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性课堂永葆语文魅力

2013-07-13 02:31傅雪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学科生活语文

傅雪华

《课标》指出: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语文课程的“开放”意指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拓宽教学资源,“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我个人归纳为,开放性的课堂应包括教学时空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和思维训练的开放。我想就此浅谈拙见。

一、沟通生活,课堂向时空开放

语文,最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故语文课堂切不可束之生活的高阁,封闭自守,渐自行孤立。而功利性的教育又让孩子们“疲于奔命”在求学的道路上,使得他们活在生活中,而不知生活味。于是,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难能可贵了。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学习感受丰富的生活,还语文的真实与真情,学生的表现就会更精彩。

一次作文训练课,刚踏进教室,学生就愁眉苦脸,担心学作文。我皱起了眉头,目光望向了操场,那里,将举行我校教师气排球比赛。有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一场精彩的比赛?”“想!”大家的回答异常兴奋。“那么,你们知道应该怎么看比赛?该‘看些什么?”于是,在同学们踊跃的回答中,我顺势进行了写作前的指导。接下来,课堂转移到操场上,孩子们的观察、倾听、感受,代替了我的满堂言。当孩子们的习作呈现于眼前时,我惊喜连连,不断叫好。

读着一段段精彩的文字,分享孩子们的心语,我惊诧于每个孩子眼中都有个不同的老师形象各具特色的习作篇篇皆可成范文,却早不见范文的统一齐整了。看来,不把学习局限于方寸教室,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直接把孩子们引向课外,引向大自然,引向生活,广阔时空里,他们的感受更有个性,语言表达更多彩。

二、联系学科,课堂向内容开放

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知识体系的独立从来都是相对而言的,学科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甚至是相互渗透的。语文与数学、科学、品德、体育、健康、地理、历史等学科都有知识的交叉。教师开展开放性课堂教学时,不但要时时关注本门学科的发展变化,而且要关注其他学科的改革发展,从新课程理念要求出发,精心选择、组合、优化教学内容。

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读语文,我们领悟的是语言文字深处的“社会的繁荣与衰败,民族的荣辱辛酸,个人的悲欢离合”。一个国家的母语教学,从来就不能与历史隔绝。谈古论今,引经据典,更显语文课堂的丰厚博大。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面对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时,我索性抛弃传统的授课方式,将课堂改为“谁成就了借箭——三国人物评说会”。于是,除了诸葛,“有功之臣”鲁肃、曹操、周瑜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学生们除了运用文本信息,还借用原著中的故事材料和史学各派各家的解读,对众人物的性格才略等一一评说。一时间,风云再起,历史重现,既饱满丰实了人物形象,又拓宽了课堂的深度、广度和厚度。课前课后还掀起了“三国”复读热呢。

跨越学科界线,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在“越界”的过程中,学生们也面临着挑战、冲击,这样的体验更能给他们带来新鲜感、刺激感、满足感,学习的乐趣自在其中。

三、呈现个性,课堂向方法开放

课堂拒绝模式化、程序化,因为孩子们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新课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也呼唤有“教学个性”的教师。教师个性化的解读,个性化的理念,个性化的思路,呈现出的是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创新,是享受,而非千篇一律,陈旧无奇。

我校一位教师在执教《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文时,先分别出示城市交通路线图和星空图,借图片形象理解“纵横交错”和“星罗棋布”这两个关键词;接着对图发出感慨:“孩子们,你们觉得生活是什么”这一颇具哲学味儿的问题,使学生们继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觉把思维引向深度;教师再发感慨:“有诗人说,生活是张网……”在教师精心独特的引导下,学生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从而明白“网”的含义——生活似网,易使人困惑迷茫;生活是网,扑朔迷离间,只要你善于观察思考,敢于另辟蹊径,就能“条条道路通罗马”。由于独到的解读,课堂显得亦幻亦真,却是目标明确,游走自如,课堂的魅力与教师的个性美融为一体,彰显极致。学生们在感悟老师对课堂的独特构建里,懂得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明白了扣住关键词句,牵一发而动全身;领悟到读文章要敢于有自己的见解等。与会听课教师也倍感震撼,我校的“才子”元发老师更是借典故,妙语赞之:“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除了传统的听、读、思、说、写,看、摸、闻、尝、画、唱、表演、实验等都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尝试新方法,教师自然也得有新教法。新课标鼓励教师运用各种有效、新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兴趣,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提高效率,获得能力。

四、融入整合,课堂向思维开放

语文思维能力是判断一个人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准。面对着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学生怎么提取、整合、创造呢?这些都需要语文思维能力的直接参与。没有思考,怎么会有与文本的对话?怎么会有文本意蕴的重构?怎么会有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怎么会有学生生命的成长?“感悟力、反应力、预见力、转化力、想象力、发散力、适应力、转换力、判断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语文思维能力都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阅读生活与人生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训练和点拨,让学生体验思考的过程、掌握思考的方法。

曾有幸现场聆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感受大师文化气息极浓的课,顿感开眼怡心,受益匪浅。王老师并非将《枫桥夜泊》一诗孤立教授,而是融入文化,融入经典,使课堂大气磅礴,意境横生,余意不绝,令人沉醉。王老师巧借诗句和歌词引出“钟声文化”,顺势导出所学古诗——《枫桥夜泊》;接着引领学生品“愁”时,又以“水文化”和“月文化”解读中国游子自古便有的“乡愁文化”;后更大手一挥,将板书拭去,独留“愁”字,再而慨叹“时光悠悠,唯余钟声绵绵”,继而连“愁”字也绝迹眼前;最后,王老师以“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收课,不觉让人顿悟其良苦用心。小小课堂里,短短的授课时间里,却能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感受经典,滋养心灵。巧妙的融入与整合中,四十分钟似乎被无限放大,挑战时间极限里,学生享受的是听觉、视觉盛宴,内心得到的是丰盈、沉润。同样重要的是,在这节课里,思维的概括性、求同性、求异性、创新性、灵敏度等都受到很好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更适合高年级的学生。

开放的课堂应该是包容的,它抛弃封闭,拒绝孤立,敢于接受新事物,着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展现生命蓬勃。小学语文开放性课堂教学要建立大语文、大课堂、大教材观念,开创师与生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教学局面。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学科生活语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