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soda
有一种叫“妇女”的人,不管婚前怎么样,婚后一定是人老珠黄,不再打扮不再有光彩也不再有吸引力。她们常常很忘我地奉献,奉献完了老公奉献孩子,就是不懂疼惜自己一点。她还有一种被注定的结局:色衰而爱竭,总是祥林嫂一样的不幸,或者被抛弃,或者虽然没有被抛弃,但是被小三儿了。
于是有些姑娘们沉不住气了。咱们要自立,咱们要自强,咱们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更漂亮,要更强大,要更好,否则没有好结局。
可是,这种姑娘到底是更幸福,还是被剩下了呢?如果如我们预期的,变得更好了就更有吸引力,更炙手可热,为什么还是找不到想要的呢?
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个“成为更好的自己”上。对自己好,树立自我独立的人格、自由之意志,这些事情处处都张扬着一种“要爱”的气氛,却鲜见有文章提及对“给爱”的呼唤,或者,对“爱”本身的呼唤。
一个有爱的女人,胜过美女,胜过才女,胜过人间无数。有爱的女人,不是被万千宠爱,而是打自己心底流淌出爱来。
爱是一种能力,这能力不是人人都有。而这能力比时尚、读书、女权等等,更要来之不易。
有个男作家说,世人都误解女子要有美貌,其实却有更多的事情比美貌重要:善良、宽厚、仁慈、和暖。他没有提及知识。读书识字懂道理,学点新思想,从来不是坏事,只是这些跟美貌一样,都不是一等一重要的事。真正重要的是品行,而这些品行不是修为能得,全系在一个爱上。
心理学家常常强调童年,仿佛童年时得到妈妈足够的关怀和注视,人就有机会成长得更好更健康。我当然没资格说心理学家错,但我认为,两性间的爱同样重要。因为,两性间是互相发现、共同成长的。
女生们讲述自己爱情的文章大致总是分两种,倾诉对方对自己怎么好,吐槽对方对自己怎么不好,很难见到那种讲述互动的。
如果是前者,大家看了就都说真好,快嫁了快嫁了,如同捡到宝一样的态度。女孩子会因此误解成,我把自己弄得这么好,所以我值得你对我好。爱是互相的,不是你为自己耕耘,却要从别人那里收获,即使那个人爱你,也不对。因为这样的爱是“汲取”,是假着爱之名的自我中心罢了。
自我,从来不是一个中心,而是一种独立的存在。真正的独立,不是经济的独立那么简单。真正的独立有稳固而坚定的自信,自信到深深地明白:一个人的离开,是不合适,不是Mr. Right,仅此而已。就像女生买衣服,有的质地好,但是贵些,有些价格合适但是尺码太小穿不下,只有更小更瘦的姑娘能穿,那是衣服的错?是我的错?是那姑娘的错?当然都不是。男人的背叛、离开、原因不明的分手,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改伤及你的自尊和自信。
爱是一种很美好的东西。人人都在爱里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好,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是如此,跟自己相爱的人也如此。他当然不是完美的,正如自己的不完美一样。所以要他常常待自己好,呵护照顾自己,其实是种汲取,是种女儿对父亲式的汲取,那不是两性间的爱。偏偏很多中国姑娘不明白,从爸妈那里断奶,转身就去跟男朋友要。爱一个人,跟他相濡以沫,在他照见自己的脆弱的同时,也照见他的缺失。他好的地方,自己学,他缺的地方,自己引导、帮忙,去补救。然后,在岁月里,两个人一起,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好。
这是爱的伟大之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不能及的。很多时候,读书也难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