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城市分工与合作机制研究

2013-07-20 03:07:14殷贵林
对外经贸 2013年6期
关键词:皖江分工城市群

殷贵林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2009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安徽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范围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9 个城市(由于巢湖市于2011年被拆分,皖江城市带现包括8 个城市),国土面积约3000 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左右,人口约1200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8%左右。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被正式批准,安徽省选择以皖江城市带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桥头堡”。由于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皖江城市带独特的区域空间结构、众多的成员城市和落后的经济等特点可能诱发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因此,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有必要探讨并构建皖江城市带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的分工与合作机制,实现城市间和谐统一发展,真正发挥皖江城市带的合力,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安徽省的快速崛起。

一、皖江城市带城市分工与合作的必要性

(一)防止城市间出现恶性竞争

皖江城市带除了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外,其他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资金、技术、管理、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从而导致这些城市自然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竞争优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这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作为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大幅上涨,城市空间拥挤,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打破这一瓶颈,长三角的一些边缘产业就有了向外转移的意愿。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而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为了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高级要素的不足,具有强烈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意愿。但是,毕竟产业转移的数量是有限的,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各个城市必然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出现竞争。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城市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时,地方政府间很可能互相压价、竞相出台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吸引转移产业,从而引发城市间的恶性竞争。这样既降低了承接产业的效率和收益,又加剧了城市间的冲突。

(二)防止城市间过度的重复建设

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各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和中央、地方财政分配体系还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的干预较多。为了提高政绩,并获得丰厚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有着严重的投资冲动。因此地方政府在考虑投资的时候,一般不会考虑整体的区域产业布局,更多的是考虑本城市的利益,并且在投资决策前缺少科学规划,往往采取“拍脑袋”式的决策方式。从以往的城市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很多城市出现的过度重复建设都属于行政性的重复建设,是地方政府一手造成的。在重复建设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和产品销售市场的争夺很容易形成地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由此阻碍了区域间的要素自由流动。过度的重复建设一方面保护了该城市的落后产业,另一方面使整个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不能优化,导致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因此,重复建设往往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协调带来恶性影响,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应打破现有的行政体制带来的障碍,加强城市间的合作,防止产业结构趋同和过度重复建设。

(三)提高皖江城市带的整体竞争力

现今时代的城市竞争格局已经不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集群之间的竞争。根据极化理论,区域经济呈现出非均衡增长特征,为此,我国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和规划时,提出构建和发展一系列大型城市群(带)和都市圈,例如皖江城市带、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沪宁杭都市圈等,以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然而,无论是构建城市群,还是发展都市圈,绝非是为了达到1 +1 =2的效果,而是要实现1 +1〉2 的功效。要实现这样的功效,需要有效促进和实现城市之间的协作,消除恶性竞争,使城市群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协作带来的合力。皖江城市带要想真正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有所作为,真正成为带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就必须切实加强成员城市之间的有机协作,发挥城市合力,提高皖江城市带整体竞争力。

二、皖江城市带城市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性

(一)皖江城市带区位的独特性

安徽省毗邻长三角地区,更有黄金水道800 里皖江与之相连,区位优势明显优于其它省份,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的切入点,随着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和投资政策等硬、软投资环境的改善,已成为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被纳入国家重点关注和发展区域,成为安徽省与长三角经济对接的桥梁。

(二)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的独特性

在我国所有拟构建的城市群(带)中,皖江城市带是最特殊的一个。因为,所有其他城市群或都市圈都呈现出一种平面网络结构,而只有皖江城市带呈现出一种线型带状结构。在城市协作方面,线形带状城市群比平面网络状城市群有着绝对的劣势。以4 城市协作模型为例加以说明(见图1、图2)。

图1 平面网络状城市群协作路径

图2 线形带状城市群协作路径

从图1、图2 可以看出,诸如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沪宁杭都市圈等一些城市集群,它们的区域空间结构呈平面网络状分布,这样的城市集群结构在空间上便于城市间展开协作。而皖江城市带结构特殊,区域城市沿长江延伸,分布于长江两岸,形成一种带状、连绵的城市走廊。由于带状城市群非相邻城市间的协作需要跨越中间城市,与平面网络状城市群比起来,城市之间的协作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区位上相对靠前的城市对转移产业的截留与过滤,区位上相对靠后的城市在承接产业的质量和数量上往往处于劣势,例如,在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转移产业时,靠近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如芜湖、马鞍山在区位上就比铜陵、池州等离长三角地区较远的城市具有优势。所以这样的区域空间结构往往是竞争大于合作,我国其他众多带状城市群,如“川江”、“荆江”城市带的发展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三、构建皖江城市带城市分工与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

目前,影响皖江城市带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是来自于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的制约。皖江城市带城市数量多,而且在这些城市中除了合肥和芜湖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规模较大外,其他几个城市的规模小、经济发展落后。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主体,为了发展,必然会对有限资源展开争夺,城市越多,竞争就越激烈,而且很可能演变为城市间的恶性竞争。而且一个区域的发展壮大要以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壮大为基础,如果区域内缺少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高、辐射能力强的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那么这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就很难得到提高。所以,皖江城市带要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预防恶性竞争,就必须对现有的行政区划做出调整,尽可能地减少行政体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限制。在行政区划调整方面,安徽省2011年正式撤销地级巢湖市,其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此次拆分极大地增强了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的实力,原巢湖市部分区域的加入,把合肥面积扩大了40%,从6000 多平方公里变成1 万多平方公里,所辖区县达到9 个,人口800 万人,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2%,并把合肥、马鞍山、芜湖三个安徽省的中心城市无缝对接。另外,铜陵市和池州市也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行政区划的整合为期不远。随着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一方面可以增强皖江城市带区域内城市个体的实力,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数量的减少,城市间的竞争将相对减弱,有利于提高皖江城市带的整体竞争力。

(二)进行合理的城市分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间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相互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里提出了分工理论,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国与国之间可以以自然资源禀赋形成的绝对优势为原则进行分工,然后再进行产品贸易,通过分工与贸易可以极大地提高各国的生产力与社会福利;并认为分工与贸易并不是“利益零和游戏”,而是能实现利益的双赢。既然国与国之间通过分工与贸易能实现利益的双赢,那么这样的法则在区域城市间也是适用的。为了预防恶性竞争和过度的重复建设,皖江城市带应在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城市分工。首先各市应该按照自身比较优势确定承接产业的重点,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其次,应该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地方政府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提高皖江城市带产业综合竞争力,避免地方之间因争夺资源、争夺人才等出现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现象。

(三)成立专门的区域经济协调组织

建立专门的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对城市间在竞争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进行协调。在区域经济协调组织的建设上,皖江城市带可以学习、借鉴长三角城市合作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成功经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前身是1992年建立的长江三角洲15 个城市协作部门主任联席会议制度,经过沟通协商,于1997年升格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目前有22 个成员城市。它是以经济为纽带的区域性城市合作组织,该组织在长三角的城市合作和区域一体化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长三角城市在旅游、交通等方面合作的不断拓展。皖江城市带也可以组建类似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并建立相应的利益协商、利益协调和冲突解决机制,以促进各城市之间的合作,化解竞争中的矛盾。

总之,要做强皖江城市带,就必须探索并构建皖江城市带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机制,以此增强皖江城市带8 市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协作,规避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减少因内部恶性竞争造成的实力损耗。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使之真正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为实现安徽省提出的“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1]李恕宏. 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研究综述[J]. 池州学院学报,2009(6).

[2]李强,徐康宁. 产业转移:承接地之间竞争的博弈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罗小龙,沈建法. 基于共同利益关系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为例[J].经济地理,2008(7).

猜你喜欢
皖江分工城市群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建筑科技(2018年1期)2018-02-16 04:05:36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小鲟”过皖江
中国三峡(2016年5期)2017-01-15 13:58:48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基于三圈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