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朱苏加,赵艳霞
(河北省科学院 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进程,当城市经济、人口和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需要与周边的小型城市组成城市群。一方面,小型城市可为大城市疏解用地、人口和交通等压力;另一方面,受益于大城市的辐射,小型城市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大大提速。然而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小型城市的发展往往呈现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人口膨胀与建设用地无序增长等矛盾。而土地是是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何实现土地合理配置以满足快速城镇化的建设用地需求,是保证城市良性发展的基础、必要环节,因此,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经济、人口和建设的最终依托。《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中部率先隆起的发展战略”,即主城区、高新区、正定新区和藁城、鹿泉、栾城“一城三区三组团”,是全市经济发展龙头带动区和城乡现代化建设标志区。“加速鹿泉、藁城、栾城三个组团县(市)建设和与中心城区的对接,显著提高卫星城市功能”,“大力培育次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小城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强化与周边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最大限度发挥省会城市功能和都市圈辐射效应,加速推动形成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城乡一体、良性互动的省会都市圈。”
藁城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中南部,属太行山洪积冲积山前倾斜平原。该市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良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由1998年的79.50亿元增至2011年的88.30亿元,跃居全省县域财政收入首位。该区域西邻石家庄,是加快“一城三区三组团”城市发展新格局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组团主城区发展,为中心城市疏解压力、保障中心城区功能、改善环境品质、提升城市组团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随着“中部率先隆起”列入石家庄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藁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加快次中心城市——藁城市的建设,疏解主城区——石家庄市的交通、人口、住房、养老、环境等压力,是藁城市为主城区服务和分忧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条件,因此进行环首都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最为基础、关键的一步环节。
2008年该市总人口为76.4万人,人均土地面积积0.1061hm2,低于石家庄市域0.1454hm2的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全省的0.2686hm2的平均水平。根据2000~200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区历年来农用地占绝对多数比例、建设用地其次和未利用土地比重最小。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
①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2008年人均耕地0.0733hm2,略低于联介国粮农组织(FAO)规定的人均0.08hm2的警戒线;②末利用土地面积有所下降,由于受基数影响,减少的绝对量小大;③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以独立工矿(1560hm2)和公路用地(463hm2)增加面积占绝对多数,增长速率较快,分别为123.71%和84.29%。
该市用地结构发生转化,主要表现为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9年来,建设用地增加了2309hm2;未利用土地减少了605hm2,农用地减少了1704hm2,其中尤以耕地减少最多,减少面积占农用地面积减少的83.57%。详见表1。
土地可持续利用即将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同时考虑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和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接受性。采用既有益于当代人、又不对后代人持续利用造成损伤的利用方式以及配套机制,达到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保证其生产力持续性的目的。因此,本文针对该市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特点,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生态性和动态性原则,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中提出的五大目标筛选16项指标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见图1。
表1 2000-200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及转化流向表 单位:公顷
图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上述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历年的指标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首先采用均值法对研究区16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再通过特尔菲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综合指数和法分别对总系统和单系统计算可持续利用得分。通过总系统的得分可了解研究区总的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状况,但掩盖了某些土地利用中的障碍因子。因此,本文再就单系统分别逐个评价土地利用的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5个子系统的各项评价指标,通过单指标多角度评价,列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具体问题时可以区分轻重缓急,便于提出科学的决策。见表2。
表2 研究区土地可持续评价结果
图2 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随时间变化图图
由表2,就总系统而言,2000年总系统分值最低,土地可持续发展状况最差;2007年总系统分值最高,土地可持续发展状况相对最好;2005-2008年总系统分值大于1,认为其土地利用目前处于可持续状态,2000-2004年总系统分值小于1,认为其土地利用目前处于弱可持续状态,总体来看,研究区可持续状态呈波动好转态势。
由图2,就各单系统而言,生产力子系统历年平均分值为0.198,生产稳定性子系统历年平均分值为0.191,土地资源保护性子系统历年平均分值为0.215,经济可行性子系统历年平均分值为0.212,社会可接受性子系统历年平均分值为0.185。横向比较5个子系统,保护性子系统和经济可行性子系统的历年平均分值大于0.2,对总系统的贡献率较大,其中,经济可行性子系统与总系统的相关性一致,故将经济可行性指标和保护性指标其作为整个研究区的关键因子。
研究区土地资源由弱可持续状态逐步好转为可持续状态,但该市作为石家庄主城区的卫星城,须肩负为主城区提供生态屏障和疏解土地压力的任务,因此针对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进行土地利用对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土地保护性子系统的指标反映的是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经济可行性子系统的指标反映的是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此调控策略主要从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两方面入手。
按照藁城市建设“省会最大生态精品卫星城”的城市功能定位,结合该市平原区农业大市的实际情况,该市的生态建设应重点放在加强绿色植被覆盖上。由图3,该市历年平均耕地比重88.95%,园地10.85%,林地0.19%,因此,该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责任必须放在耕地保护上,在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适度配置园、林地,促进具有生态绿功能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隔离的综合功能,尽量保留城乡结合部与主城区之间连片、大面积的耕地,与建设用地形成穿插的布局,将这些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作为城市的“绿心、绿带”,发挥耕地的绿色生态效应。通过对耕地、园地和林地的保护,共建以耕地、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穿插合理布局的完善城乡生态空间,形成合理的组团整体,实现以农田、林园地疏解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图3 耕、园、林地比重图
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目标考核与奖惩措施相结合的耕地保护责任制,从县、乡、村直至村民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把耕地保护地块明确落实到明确的村民。在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方面通过政策倾斜和加大投资,重点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好高标准农田。以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作为耕地质量建设的重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范畴,明确以财政投入为主,实现切实保护耕地。其次,保护现有园地,大力种植农田防护林,通过增加乔、灌木种植以提高物种丰富度和植被稳定性。从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区域生态安全和群众增收的双赢目标。
构筑次中心城市——藁城市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强化组团城区的功能分工,根据藁城市“省会产业制造中心和综合性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全力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实现疏解中心城市的功能。
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大力推进发展农业,尤其立足该市农业现有基础,保障耕地数量和产出,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通过新民居工程建设复垦补充高质量的耕地,既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又不减少耕地面积,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无公害蔬菜产地的优势,实现农业产值的增收和突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其次,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在实现用地城镇化的同时,推进人口城镇化。鉴于三次产业用地效率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角度,应加大二、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同时应注重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业增加值及就业容积率,优先发展土地经济产出水平高、集约利用度强的产业,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来推动经济的增长[3]。
2000~2008年,农用地占绝对多数比例、建设用地其次和未利用土地比重最小。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尤其耕地略低于联介国粮农组织(FAO)规定的人均0.08hm2的警戒线;在用地结构发生转化,主要表现为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而通过研究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应紧紧围绕区域定位和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战略需求,根据影响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子,结合耕地紧张的现状,针对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提出有利于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成果可为保障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1]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0-2008)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2001-2009年)(总第17-25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宋艳伟.首都产业增长与土地利用的关系[M].京津冀都市圈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