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现状探析

2013-07-23 02:2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13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重庆市动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选定重庆市5所最有代表性的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见表1),这几所高校都没有设置专业的体育系科,所以样本数据相对普遍性较高。调查初期发一共发放了2500份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286份。在这2286名学生中,男生一共1304名、占57.0%,女生一共982名、占43.0%;在这2286名学生中,平均年龄为22岁,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25岁。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家教育部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文件;阅读体育社会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心理学等书籍;参考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体育等方面的论文;特别是全国各地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四川外语学院、重庆邮电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这5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其中每个学校发放问卷500份,总计2500份。回收2347份,回收率为93.9%,在回收的2347份调查问卷中,删除无效的调查问卷61份,共收到有效问卷2286份,有效率为97.4%,有效回收率为91.4%。这也是本研究的基础依据。

1.2.3、专家访谈法

就本研究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路和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等,通过走访多位专家教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参考。

1.2.4、数理统计法

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电脑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处理统计分析,并根据研究需要邀请专业人员编制录入程序和统计表格。

2、调查与分析

2.1、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概况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体现为一种需要,体育学习的动机是体育活动需要的动态表现;体育学习兴趣是体育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体育活动习惯是体育活动需要的行为经常性的表现。因此,笔者就体育参与动力调节系统中的体育活动兴趣、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习惯三个方面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了问卷的问题,从而反映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表1:问卷调查样本情况(n=2286)

2.1.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吕寿荣指出: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人们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在“激素”。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并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其参加锻炼的重要因素。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到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现状。

表2: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调查情况(n=2286)

针对问卷中问题——您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吗?(见表2)其结果表明男生的体育兴趣要明显要高于女生。男生的分布峰值在“比较愿意”这个级数上,占到了总数的38.0%,且“非常愿意”这一级数占32.5%,“不愿意”的仅占4.8%。而女生的分布峰值在“一般”这一级数上,占到了42.7%的比例,“非常愿意”的比男生要低20.5个百分点,仅10.8%,相反“不愿意”的则比男生高出近10个百分点,达到了13.5%。

2.1.2、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动机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其包含有“动”(to move)的意思。它是指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而且这种动力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徐家杰指出:所谓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终端人们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部动因。泛指人们来自于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乐趣、刺激或个性的发展等的动机。它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对体育活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动机是在个体的身体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受到外部刺激或诱因的影响。个体内部微弱的体育动机从外部难以观察出来,但当它在某一方向上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激发个体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人们在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努力和坚持性,就是他们体育动机的外在表现。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动机源于人的各种需要,当人们有了某种需要之后,就会有满足这一需要而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而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是指推动其坚持体育锻炼的内部驱动力,是激励他们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调动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在了解和掌握其体育锻炼动机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才能更有成效。针对问卷中问题——您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什么?(见表3)可以得知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强弱依次为:强身健体〉兴趣爱好〉娱乐消遣〉缓解压力〉交流交际〉运动不足〉宣泄情绪〉完成测试〉修身养性〉健美减肥〉陪同亲友〉家庭交流。总体来看大家都是把兴趣爱好和强身健体作为锻炼身体的最大的动机。另外娱乐消遣和缓解压力已经是大学生把体育运动发挥其功用的最主要途径。从表上看,女生在健美减肥和完成测试两方面与男生的选择有着较明显的差异。在减肥健美这项选择上女生把它排在动机排名的第6位,而男生则把它排在10位,说明女生更多地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减肥健美身材的一个手段,为此而达到美容美体的目的。而在完成测试这一项上,女生把它放在第5位,而男生则把它放在第9位。这说明为了完成《新标准》,女生明显比男生要重视许多,这归咎于女生本身的锻炼习惯和自身水平上,即或是女生在锻炼上同样有一定兴趣,但在付诸行动上跟男生相比有一定差距。再加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新标准》)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对女生作了较大的提高,按《新标准》测试下来,女生的及格率大幅度降低,这也引起了女生的相当重视。通过对问卷的分析,这些动机与学生自身的需要有密切的联系。

表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调查情况(n=2286)

2.1.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习惯是由于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景刺激(场地、时间、器械、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一旦此联系巩固,在情境线索出现时就会自发地表现,所谓“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习惯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要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根据习惯的特征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征。

2.1.3.1、频度现状

锻炼频度是指两次参加体育锻炼之间的时间间隔,习惯上用每周参加育锻炼的次数来衡量。国家体育总局在统计我国体育人口时,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中,对锻炼频度的要求也是每周3次或3次以上。体育锻炼频度是群众体育现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4: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度调查情况(n=2286)

通过对问卷中问题——您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为多少的分析(见表4),可以看出: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每周锻炼1-2次的占到了52.4%,每周锻炼3-4次和5-6次的分别为31.5%和12.1%,还有每天坚持锻炼的占到了3.9%。总体上来说,重庆普通高校大学生中,达到国家体育人口标准中关于体育锻炼频度要求(每周3次以上,含3次)的比例偏低,只有31.5%。但发人深省的是,有16.1%的学生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对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一二一工程”中定义的:“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每个国民保证每人每天参加一次健身活动,而学校中的学生是每人每天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的要求相去甚远。大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又将是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应当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点对象。但是从上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度调查可以看出,重庆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频度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健康需求,长此以往将很难达到《新标准》的要求。此现状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2.1.3.2、持续时间现状

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是影响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要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除适宜的锻炼频度外,每次锻炼也应有适当的持续时间。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研究表明,短时间,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对机体的刺激十分小,锻炼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这对于广大肥胖人群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可以间接的知道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体育人口就是有目的的经常地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量度的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口,它的界定标准为:每周3次以上(含3次)的体育锻炼;身体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在中等以上。体育人口是体育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又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参数,也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

图1:大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调查情况

通过问卷中问题——您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所持续的时间?(见图1)可以看出:男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60分钟以上和30-60分钟这两个时间段上,分别占到38%和37.2%。女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30-60分钟和15-30分钟这两个时间段上。分别占到38.6%和37.6%。而在60分钟以上这一时间段上,女生只有8.6%远远低于男生的38%。说明男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要高于女生。在与体育人口中关于体育活动持续时间的比较中,75.2%的男生都达到了国家在评定体育人口标准中关于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大于30分钟这一标准要求的;而女生有52.8%人是没有达到国家在评定体育人口标准中关于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大于30分钟这一标准的要求的。根据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每天锻炼1小时,即每周300分钟这一要求中,只有27.4%的学生达到了这一要求,说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是十分缺乏和低效率的,这势必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身体素质差、体弱多病;同时也说明了重庆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将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

2.1.3.3、强度现状

运动强度,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之一。常用生理指标表示其量值。如以心率衡量学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一般认为,120次/分以下的运动量为小;120-150次/分的运动量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过180次/分的运动量为大。当然这是要通过测量来得出数据的。另一方面,通过人体主观的感觉也可以与之对应地了解人体运动强度。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指标由瑞典心理学家Borg1962年设计,也称为主观运动强度等级表,分7个等级:极轻微、轻微、中等、稍累、累、很累和非常累。本研究在统计个体运动强度时,通过此种评价方法来设计问卷测量锻炼强度。

图2: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调查情况

通过问卷中问题——您参与体育锻炼时,通常达到的主观运动强度属于下列哪一项?(见图2)可以看出: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在选择主观运动强度上都集中在“稍累”和“中等”。说明大部分的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基本达到了国家在评定体育人口标准中关于运动强度要达到中等以上这一标准的。当然这也与前文所提到的体育兴趣和体育动机有关。在大学生的意识中间还是多多少少明白达到一定量的运动强度才能对身体有好处。特别是针对《新标准》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两方面的要求,都是要大学生们要有一定强度地完成测试才能通过。另外在“稍累”以上的选项中,男生占的比重普遍比女生要高(只有“非常累”一项是女生稍高于男生,这普遍是由于女生的身体素质低,恢复能力相对较差造成的),说明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强度要高于女生。这也是女生完成《新标准》的成绩相对较低的一个因素。

3、结论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现状不容客观,不管从大学生现阶段的兴趣、动机、习惯上都出现了弱化的趋势。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问题得表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网络对大学生的兴趣侵蚀等多方面都有关系。但有些原因是不可避免且是时代所趋,只有在主观上加大大学生体育锻炼模式的改进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关系到国家民生,国民素质的重大问题。而重庆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窗口,在高等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上更是应该大力改革,走出一条发展改革之路。

[1]徐文静.解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

[2]吕庆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用教材.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

[3]季克异.万州教育网.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2007,10.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5]吕寿荣.现代教育科研.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4.

[6]徐家杰等.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7.

[7]朱菊芳等.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

[8]孙侠.湖南高校中年教师体育锻炼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湖南大学.2006.

[9]代永胜.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人口增长的因素及对策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02,3.

[10]向家俊.重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与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3.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重庆市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