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西进重组一年半“横扫”百家水泥企业

2013-07-15 02:57刘林鹏
四川水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建材西南地区西南

文|刘林鹏

成都市高新区天泰路112号,是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的办公地。

6月27日下午2点半,已经有数拨客人等待在会客室,他们在等的是同一个人——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的总裁赵静涧,而他们目的大致相同——与赵静涧洽谈联合重组事宜。

两年前,中国建材祭出了联合重组的大旗,杀入了西南水泥市场,通过旗下的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该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收购。

记者获悉,2011年底才成立的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在西南地区已经联合重组了上百家水泥企业,去年就把73家水泥企业收入囊中。

目前,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已经掌控了四川省近一半的水泥产能,占整个西南地区水泥产能的三分之一。

水泥过剩 利润不如养猪

西南地区水泥产能过剩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以2012年熟料消费计算,西南地区产能富裕度达35%”,中国水泥协会的一位人士在最近召开的行业会议上称,川渝地区过剩超过37%。

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泥产能已突破30亿吨,可能已达33亿吨,全国人均水泥产能近2.3吨,远远超过了国际人均1吨的红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区域人均产能已经赶超全国平均水平,重庆、贵州人均已达到2.76吨和2.58吨。

“在西南地区最起码有25%的水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赵静涧表示。

记者获得的一份西南地区水泥行业的调研报告中的数据亦印证了赵静涧的说法。西南地区水泥行业的调研报告称,西南区域产能的过剩造成了区域内前三季度水泥行业竞争白热化,贵阳周边水泥价格曾低于200元/吨,大昆明区域、大重庆区域长期徘徊在200元/吨左右,企业大幅度亏损。尤其是重庆,名列全国亏损之冠,企业亏损面达46%。

2009年,以饲料、农产品加工起家的东方希望,宣布进军水泥行业,并在重庆市丰都县建成了5条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成为目前重庆市单体最大的工厂。而如今的境况亦不容乐观。

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礼此前曾向 《经济日报》表示,做水泥他觉得很苦。同等的资金要素投入,产出的利润还不如养猪。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西南地区水泥产能已经全面过剩。”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刘作毅在今年2月份成都召开的一次行业会议上称,根据季节分布的走势,旺季的11月、12月开工率也达不到100%,旺季也要限产。由于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产能高位释放,供需关系失衡,导致2011年~2013年供需已经失衡。同样推测,2013年~2015年产能也是过剩的,即便旺季也会过剩。

中国建材产能增至2.5亿吨

中国建材自2006年初上市以来,展开了对国内中小水泥企业的大规模联合重组,其水泥年产能从2006年初的1100万吨迅速增加到去年底的2.5亿吨,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

西南水泥成立于2011年12月15日,由中国建材联合深圳京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圳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北京华辰普金资产管理中心共同设立的。该公司的注册地在成都,注册资本为100亿人民币。

“西南地区水泥企业众多、缺乏行业领袖,但是发展潜力巨大,重组恰逢其时。”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彼时向媒体表示。

2011年12月,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成都挂牌成立,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曾放出豪言,西南水泥计划用2年~3年左右时间,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云、贵、川、渝三省一市水泥产能超过1亿吨,占西南区域20%~25%市场份额,成为西南区域内最大的专业水泥公司。

峨边东森、嘉华特水、四川德胜等众多水泥企业被西南水泥收编。赵静涧向记者表示,截至2012年底,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已经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上百家。目前,公司已经拥有1.5亿吨的水泥产能。

今年5月20日,四川国大水泥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中国建材旗下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三方签约仪式举行。今年年初,四川甘孜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康巴水泥有限公司联合重组项目的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

“中国建材这么大,如果他们想跟我们竞争,我们根本不是对手,所以中国建材一来找我们,我们就赶紧答应了,根本没敢抬价格,害怕剩到最后,价格会更低。”此前有四川当地的水泥企业老板向媒体表示。

“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赵静涧表示。

重组逻辑:掌控话语权

“我们进行联合重组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化流程,一是选区域;二是选企业;三是审计评估,法律尽职调查、业务尽职调查程序;四是谈判和协议;五是交接;六是做联合重组后评价。”赵静涧表示,西南水泥联合重组以后,一般还是用被重组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团队,这样保证了企业的稳定性。九成以上原公司的高管愿意留下来。此外,西南水泥对所属企业实施区域化管理。

“我们特别强调用数据说话。每月都要进行系统的对标,主要是比较产销量、成本费用、毛利率等指标。对各项指标优秀的前5名企业进行表彰,对后5名和单项指标较差企业派出辅导员进行重点帮扶。”

“对于联合重组的企业,我们坚持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充分利用重组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资源,通过再培训和考核,把符合中国建材干部选拔标准的财务管理人员委派到相应的企业和岗位。比如通过培训把A公司的财务人员选派到B公司,把B公司的财务人员选派到C公司,把C公司的财务又选派到A公司。”赵静涧表示。

赵静涧称,“不管是大区域还是小区域我们都力求掌控话语权,也就是产能做到50%以上。假如一个地区有10家水泥企业,我们只能重组其中的两家,大多数的企业我们无法重组的话,上述两家企业我们也不会去重组。因为即使重组了这两家企业,我们也无法掌控在该区域的话语权。”

“目前,在四川我们已经掌控了近一半的产能,构建了十多个核心利润区,基本完成了战略布局。今后重组的步伐将放慢,主要是围绕核心利润区的完善做一些填平补齐的项目。因为通过此前的重组,现在目标企业越来越少了,而且重组成本在增加。”赵静涧表示。

在赵静涧看来,通过联合重组,西南地区水泥行业的恶性竞争有所改善。

在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雷前治看来,支持企业的战略重组,是产能过剩以后,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记者获悉,目前西南水泥市场的集中度已经有大幅提升。在该地区,2010年前十强企业的产能占比是43%,到今年5月份已经提升到了69%,如果加上第11位和第12位的冀东和亚东已经到72%。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的产能以占据该地区的32.54%。

不过,在乱批乱建的“风潮”下,对西南水泥这样进行联合重组的企业来说,一边是重组成本越来越大,一边是新增产能不断增加,重组后企业效益较低,重组压力越来越大。

记者了解到,此前在成都召开的行业会议上有一些大企业表示,在一些地区,如有企业愿意投资几亿建一条生产线,政府是非常高兴的,会帮着企业去跑各种批文。

然而,大企业在一个地区重组了一些企业,通过内部自律限产基本维持了这个地区的市场平衡。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又要让这些企业建新线。这个企业不建,政府就让其他企业建。“如果其他企业进来了,大企业辛苦维护的市场平衡又破坏了。”

赵静涧也表示,大企业在一个区域重组,通过自律限产刚把价格提高了一些,一些小企业就在我们边上建新线,就为了跟着赚钱。

猜你喜欢
中国建材西南地区西南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潮”就这么说
Country Driving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创新为先技术求精踏实肯干做贡献
———访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首席专家
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的做法与思考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光伏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