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野菜鸭儿芹引种栽培试验

2013-07-09 19:55沈辉樊超男何鑫婷顾晨薇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13年17期
关键词:繁殖应用价值栽培

沈辉 樊超男 何鑫婷 顾晨薇

摘 要:鸭儿芹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园林用途,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嘉兴及附近地区未见大面积栽培应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温度的清水进行浸种处理后,将种子播于不同场地的不同基质中。结果表明,在荫棚下用温水浸种的种子,发芽率达78%,为对照的2.36倍。栽培基质为1份珍珠岩+1份草炭+1份菜园土,最有利于种子发芽,为其他2种基质配方的1.23和1.13倍。

关键词:鸭儿芹;繁殖;栽培;应用价值;

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又名三叶芹、鸭脚板、野蜀葵等,为伞形科鸭儿芹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20~100cm。主根短,侧根细长成簇。茎直立,有分枝,略带淡紫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柄,柄长5~15cm,叶鞘边缘膜质;叶片三角形至广卵形,中间裂片倒卵形或心形,长2~12cm,宽1.2~7cm,顶端短尖,基部楔形,两侧裂片倒卵形至长卵形,与中间裂片近等大,所有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锐重锯齿;茎中上部的叶柄渐短,基部成狭鞘或全部成鞘状,最上部的叶柄全部鞘状,裂片披针形。复伞形花序呈圆锥状,总花梗不等长,长3~15cm。花瓣,倒卵形。果实线状长圆形,长4~6mm,宽2~2.5mm,主棱角5条,合生面略收缩。花期4~5月,果期6~11月。全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浙江省主要分布于山区、半山区。生于东南山坡林缘,或路边阴湿草丛中。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安徽等各省专家和学者对鸭儿芹陆续开展了引种栽培试验,采取播种和组织培养等多种方式繁殖并培育了鸭儿芹幼苗,研究了种子发芽机理、组织培养培养基筛选等,并采用不同设施进行了生产栽培试验,总结出鸭儿芹繁殖栽培技术。然而到目前为止,鸭儿芹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蔬菜,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栽培,分析主要原因一是种源不充分,二是区域的气候、土壤条件影响了鸭儿芹的栽培管理。因此在收集资料、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嘉兴气候、土壤特点,对鸭儿芹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为鸭儿芹在嘉兴地区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 试验准备

1.1 野生种子的采集与贮藏

鸭儿芹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各省,浙江省山区、半山区均有分布。为提高引种成功率,种源地以靠近嘉兴,跟嘉兴气候相近区域为宜。为此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次引种种子采自杭州玉皇山和浙西天目山,海拔高度不超过500m。从生长健壮的植株上采收充分成熟的种子,采收后及时晾干,去除杂质,放于冰箱中冷藏,温度为5℃。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生产基地。该地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 15.9℃,1月均温3.3℃,7月均温28.0℃,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12.4℃,年平均降水量1200mm。

1.3 种子催芽

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考虑到鸭儿芹种皮比较薄,本试验只采用了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种处理,设冷水15℃、温水40℃和热水70℃,以不浸种作为对照。将种子放于100ml的烧杯中,用水量均为70ml。热水浸种时怕长时间高温伤害种子,倒入热水后用玻璃棒搅拌,使水温快速下降。浸种时间为24h。

1.4 基质及其处理

本试验的播种基质为珍珠岩、草炭、菜园土,播前1周将基质用多菌灵和代森锰锌进行消毒。播前2天再晾晒基质。试验时采用3种基质配方,处理1:1份珍珠岩+1份草炭(基质A);处理2:1份珍珠岩+1份草炭+1份菜园土(基质B);处理3:采用纯草炭(基质C)。

2 播种与田间管理

2.1 播种

播种时间为2012年3月1日。试验将经过不同催芽处理的种子播于不同场地。将进行催芽处理的种子分别播于温室穴盘、大棚苗床和香樟林下。地播时在苗床上覆盖厚度为10cm的基质。每处理50粒种子,3次重复。为保温、保湿,播种后均架设小拱棚,小拱棚高1m,上面盖一层薄膜。当气温超过30℃时,及时摘除薄膜。

2.2 幼苗定植与田间管理

幼苗以培育30d后,苗高达5cm左右时进行移栽定植,穴盘苗移植到大棚中进行地栽,大棚地栽的苗仍旧种在大棚中,考虑到鸭儿芹喜欢阴凉的气候,大棚进行了遮阴处理,透光率达50%左右。香樟林下播种的幼苗移植后还是种在香樟林下,林下透光率为50%左右。

4月1日进行定植,定植株行距10cm×10cm。定植前,一次性施足基肥,施用腐熟鸡粪2kg/m2,与田园土搅拌均匀。以后随时拔除杂草,及时浇水,防止干旱。不再施用任何有机肥或速效肥。

3 结果与分析

从3月1日播种到11月15日采收种子,野生种子和自己培育出的种子千粒重非常接近,野生的为2.65g/千粒,自己培育的为2.72g/千粒。期间苗木生长正常,未产生任何严重病虫害,栽培期间未施用任何农药。图1-3为自己培育的植株与种子。

3.1 恒温箱发芽情况

从3月1日开始发芽试验,恒温箱温度设为25℃,光照度为1000Lx,每天定期观察发芽情况,并记录发芽数。期间保持滤纸湿润,到3月30日统计发芽率和发芽势。本次试验室内发芽试验的结果很不理想,室内发芽试验发芽率为0,3个处理和对照均未见发芽。这一结果与喻梅等研究结果相一致。鸭儿芹种子存在内源发芽抑制物,阻碍了鸭儿芹种子的萌发,造成其具有休眠现象。

3.2 场地播种发芽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催芽水温、培养土配比和场地都影响鸭儿芹发芽率。

3.3 不同水温催芽后的发芽率比较

跟对照比,催芽能提高鸭儿芹种子发芽率。鸭儿芹种子内具有发芽抑制物质,浸种处理时抑制物质溶于水中,这样经过浸水去除了部分抑制物质。提高水温有利于抑制物质溶解,因此温水处理和热水处理的发芽率高于冷水。基质播种未浸种的种子也能发芽,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栽培过程中进行浇水时,解除了部分抑制物质,种子得以发芽。

3.4 不同基质发芽率比较分析

无论是哪个场地,哪种催芽处理,基质B上播种的种子发芽率高于基质A和基质C。分析主要原因是一是鸭儿芹幼苗细小,加入菜园土后增加了土壤的粘性,有利系根系的附着生长;二是加入菜园土后的基质保水性处于两者之间,正是这一优势,有利于浇水时种子抑制物质的淋溶,因此也能提高发芽率。基质A配方保水性差,浇水时没等种子充足吸水,水已流失。基质C配方保水性特别好,溶解的抑制物质不能随浇水冲淋走,也不利于种子发芽。

3.5 不同场地播种发芽率

从表1可以看出,大棚和香樟林下播种发芽率高于温室穴盘播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温室的穴盘处于全光照条件下,而且温室到中午后温度过高,3月份晴天的中午往往超过30℃。鸭儿芹喜欢阴凉的气候,过强的光照和过高的温度都不适宜其种子萌发。

3.6 植株生长、发育情况

4月1日定植,以后每隔1周观察其生长情况,记录其生长量。栽培管理过程中发现,鸭儿芹喜半荫,不耐高温与曝晒。图4-5为同一批种苗栽培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当光照过强时,叶片变小,发黄,植株变矮。10月中旬,鸭儿芹种子陆续成熟。人工种植的植株与野生植株相比,高度和单株重并不明显差异。野生种子和自己培育的种子千粒重分别为2.65g/千粒和2.72g/千粒,差异也不大。TTC 法测得2种种子的活力分别为84.5%和86.7%,数值也比较接近。种植期间,未出现严重病虫害,未打过一次农药。

4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从2011年开始进行野外调查,收集野生种子,至今一直进行鸭儿芹繁殖及适应性栽培试验。试验表明,在嘉兴大气候条件下,采用简易的荫棚,播种前用温水进行催芽,生长期间进行常规的水分管理,就能确保鸭儿芹正常生长与发育。鸭儿芹在嘉兴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能越夏。荫棚中的植株开春后又开始萌芽,而且冬季也未采取特别的加温措施。自己繁殖的种子具有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及千粒重等不亚于野生种子。可以说明鸭儿芹在嘉兴的引种是成功的。

鸭儿芹所具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决定了其在食用、药用以及园林绿化和园艺造景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利用价值和应用空间。其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简单易行,加上到目前为止嘉兴地区还未进行开发应用,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然而本试验中鸭儿芹最高发芽率为78%,通过改变催芽方法,或者选用其他的基质配方进行栽培试验是否能进一步提高鸭儿芹种子发芽率有待继续研究。此外还应拓展研究和应用的领域,加强在种质资源评价、蔬菜产品深加工、药用和化工以及园林配置等方面的研究。(收稿:2013-05-06)

参考文献:

[1]瞿万云,杨春海,余爱农等.鸭儿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3,20(7):416-418.

[2] 李长生,朱笃,邓娟等.鸭儿芹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11):357-360.

[3] 罗兴武.鸭儿芹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11):151-152,174.

[4]李长生,朱笃,邓娟等.鸭儿芹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11):357-360.

[5]高敏,刘佳,王雨等.鸭儿芹的清咽功能及对大鼠体重和生化指标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6):375-376.

[6]田琳,龚其海.鸭儿芹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8,31(1):8-10.

[7]周志,莫开菊,林春晓等.微波水浸提鸭儿芹黄酮的浸出特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10):56-59.

[8]高敏,刘佳,俞红等.野生鸭儿芹毒性及致突变性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4):504-505.

[9]田关森.味美可口的森林蔬菜——三叶芹[J].浙江林业,2005(1):31.

[10]任全进,于金平.祛风止咳鸭儿芹[J].园林,2003(3):29.

[11] 吴晓艳,光强、营养液和盐浓度胁迫对鸭儿芹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12(05).

[12]牟颖,刘启新.鸭儿芹不同器官分泌道结构及分布的比较解剖研究[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5):1-6.

[13]喻梅,周守标,吴晓艳等.野生鸭儿芹种子休眠特性及破除方法[J].生态学报,2012(2):1347-1354.

[14]李娟,蒋小华,谢运昌等.鸭儿芹根、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广西植物,2011(6):853-856.

[15]江丰,冯丽华,赖小平.正交试验法优选鸭儿芹挥发油的提取工艺[J].江西医药,2006(7):357-360,

[16]张敏,唐克华,黄荣芳等.鸭儿芹及制品中矿质元素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16-418.

[17]王国英.鸭儿芹等五种森林蔬菜人工栽培技术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6(5):32-34.

[18] 田成.鸭儿芹-冬瓜复合蔬菜汁饮料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11(9):273-274.

[19] 李胜华,牛友芽.鸭儿芹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2(12);2365-2368.

[20]王艳,任吉君,周荣等.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鸭儿芹种子芳香油工艺的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2(2):573-575.

[21]野菜园艺大事典编委会.野菜园艺大事典[M].东京:东京株式会社,1977.

[22]何功秀,张琳.湖南大围山区几种森林蔬菜营养成分分析[J].北方园艺,2009(10):77-79.

[23]张莉,周守标.安徽产三种野菜的营养成分比较[J].营养学报,2008,30(1):177-178.

作者简介:沈辉(1991-),男,浙江湖州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花卉112班在校生。

指导老师:屠娟丽(1975-),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栽培及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繁殖应用价值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自然栽培的味道
安阳市市花紫薇的养护管理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