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国,马德森,孙庆祝
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女子篮球项目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女子篮球运动已在世人瞩目下全面登上世界竞技舞台。自此之后的历届奥运会女篮比赛成为人们关注喜爱的焦点赛事。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篮球项目于2012年7月28日至8月12日在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篮球馆进行,共12支队伍向奥运金牌发起冲击,最终美国队凭借8战全胜的完美表现蝉联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桂冠,这也是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来美国队蝉联5届奥运会冠军。法国与澳大利亚队则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反观中国队虽然没能延续北京奥运会上的神奇进入4强,但最后以3胜3负的战绩获得第6名,这是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来中国队近20年在奥运会赛事中取得的第二个好成绩。在肯定女篮将士取得较佳战绩的同时,总结赛事经验、分析比赛中存在问题与不足、探讨与强队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本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38场赛事为研究对象,探讨参赛球队攻防技术指标存在的差异,分析中国队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第30届奥林匹运动会上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土耳其、中国、捷克、加拿大、巴西、克罗地亚、英国、安哥拉等12支参赛球队共38场赛事攻防技术统计指标。
1.2.1 文献资料研究
整理分析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研究资料,整体把握世界女子篮球运动的开展情况,为分析比较奥运会女篮技术指标奠定基础。
1.2.2 录像观察
观看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篮球项目12支参赛球队全部赛事,重点分析各参赛球队之间比赛中展现出的优、缺点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1.2.3 数理统计
统计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篮球赛事技术指标,运用EXCL和SPSS 19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中国队与强队之间的差异与原因。
1.2.4 秩和比法
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简称 RSR法)是集古典参数估计与近代非参数统计各自优点于一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一个N行(N评价对象)M列(M个评价指标)矩阵中,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的统计量RSR,以RSR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或分档排序。计算方法为:RSR=ΣR/(MN),其中ΣR代表评价对象指标秩和值,M表示评价指标数目,N为评价对象数。RSR取值在0~1区间,取值趋向越大评价对象则越优,反之亦然。本研究选取RSR研究公认的5级评价标准,对参赛球队攻防技术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表1)。
表1 RSR评价等级标准一览表Table1 Grade Standard of RSR Evaluation
篮球运动规定在有限时间内竞争双方争取多得分且少失分,并以终场得分的多少来裁定比赛的胜负。因此,在比赛中运用的各种技术动作可以归为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攻防技术兼优的球队获得比赛胜利的概率相对较高。本研究运用RSR法对各参赛球队的攻防技术进行综合分析,选取的进攻指标有:得分、投篮命中数、2分球命中率、3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数、进攻篮板球数、助攻、失误、被侵犯等9项;防守指标有:失分、防守篮板球数、抢断、盖帽、犯规等5项。进攻指标中的失误与防守指标中的失分和犯规均为低优指标,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我们采取反向赋值的方法对低优指标进行赋值,实现指标秩次趋向的一致性。
2.1.1 第30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参赛球队进攻技术的RSR分析
对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篮球项目参赛球队进攻指标进行RSR分析发现(表2),美国女子篮球队进攻指标RSR值达到0.94,进攻能力隶属于A级水平。在9项统计指标中,除3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数2项外,其余7项目均位居各参赛球队之首,无疑是其进攻能力超强的佐证。法国、澳大利亚与捷克3队RSR值分别达到0.62、0.75、0.66,介于0.79~0.60之间,隶属于 B级。法国队和澳大利亚队分别获得本届奥运会的银牌和铜牌,其实力处于水平较高的B级无可厚非,但获得第7名的捷克队却同样跻身于B级行列且进攻RSR值还高于本届奥运会亚军法国队,似乎令人费解。纵观捷克队的6场比赛,虽然其战绩为2胜4负,但其输掉的4场比赛分差均不大,除罚球命中数和进攻篮板球2项指标外,其余统计指标均处于中上等水平,并且场均得分、投篮命中数、助攻、失误、被侵犯等5项指标均位于所有参赛队伍的前4名,基本上符合其2010年女篮世锦赛亚军的实力。反观法国队,一路挺进决赛彰显了球队较强的实力,但在比赛中并未显现出超高于对手的竞技水平,在其获胜的7场赛事中有5场均以小分取胜,而在决赛中更是以36分的劣势败北,并且其场均投篮命中率、助攻数、进攻篮板球数、失误和被侵犯等5项进攻技术指标均落后于捷克队,无疑影响了其进攻指标的RSR排序。俄罗斯、土耳其、中国、巴西和英国等队进攻RSR值介于0.59~0.40之间隶属于C级水平,基本能够反映球队的进攻能力。在中国女子篮球队的进攻指标中,助攻和2分球命中率位于所有参赛球队的第2位和第3位,反映了中国队在团队配合以及投篮训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队“快速灵活、投篮准确”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队进攻篮板球位于最后一位,则暴露出了在比赛中参与抢篮板球运动员较少、对篮板球反弹位置预判力差、冲抢篮板球的意识较差、卡位挡人不到位、拼抢中缺少团队作战未能形成合力以及缺少大赛经验等众多问题。因此,怎样在比赛中高质量地控制进攻篮板将是我们今后重点攻克的难题。加拿大与克罗地亚队进攻RSR值分别为0.31、0.38,隶属于D级。在9项统计指标中有6项垫底的安哥拉队,进攻RSR值为0.19,隶属于E级,是本届奥运会中进攻能力最弱的球队,与其5战5负的奥运会战绩基本吻合。奥运会参赛球队排名与进攻指标RSR值排序相关系数r=0.839(P<0.01),两者呈显著相关(表3),说明奥运会参赛球队进攻指标RSR值能够客观地反映各队的进攻实力。
表2 第30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参赛球队进攻指标统计分析一览表Table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Woman Basketball Offense Index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2.1.2 第30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参赛球队防守技术的RSR分析
通过对本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参赛球队防守指标进行RSR分析发现(表4),美国队在失分、防守篮板球、抢断、盖帽等4项指标中均位于各队之首,另外1项指标犯规次数也位于第2位,说明美国女子篮球队具备高超的防守技术,防守RSR值达到0.98,是惟一一支A级防守水平的球队;法国、澳大利亚、土耳其、捷克等队的防守RSR值均高于0.6,也具有较高的防守水平,隶属于B级防守球队;俄罗斯、中国、巴西、克罗地亚、英国等队防守RSR值介于0.59~0.40之间,隶属于C级。中国队的防守RSR值为0.42、排序为第10名,在C级水平球队中处于最后一位,可见中国队防守水平要弱于同一级别的球队。另外,与中国队的进攻指标(RSR值为0.53、排序为5)比较而言,防守RSR值与排序均低于进攻指标RSR值与排序,说明在本届奥运会比赛中中国女子篮球队进攻能力强于防守能力,属于攻强守弱型球队。因此,在今后训练中理应重点提高球队的防守水平,促进攻守技术水平的均衡发展。加拿大队防守RSR值为0.29,且犯规次数位于各队之首,隶属于D级。安哥拉防守RSR值为013,隶属于E级,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整体防守能力均较弱(失分、防守篮板、抢断均位于最后,盖帽与犯规位于后三名),比赛中技术动作粗糙、防守阵型过于松散,未能有效地阻止对手进攻,致使场均失分达79分之多,无奈排名垫底。奥运会参赛球队排名与各队防守RSR值的相关系数r=0.805(P<0.01),两者呈显著相关(表5),表明奥运会参赛球队防守RSR值能够客观地反映各队的防守水平。
表4 第30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参赛球队防守指标统计分析一览表Table4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Woman Basketball Defense Index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表5 第30届奥运会参赛球队名次与防守指标RSR排序相关性一览表Table5 RSR Rank Correlation of Woman Basketball Defense Index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2.1.3 第30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参赛球队攻防综合能力的RSR分析
篮球运动是攻防技术协同运用的活动,单一的防守或进攻技术分析,只能反映各球队的个别方面的能力。若要了解各参赛队伍的攻防整体实力,理应对攻防指标进行RSR综合分析。因此,将进攻RSR值和防守RSR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RSR分析,即可求出各参赛队的攻防综合能力。
表6 第30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参赛球队攻防指标RSR值排序一览表Table6 RSR Rank of Woman Basketball Offense and Defense Index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由表6可知,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3队攻防RSR值分别为1、0.83、0.84,攻防综合实力隶属于 A级水平,是世界超一流强队,这与他们在本届奥运会中分获金、银、铜牌的成绩基本吻合。土耳其队与捷克队攻防RSR值分别为0.71、0.75,隶属于B级水平,攻防整体实力较高,虽然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在比赛中发挥出了较高的竞技水平。俄罗斯、中国、巴西、英国等队,攻防RSR值介于0.59~0.40之间,隶属于C级水平,基本上能够反映各支球队的攻防实力。克罗地亚队攻防RSR值为0.29,隶属于D级。加拿大队和安哥拉队由于攻防指标均较落后,致使攻防RSR值分别为0.17、0.08,隶属于E级,排名最后两位。奥运会参赛球队排名与各队攻防RSR值的相关系数r=0.895(P<0.01),两者呈显著相关(表7),表明奥运会参赛球队攻防RSR值能够客观地反映各队的整体攻防实力。
表7 第30届奥运会参赛球队名次与攻防RSR总排序相关性一览表Table7 RSR Rank Correlation of Woman Basketball Offense and Defense Index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2.2.1 中国女子篮球队与奥运会8强球队攻防技术统计分析
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12支参赛球队均要经历5场小组赛争取8个出线名额(即8强)。中国队以小组赛3胜2负的成绩成功晋级,但接下来在与8强球队之一的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惨遭淘汰,未能晋级4强,遗憾告别奥运赛场。因此,探讨分析中国女子篮球队与8强球队之间的攻防技术差异以及原因,为球队进一步提高战斗力提供参考依据,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女子篮球队与奥运会8强球队进攻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中国女子篮球队与8强球队各项进攻指标不难发现(表8),除2分球命中率和助攻外,其余7项指标均落后于8强球队。其中,得分较8强队场均少3.419分,投篮命中数场均少0.671个,3分球命中率场均落后3.128个百分点,罚球命中数场均少0.890个,进攻篮板球场均少4.047个,场均失误要比8强对手多0.119个,场均被侵犯比对手少8.671个。值得注意的是,进攻篮板球数在所有参赛球队中排在最后一位,与8强对手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被侵犯数与8强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中国队与8强队在进攻指标方面的对比中完全处于被动,结果即是在与澳大利亚的比赛中难逃被淘汰的宿命。通过观看赛事录像我们发现,造成中国女子篮球队进攻指标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中国队得分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苗立杰、陈楠等老运动员身上,当她们被限制值时年轻运动员很少能给予运动员强有力的支持;对篮板球反弹方向预判差,未能卡在有利位置,冲抢篮板球的积极性不高,进攻篮板的争夺完全处于下风,导致丧失多次二次进攻的良机;中国队内线运动员的底线强攻与锋卫运动员的突破得分等技术制造杀伤的力度不够,未能给予对手必要的打击,被侵犯次数与对手之间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即为佐证;比赛中由于主力运动员年龄偏大,体能下降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队的进攻效率;欧美球队强壮的身体优势令中国队难以招架,在其凶悍的贴身紧逼防守下,中国队进攻稳定性与流畅性受到抑制。例如,在与美国队比赛中对手采取全场紧逼后,中国队完全处于被动,进攻一度被终结,无奈对手在中国队身上追平美国队最高单场得分纪录(114分)以及美国队运动员安吉尔·麦科夫特里以全场8投8中创造美国队单场个人投篮命中率纪录。虽然中国在在2分球命中率和助攻两项指标上分别领先8强队0.661个百分点和0.709次,但仍未能改变在与强队的较量中进攻技术乏力的境况。因此,全面提高中国女子篮球队的进攻技术逐步缩小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势在必行。
2.中国女子篮球队与奥运会8强球队防守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作为球队制胜必要条件的防守技术,是赢得比赛的重要基础,素有“赢球靠防守”之誉。因此,对比中国队与8强队之间的防守技术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则显得尤为重要。对各项防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表9),除犯规外,中国队其余4项防守指标均落后于8强队。其中,场均失分多于对手7.357分,是8强队伍中失分最多的球队(场均失分73分),防守篮板场均少1.438个,抢断场均少2.071次,盖帽场均少2.4个并且与8强队之间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究其原因主要有:比赛中中国队的防守阵型过于松散,运动员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呼应,协防意识和补位意识不强。在与土耳其队比赛中,中国队全场竟无一次盖帽;比赛中盯人不紧,较少采用紧逼贴身式防守,给予对手一定的进攻距离,便于其突破分球或投篮得分;对防守篮板的控制质量较差,未能及时卡位挡人,给予对手过多的二次进攻机会;年轻运动员缺乏大赛经验,把握比赛攻防比赛节奏的能力较弱,在主力运动员下场休息时,难以合理地控制攻防转换;对手强壮的身体素质与我们运动员体能不支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中国队的防守。例如,在与澳大利亚队的淘汰赛中,澳大利亚队的两大中锋伊丽莎白·坎贝尔(身高为2.03m)和劳伦·杰克逊(身高为1.96m)凭借其身体优势完全统治了下半场比赛,他们在内线的策应完全分散了中国的防守注意力,为队友创造了颇多的得分良机。反观中国队则因体能下降导致关键时刻进攻失准,遗憾失去晋级机会。中国队的犯规次数较8强球队场均少4.673次并且与对手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一方面,说明中国队在控制犯规次数方面要优于对手,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队的防守强度不如对手。因此,今后理应针对比赛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提高队伍的整体防守质量,为球队在重要赛事中获胜奠定坚实的基础。
表8 中国女子篮球队与8强队进攻指标统计分析一览表Table8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ffense Index between China Woman’s Basketball and TOP 8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表9 中国女子篮球队与8强队防守指标统计分析一览表Table9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fense Index between China Woman’s Basketball and TOP 8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2.2.2 中国女子篮球队与奥运会4强球队攻防技术统计分析
打进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4强,意味着极有可能获得一枚奥运会奖牌,甚至是最后的金牌。因此,能够成功晋级4强的球队,代表了世界女子篮球的最高水平,先进的篮球理念与优越的竞技水平无疑能够在他们身上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因此,分析奥运会4强球队的优点,探寻我们与其存在之间的差距,从而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迎头赶上,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1.中国女子篮球队与奥运会4强球队进攻技术对比分析
由表10可知,除助攻指标外,中国女子篮球队其余8项进攻指标均落后于奥运会4强球队。其中,得分场均落后6.883分,投中数场均少1.975个,2分球命中率场均低0.841个百分点,3分球命中率场均低2.950个百分点,罚球命中数场均少2.358个,进攻篮板球场均少5.083个,失误场均多0.433个,被侵犯数场均少9.975次。进攻篮板球次数与4强球队呈显著性差异(P<0.05),被侵犯次数与4强球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中国队应在保持助攻指标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在今后的训练中逐步提高其余进攻技术的水平,特别是控制进攻篮板与制造犯规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队与4强球队场均3分球命中率的差值(2.950)略低于中国队与8强球队的差值(3.128)似乎 有悖常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4强球队在后来半决赛、三四名决赛以及决赛中均是强强碰撞,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自明,想要轻易进攻得分并非易事,因此会对一些进攻指标的场均数据造成影响。
表10 中国女子篮球队与奥运会4强队进攻指标统计分析一览表Table10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ffense Index between China Woman’s Basketball and TOP 4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2.中国女子篮球队与奥运会4强球队防守技术对比分析
由表11可知,除犯规指标外,中国女子篮球队其余4项防守指标均落后于4强球队。其中,失分场均比4强球队多8.475分,防守篮板球场均少2.867个,抢断次数场均少2.325次,盖帽场均少3.250个且与4强球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国队犯规指标场均少5.550次,在控制犯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暴露出防守侵略性与力度不强等问题。因此,在今后训练中,中国女子篮球队应全名提高防守质量,特别是强调跟防守协防补防意识,进一步规范防守动作,在减少无谓防守的同时,提高防守的持续性与侵略性。
表11 中国女子篮球队与奥运会4强队防守指标统计分析一览表Table11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fense Index between China Woman’s Basketball and TOP 4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1.在进攻指标方面,美国女子篮球队RSR值达到0.94隶属于A级水平,法国、澳大利亚与捷克等队进攻RSR值介于0.79~0.60之间隶属于B级,俄罗斯、土耳其、中国、巴西和英国等队进攻RSR值介于0.59~0.40之间隶属于C级水平;加拿大与克罗地亚等队进攻RSR值介于0.39~0.20之间隶属于D级,安哥拉队进攻RSR值为0.19隶属于E级。奥运会参赛球队排名与进攻指标RSR值排序相关系数 R=0.839(P<0.01),两者呈显著相关。
2.在防守指标方面,美国女子篮球队防守RSR值为0.98隶属于A级水平,法国、澳大利亚、土耳其、捷克等队防守RSR值介于0.79~0.60之间隶属于B级水平,俄罗斯、中国、巴西、克罗地亚、英国等队防守RSR值介于0.59~0.40之间隶属于C级水平,加拿大队防守RSR值为0.29隶属于D级,安哥拉队防守RSR值为0.13隶属于E级。奥运会参赛球队排名与各队防守RSR值的相关系数r=0.805(P<0.01),两者呈显著相关。
3.在攻防综合能力方面,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3队攻防RSR值均高于0.8隶属于A级水平,土耳其队与捷克队攻防RSR值分别为0.71与0.75隶属于B级水平,俄罗斯、中国、巴西、英国等队,攻防RSR值介于0.59~0.40之间隶属于C级水平,克罗地亚队攻防RSR值为0.29隶属于D级,加拿大队和安哥拉队攻防RSR值分别为0.17与0.08隶属于E级。奥运会参赛球队排名与各队攻防RSR值的相关系数r=0.895(P<0.01),两者呈显著相关,表明奥运会参赛球队攻防RSR值能够客观地反映各队的整体攻防实力。
4.与奥运会8强球队相比,在进攻指标方面,除2分球命中率和助攻外,中国女子篮球其余7项进攻指标均落后于对手,进攻篮板球与8强队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被侵犯与8强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防守方面,除犯规指标外,中国队其余4项防守指标均落后于对手,盖帽次数与8强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5.与奥运会4强球队相比,在进攻指标方面,除助攻外,其余8项进攻指标均落后于对手,进攻篮板球次数与4强球队呈显著性差异((P<0.05),被侵犯次数与4强球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防守指标方面,除犯规指标外,中国队其余防守指标均落后于4强球队,盖帽次数与4强球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1.中国女子篮球队进攻RSR值高于防守RSR值属于攻强守弱型球队,但均与强队攻防RSR值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在今后训练中要重点强调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队伍的攻防能力,逐步缩小与强队之间的差距,达到攻守兼备之目的。
2.中国女子篮球队在保持稳定的投篮命中率和助攻优势的同时,应该全面提高其他进攻指标,特别是重点提高控制进攻篮板球的能力和制造对手犯规的能力,为球队争取更多的二次进攻机会以及消弱对手防守的积极性。
3.中国女子篮球队在今后训练中应加强防守基本功的练习,进一步规范防守动作,减少防守中无谓犯规的同时,提高防守的强度和侵略性,增强跟防补防协防意识的训练,强调团队整体防守的重要性,达到提高整体防守质量的目的。
4.比赛中暴露出的体能劣势问题,不仅影响了中国队进攻的稳定性与流畅性,而且影响了防守的积极性与持续性。因此,今后训练中应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重点加强专项素质训练,提升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重点培养运动员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为球队争胜提供思想保障。
5.强调技术训练的同时,应重点增加战术训练,强调技战术的有机结合。继续保持“打法灵活多变”的特点,增强运动员的技战术执行能力以及技战术配合能力,重点加强攻防转换环节的训练,提高运动员阅读比赛控制节奏的能力。
6.加强队伍梯队建设,增强年轻运动员的培养力度,逐步完成新老交替。本届奥运会结束后,以苗立杰为代表等一批老运动员即将告别国家队,年轻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中的表现,有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赛事经验不足、攻防转换欠佳等问题。因此,今后应该加强年轻运动员的培养,加大人才选拨力度,完善女子篮球运动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女子篮球项目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1]陈钧,郑钢,柴卫.从第29届北京奥运会看当今世界女篮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51-54.
[2]单宇,卖粤徽,韦宏浩.2011年U19世界青年女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攻防能力对比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3):59-64.
[3]冯海成,郑尚武,潘佐坚.第16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失利原因探析[J].体育学刊,2011,18(2):101-105.
[4]洪平,李稚,孙金秋,等.东海温泉对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赛后无氧能力和身体机能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5):40-46.
[5]刘岗,李颖川,刘明.第十一届全运会女篮篮板球统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129-133.
[6]刘明慧,潘晶.中国女篮不同位置进攻移动路线的时空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2):62-65.
[7]罗安民,李珺晖,洪平.综合力量训练对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腰、膝、踝等速力量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2):35-39.
[8]毛小平.2011女篮世锦赛中国队技术统计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2):65-68.
[9]万宏.中国女篮中锋与世界强队优秀中锋技术运用对比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3):70-73.
[10]王守恒,郑钢,左伟,等.论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3):88-92.
[11]杨飞.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三名球队攻防能力差距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56-49.
[12]俞爱玲.世界女子篮球联赛绍兴市现场观众特征、赛事期望与满意度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31-46.
[13]岳冀阳,王玉瑾,陈小英.对当前我国女篮甲级联赛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6):61-65.
[14]张秀华.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世界前三强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131-138.
[15]朱勇,罗爱新.北京奥运会女子篮球赛制胜要素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