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薇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发展资金短缺。相关统计表明,农村六成的农户有借款的需求,但真正借到款的只占一半。在借款渠道上,几乎一半来源于亲友间的民间借贷。农村地区贷款难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 对金融机构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物,农民很难达到要求。相关金融机构一般要求农民用自己的房屋进行抵押,或者以主要的生产资料进行抵押。农户对此并不满意。
2. 农村地区金融产品供给严重低于金融产品需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一般只办理存款、取款与汇款业务,金融产品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3. 贷款成本较高,农民负担不起。在对农户来说,与借贷利率相比,借贷收益率往往更低,借贷本身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4. 金融产品本身存在问题。现有的金融产品与农村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有些信贷产品的还贷期限和授信限额设定不合理,抵押贷款比例偏低,从而影响了信贷产品本身的质量。
为控制成本,国有商业银行纷纷缩减其在基层的营业机构,尤其是乡镇一级营业网点,造成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减少,农村信用社便成为金融支农的主力军,在客观上处于垄断地位,缺乏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从而容易失去创新原动力。同时,农村信用社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结算手段落后,也影响了金融创新的推进。
我国农业产业化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薄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信息投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农业贷款具有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而且数额小、分布广的特点。由于目前地方财政对相应的风险补偿投入不足,商业银行发放支农贷款的风险几乎全部由金融机构自己承担,信贷资金的趋利性与农业投入低回报之间的现实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体系主要应从解决农村资金需求与农村资金供给两个方面入手加以构建。
图1 资金需求创新
如图1 所示,解决农村资金需求问题主要应从三方面着手:
1. 农村贷款产品创新
(1)小额信贷产品创新
为农户或者涉农企业建立长期信用档案,根据农户或者涉农企业的信用状况给予一定信用额度的贷款,而不需要任何抵押、质押或者第三方担保。此种农村金融产品的提供完全取决于农户或者涉农企业的自身信用。
(2)抵押物范围创新
从目前全国试点来看,抵押贷款抵押物范围已扩大至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机具等生产资料、林权、临海滩涂经营权等,并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3)质押贷款产品创新
对于一些涉农企业,可以将其仓单、知识产权权利凭证等质押给相关的金融机构而取得相应贷款。
(4)第三方信用担保贷款产品创新
基于第三方信用担保贷款产品就是指由第三方来为农户、涉农企业进行担保从而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第三方可以是保险公司、信用协会、联保协会等。具体可以表现为“保险+信贷”、“信用协会+信贷”、“联保协会+信贷”等形式。
2. 农村债券产品创新
(1)涉农企业债券产品创新
允许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发行一定数量的债券进行融资。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对涉农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发行债券的面值、利率与期限,风险监管等内容作出详细的规定。
(2)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创新
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涉农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制定准入标准及管理办法。
3. 其他创新
除贷款与债券之外,允许满足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股票进行筹资等。
传统意义上讲,农村的资金大多以存款的形式进入了金融系统。本文提出了构想,如图2 所示:
图2 农村资金供给方面金融产品创新
对于满足农村资金供给的金融产品的创新主要可以从养老、医疗、教育、保险等其他方面进行重点考虑。这些金融创新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困扰我国农村多年的一系列问题。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增强金融机构创新的主动性。涉农金融机构要从战略高度,科学规划创新体系,制定创新整体规划,加大信贷投入,改进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水平,真正创新一批适应促进粮食增产、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信贷服务品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找准金融创新定位,加大科技投入。作为承担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重任的农信社要以客户为中心,制定多元化的营销方案,细分客户市场,锁定营销目标,学习吸收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真正的原创型自主创新。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银行的发展步伐,以科技进步推动金融创新。
三是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外部环境。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配套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完善。各有关部门必须团结协作。诸如金融部门、土地部门以及公证部门等积极配合,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动力。为此,管理部门应制定更加灵活的信贷管理、责任考核措施,在落实信贷风险控制责任制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基层银行业机构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权限;大力发展各类规范化中介组织,切实降低确权、登记、过户等中介服务成本,以有效降低金融产品创新成本;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农村金融创新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四是应加大农村金融产品试点与推广力度,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使广大农民受益。还应在农村地区大力宣传金融创新产品,普及相关金融知识,培养农民的金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1]韩俊.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问题[J].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1).
[2]闫力. 辽宁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及启示[J].中国金融,2009(2).
[3]丁涛. 基于“第三方信用约束”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9).
[4]徐松冰. 农村金融需求及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探讨[J].现代金融,2010(8).
[5]李延刚. 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