行为处于正在进行的过程之中;“在2”从外部观察事件,标记事件的整体情境处于持续进行的过程之中。

[1]朱建颂.武汉方言概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朱建颂.武汉方言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

[3]赵葵欣,陈前端.武汉方言的“在”[J].江汉大学学报,1996,(4).

[4]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潜势谓语短语
非谓语动词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临涣选煤厂浮选效果评价与尾煤再选潜势分析
氨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影响的实验研究
非谓语动词
“适者生存”?
《健民短语》一则
非谓语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