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丽玮(天津市海河医院内科,天津 300350)
在目前临床工作中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常常选用桡动脉经皮穿刺入路进行[1]。但在工作中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患者在治疗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良好的睡眠能够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同时利于穿刺部位局部的止血愈合,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30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后,进行相关针对性的护理治疗,使得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所改善,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0月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0例患者,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3±10.2)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行设计的睡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患者睡眠质量、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和原因、睡眠障碍的护理对策及效果。
1.2.2 调查方法:对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进行调查时间为患者夜间睡眠醒来后的次日上午。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算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调查中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存在睡眠障碍主观感觉难入睡的患者约占27%,在治疗后当晚出现睡眠障碍主观感觉难入睡的患者占到53%,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详见表1。
表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心脏内科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后均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障碍,在进行介入治疗后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的患者较前增加,同时出现夜间烦躁的患者较前亦明显增加,考虑可能与治疗后局部体位限制、相关药物等因素有关。
影响患者睡眠的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表现不尽相同,造成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为[2]:病生理因素、环境个体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对患者睡眠的影响,这就需要进行仔细地评估并针对性护理,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的护理对策如下。
3.1 病生理因素:局部体位制动、病生理等因素均可造成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适,从而引起失眠。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治疗后帮助患者适当地变动局部体位以减轻不适症状。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减少病生理因素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以尽快减轻患者的不适,改善睡眠质量。
3.2 环境因素: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也是引起此类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对此,在工作中要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减少患者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同时尽量根据患者不同对睡眠条件的特点而进行病区环境的布置,使患者能减轻相应的心理负担。
3.3 心理因素:患者住院前后的角色变化常常导致相关心理问题,产生睡眠障碍。要做好入院指导,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认真分析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很多患者产生睡眠障碍可能与对自身疾病和将要进行的治疗缺乏了解、担心治疗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关联,对此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对相关治疗方法讲解给患者;还可以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症状。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当中,我们应重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睡眠情况,尤其在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更应该予以重视,及时进行个体化评估,给予适当的护理,做到既有常规共性护理,也应该有针对性的个体护理,同时应做好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1] 成蕊宁,袁 博.不同冠脉介入路径与术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8):1642.
[2] 鲁 萍.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20):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