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春
摘 要:现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何把计算机这种新兴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达到激活课堂气氛的目的,值得每个老师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语文;课堂
现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现代教育的一股强劲力量,冲击着传统教育的模式,它强烈要求教师改变思想,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
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语文课来说,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多媒体都可以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素材,教学过程中的许多步骤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文本的可修改性更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方便,但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使它成为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讓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实现课堂的最优化,却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我个人正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简单尝试:
一、激趣
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在理解和领会教材中抽象内容时,会有一定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易地把那些抽象的、概括的、凝练的语言文字具体化、直观化,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用多媒体演示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配合车头变化的动画展示,学生对詹天佑的“杰出”理解就一步到位,为他的爱国精神体现做出了很好的铺垫。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把课文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化于无形,极短时间内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学、乐学。
二、促学
现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尽管许多课文图文并茂,但课文配的插图毕竟是静止的,无法展现文中用一连串动词和形容词描述的场景变化。这时,多媒体就配上了大用场。《观潮》这一课教学,针对北方学生的特点,我截取了新闻记者拍摄的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来辅助教学。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画面形象生动,再加上效果逼真的音响,给学生感官极大的冲击力。这时切入我精心准备的一段精彩的解说词,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在声、光、色、像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见其形,闻其声,如身临其境,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化教学于无形之中。
三、入境
理解课文内容,要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食物,由于受到学生理解力的限制,有些时候学生很难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如果借助多媒体,把文章中的人物、景物、情节等展现出来,则会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积极作用。《草原》一课的教学,对草原特点的理解就可以用多媒体来帮忙。出示草原的轮廓画面,突出草原的辽阔,再一层层用绿色渲染突出草原
“绿”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一碧千里”中绿的美丽与变化,然后,再叠加上白色的羊群,草原的美可能就永远印在了学生的心上,还需要老师费口舌讲解吗?
四、悟情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反映的是古今中外的历史和人文精神,描写特定的民族风情,反映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甚远,单靠课本文字来体验和感悟,有极大的局限性。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悉心品味文本的内涵,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如《圆明园的毁灭》运用多媒体课件,既可以展现圆明园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又可以展示园中收藏的各种奇珍异宝,还可以再现英法联军对这一中华民族瑰宝的烧杀抢掠,历史画面一幅幅展现,学生的民族精神被一次次唤醒,他们怎么能不与作者一起扼腕叹息: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设与教学环节相适应的场景,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得到最深切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随时收集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发现生活中可以被运用到教学中的画面,整理成课件资料供教学使用,使多媒体技术有效地为解决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服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习
过程变得新鲜有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心智和各种能力的协调
发展。
(作者单位 山西省阳高县西北示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