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疗效观察

2013-07-25 1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4期
关键词:败酱草盆腔炎妇科

刘 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岑河中心卫生院,湖北 荆州 434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疗效观察

刘 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岑河中心卫生院,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入院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炎治疗。结果 观察组74例,痊愈38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效率97.3%;对照组72例,痊愈17例,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7.0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81%、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发生于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为妇科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1]。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其病情较为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以前多采用单纯抗生素治疗,往往疗效不理想,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与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72例对照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6例受试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明确诊断为盆腔炎的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2),两组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年龄最小21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两组在年龄、孕产次、病程、自诉性伴侣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两组诊断符合文献[2]

①病史: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不洁的性交史,宫腔诊断和治疗操作史;②临床症状: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性交痛,多于性生活之后,或劳累过度后,或月经期间加剧,伴低热,疲乏无力,白带异常增多,有异味,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过少等;③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受限,多呈后倾、后屈位,或粘连固定;子宫体可有压痛,双侧附件区可有包块、条索状物、增厚,轻微压痛或压痛明显;④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有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亦可有轻度升高;⑤B超(彩超):可见盆腔炎性包块,并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增厚或增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3]。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0.3g),Bid,静脉滴注,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Bid;每10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①睡前用清水洗净外阴部,将康妇消炎栓一枚塞入肛门,每日1次;②加服自拟中药方:党生20g、土茯苓30g、败酱草30g、苡仁30g、黄柏15g、双花15g、蒲公英30g、车前子20g、泽泻15g、山药30g、仙鹤草30g、红花10g、益母草30g、赤芍15g。每天1剂,水煎服,10d为1个疗程。两组在整个环节中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及其它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3]

①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妇科及理化检查正常,停药后1个月内未复发;②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及理化检查明显改善;③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减轻,妇科及理化检查有所改善;④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未减轻或有加重,妇科及理化检查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有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收集观察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3例出现轻度恶心、口苦感,1例出现乏力症状,2例出现皮疹,2例大便次数增多。对照组中2例出现头昏、乏力,2例出现皮疹,2例大便次数增多。两组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也未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慢性炎性病变,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盆腔受到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和炎性细胞浸润,使宫体附件及宫旁结缔组织反复受炎性刺激所致[4]。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病理基础为盆腔内炎性渗出,器官粘连,局部组织增厚,瘢痕增生,形成包快等 。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多由经期、产后余血未尽,为风冷所乘;或者房事不洁,感受湿热邪毒,病邪日久不去而导致湿热内蕴,寒湿内生,气滞血瘀,凝聚予下焦而成[5]。既往的治疗方法多采用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不仅病程长,而且长期使用抗生易产生耐药性,致菌群失调。

康妇消炎栓的组成以苦参为君,清热燥湿,杀虫,泻下焦之热,并能燥湿止带;穿心莲、紫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肿。以此二药为臣药;败酱草、公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逐瘀,散结止痛;芦荟、猪胆粉具有抑菌杀虫作用。共同辅助主药达到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杀虫止痒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方中穿心莲、败酱草、公英、地丁均有广谱抗菌作用。苦久紫草、芦荟具有抗皮肤真菌的作用。由于本药的独特直肠给药方式,药物有效成份,经直肠粘膜吸收,通过直肠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进入下腔大静脉,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对急、慢性盆腔炎所致的腰痛、小腹痛有显著的疗效。

本自拟口服中药汤中党生、土茯苓、苡仁健脾利湿,山药补脾益肾,共为君药;败酱草、黄柏、泽泻清热祛湿;双花、蒲公英、车前子清热解毒,利湿祛浊、红花、益母草、赤芍活血化瘀止痛15g。仙鹤草止血。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加速盆腔血流量,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状态,促进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清热利湿中药具有抗炎作用,对多种细菌均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6]。

农村地处经济相对落后,人们对中药治疗更乐于接受,所以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的上述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非常明显,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因而值得推广。

[1] 罗琼英,陈淑芳.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4):225.

[2]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9-25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2-253.

[4] 方军英,李莉.克林霉素磷酸酯片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J].临床医药,2010,19(9):75.

[5] 盛亚平,黄红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附118例报告[J].新医学,2007,11(38):765-766.

[6]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0-505.

R711.33

B

1671-8194(2013)24-0288-02

猜你喜欢
败酱草盆腔炎妇科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中药水提物抗菌作用研究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