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戏曲舞蹈

2013-07-12 23:25:53靖江市锡剧团江苏靖江214500
大众文艺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戏曲

薛 瑾 (靖江市锡剧团 江苏靖江 214500)

中国戏曲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民族历史特征的见证与保存。我国的戏曲艺术是国人思想意识与人生精神存在的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它主要是以现实生活为戏剧的形态,而且它所保留着许多具有着本民族的特殊文化与历史文化,其存在的艺术特征就是以“歌舞来演故事”。其存在的表现形式是以唱、念、做、打为主,只有把戏曲特有的表现手段与舞蹈独特表演艺术完美的结合,才能使中国戏曲更具艺术魅力。因此中国戏曲有别于世界其它民族戏剧,成为一种形式较为特殊的戏剧。

一、中国戏曲与中国舞蹈的起源

中国的戏曲源于原始歌舞,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舞台综合艺术。它经过了汉、唐到宋、金、元才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其中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至今戏曲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在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后,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艺术体系。 而在戏曲没有完全形成一项独立的艺术之前, 中国古典舞就已经出现了,也就是中国舞蹈,早在夏商时期舞蹈已经走进入表演艺术的领域。而戏曲是到了南宋时期,才真正开始兴起,并逐渐的取代了古典舞在表演艺术领域中的艺术地位。因此,中国舞蹈的出现早于中国戏曲。而在中国戏曲独立之后,从南宋的戏文到元代的杂剧,舞蹈不仅常在场次上穿插,而且动作上也载明着舞蹈的身影,尤其是到了元代的杂剧,舞蹈都会作为演出终场的送客节目,也由此反映出中国的舞蹈与中国戏曲逐渐融合到一起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袖舞了。水袖舞源于中国的古典舞,她是吸收并融合了舞蹈中“扬袖而舞”的动作,是演员利用服装袖口上缝的一段白绸,来做出丰富多彩的动作,时而如山间涓涓细流的小溪,时而如团团的花絮,时而如轮转飞舞的车轮,从而来构成“水袖”的风动美、线条美和韵律美,并以此来突出人物角色的兴奋、激动、愤怒、痛苦等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

二、戏曲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中国舞蹈与中国戏曲虽出自同门,但经过了历史的发展,他们不仅存在着融合点,也各自具有着不同的特色。戏曲有属于它完整且严密的体系,但同时它也存在着培养范围较窄的弊端,而这个范围仅限于戏曲演员。舞蹈就不同了,它的培养范围相对广泛些,尤其是在舞蹈训练中,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撇弃其中的糟粕部分,同时舞蹈还能从戏曲中合理地剥离出来,因此这些是戏曲很难完成的任务。

戏曲与舞蹈都属于舞台表演艺术,戏曲是依靠演员的“唱、念、做、打”来塑造角色,而舞蹈则是依靠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两种艺术的形式虽在表现手段是存在差异,但也具有着许多的共通点。

我们将舞蹈与戏曲的完美结合可以大大增添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同时还能拓宽戏曲艺术的表演空间,丰富戏曲的表现力。舞蹈属于抒情艺术,舞蹈与戏曲的结合可以加固舞蹈的叙事功能。将生活中的动作与舞蹈相融合,使动作逐步舞蹈化,来丰富舞蹈模拟生活的能力。在戏曲中吸收了大量的杂技,武术等动作,结合舞蹈后这些动作也会逐渐呈舞蹈化,这样就增加了舞蹈自身表现能力。我们从表演生活的实际出发,把生活中的每一种工具都可以当做戏曲表演中道具,从而也会随之形成精彩的舞蹈语汇,并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戏曲舞蹈。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剧情以及剧中角色的特殊需要,创造出更多的舞蹈绝活,突出其剧情的特点,强化其角色形象的塑造能力。

三、戏曲舞蹈存在的艺术魅力与审美意识

戏曲作为中国的本土文化艺术形式,它遵循与追求的是中国传统写意的美学特征,所谓“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中的舞就具有着这种表现形式,这种写意化的舞蹈动作是经过生活的积淀以及不断提炼而逐步呈现出来的。而作为表演艺术的戏曲舞蹈,它是通过动作来描写形象,在舞台上要求演员以创造性的舞台行动来对人物进行描写,使之达到其创造角色的目的。艺术是再现生活的重要反映,是让人们通过观看舞台行动,来对人物角色进行审美的评价。而戏曲舞蹈作为戏曲视觉艺术中的形象美,是将戏曲舞台上的行动舞蹈化,舞台上的人物形象也因此被舞蹈艺术化了,戏曲舞蹈的表演它几乎基于了生活动作的全部,它用这种方式来抒发它存在艺术个性,再通过戏曲音乐的夸张,使之进行舞蹈化。戏曲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不是完全的弧立和绝对的静止。我们从抒情方面上讲,人物角色的一举一动,都渗透着整个动作连贯性,而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充满着节奏的韵律美。从审美特点上讲,它被称作是“动态”的造型艺术。从艺术创作规律上讲,他可以把人物的内心动作与形体动作加以提炼和改造,使之更赋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表现力上讲,它更具有组织性与变化性,同时还具有音乐性格上的种种美,从而它是更为艺术,更为生动,更为精彩地刻画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四、戏曲舞蹈在动作方面的创新

如今戏曲舞蹈应该在动作设计上加以创新,创新的首要是先做好传统戏曲舞蹈的继承,保留其精华部分,然后再进行革新、改造。传统戏曲舞蹈的表现程式具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这不仅是前人呕心沥血的硕果,也是后人再度创造的基础。因此,掌握与学习戏曲舞蹈的本质,深入研究舞蹈创作神韵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戏曲艺术的从事者,我真诚地希望,今后在戏曲舞蹈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多创作出一些能够带给观众新感觉、新气息的经典作品,使我们的戏曲艺术再现波澜壮阔、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总之,戏曲舞蹈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为了满足各种剧情与角色的需要,而逐渐创造出了适应不同剧情特点的表演与表现技巧,因此,戏曲中的舞蹈成为了表现生活万态的一大法宝。如今戏曲离不开舞蹈,舞蹈也不愿离开戏曲。戏曲舞蹈正通过诗化的表达方式去诠释角色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去展露人物特有的性格与心态,并使戏曲舞蹈逐渐成为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逐步达到戏曲舞蹈表演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戏曲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9:46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8:46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戏曲研究(2021年1期)2021-11-02 07:21:16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戏曲研究(2021年3期)2021-06-05 07:07:12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戏曲研究(2021年3期)2021-06-05 07:06:46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戏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22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华人时刊(2017年15期)2017-10-16 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