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军
本研究将对我院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48 例胃穿孔患者给予临床分析,探讨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为提高胃穿孔患者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其术后尽快恢复,保障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2012 年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48例,其中男28 例,女20 例;年龄24 ~71 岁,平均为(46.0±1.3)岁;发病至手术治疗间隔时间为4 ~48 h,平均为(12.3 ±2.1)h;胃体穿孔13 例,胃小弯穿孔8 例,胃大弯穿孔11 例,胃窦部穿孔16 例。按照患者就诊序号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各2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手术治疗间隔时间、穿孔部位比较,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2.1 腹腔镜修补术 常规临床麻醉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将压力调整为13 ~15 mm Hg (1 mm Hg=0.133 kPa),插入脐部鞘管,利用腹腔镜对发病部位进行探查,根据患者穿孔发生部位建立其余鞘管。清理腹腔中脓液并吸取胃液,观察穿孔边缘,确定为非癌性之后,在距穿孔边缘5 ~8 mm 处采用4 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根据穿孔大小缝合2 ~3 针,利用大网膜对穿孔进行覆盖修补,对腹腔内所有渗液进行清理,必要时给予0.9%氯化钠溶液冲洗腹腔,于穿孔发生部位以及下腹进行置管引流。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抑酸、胃肠减压、禁食、肠外营养支持等措施。
1.2.2 开腹修补术 常规临床麻醉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在患者上腹正中进行手术横切口,给予穿孔部位探查,切除发生穿孔的胃组织以及周围坏死部分或给予大网膜覆盖,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留置引流管,常规缝合手术切口。术后措施同研究组。
1.2.3 评价指标 (1)肠鸣音,术后每间隔6 h 对患者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以及右下腹进行听诊,1 min/次,若在上述四区内任意两区均发现肠鸣音,且肠鸣音次数≥3 次/min,则说明患者肠鸣音已恢复;(2)排气,根据患者主诉或家属证实其肛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评价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evaluation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胃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为患者体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十二指肠黏膜层以及肌层出现缺损,且酸分泌量较健康人群显著增高[1]。诸葛晋等[2]研究表明,胃穿孔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发展为急性腹膜炎,危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胃穿孔的主要方法为实施外科手术,传统手术治疗为开腹修补术,患者受到的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疼痛较为剧烈,不利于其尽快恢复,对身心均造成一定伤害[3]。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发展,微创医学技术在临床广泛使用,利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已得到临床推广,并取得满意疗效[4]。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穿孔患者经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者,证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疗效较好。腹腔镜手术者并发症均为手术切口感染,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开腹手术者并发症为手术切口感染以及切口脂肪液化,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手术切口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胃肠动力恢复较快,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
1 陈道达,陈剑英.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或穿孔不是合理的选择[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 (6):470 -471.
2 诸葛晋,赵普,陈伟锋,等.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比较研究[J]. 当代医学,2011,17 (10):53 -54.
3 杨卫富,印山河,朱华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治疗策略[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 (1):21 -23.
4 李长安.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100 例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的对比性研究[J]. 当代医学,2011,17 (11):116 -117.
5 吴礼武,杨明威,陈海涛. 三孔法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J]. 广东医学,2007,28 (7):1099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