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红 许 润 吕 丹
(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焦作 454002)
乙型肝炎免疫学模式的构成比分析
陈 红 许 润 吕 丹
(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焦作 45400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在本地区的流行及感染特征。方法对2012年一年间来我院就诊及体检者的3051例血清样本进行乙型肝炎免疫学标志物检测并将其免疫学模式进行构成比分析。结果3051例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例1846例,占总例数的60.5%,其中抗-HBc-IgM阳性者152例,占阳性病例的8.23%;HBsAg阴性病例1205例,占总检测人数的39.5%。结论肝病医院是乙型肝炎患者及高危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乙型肝炎感染形势、流行监控和卫生宣教工作仍然不容乐观,应引起传染病研究者、医务工作者、卫生防疫及保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免疫学模式;高危人群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可能威胁生命的肝脏感染。它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最常见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它可造成慢性肝病,致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极高。全世界估计有30亿人曾经感染过HBV,近3.5亿以上的人患有慢性(长期)肝脏感染疾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1]。形势不容乐观的是,乙型肝炎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行更甚。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约有9300万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2,3]。
为了解乙型肝炎在本地区的流行及感染状况,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及体检者,进行HBV免疫标志物——乙型肝炎六项的免疫学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传染病医务工作者、肝病研究者及疾控检测者,提供乙型肝炎临床感染者的免疫学特征及主要模式构成比,为传染病诊疗及预防工作提供临床依据。
为2012年1月至12月一年间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及体检者。
1.2 试剂与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免疫标志物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抗-HBc-IgM)共六项。试剂盒均为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检测按试剂说明书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少见的免疫学模式都经过复查后确认。
1.3 统计学处理
将主要模式按HBsAg分为两组,每组按照各模式构成比绘成统计饼图,必要时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012年一年中收集到完整资料的检验者共有3051例,其中HBsAg阳性病例1846例,占总人数的60.5%,其中抗-HBc-IgM阳性者152例,占HBsAg阳性病例的8.23%;HBsAg阴性病例1205例,占总检测人数的39.5%。
2.1 将HBsAg阳性病例根据免疫学模式进行分类,按其构成比绘成饼图1,可直观显示HBV感染者主要构成份额。
为了确保基层农村河道清淤施工的质量,在确定清淤施工所用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需要做好必要的施工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施工奠定良好条件。具体准备工作要点如下,一是做好施工布置。要本着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和可靠安全等原则,立足于基层农村河道清淤的实际情况,严格依据施工招标文件等来做好施工布置工作。二是组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等做好水准点和控制点等的施工测量与放样工作,确保相关淤泥清除表面标高等控制的准确性。三是要做好河道清淤施工中所用设备的良好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为后续的河道清淤奠定良好的施工基础。
2.1.1 乙型肝炎1、4、5阳性者最多,有831例,占阳性病例的45.0%。
2.1.2 乙型肝炎1、3、5阳性者次之,有576例,占31.2%,其中抗-HBc-IgM阳性者134例,占阳性病例的7.26%,占1、3、5阳性者的23.26%。
2.1.3 乙型肝炎1、5阳性者再次之,有411例,占22.3%,其中抗-HBc-IgM阳性者18例,占1、5阳性者的4.38%。
2.1.4 其余是比较少见的类型,有26例,占阳性病例的1.4%,其中又以1、3阳性的居多,有21例;单纯HBsAg阳性者3例;1、4阳性及1、2、4、5阳性的各1例。
2.1.5 抗-HBc-IgM阳性者占1、5阳性者的4.38%;比较1、3、5阳性者中抗-HBc-IgM阳性者占1、3、5阳性者的23.2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将HBsAg阴性病例根据免疫学模式进行分类,按构成比绘成饼图2可直观看出各种组合的主要构成份额。
2.2.1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者840例,占HBsAg阴性病例的69.71%。
图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免疫状况
2.2.2 其中单纯HBsAb阳性者627例,占HBsAg阴性病例的52.0%.
2.2.3 乙型肝炎5项全阴者次之,有295例,占24.5%。
2.2.4 乙型肝炎2、5阳性者再次之,有120例,占10.0%。
2.2.5 乙型肝炎2、4、5阳性者有87例,占7.2%。
2.2.6 乙型肝炎4、5阳性者有43例,占3.6%;单纯第5项阳性者有27例,占2.2%;乙型肝炎2、4阳性者有6例,占0.5%。
图2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免疫状况
河南省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45.5万。焦作市目前是发展中的中小型城市,HBV感染状况可以间接反映河南省北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是焦作地区传染病专科医院,担负全焦作市六县(市)五城区传染病防治任务,因而汇集了焦作地区的相当数量的乙型肝炎患者。
本资料显示HBsAg阳性病例1846例,占总检测人数的60.5%,出现这么高的阳性比例[4,5]与我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的性质有关。HBsAg阳性病例中,抗-HBc-IgM阳性者仅占8.23%,可知来我院就诊的绝大多数患者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目前,我国尚未建立HBV常规的筛查体系,在就诊人群中,城镇人口比例较高,而农业人口一般只有在升学、就业或得知密切接触人感染HBV后才会去主动检测是否感染HBV。本资料中,2、5阳性;2、4、5阳性;2、4阳性;单纯第5项阳性及4、5阳性这些组合占HBsAg阴性病例的23.5%,均提示该检测者体内曾经出现过乙型肝炎病毒,现已经临床痊愈并且一部分患者已产生保护性抗体。来我院就诊并检测HBV免疫学指标的多数是乙型肝炎患者的亲属及密切接触人群,也就是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这些数据也表明乙型肝炎患者亲属及密切接触人群有更高的感染率。
本资料显示,在乙型肝炎六项1、5项阳性的病例中,其中抗-HBc-IgM阳性者所占比例较1、3、5阳性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是乙型肝炎六项免疫学模式中1、5项阳性是个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即e抗原效价已经降低或转阴,而e抗体尚未出现或者效价很低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状态一般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转归:转变为小三阳(即乙型肝炎五项1、4、5阳性)或者大三阳(即乙型肝炎五项1、3、5阳性)。由于乙型肝炎1、5项阳性转归及愈后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应引起高度重视。
但由于经济原因及对HBV感染知识了解的不足,一些感染者未能进行HBV筛查,成为隐性的病毒携带者;一部分感染者有临床症状后,甚至等病情恶化才去就医,这是目前相当一部分感染者的就诊习惯。在医疗实践及日常生活中,所有HBsAg阳性的病例均应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医疗工作者及卫生防疫人员应加强卫生宣教,及时告知那些HBsAg阳性的人及其与他们密切接触人群(即高危人群),有关他们可以采取的防止HBV传播的措施,尤其是其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使其了解进行乙型肝炎免疫疫苗接种并定期进行HBV检测的必要性,以确保感染者的血液和/或体液避免与其他人接触;通过日常生活中限制酒精及减少有损肝脏的食物、药物的摄入保护他们的肝脏,并寻求持续的疾病监测来掌握他们的病情,并进行适当的医疗干预与指导从而更有效保护他们的健康。有必要重点检测确定HBV感染者的性伴侣和家庭成员、共用针头者等高危人群,并进行HBsAg及抗-HBc和/或抗-HBs的检测,如果没有产生抗-HBs这一保护性抗体且未感染人员,应该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定期检测接种效果。
进入21世纪,我们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但是,在经济欠发达的部分地区,对传染病的预防宣教明显的滞后。所有的HBV感染者,包括那些由某些原因未能参加医疗保险和经济贫困者,需要给予更高质量的卫生宣教和一些必要的福利性质的医疗治疗,在迅速发展的HBV监测和治疗领域之外,也需要提供普及HBV防治知识、日常生活保健及心理咨询等相应的服务。
如果能够实现早期发现并诊断HBV感染,对已感染HBV者进行初级预防,对其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随后进行疫苗免疫(如确诊为易感者)或医疗管理(如确定为慢性HBV感染),以减少慢性HBsAg携带者的持续传播,降低传染给他人的概率。这是每个传染病工作人员及传染病研究者及卫生防疫及保健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肝病医院是乙型肝炎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相对集中就诊的场所,除了规范的管理及科学的防治结合外,加强卫生宣教的意义也不容忽视,传染病工作者应予高度重视。随着HBV多种检测模式的出现和治疗水平的进展及全民素质的提高,对HBV感染者及高危人群的流行病调查、预防监控和卫生宣教工作将得到逐步提高。
[1] Ganem D,Prince AM.Hepatitis.B virus infection 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al consequences[J].N Engl J Med,2004,350(3):1118-1129.
[2] Lu FM,Zhuang H.Management of hepatitisB in China[J].Chin Med J,2009,122(1):1-2.
[3] 庄辉.加强乙型肝炎防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1(3): 259-262.
[4] 毛海斌,张志方,杨幼萍,等.19301例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143-145.
[5] 付桂英,秦红,杨丹丹,等.26217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表达模式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5):864-865.
R512.6+2
B
1671-8194(2013)17-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