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内生增长研究

2013-07-26 10:29
职教论坛 2013年13期
关键词:行为主体内生职业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当前社会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众多新情况、新问题。从外部看,面临着社会转型,企业转型,农村改革,市场变化,择业观念变化,普通高中、高校扩招等一系列冲击。从内部看,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着“四难”(招生难、办学难、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难、技术培训开展难)[1]。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内生增长”理论具备了相应的借鉴效应。

内生增长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该理论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的长期增产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即一是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二是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递增而长期增长率为正值的结论。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成为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性要素。农村职业教育如何依靠内生增长能力突破自身发展瓶颈,促进自身良性发展需要深入研究。

一、内生增长理论与农村职业教育的耦合

(一)内生增长理论为农村职业教育做强自身提供了参照系

Lacus(1988)在研究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时,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并建立了人力资本模型。他指出,两国间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的不同主要源于它们在生产商品时投入的人力资本差异,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劳动力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

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公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2011年,我国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就业人口为40506万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变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为巨大的人力资本,必将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依靠外力,但自我强化也至关重要。农村职业教育行为主体既要具有极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要有生产新知识的创造能力,还要有将新知识运用于教育培训的转化能力,使知识不断内生,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得以持续增长。

(二)农村职业教育做强自身为内生增长理论提供实践检验

亚当·斯密(1864)提出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人的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一书中断言:“改善人类福利的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增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机会增加,2012年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3261万人,农村中较高素质的青年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呈逆向发展态势[2]。由于男性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中转移到非农产业,众多的农村女性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技术和管理水平发生结构性下降,女性已成为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力[3]。农村经济社会的激变,必将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农村职业教育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克服自身发展困境,如何提高教育培训效率,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家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有利政策等,做强自身的相关实践为内生增长理论提供了实证。

二、农村职业教育内生增长面临的困境

(一)职业教育投入偏低

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总计23869.29亿元,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1357.31亿元,仅占总支出的5.69%。我国职业教育的总投入和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以及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相比,差距很大,见表1。2001-2011年,农村成人文化学校数从496384所下降到103420所,农民教育和培训数从41.4万人下降到22.4万人。职业教育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扩大再生产、增收致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2011年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从2005年的130.1万人增加到156.3万人,增加26.2万人;2011年全国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却从2005年的28.2万人增加到31.5万人,仅增加3.3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师比为21.15∶1,职业高中生师比为29.44∶1。职业高中生师比过大必将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师水平的提升。加之,教育培训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人员和知识更新速率慢;教育培训内容过于统一,未能考虑到区域差异、受众差异,因此,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单一机械,缺乏审时度势的变化。

(三)教育培训缺少协同

一是教育培训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管理不顺,易产生“多头管理而又无人管理”的局面。二是农村职业教育行为主体多样化,政府、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学校、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机构、新闻媒体等各行为主体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农村职业教育行为中。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积极鼓励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但尚未从根本上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政府与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建设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4]。农村职业教育各行为主体之间,广泛存在着制度壁垒、理念差异、文化排异,这种制度、理念、文化上的冲突,严重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实现。

表1 2011年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四)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分析,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同期城镇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20年。在全国农村4.8亿人的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的占39.5%,初中文化的占49.5%,高中以上文化的占11%,而且还有很大的地区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差距更大。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的农民受过2-3年的职业培训。较低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多数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渴求不高。

三、农村职业教育内生增长的对策措施

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应形成内生增长机制助推农村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一)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内生增长内驱力

内驱力是农村职业教育行为主体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困境时而产生的自我救赎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超前的办学理念,适时的学科(专业)调整,不断变革的教学方式方法,持续的教师及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等。

1.准确的价值定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关键的发展时期,突破资源瓶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必然要求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技术技能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主要传授农业生产技能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管理知识,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和知识为载体服务于农村劳动力[5]。但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脱离了学生的职业兴趣、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片面追求高技能、高就业率、高专业化,过度注重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性。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应尽量避免这种定位偏失、价值偏失,还职业教育本真。

2.集团式发展。集团式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单兵作战、各自为营是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构建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可以充分发挥各行为主体作用,政府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学校和相关企业发挥教育培训功能,新闻媒介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各要素有序协作运行,达到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职教集团约700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近2万家企业、700多个科研机构和50%以上的中职校、90%以上的高职校[6]。通过要素整合,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目的。

3.学校内练功夫,谋求自身发展。要不定期地对校内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要定期对学校教育管理者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社会近期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或课程内容。同时,以农村职业学校为核心,构建多种灵活的协同模式:

一是校企协同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一方面,学校要及时与用人企业沟通,根据订单企业需求定向招生或定向培养,也可根据订单企业情况,开设专业班级。另一方面,订单企业要不断向学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企业生产中的难点、市场变化情况等信息,保证定制培养的学生数量、质量。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特色教材;共同加强校内外实训体系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派老师到企业深入学习,企业派岗位专家到学校授课,提高育人质量。

二是校校协同模式。即学校与其他类型学校开展相关业务合作,如“农村职业学校+乡镇中小学”、“农村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农村职业学校+农广校”、“农村职业学校+大专院校”等基本协同模式。依托乡镇中小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培训机构、农广校、高等院校等单位的师资和远程教育设施开展农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三是校政协同模式。即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相关教育培训。依托政府相关培训项目,如“星火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等项目,与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组织部、妇联、共青团委等合作,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

四是校媒协同模式。即学校与新闻媒介合作开展教育培训。农村职业学校依托卫星电视、计算机网络、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开展远程教育,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农村职业学校也可将报刊、杂志发表的相关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

五是校人协同模式。即学校与基层村干部、农业技术员、农村能人、农村经纪人等个体合作开展教育培训,发挥其信息灵通、技术过硬的优势,提高教育培训的更新速率。

(二)政府有效作为,创设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内生增长理论指出,一国的长期增长是由一系列内生变量决定的,这些内生变量对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并受政策的积极影响。如果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那么,问题就是经济行为主体特别是政府如何能够影响增长率的大小,在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会出现外部性或知识效应,需要政府干预。

1.增加投入。与农村改革始于农民的需求和实践探索不同,我国的职业教育不是基于企业界的价值认识而是基于学者和政府的设计而发展起来的[7]。因此,在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出台激励机制,对企业投资或捐赠农村职业教育、资助或培训农民工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提高企业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刀切的以县为主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政策,忽视了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8],使得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及财力情况,统筹兼顾,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资助体系,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2.构建各农村职业教育行为主体协同运行机制。通过协同发展战略,将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的优势资源与职业教育资源加以集成整合,构建有利于农民发展的灵活多变的教育培训体系。通过政府统筹安排,使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得以综合利用,促使农科教紧密结合,取得教育资源的最佳整体效益。

同时,各行为主体在农村职业教育战略联盟中,应准确角色定位,摆正位置,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政府做好统筹规划、政策法规服务,相关政府部门发挥公益性教育培训作用;涉农企业、培训机构在考虑市场收益的同时,要制订合理的教育培训定价标准,使市场化教育培训更能兼顾到农民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种新闻媒介等混合型教育培训主体作为公益型教育培训体系、市场化教育培训体系的有力补充,应着重开展辐射面广、参与人数多的教育培训项目。

农村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多元化,目标群体的多样性,就需要达到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系统要素融合。根据区域差异、受众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职业教育计划,积极探索各行为主体有效协同的运行机制。以农村职业教育协同的基本模式为依托,各教育主体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在竞争中开展深度合作,在深度合作中促进发展,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水平。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就是对农村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每个要素都得到效用最大化。

[1]刘福军,秦莹.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65-67.

[2]邵喜武,付文等.新农村建设中吉林省农村科普的现状分析[J].农业经济,2008(04):69-70.

[3]商春荣.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性别差异[J].广东农业科学,2008(10):160-163.

[4]丁彦,周清明.农村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中的几个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12(09):88-90.

[5]张宇,肖凤翔.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社会流动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2(34):4-7.

[6][7]张利痒,庞连义.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现状、难点与对策——基于经济学新视角[J].职教论坛,2009(11):49-52.

[8]基国林,马建富.农村职业教育政策评析与改革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77-81.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内生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职业写作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我爱的职业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