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发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中心卫生院,广西 合浦 536121)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邓世发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中心卫生院,广西 合浦 536121)
目的分析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与莫雷西嗪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采用胺碘酮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莫雷西嗪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室性早搏数为(7439±3943)个/d,用药后的室性早搏数为(1925±1129)个/d,治疗前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数为(10.83±4.64)次/d,治疗后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数为(2.39 ±1.27)次/d;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室性早搏数为(7123±3378)个/d,用药后的室性早搏数为(3887±1690)个/d,治疗前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数为(10.61±3.93)次/d,治疗后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数为(4.90±2.19)次/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室早数和短阵室速数均要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莫雷西嗪
冠心病属于比较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1]。室性心律失常不仅寓意着病症的加重,还有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猝死的重要因素,治疗比较困难而且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胺碘酮作为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以及血压等情况(χ—±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χ—±s)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性36例,女性24例,所有患者已被确诊为冠心病或者心梗病史,年龄为35~82岁,平均年龄为(65.2± 3.6)岁;病程为0.1~8.7年,平均病程为(5.6±2.6)年。该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28例患者伴有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32例患者伴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中有11例患者伴有陈旧性心梗病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有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为35~79岁,平均年龄为(62.4±3.1)岁,有14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病,4例患者伴有糖尿病,采用胺碘酮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为37~82岁,平均年龄为(64.3±3.5)岁,有16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病,5例患者伴有糖尿病,采用莫雷西嗪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以及病情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选定标准
选取窦性心律不齐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数每天超过4000个或者伴有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选取的患者中,有14例患者属于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或者三联律,11例患者属于多形多源室性早搏,7例患者属于成对室性早搏,10例患者属于阵发室性早搏,除上述情况外有32例患者属于频发室性早搏。
1.3 排除标准
Ⅱ度以上的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QTc期间(心率校正QT间期)超过450ms、病窦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亢进。凡符合条件的患者需要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心电图、胸片、化验以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1.4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2周内停止使用或者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采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服用盐酸胺碘酮片进行治疗,剂量为200mg/次,第1周每天2次,第2周每天2次,第3周每天1次直到观察结束;对照组患者服用莫雷西嗪片进行治疗,剂量为150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不良反应等情况,对患者的血压、心律失常以及心率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治疗前、后均需要对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检测PR间期、QT间期以及QRS波时限,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选用χ2和t检验,计量数据用(χ—±s)表示,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以及血压等情况,见表1。
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见表2。
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室性早搏数为(7439±3943)个/d,用药后的室性早搏数为(1925±1129)个/d,治疗前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数为(10.83±4.64)次/d,治疗后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数为(2.39± 1.27)次/d;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室性早搏数为(7123±3378)个/d,用药后的室性早搏数为(3887±1690)个/d,治疗前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数为(10.61±3.93)次/d,治疗后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数为(4.90± 2.19)次/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数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数均要优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心肌缺血会引发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又会导致心肌缺血的病情加重,对患者的转归与预后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3]。有数据显示,频繁发生室性早搏与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会使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增加3倍,每年病死率可高达4%[4]。因此,有效控制和消除室性心律失常是改善冠心病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1] 冯翠萍,陈文丽.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12):1219.
[2] 邵丽川,陆川.口服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9):18-19.
[3] 苏伟青,李树裕,李婉澄,等.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室性心律失常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6):709.
[4] 李娜,张旭红,曲会君.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66.
R541.7
B
1671-8194(2013)17-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