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总统接访“剪辫维权”

2013-07-12 18:48东方明
检察风云 2013年8期
关键词:发辫大总统都督

文/东方明

大总统接访“剪辫维权”

文/东方明

沪军都督陈英士君为剪辫问题特发布告如下:通知军民人等,起义皆重文明。至于劝剪发辫,各界早表同情。以至全国一致,免被外人笑评。犹恐愚夫俗子,程度未能均平。故不强迫从事,但保社会安宁。近闻各军兵士,未免过分热心,硬剪行人发辫,以致议论纷纷。责成各军官长,火速查禁无恂。商人亦宜自爱,兵士不再越分。本府令出法随,其各知悉凛遵。

邻居直呼其名求见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是从报纸上获悉“武昌为革命党占领”的消息,受到极大鼓舞。他本想由太平洋回国亲自指挥革命战争,以快生平之志。但他认为“此时吾当尽力于革命事业者,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应该周旋于各国,进行外交活动,以断绝清政府的后援。

于是,孙中山便于11月2日登上横渡大西洋去欧洲的轮船,11日抵达英国伦敦,20日由英去法,24日始在马赛登轮回国。中途在塞得港换乘英国“丹佛号”邮轮于12月21日晨抵达香港。是日下午,孙中山在前往迎接的胡汉民的陪同下,离港赴沪。

12月25日,“丹佛号”抵达上海吴淞口,由于船太大无法驶入黄浦江至外滩登岸,遂换乘“乌目山僧”黄宗仰向宁波轮船公司商借的“江利轮”,由黄浦江驶至公共租界三马路(今汉口路)的外滩海关码头。

孙中山的回国受到了热烈欢迎,连公共租界、法租界当局都争着要请其下榻于各自的地盘。孙中山登岸后上车途经南京路哈同花园时,园主、旅居上海犹太商、沪上著名房地产大亨哈同带人站在马路上拦车,要求孙中山入园稍作逗留。孙中山欣然点头。哪知进了哈同花园接受一番热情到极致的款待后,哈同称已经准备好一应下榻于此的准备工作,事先还与巡捕房协商好了一应警卫措施,再三挽留。孙中山因沪军都督府事先已选定法租界宝昌路408号为行馆,又承法国公董局布置周至,故向哈同婉谢。

人之发辫的剪或留该是自己决定的权利,那就是民权了。(图/fotoe)

孙中山在上海停留七天,公务极为繁忙,1911年12月29日《申报》题为《孙中山一刻千金》的新闻报道说:“孙中山抵沪后,中外人士均欲望见颜色为快,投名刺相访者络绎不绝。行馆前车马盈门,一间法国式客厅灯火辉煌。客座为之而满,其见者姓名悉由其日本书记池亨吉一一登载。孙中山不能不一一接待,故常自晨至暮毫无休息。”

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十七省的代表云集南京,举行会议,协商推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1年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十七省代表投票结果,孙中山得十六票,黄兴得一票,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日,十七省代表推派汤尔和、王宠惠为代表到上海迎接孙中山赴任大总统。

1911年12月31日,是孙中山此次在沪逗留七天中的最后一天,“依旧访客盈门,均为各界名流”。令人出乎意外的是,当日下午三时许,有一年约七旬的布衣老者来到宝昌路408号门口,要求面见孙中山先生。

沪军都督陈其美派出的军政府便衣警卫人员(宝昌路位于法租界,租界当局不允许沪军方面的着装军人进入租界活动,故此次执行安保使命的警卫人员一律便服)拦住他,询问事先是否预约过,老者说没有预约。于是便衣警卫就不让他进入,老者便扯开嗓门大声叫嚷:“孙逸仙,老朽司徒平堂要见你!”

叫声惊动了守伏在周围的其他便衣警卫,早有数人以极敏捷的动作闪身而出,将司徒平堂团团围住,正要将其带离现场时,担任秘密警卫领班的、曾被鲁迅戏称为“绿林大学毕业”的浙江嵊县人王金发正好从法租界巡捕房办事返回,见状唤住警卫,让松开司徒平堂,问老先生你是什么人。司徒平堂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后,说:“我就住在隔壁弄堂里的,如今孙中山先生住在这里,那老朽我就是他的高邻,难道我想见先生一面的资格都没有吗?”

王金发是个很重传统情义的人,当下听着,觉得司徒平堂说得不无道理,于是就挥手让警卫人员退下,说请老先生随我来。当下,王金发把司徒平堂领进门房,让日本书记池亨吉给其登记后,命人引领去候见室内落座,等候孙中山接见。

平等对话

这样,司徒平堂得以遂愿。按照负责全权保护孙中山安全的沪军都督陈其美定下的规矩,孙中山每会见一人,事先概由类似传令兵角色的专人(后来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录里曾称此人为“联络官”)到书记官池亨吉那里领取一纸写着来人姓名、籍贯、身份的条子,送给孙中山过目。这也包含着孙中山亲自审查的意思,如若先生认为没有必要会见,就会在条子上做一记号,再由池亨吉让人通知那人。不过,在这七天中,孙中山还没有在任何一张条子上打过不愿意会见的记号。

此刻,孙中山见到联络官送上的这张条子上写着司徒平堂是“高邻”,不禁一乐,说连日来我在这里日夜活动,想是惊扰了四邻,此刻这位司徒先生是来向我提抗议的,该当我向众高邻招呼一声的,我竟未曾想到,大意了!一面说着,一面起身到会见室门口去迎接。他刚迈出两步,司徒平堂已经进门了。

司徒平堂向孙中山拱手作揖,说昨日报载孙先生当选大总统,老朽恭贺恭贺!孙中山还了一揖为礼,口称“多谢多谢”,然后打着手势请司徒平堂在沙发上坐。司徒平堂谢过,却不肯落座,直挺挺地盯着孙中山道:“老朽斗胆有一问,不知沪军陈大都督是否属孙大总统管辖?”

孙中山听着微微一怔,觉得此君来头有点怪,随即点头道:“全国光复了,陈英士先生(陈其美字英士)所统率的沪军都督府该由即将宣告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管辖。司徒老先生是否有什么关系到陈都督的事?可以对我说的。”

这时,勤务兵端送茶水进来,孙中山亲自接过放在沙发茶几上,说,“司徒老先生请坐!请用茶!然后慢慢说说对陈都督有什么意见。”

司徒平堂坐下,开腔道:“老朽年届七旬,一生明人不做暗事,我听说今天陈都督也在这里,大总统可否请他过来,我当着他的面说一下事情。”

这些日子,肩负安保重责的陈其美自然日日夜夜都在行馆,此刻就在隔壁屋里跟人商量公事,孙中山于是就让人把他请了过来。

司徒平堂起身向陈其美致礼,然后重新落座,当着陈其美的面向孙中山说了他的来意——

司徒平堂上海本地人氏,出身商人家庭,幼读诗书,年轻时曾立志致仕,但屡经考试,也就只中了个秀才。三十岁时家境败落,为谋生计,就当了一名私塾先生,从此也就断了仕途念头。

他有一子一女,儿子二十年前也中了秀才,却就到此为止,去了法国留学,五六年后竟然成了一名博士,留在巴黎工作。老先生的女儿早年嫁给闸北宝昌路“念慈源堂”中药店少东家,如今公公作古,夫君做了老板,她已是老板娘。昨天上午,司徒平堂去闸北看望女儿,在“念慈源堂”住了一宿,今天上午回家时一出门就被几个沪军部队的士兵拦住!

司徒平堂以前吃过清军士兵的亏,知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但他此刻见拦道围住自己的是号称“革命军人”的挂着沪军都督府腰牌的士兵,就要向对方说明一下自己一向安分守己,这次来闸北女儿家是走亲戚的,寻思既是“革命军人”,那总是讲道理而不会平白无故欺负老百姓的。可是,他刚开口报出了自己的姓名、住址,还没来得及往下说时,对方已经亮出了剪刀,二话不说,一下子就剪去了司徒平堂垂在脑后的那根长长的发辫!

司徒平堂一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头脑里瞬间是一片空白,站在原地不动,愣愣地看着那些士兵。这时,听见一为首者吐言曰:“这老头老实,优待他!”

司徒平堂还不知“优待”意味着什么时,他那根被剪下的发辫已被塞到手里,众军士呼啸一声,扬长而去。

司徒平堂这才明白自己的发辫被人家剪掉了,所谓“优待”,意思是他未反抗,没跟人家争执什么,所以就把剪下的发辫还给他留作纪念或者卖钱(当时社会下层百姓的经济状况普遍拮据,民间有全家统一剪发后把剪下的头发出售的习俗)。反之,这截发辫就由军士们拿去和其他剪得的发辫一起换酒喝了。

司徒平堂说着,掏出那段发辫放在面前的茶几上,对陈其美说:“老朽敢问陈大都督,这些军士都是您的部属,他们的此种行为是否奉命而行?这命令是否是您大都督所饬发?若是,又问大都督依据何方所颁之何律条所下?该律条又是于何时何地张贴或者鸣锣告谕?”

陈其美尚未回答时,司徒平堂随即又对孙中山说:“先生率领革命党推翻清朝,老朽是举双手赞成!报载明日先生就要赴宁正式荣任民国大总统,吾等百姓无不额手称庆,欢欣鼓舞!民国既立,自有一套新政推出。老朽曾见租界报章载先生早在六年前的《民报》(即同盟会机关报)发刊词中,就已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因此想来该以三大主义为施政纲领。当初鞑子入关,建立清朝,强迫我等百姓蓄发留辫,故男子之辫实系我华夏一族的屈辱,而今汉室光复,理应剪去。但是,民国政府既以三大主义为纲,依老朽之想,人之发辫的剪或留该是自己决定的权利,那就是民权了。故则应先行发布公告,述说剪辫理由,说服百姓自愿剪辫。如像陈大都督的部属那样遇人就揪住了剪辫,既无法理,更是对吾等百姓的鄙视。这跟当初满清入关伊始的强暴行径岂非如出一辙吗?”

孙中山听了,连连点头,问陈其美可有此事?陈答称有此事,但那是士兵自行其是,而非都督府之令。孙中山对司徒平堂作揖道:“多谢司徒先生教诲,孙文获益匪浅!关于剪辫问题,新政府必会以妥当方法解决,并会登载于报章,让全社会各界人民众所周知。”

司徒平堂向孙中山深鞠一躬,说:“如此,百姓有福矣!”遂告辞。老先生刚刚转身欲迈步时,背后一声:“请司徒老先生留步。”

司徒平堂闻声驻步,转脸一看,只见孙中山已经走到那张硕大的写字台后面,取了一张名片,用钢笔在上面空白处写上数字:“持本片人随时可见余,任何人不得阻拦。孙文”。

写毕,双手递给司徒平堂,说:“民国成立前夕,孙文有幸遇见老先生,得以聆教,受益匪浅。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建设之际,难免时有不足,还望老先生多多反映。”

司徒平堂拿着名片,频频点头。这时,陈其美也递上了自己的名片。这位青帮名流自有一份独特的禀性,他在名片背面写下的一行文字是:“持刺者(中国古代称名片为‘名刺’),吾师也!陈英士”。

孙中山、陈其美将其送至大门口,握手相别。门口众人见了,皆以为司徒平堂是中山先生的贵客。

颁发剪辫布告

当晚,孙中山在行馆宴请各界代表,表达对沪上各界的谢意和迎接新年。席间,孙中山特地就白天司徒平堂来访之事与其同桌的陈其美及即将出任民国政府江苏都督的庄思缄说到了剪辫问题,要求江苏、上海要做好此事,给全国各省带个“好头”。

陈其美、庄思缄聆之连连颔首应诺,陈其美行事一向具有雷厉风行的风格,当下就放下酒杯停止喝酒,坐在那里盘算应该如何落实孙中山的指示。

待到宴会结束,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决定就沪上民众剪发辫一事在《申报》上发布一个布告。陈其美送走一应宾客后,回到其在行馆内的临时办公室,一边磨墨一边打腹稿。史籍记载陈其美“自幼聪慧,四岁随母识字,五岁能识字2000余,六岁入私塾”。一句话:绝非凡品。当下,他即笔走龙蛇一挥而就,起草了一份《布告》,派人连夜送往《申报》报馆,要求次日必须刊登。

次日,1912年元旦。上午十时,孙中山在北站登上专车,离沪赴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同日,《申报》刊登了陈其美亲撰的《布告》,全文如下——

沪军都督陈英士君为剪辫问题特发布告如下:通知军民人等,起义皆重文明。至于劝剪发辫,各界早表同情。以至全国一致,免被外人笑评。犹恐愚夫俗子,程度未能均平。故不强迫从事,但保社会安宁。近闻各军兵士,未免过分热心,硬剪行人发辫,以致议论纷纷。责成各军官长,火速查禁无恂。商人亦宜自爱,兵士不再越分。本府令出法随,其各知悉凛遵。

再说另一面,聆孙中山指示的江苏都督庄思缄,庄都督上任伊始,日理万机,但还是亲自抓剪辫之事,命秘书邢诚忠起草布告,不必交其过目,直接送厂印刷后以都督府名义下发本省各地。邢诚忠作为民国一大行省之首席长官的秘书,庄都督公务繁忙,他也跟着忙得不可开交,竟把庄思缄交办的这桩事儿给忘记了。直到元月九日方才想起此事,急向庄都督检讨。庄思缄说了邢诚忠几句,遂火速补救。庄思缄本是才子,当下就口授布告,让邢诚忠记录下来后,命速速送印刷厂印刷五万份,遍发全省各地。

邢诚忠说印刷有个时间,一二天内是否印得出不好说,建议先在《申报》上予以刊登,庄思缄赞同。于是,邢诚忠立刻在布告前加了几句话,直奔电报局,连夜将布告拍发上海《申报》馆。

于是,1912年1月10日的《申报》上出现了以下文字:江苏都督庄思缄君将出令限期剪除发辫,先颁发简明告示,劝人自剪。惟不许军警人等贸然干涉。简示如下:中华光复,百事更新。唯此发辫,起自满清。既碍工作,且害卫生。昔呼鞑子,编入戏文。今称猪尾,惹笑四邻。为此出示,劝告我民:不论老少,农工商人,速速自剪,切勿因循。本都督府,不日出令,限期剪辫,一律实行。到期未剪,定于严惩。赶早剪去,体面保存。今先晓谕:军警人等,暂勿干涉,其各凛遵。

两地新政府发布的剪辫布告在上海、江苏民间引起了巨大反响,各界民众对于新政府在剪除发辫上不搞强迫,颇有好感,皆说此与前清不同。一些热心人士积极响应,自己当然早已剪了辫子,为推进剪辫行动,他们还牵头联系了富商巨贾、商铺店家搞赞助,以剪发辫者可以获得免费吃面、购买打折商品、免费摆渡、免费理发或者获赠手帕、毛巾、肥皂、雪花膏等日用品作为促剪手段,使人们乐于自愿剪辫。

到这年清明节前,上海市和江苏各大中小城市、城镇以及部分农村,街头巷尾已经难得再见到后脑勺拖着辫子的男子了。

(未经作者同意,本文谢绝转载、上网)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发辫大总统都督
《苏孝慈墓志》再考
——兼论北周府兵军职都督的勋官化问题
河柳
《重庆镇总兵加赠都督同知任勇烈公传》写作背景及其价值考论
双雄会:1912年的两位“大总统”
头发“生”钱
1913年大总统选举前后袁世凯心态分析
民初安徽政局与都督人选
从舆论导向看武昌起义后的“拥袁弃孙”
民初《大总统选举法》出台的条件与原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