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浩亮 游晓东 付伟红 郝运坡
(1山西省晋中种蜂场,晋中 0306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州 350000)
(续《中国蜂业》第9期上旬)
而图11为从刚毕业到调查时都一直做本行业的毕业生月薪分布情况,2000~3000元区间和3000~5000元区间的位于首位(30.4%),1500~2000元区间的次之(26.1%),而5000元以上所占比例较小(13%)。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从事蜂业行业工资待遇达到较高水平相对来说要难。
图11 从毕业到调查时一直从事蜂业行业毕业生月薪分布
3.2 在校经历对就业求职影响分析
在求职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素质或能力的调查中,有51.8%调查者选择“专业技能”;“实习经历”次之(34.5%);选“其他”的有32.7%调查者,“其他”主要包括做事态度、交流技巧、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工作经验和人脉等(如图12所示)。可见,要想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是多么重要;同时,在校求学时也要有意识去提高自己一些综合素质和把握利用好工作实习机会。
图12 求职竞争力
图13 对毕业生帮助较大的在校经历(从事蜂行业毕业生)
在问及“您觉得在校期间哪些课程或技能对你现在的帮助最大”时,对一直从事蜂业行业的毕业生调查显示,专业课程排在首位(78.3%),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次之(52.2%)(如图13所示);而对蜂学毕业生总体分析显示,“社会实践”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选项(如图14所示)。可见,无论毕业生从事蜂学行业与否,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对其毕业求职帮助作用之大;而要从事蜂业行业工作,在校期间专业课必须掌握好,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同样有较大作用。
图14 对毕业生帮助较大的在校经历(所有毕业生)
图15 蜂学专业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最欠缺的素质或能力
由图15分析,可见大多数蜂学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欠缺的是实践工作经验、社会关系和对自己的了解。无论从事蜂业行业还是其他行业的毕业生,对该项调查无明显差异。其实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理论轻实践,实习机会和时间较少,缺乏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定位[3]。
3.3 毕业生感受及建议分析
通过“请您就蜂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对本专业在读学弟学妹们有何建议或意见”回馈信息分析来看,多数毕业生还是理性的看待蜂学专业就业情况。建议主要:要是从事蜂业行业,专业知识要学好,但对该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所顾虑;要是不从事本专业,尽早做好自身定位,确定发展领域和方向,然后在该领域努力多学技能;但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有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大学在校生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对毕业就业的作用之大。
大多数毕业生对该题做出了坦诚真挚的回复,摘取部分蜂学毕业生建议如下:“在校时把专业课程学好,如果出来找对口工作这些有很大帮助;如果想做化验一类技术性工作,除学好基础课程外,在实验室一定要认真一些;如果想做销售、管理一类的工作,在课余时间可以做些兼职或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及团队活动,经营一下社会关系”、“不管未来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能在校期间多做点兼职工作,增加点社会实践经验,对未来的就业会有一点帮助的”、“在学校期间要好好思考自己的出路,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多种工作技能,积累社会经验,争取找到自己最适合和喜爱的工作,少走弯路”、“如果考虑择非本专业的工作,日常就要了解想进入行业的趋势和前景”、“蜂学专业就业面窄,且在寻找工作机会时相对较难,能从事本专业的尽量从事,需要在其他发面发展的,请在学习期间多增加社会经验”、“在校时基础和专业课程要学好;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及时确定自己毕业后的工作方向,如不准备从事本专业,可以多学一门专业技能”、“就业自信心,专业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信心;对自己的认知,自己的优缺点要做个很好的认知,比如说出自己最大的缺点和优点,大学最自豪的三件事有哪些;就业准备工作要充分,建议是从大三的那个暑假就要开始准备,简历要多做几份,根据不同岗位做,做本专业突出专业技能,不是本专业突出社会实践能力;对应聘公司的相关知识需要多了解,对应聘技巧也得了解,常见的面试问题要学会结合自己回答”。
4.1 造成多数蜂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其他行业的主要原因
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用人单位时更加注重长远发展考虑,同时由于生活成本的压力,对薪资水平也有相当的考虑[3]。有研究者对高校毕业生择业时首要考虑因素和企业使用招引毕业生的主要方式调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员工发展空间均排在前两位[8]。可见行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无疑对毕业生就业选择产生很多影响。
当前中国蜂产品市场混乱,重外贸轻内销,国内市场开发不足,相应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由于蜂产品产业进入门槛比较低,利润相对较高,导致一部分游资、散资大量涌入,同时国家监管力度不够,造成蜂业行业的混乱局面。一些商家恶意竞争,违法制造并销售蜂产品,掺假造假严重,扰乱了蜂产品市场的正常秩序[6]。在调查过程中,有从事蜂产品行业的毕业生提到“当你看到自己公司在掺假造假时怎么办?”,不难看出蜂产品市场混乱和国家监管力度的欠缺及毕业生对蜂业行业工作的无奈。
同时蜂产品公司多为中小企业,一般工作岗位不够稳定且缺乏规范程度。一般企业员工工资待遇相对其他行业较低,同时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希望,而选择改行。而对蜂农指导和管理的岗位多为国家事业单位部门所设,岗位需求较少;而养蜂一线缺乏年轻养蜂专业人员,但由于对养蜂人的传统观念和工作较艰苦的事实,蜂学毕业生基本无人问津。所以,大部分蜂学毕业生毕业后选择从事其他行业。
4.2 毕业生刚毕业参加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蜂学专业刚毕业大学生参加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是毕业生参加工作的最大问题所在
高等学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7]。学生在校园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较少。由于教学活动围绕理论与书本,且不注重趋势更新,导致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后眼高手低,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觉得学到的一堆理论无法应用于实践,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致使毕业生开始工作时不适应、产生悲观情绪等问题[9]。
(2)专业技能不足
调查过程中也对部分2011届蜂学应届毕业生做了访谈交流,其中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忧虑心理,他们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即使会做,也只是皮毛,不能满足企业提出的要求。
调查显示,专业技能在求职过程中有很大竞争力,而大多数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意识去培养自己在某方面的技能,包括蜂学方面和其他方面的专业技能。
(3)缺乏对自我了解和定位
调查中有相当部分毕业生的回馈建议中说,毕业时缺乏对自己的充分了解和定位,没能够对自己的优缺点、性格志趣和爱好特长等有个合理的认识,进而不能正确的职业定位,走了很大弯路。
5.1 政府主管部门和蜂业企业方面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规范蜂产品市场,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蜂产品掺假造假等违法行为,保护守法企业,营造健康有序的蜂产品政策环境和氛围。同时蜂业企业应担当企业社会责任,企业领导经营企业不仅仅求利益最大化,还要保持企业家应有的良知和道德。这样蜂业行业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之路,蜂业行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样不仅可以为蜂学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还让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充满希望和信心。
5.2 高校方面
高校在课程、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行业趋势调整,以市场人才需求结构为依据,培养人才[11]。相关科研、教学和管理者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素质、观念等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掌握择业技能,更要具备职业再生能力[7]。同时,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在校求学期间,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去认识和理解社会。
5.3 学生方面
第一,学生在校期间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10]。在校期间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同时加强自己某方面的专业技能,对将来无论从事蜂业行业与否都有好处。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在校生首先给自己定位,在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对蜂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初步了解蜂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蜂业企业、学校和毕业生四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能够为蜂学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前景。
[1]任晓敏.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0):75-77.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680万人比去年增加 20 万人[EB/OL].(2012-06-07)http://www.gov.cn/jrzg/2012-06/07/content_2156032.htm
[3]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8(10):93-97.
[4]梁勤,付中民.敢为天下先-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速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3):36.
[5]文玉兰,陈汉红.商务英语专业201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梧州学院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0,20(1):100-104.
[6]高凌宇,刘朋飞.我国蜂产业市场发展回顾[J].中国蜂业,2010,61(7):42-44.
[7]孙伶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1(11):99.
[8]张秀山.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新西部,2010(4):69-70.
[9]张辉,张伟.对山西省大学毕业生待业现状、成因及其影响的调研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91-94.
[10]林益彬.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166-168.
[11]徐高峰,杨司薇.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