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攀 李哉平
《价值引领下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研究》是由我负责的一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从2008年开始研究,迄今已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在该项课题的研究中,我发现问题是研究的核心,可以说没有了问题就没有了研究。也正是问题意识的参与和驱动,该项课题的研究得以坚持下来,并最终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疑问:为什么要开展研究
课题从何而来,简单地说,课题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问题是教育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教师难以从事教学科研是因为没有问题意识,其实,我们并不缺少问题,而是缺乏对问题的发现。因此,要想迈出课题研究的步伐,就必须培养并形成敏锐的、强烈的问题意识。
《价值引领下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展最初就是由一个个问题引发出来的。
1.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细细分析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认为它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是,当“文本解读”这个语文术语冲击我的大脑的时候,我开始对这句话产生了质疑。一千个读者就一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比如一些特定的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2.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吗?新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独特体验一定都是正确的吗?比如有学生认为“白骨精虽然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这样的解读显然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引起了我们对文本解读的重新审视,也因此而确定了研究的主题。从本课题的确定不难看出,问题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人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善于带着疑问的精神看待周围的事物,便能够从事物中发现问题,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
二、发问: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虽然有了研究的题目,但很多老师却不知道做一项课题该研究些什么内容,这就是问题意识不强。在明确了“为什么研究”的问题之后,接着要明白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也是做好一项课题的驱动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研究者也要不断地发问。此时,所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
在这项课题的研究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个一个的问题不断地产生,这里先举个例子:
许多专家认为,“文本解读”大致有这样的四种姿态:一是把作者当上帝,重视“作者原意”;二是把文本当上帝,重视“文本意义”;三是把读者当上帝,重视“读者意义”;四是把编者当上帝,重视“编排意图”。作者、文本、读者、编者,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上帝呢?
鉴于各路专家对文本解读的种种界定,我们确定了“谁是阅读世界真正的上帝?”的研究内容。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我们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作者、文本、读者、编者原本就是一个整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四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共同发挥着作用和影响。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只有把他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地去解读文本,那才是真正的上帝!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如何正确处理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关系?”“文本解读到底要把握多宽的度?”“文本解读与文本细读的区别在哪里?”等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
发现一个新问题,就会带来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是在一个个问题的引领下,该项课题的研究一步步走向深入,直至进入一片崭新的研究天地。因此,在研究中不断发问是研究者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只要是认为其价值重要,就要穷追不舍问其所以然。问题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遇事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三、追问:怎样的研究最有效
教师教学科研必须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类型需要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因此,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问问自己,该项课题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最有效?是行动研究法,还是经验总结法?是观察法,还是文献法?
在开展《价值引领下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时,我首先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用百度搜索“文本解读”四个字,显示相关网页6670000,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大量的研究成果,我们必须擦亮眼睛进行甄别,为我所用。我曾经对蒋济永、刘仁增、陆云、沈大安、王崧舟、窦桂梅等名家对文本解读的见解和认识进行了细致全面地剖析,并将他们的观点用表格的形式分别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我又采用行动研究法,将名师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并不断整合、完善和创新。我将“文本解读”与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即走进文本,潜心会文;走出文本,全面审视;再回文本,返璞归真。
西方有一句谚语:什么离上帝最近?——行动着的人。所以作为研究者,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通过自己对教学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的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或专业研究人员的交流沟通,不断地加深对自己教学实践的理解,进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反问:我的研究是否深入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地反问自己:我的课题是否在重复别人的老路?我们的研究是否有创新之处?我们的成果价值在何处?因此,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更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要不断寻求新的研究领域,寻找前人未曾涉足过的处女地、未曾发现的空白点,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开展《价值引领下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研究》之初,我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来支撑,所以研究的成果也过于肤浅。后来,通过阅读,不断地查找文献,我了解到了互文性理论。“互文性”概念是由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家朱利娅·克里斯蒂娃最早提出的。她认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这一理论对于文本解读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而且,我发现,还很少有人把这一理论用进文本解读之中。于是,我别出心裁地按照几何的“点线面体” 对文本进行互文解读。这一理论给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互文性理论的视野下,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视觉和理论的支撑,也为文本更科学更有效地解读指明了方向。
任何一项课题的研究缺少理论的支撑,都是苍白无力的。教师要想真正开展教育科研,让自己的研究走向深入,就必须认真学习各种理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不断学习理论思维,汇聚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要学会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只有这样,做出来的课题才能具有理论之根,才能真正地传承文化,继往开来。
课题研究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疑问、发问、追问、反问的复杂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在问题中寻求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并如此循环往复地不断前行,最终取得丰硕的成果。因此,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自觉地树立和加强问题意识,是提高研究质量和研究效益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李冲锋.教师教学科研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于红卿.教育科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特征.教育探索,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