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3-07-19 01:57宋薇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21期
关键词:标准差贡献率旅游者

宋薇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1 问题的提出

外部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在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景区所依托的中心城市以及由旅游中心城市到旅游景区这段旅游过程中所使用的交通设施和享受的相关服务。明确旅游者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对于旅游交通、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更好地进行区域旅游交通规划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截至2013年5月,本文作者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并未搜索到以此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术论文,本文将以国内城市常住居民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基于旅游者需求的外部旅游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子体系,以期填补国内此项研究的空白。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外有关旅游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第一轮的备选影响因素,然后结合小范围抽样调查的结果对第一轮备选影响因素进行删减与补充,最终确定了以下36项可能影响旅游者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的因素:旅游交通工具上的卫生状况(f1)、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度(f2)、交通工具上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f3)、交通工具上的服务设施是否齐全(f4)、票价的经济性(f5)、托运行李的费用的经济性(f6)、临时调整终到站的可能性(f7)、票价的多样性(f8)、夜间运行的连续性(f9)、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运行连续性(f10)、发车的准时性(f11)、到达的准时性(f12)、起程的及时性(f13)、事故救援的及时性(f14)、是否为乘客提供各类交通保险(f15)、运行的故障率(f16)、运行中的治安状况(f17)、安全检查的全面性(f18)、身体健康的保障程度(f19)、起程的方便性(f20)、直达性(f21)、售票方式的多样性(f22)、检票的方便性(f23)、托运和领取行李物品的方便性(f24)、站点的位址(f25)、车上售其它交通票(f23)、提前到站等待检票的时间(f27)、运行的快捷性(f28)、行驶过程中欣赏沿途的景色(f29)、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了解沿途的各类旅游信息(f30)、量身订做个性化服务项(f31)、行驶过程的个性化(f32)、对特殊乘客的人性化服务(f33)、对特殊乘客的特色服务(f34)、出游距离(f35)、出游时间(f3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受访者对36项影响因素的认可情况。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在2013年5月1日—15日期间,采用街头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沈阳城市常住居民进行了现场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为96.00%。根据受访者对36项影响因子的认可情况,采用统计软件SPSS14.0进行R型因子分析,构建影响旅游者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的因子体系。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认可情况

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的方式,测量受访者对36项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认可情况,其中1-5分别代表“完全没有影响”、 “有少量影响”、“影响程度中等或说不清楚”、“影响较大”、“影响非常大”。平均值可以反映受访者对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认可情况(研究表明,平均值在2.5至3.5之间,表明受访者基本持中立态度;平均值小于2.5,表明持反对态度;平均值在3.5以上,表明持赞成态度),标准差可以反映出受访者对于各因素态度的离散程度。各影响因素的平均值降序排列结果如下:f17均值4.54、标准差0.65;f14均值4.39、标准差0.61;f19均值4.24、标准差0.74;f16均值4.15、标准差0.67;f34均值3.87、标准差0.98;f9均值3.78、标准差1.04;f33均值3.78、标准差0.98;f32均值3.72、标准差0.51;f10均值3.67、标准差0.74;f27均值3.60、标准差0.83;f11均值3.58、标准差0.66;F12均值3.51、标准差0.71(受访者认为上述因子会对外部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f5均值3.49、标准差0.74;f15均值3.46、标准差0.68;f21均值3.45、标准差0.58;f13均值3.43、标准差0.59;f4均值3.41、标准差0.69;f35均值3.39、标准差0.75;f20均值3.35、标准差0.62;f36均值3.29、标准差0.75;f6均值3.28、标准差0.81;f8均值3.24、标准差0.69;f23均值3.15、标准差0.62;f24均值3.14、标准差0.52;f29均值3.06、标准差0.73;f26均值3.06、标准差0.56;f30均值3.04、标准差0.63;f31均值3.01、标准差0.64;f22均值2.94、标准差0.69;f28均值2.78、标准差0.76;f25均值2.77、标准差0.75;f7均值2.73、标准差0.68;f3均值2.72、标准差0.67;f18均值2.65、标准差0.59(受访者认为上述因素的重要性中等,或者不能确定在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时上述因子是否会对自身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3.2 构建旅游者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的影响因子体系

采用统计软件SPSS14.0对受访者对36项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认知信息进行R型因子分析,以构建影响旅游者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的影响因子体系。

对影响外部旅游交通方式选择的36项影响因素进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其Sig.值为0.000;进行KMO检验,KMO值为0.72,表明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以36项影响因素为变量进行R型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共提取了10个公因子(即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09%。采用“极大正交旋转法”作因子旋转,选取因子载荷大于0.32的评价指标对公因子进行命名,提取的10个影响旅游者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的主要因子包括:

(1)影响因子一:实用性

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18.14%,公因子权重为0.22,其与售票方式的多样性(f22)、检票的方便性(f23)、托运和领取行李物品的方便性(f24)、站点的位址(f25)、运具上出售其它交通票(f26)、与行驶过程中欣赏沿途的景色(f29)、量身订做个性化服务项目(f31)7个变量高度相关,因子载荷分别为0.83、0.45、0.43、0.87、0.845、0.64、0.80,基本反映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交通产品实用性的需要,命名为“实用性”。

(2)影响因子二:舒适性

第二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13.67%,公因子权重为0.16,其与旅游交通工具上的卫生状况(f1)、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度(f2)、交通工具上的服务设施是否齐全(f4)、是否为乘客提供各类交通保险(f15)、起程的自主性(f13)、提前到达站点的时间(f27)、出游时间(f36)7个变量高度相关,因子载荷分别为0.64、0.62、0.65、0.63、0.60、0.54、0.60,基本反映了旅游者对行程舒适性的要求,命名为“舒适性”。本因子含义如下:第一,运具在运行过程中要为旅游者营造舒适的乘坐环境,例如良好的卫生状况、平稳的运行状态、先进的服务设施等。第二,在有限的出游时间内,尽量选择快捷交通方式并为游客提供交通保险,以便保障旅游者身体和心理上的舒适性。

(3)影响因子三:准时性

第三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9.94%,公因子权重为0.12,其与发车准时性(f11)、到达准时性(f12)2个变量高度相关,因子载荷分别为0.64、0.62,基本反映了旅游者对于交通方式准时性的要求,命名为“准时性”。本因子含义如下:要求所选择的旅游交通方式在起程、中转、到达等各个环节都具有准时性。

(4)影响因子四:安全性

第四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8.36%,公因子权重为0.10,其与夜间运行的连续性(f9)、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运行连续性(f10)、事故救援的及时性(f14)、运行的故障率(f16)、运行中的治安状况(f17)、身体健康的保障程度(f19)、行驶路线的决定性(f32)7个变量高度相关,因子载荷分别为0.64、0.53、0.54、0.68、0.60、0.49、0.48,本因子基本反映了旅游者对旅游交通安全的较高要求,命名为“安全性”,具体含义如下:第一,保障旅游者的身体健康。第二,运行过程中的治安状况良好。第三,运行的故障率低。第四,若出现旅游交通事故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援。第五,旅游者可以根据自身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行进路线。

(5)影响因子五:游览性

第五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7.17%,公因子权重为0.09,其与了解沿途各类旅游信息(f30)1个变量高度相关,因子载荷为0.58,基本反映了旅游者要求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尽量多地欣赏沿途美景,并且了解沿途的旅游信息,实现“旅”中有“游”,命名为“游览性”。

(6)影响因子六:经济性

第六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6.00%,公因子权重为0.07,其与票价的经济性(f5)、票价的多样性(f8)、行李托运费用(f6)3个变量高度相关,因子载荷分别为0.41、0.55、0.49。本因子基本反映了旅游者对于旅游交通产品价格的需求特征,具体含义如下:第一,票面价格经济实惠。第二,在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提供多种优惠票。第三,托运物品的价格经济实惠。

(7)影响因子七:时效性

第七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5.68%,公因子权重为0.07,其与行驶速度(f28)高度相关,因子载荷为0.31,基本反映了旅游者希望在旅途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以实现“旅短游长”的需求特征,命名为“时效性”。

(8)影响因子八:人性化

第八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4.91%,公因子权重为0.06,其与起程的方便性(f20)、对特殊乘客的人性化服务(f33)、对特殊乘客的特色服务(f34)3个变量高度相关,因子载荷分别为0.50、0.56、0.64,基本反映了旅游者对旅游交通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命名为“人性化”,要求旅游交通企业为有特殊需求的旅游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

(9)影响因子九:个性化

第九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4.77%,公因子权重为0.06,其与临时调整终到站的可能性(f7)、安全检查的全面性(f18)2个变量高度相关,因子载荷分别为0.72、0.63,基本反映了当前我国旅游者对旅游交通产品的需求正在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在检票与旅游交通工具运行过程等各个旅游交通营运环节,旅游交通企业都要为旅游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10)影响因子十:中转性

第十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4.47%,公因子权重为0.05,其与是否可以直达目的地(f21)、出游距离(f36)2个变量高度相关,因子载荷分别为-0.44、-0.47。该公因子基本反映了旅游者对于交通工具中转性的需求,命名为“中转性”。本因子的含义如下:通常旅游者在出行过程中并不希望优先选择能够直达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方式,并且在进行中长距离旅游时会更加愿意体验多种交通方式的联合运输或者同种交通方式的中转换乘。

4 结语

本文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旅游者在选择外部旅游交通方式时主要受10个影响因子的影响,根据各影响因子在影响因子体系中的权重大小,这10项影响因子分别为:实用性、舒适性、准时性、安全性、游览性、经济性、时效性、人性化、个性化、中转性,其中实用性是旅游者最为重视的因素,但其与其它因素的重要程度差别并不明显。上述研究结果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旅游者对外部旅游旅游交通产品的需求特征,希望能为我国的旅游交通、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为各地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地进行区域旅游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1]梁雪松. 旅游消费需求与交通工具选择的相关性研究—基于高铁与航空运输视角[J]. 经济问题探索,2012,(11):123-130.[2]翁碧云,卞显红. 旅游者旅游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研究——以杭州城市旅游边缘区为例[J]. 江苏商论,2012,(3):115-117.

[3]杨骏,苏红霞,魏珂. 背包旅游市场对国内旅游交通需求的影响[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2):30-33.

[4]詹丽,刘慧. 应用层次分析法优化旅游交通方式选择[J]. 时代经贸,2007,5(85):21-24.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官方微信平台

微信号

ZCKJ1989

求关注

猜你喜欢
标准差贡献率旅游者
订正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更 正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
谈数据的变化对方差、标准差的影响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