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普通话应当从小学生做起

2013-07-10 20:36刘辉
卷宗 2013年8期
关键词:普及普通话规范

刘辉

摘要:说普通话,是一个现代文明人最基本的表现。在任何场合,用普通话交流,不仅是一种讲文明、有礼貌的一种表现,同时,还是一个人知识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综合体现。汉语普通话的有效普及,决定着我们的社会和谐稳定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需要。

关键词:普及;规范;普通话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习、工作和生活,须臾不离。可以肯定地说,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语言也时刻在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声音和品牌。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语系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感觉享受。

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统一的语言,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说好普通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障碍,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小学生说好普通话,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普及普通话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明确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1986年,国家确定推广普通话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经过多年努力,人民群众的语言规范意识日益提高,掌握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语言面貌明显变化。但是,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还远未达到完全普及程度,已取得的推广普通话的成绩还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普通话的推广不仅显示了民族的昌盛、国家的统一;更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广普通话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需要,是国家法规政策要求,是普及教育、发展科技文化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础阵地,承担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普及任务。学校推广普通话程度对社会语文生活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好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推广普通话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加大推广普通话工作力度,必须充分认识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把推广普通话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体会,深切地感受到推广普通话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职责。同时我也觉得,推广规范好学生普通话普及,应该从小学一年级抓起。

有人说,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你涂上什么颜色,他就会留下什么底色。这话很有道理。在一个班级里,不要说有的同学先天不足,具有口吃和语迟等现象,学生们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由于家庭教育、家长影响和方言熏陶,学生们的口语语音和语速表达,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做好普通话规范普及。而且首先自己必须是讲普通话的典范,从发音到吐字,把方言里的一些字的音调加以纠正,并持之以恒地加以各方面的训练,另外还要做到从书面到说话的过度,就是说不仅朗读时是普通话,平时与人沟通时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应该是标准的普通话。这就要老师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把平时的对话穿插到课堂上,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以此培养日常会话用普通话的好习惯。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们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呢?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以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家长要当好孩子普通话“启蒙老师”

教育学生,在家庭、在班级和课堂上,要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一种口语习惯。家庭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孩子与主要照看人的交流是影响他们语言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家庭成员应克服各种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如家人应尽量规范自己的语言,坚持使用普通话交流;注意提高自身语言表达的水平和素养,保证发音规范、正确,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讲普通话,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应该注意孩子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等,结合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在内容、语调、速度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激发孩子说话的热情,培养孩子的普通话语感。

2 加强普通话训练

一是对学生讲普通话进行语音矫正。大多数孩子是在本地地方方言的环境中长大的,在语言上难免带上了方言的烙印。教师应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不标准的发音要及时予以矫正。特别对方言造成的发音困难,老师不但要及时矫正,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进行反复训练。在学生当中大家对讲普通话互相监督,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二是提高认识,使学生对讲普通话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在普及普通话过程中,及时发现普通话讲的标准的学生在课堂上自行命题演讲,让那些普通话讲的比较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的锻炼,克服紧张心理,从不敢讲到不怕讲,在坚持讲普通话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增加学生讲话机会

一是对低年级学生采用看图说话方式,进行普通话训练。在学生说好单幅图的普通话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练习观察多幅图,用几句话把多幅图的意思说清楚,例如“白云”、“蓝天”、“彩虹”。多幅图故事性强,有时还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们上台表演成一个小故事,这样既增强了趣味性,又使学生身临其境。二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积累口语素材,不妨要求每个学生每天阅读一篇自己感兴趣的短小文章。建立并管理好班级图书管理小组,保证每位学生每天在校至少能读半个小时的课外图书时间,要求学生对名言警句做好读书笔记,以备业余时间朗读,达到既学习文化知识又锻炼讲普通话的目的。三是开展课外其它活动,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在班队课上,开展朗诵诗歌、讲故事、主题演讲等;在早自习时间,组织学生背诵格言和古诗等。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既能够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良好机会,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义务教育法》

[6]《教师法》

猜你喜欢
普及普通话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