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绘画的焦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2013-07-12 23:25:53河南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河南新乡453000
大众文艺 2013年4期
关键词:散点焦点油画

安 丽 (河南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 河南新乡 453000)

俗话说得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对于艺术的趣味来说也不例外,在现在缤纷复杂的现代艺术社会中,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对艺术的审美追求,这似乎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具备更高的理论意义和理性实践。就如国画中我们看了古画才知道,古人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和有灵性,今人反去总结各种皴法,计较于皴法的纯正与否,无异于自缚手脚,实在可笑,古人皴法其实千人千面,今人画画千人一面。这也许就是我们的造诣不够主观。反过来讲技法并不是艺术的全部,艺术毕生追求的宗旨在于它的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焦点透视的来源似乎带有浓烈的西方宗教主义色彩,它的产生使人们更加相信上帝创造人类的真实性,努力抓住事物的外在特征,深入观察事物的内部结构,尽可能的传达出事物的本来面貌。相对于西方的焦点透视,中国绘画似乎与之截然相反,中国绘画里的散点透视毫无疑问的带有中国的宗教色彩,它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传达了内在的感情色彩,不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面貌特征和外在形象。中西方绘画语言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的最大区别在于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带来的不同效果。焦点透视使得画面非常的集中,在画面中展现出来的是聚焦一样的画面,不管是人物还是风景,都有一种专注于一点的无形力量,然而散点透视它追求的是边走边画,画面的中心不再是一个,随着事物的转变和地点的不同,画面中心也变得多了起来不管怎样,它们所追求的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塑造和追求。

焦点透视在西方绘画发展的悠久岁月里形成了自己别出心裁的绘画语言和绘画方式。焦点透视的理论对画家绘画创作时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要求画家站在特定位置上,在特定的时间里,从特定的视角出发来描绘和观察事物的外在形体和外貌特征。画家能够真实的反应和再现真实的事物,不管画家如何使用绘画材料和绘画技法,都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绘画语言,所以说焦点透视的使用能够使得画家真正的从物象的表面展示真正的绘画技巧。

西方油画中的焦点透视问题比较明显,即使是抽象的作品也暗示了油画绘画的意义。迪尚说:“一幅抽象的绘画在50年之后一点也不再像是‘抽象的’”,每每涉及油画都会想到它的发源地-----西方,从扬凡艾克开始使用油画颜料开始,在此之前有更多技巧的绘画种类,油画在西方那一片净土生长了近600多年的历史,也许油画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很难再往前行驶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也许只有绘画形式的艺术活动。没有了线条和色彩的束缚,没有了写实技巧的捆绑,它变得无拘无束,更多层次上采用的时透视原理的再现和绘画语言的表达。在整个西方绘画的过程中,有事人为透视的介入和整合,使得立体主义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占据了很大的领导力和说服力。中国绘画里股人们的山水画我们可以轻松的感觉到整个构图是不可能容纳在一个视线里面的,搜一说散点透视帮助画家们解决了这个现实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努力营造了一个广袤无垠的宽宏伟岸的气氛,瞬间把祖国的大好山河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所表现的知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而在画家的画卷上展现的时我们一眼不可能包容的多个角度多个视野的场景。

也学在中国的绘画世界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透视理论学的概念可言,但是中国绘画不管是在构图样式还是素材应用的掌握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的关联性,很多的相似性决定了中国绘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的指导,又没有被理论而禁足。整个画面是流动的一幅长卷,能感受到画家是边走边画,视点随着画面的移动也不断的再移动,把观察到的大的物体缩印在自己的画面上,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里面,画家取景的视线是随着脚步的移动而慢慢的移动,不像西方的艺术家那样静止不动的站在原地。

康定斯基认为:“色彩好比琴键,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西方9世纪有些戏剧家认为,演员演戏必须像在家里生活那样泰然自若,才能取得逼真的效果。因此演员们必须假想面对观众有一堵假想的墙。从这一例子看,可知西方各种艺术中的写实观念也有一脉相通之处。如果与世界上其他体系的绘画比较,西方写实绘画的主要特征是企图在平面上真实地幻现出三度空间中景象的一个片段,因此它的核心问题必然是焦点透视法,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焦点透视法就没有西方绘画里的写实主义。西方绘画里的焦点透视也好,还是中国绘画里的散点透视,都毫无疑问的倾注了画家们的毕生追求和对艺术的渴望。不断的排除自己绘画道路上的荆棘与坎坷,力求达到完美。

结语

虽然中西方的绘画历史很难拿到同一高度上作比较,但是绘画是一个时期的、没有国界的、全人类的大融合。中国绘画在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磨砺和筛选之后形成了它独一无二的没学品质。中西方绘画在刨除我们所说的原始的线条勾勒的绘画形体之外,如何在绘画呈现出的万花筒时代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符合人们的审美特点和审美趣味的绘画形式似乎承载了太多的绘画语言。不管是怎样的绘画技巧、绘画方法、绘画材料,但是透视问题似乎贯穿于中西方绘画的始终。

1.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年5月版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3.史鸿文:《中国艺术美学》,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03年9月版

4.张弘著:《美之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5月版

5.张道一:《燕尾裁春》, 湖北美术出版社 , 2003年月版;

6.吴冠中:《我负丹青》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

7.上田敏:《现代艺术十二讲》湖南文艺出版社

8.李晓曾遂今:《美的盛宴》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猜你喜欢
散点焦点油画
项目化学习:让知识学习从“散点”走向“聚合”
散点透视“宋词运用唐诗”
中华诗词(2023年2期)2023-07-31 02:18:06
一张油画
焦点
油画《塬下》
油画
“两会”焦点
南方周末(2018-03-08)2018-03-08 08:34:56
本期焦点
冲击波散点和定点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观察
《岁月长又长》(油画)
海燕(2017年4期)2017-04-11 13: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