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根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湖北 武汉 430068)
编辑与印刷拾零
何成根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湖北 武汉 430068)
阐释了著者、编者、印者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地位,以及三者各自的特点与相互联系,重点从印刷分类、印制工艺、纸张分类、纸张工艺、图书及期刊用纸、纸张的计量单位及方法、纸张及图书期刊的裁切方法与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编辑与印刷拾零。侧重图书、期刊印制载体纸张的类型、用途、裁切方法及书刊的开本和适用标准等知识介绍,以期勾勒编印行业的大致轮廓,期盼对同行有所裨益。
编辑理论;出版法规;印刷技术;纸张分类
编辑与印刷,一个古老的话题,二者相临,但不相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与职业。文化产品生产的前后关联性将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笔者有幸在工作的30多年里,有多于二分之一的时光在这两个行业工作和学习,故常不由自主地将两种职业和两个行业捏合视为一体。可能是一种愿望,也可能是一种职业情感所系,这些年来,总想针对这两个行业和这两种职业写点什么,表达点什么,但又总觉得似乎不太适宜,无从作墨。转眼十多年过去,思索权衡再三,打算联系十多年省市政府采购印刷评标经历,就实践谈点与印刷编辑行业相关的知识,以期能对同行有所裨益。
编辑,一个整理、记录和传承人文、科技与历史的职业,上至《史记》作者司马迁,下至今天的我们,乃至于未来的子孙,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历史如何演变,哪朝哪代总少不了著者和编者,总离不开印者。在彪炳千秋的历史功过上,总浸润着著者、编者与印者的心血和业绩。诸如中国的《春秋》、《论语》、《二十四史》和《史记》,乃至于《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绎》和《水浒》,无一不是如此。
造纸和印刷,两个国人倍感骄傲的名词,两个承载了祖先先知先觉智慧、光耀万古的中国古代发明,演绎了今天世界传媒的光鲜与繁华。从古到今,世界文明的传播和交流,传承和发展总是著者、编者和印者三者结合与演义的产物,大到宏阔历史事件的记录,小到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承,少了编者,历史演绎将不完整,甚或出现断层和空白。三者缺之一或二,精神文化需求、物质生活娱乐,恐失缺憾、欢乐和精彩,甚或空洞与乏味。故此,可以说,有著者,无编者,会存历史,但无法完美传承;有著者、编者,但无印者,就只能是少数群体和区域性的欢乐和精彩,却无世界的繁华和世人的精彩。从上述意义上讲,编辑要想创造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精美传世之作,了解和掌握一些与编辑业务有关的基本印刷知识,于工作、于生活都是很有必要的。
1992年1月2日由我国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出版管理条例》第4章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和发行第31条规定:“从事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业务的单位,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许可,并向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后,方可从事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复制。未经许可并依法登记的,不得印刷报纸、期刊和图书,不得复制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其第32条规定:“出版单位委托印刷或者复制单位印刷或者复制出版物的,必须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印刷或者复制出版物的有关证明。印刷或者复制单位不得接受非出版单位和个人委托,印刷报纸、期刊、图书或者复制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单位不得自行印刷、发行报刊、期刊、图书或者复制发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其第33条规定:“印刷或者复制单位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承接境外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复制业务;但是,产品应该全部运输出境,不得在境内发行。境外委托印刷或者复制的出版物的内容,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审核。委托人应当持有著作权人授权书,并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出版管理条例》的上述3条规定,严格界定了出版者与印刷者必须遵循的法理依据,以及境内外出版、印刷和发行的行政许可程序与各自工作应遵守的律条和职责。从其规定可以看出,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在我国是既跨物质文明,又跨精神文明的双文明行业。物质文明指文化产品的经济属性,即文化产品能创造颇丰的经济效益;精神文明则指其导向的社会风尚和意识形态,涵盖人文政治乃至上层建筑。因其行业所处的特殊经济和政治地位,所以国家一向重视编印行业工作,并对其实施严格管束。由此,可以知晓编辑和印刷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即其生产和销售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应是摈弃了盗版、黄赌毒、封建迷信和危机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稳定的精神文化产品,亦即其印刷和发行的出版物内容应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大众、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
若根据印刷印版的版面结构分类,则印刷可归于4大类,即传统的4大印刷方法;若视具体材料和印刷特点而分,则印刷可归于7类。
(1)凸版印刷。凡是印刷时印版有图文的部分高于空白部分,在图文周围涂布油墨,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图文印迹复制到印刷物表面的印刷方法称为凸版印刷。
(2)平版印刷(胶版印刷)。现习惯于把胶版印刷称作平板印刷,印刷时印版有图文的部分和空白部分在同一平面上,通过油水分离的原理,让图文最终转移到印刷物表面的技术称为平板印刷。
(3)凹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凸版印刷恰好相反,印刷时印版有图文的部分凹入,而无图文的空白部分仍保持原来的平面,即图文开始凹入的平面,图文部分接受油墨层,经过印刷滚筒的压力作用,将油墨层层转移到印刷物的表面,进行印刷品复制的技术称为凹版印刷。
(4)滤过版印刷。丝网印刷是滤过版印刷的典型,油墨从织物的图文网孔渗过,在承印物表面复制成图文的技术称为滤过版印刷。
(5)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属凸版印刷范畴,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柔性版印刷在最初的时候,因印刷色墨采用的是苯胺染料,故常被称为苯胺印刷,版材为橡皮版。随着科技的发展,柔性版印刷的版材和油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此,苯胺印刷也就演变成今天的柔性版印刷。
(6)特种印刷。根据不同的承印材料和工艺,特种印刷可分为:金银色印刷、电化铝印刷、凹凸版印刷、模切压痕印刷、金属制品印刷、不干胶印刷、上光贴塑印刷、立体印刷、发泡印刷、喷墨印刷、全息印刷等。
(7)数码印刷。数码印刷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应用并服务于大众的衣食住行始于20世纪90年代。数码印刷除可用于纸张、塑料、皮革、橡胶等的印刷和喷绘外,还可用于陶瓷、玻璃、金属和珠宝钻石等的印刷和喷绘。印刷机型有高速和低速两种;印刷色数从单色到15色不等;印刷方式有单色单面印刷、单色双面印刷、4色单面印刷、4色双面印刷和多色专版印刷等。
在上述的7类印刷方法中,前4类是传统的四大印刷方法,而后3类是当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的产物。但从印刷工艺和印刷特点的角度讲,(5)、(6)类印刷方法亦可归于前4类印刷方法,即传统的四大印刷方法涵盖柔性版印刷和特种印刷,亦即(5)、(6)类印制方法是前4种印制方法的现代印制技术衍生。
普通书刊的印制成本除开人工和印制装帧工艺外,绝大部分成本耗费在纸张上。一本图书或者一本期刊选用什么纸张,如何加工印制,首先决定于书刊的使用性质和编印工艺设计,读者对象和书刊功能一般是不变的,因此,提高图书或期刊的工艺设计质量对降低书刊的印制成本有着最直接的作用。若书刊的版式、版面设计不当,则会降低纸张的利用率;印刷和装帧装订工艺方法选择不当,亦会增加印装材料费用和工时费用,特别是那些印数较大、装帧工艺较复杂的书刊,因用纸量大、装帧耗时多,故那怕是细小的疏忽,也会造成巨大的材料、人工成本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书刊的出版、印装工艺设计者必须遵循“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力求美观”这一原则,按照各类书刊的不同要求,做一些必要的计算,以充分挖掘印装设备潜能,提高纸张利用率和节省人力成本。实现印装效益最大化。
提高纸张利用率的方法于编辑而言,则是根据书刊的性质和读者对象,恰如其分地增加印张的容量,减少不必要的另行、空行和白页。再者,编辑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和书刊功能,恰当地选择纸张的品种、规格和品质,合理地使用不同类型的纸张,也是降低出版物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降低印装成本,对于印刷企业而言,则主要是根据各种出版物对印装的不同要求,如印数、装帧工艺难易和出版时间急缓等,选择适当的制版、印刷、装帧设备和工艺,使已有的设备和人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人尽其力,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在我国书报刊印刷行业,纸张印刷一般可分为黑白印刷、专色印刷、四色印刷、多色印刷(超过四色印刷)。在印刷用纸方面,纸张一般分为单张纸和卷筒纸两种类型,卷筒纸用于轮转机印刷(一般6 km长为一卷),单张纸用于平板胶印。根据印刷用纸的不同性能和特点,纸张可分为新闻纸(白报纸)、凸版纸、胶版纸、胶版印刷涂料纸(铜版纸)、字典纸、地图纸、海图纸、凹版纸、毛边纸、周报纸、画报纸、书面纸(书皮纸)、拷贝纸、白卡纸、白纸板、灰纸板等。
凸版纸用于一般书刊、课本和部分手册资料等的印刷,一般为52 g,也有55 g和60 g(颜色较白),分为1、2、3、4号4种。此外,还有一种质地较薄的薄凸版纸,有30 g、32 g、35 g、40 g数种。薄凸版纸主要用于印刷较厚的书籍、精装书或字典。新闻纸多用于报纸和少数书刊资料的印刷。胶版纸,旧称道林纸,多用于高档书刊、手册、文献、一般图册、年历等的印刷。因胶版纸可供胶印机多次套色印刷,故也常用于画报、地图、商标、书刊封面或彩色插图、宣传画等的印刷。胶版纸分为单张纸和卷筒纸两种。单张胶版纸又可分为单面胶版纸和双面胶版纸两种。单张胶版纸有50 g、60 g、70 g、90 g、100 g、120 g、150 g、180 g等。胶版纸具有纸面平滑、不拉毛、不脱粉、质地紧密、伸缩性小、吸墨适当等优点,是目前期刊行业的主要用纸。卷筒胶版纸除作为印刷用纸外,还可作为涂料纸的原纸,如将原纸覆盖涂料和施胶整形后即成为铜版纸。铜版纸又称印刷涂料纸,均为单张纸,有单面铜版纸和双面铜版纸之分,可作为画册、画报、年历、卡片、商品样本、书刊精细插图或商标、旅游宣传品,以及本册封面、台历、各种装饰书盒、高级包装盒等用纸。字典纸,是专供印刷字典、辞典和重要工具书的高级纸张,其质地薄细,韧性较强。凹版纸多用于印刷有价证劵、重要文件、美术图片、画册等。毛边纸,专供印制古书用纸,多产于江西、福建等地,通常为手工制作,效率较低,产量较少。拷贝纸,是一种定量仅有17 g的薄型纸,规格为787 mm×1 092 mm。可作为保护重要书画作品的隔层纸,并起装饰衬托之用。白卡纸用于制作名片、请柬、证书、奖状、贺年卡、包装盒等。白纸板和灰纸板多用于精平装书刊的前后硬壳衬板和脊背衬板等。
我国的GB788-1987《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6716-1983《印刷技术——教科书与期刊——未裁切单张纸与已裁切单页的尺寸》,适用于一般图书(含教科书)和杂志,但不适用于需要采用特殊开本的图书和杂志(如地图、挂图、大画册、乐谱和现装书等)。
图书、杂志的开本一律按长边对折原则裁切而成,两个相邻开本的幅面(即开数)之比为1∶2,见图1。由于最早的GB788-1965所规定的图书、杂志的基本开本和辅助开本不能适应国际开本的要求,因之被GB788-1987所替代,替代标准所规定的图书、杂志开本分为A系列和B系列。符号A和B后面的数字表示开数,(即全张纸对折长边的裁切次数)。例如,A4表示将全张纸对折长边4次而裁切为16开,A5表示将全张纸长边对折5次而裁切为32开等。未裁切的单张纸尺寸中的字母“M”表示纸张的丝绺方向与印刷机输纸带运行的方向平行。图书、杂志的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单位mm)如表1所示,表中的开本尺寸允许的误差范围为±1 mm。
图1 图书、杂志的开本示意图
表1 图书、杂志的开本及其幅面尺寸表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现今仍在使用的787 mm×1092 mm幅面纸张的16开开本(188 mm×260 mm)、32开开本(130 mm×184 mm)和64开开本(92 mm×126 mm)是GB788-1965的基本开本之一,但在GB788-1987中已不再是标准开本,应逐步予以淘汰。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在GB788-1965或是在GB788-1987中,850 mm×1168 mm纸张规格的各种开本书刊都是非标准开本书刊,如俗称的大16开开本(203 mm×280 mm)、大32开开本(140 mm×203 mm)、大64开开本(101 mm×137 mm)同样也早就属于被淘汰的标准。
纸张的重量(质量)通常用定量和令来表示,定量是单位面积的重量,单位为g/m2。常用的纸张定量有50 g/m2、60 g/m2、70 g/m2、80 g/m2、105 g/m2、128 g/m2、157 g/m2、200 g/m2等。定量越大纸张越厚。一般把纸张定量在250 g/m2以下的称为纸张,而把定量达到或超出250 g/m2的称为版纸。令重是纸张计量的基本单位,单位是千克(kg),每500张标准尺寸的全开纸为一令,其计算公式为:令重(kg)={单张全开纸面积(m2/张)×500(张)×定量(g/m2)}/1000。
印刷用纸规格依照长度和宽度的不同,可以分为A4规格:210 mm×297 mm;B4规格:250 mm×354 mm;B5规格:182 mm×257 mm。上述纸张规格尺寸均指纸张或者书刊经裁切和修边后的标准尺寸。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印刷行业主要用开(K)作单位来区分纸张或书刊幅面的大小,如把采用我国传统型非标准纸张850 mm×1168 mm生产的16开本书刊俗称为大16开,而把采用787 mm×1092 mm纸张生产的16开本书刊称为正度16开本等。约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的造纸设备和纸张书刊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转型,伴之而行的,在印刷行业对于纸张幅面和书刊规格的称谓也出现了两种叫法,大部分人仍称几开幅面纸或几开本书刊,如将210 mm×297 mm幅面纸张称为国际标准大16开纸,将420 mm×297 mm幅面纸张称为国际标准大8开纸,将210 mm×297 mm书刊称为国际标准大16开开本(全张纸尺寸:880 mm×1230 mm),而将210 mm×285 mm书刊称为国际标准假大16开开本(全张纸尺寸:889 mm×1194 mm)。另外,还有少部分人则依据ISO标准叫作A几、B几幅面纸或A几、B几规格书刊。如将210 mm×297 mm幅面纸张称为A4幅面纸张,而将297 mm×420 mm幅面纸张称为A3幅面纸张。
编辑,一个以研究文句、句法、逻辑和历史为己任的行业,虽说为人作嫁,少有华章,但也不乏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贡献,是历朝历代不论种族、文化和地域都不可或缺的职业。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很好的例子,不管莫言大师的文字有多神奇和具有魔力,但离开了各国各语种编辑和印刷媒介的传播功能,世人就难以了解“红高粱”家族传奇故事的魅力和精彩,莫言亦就难以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国人也就难圆近百年的诺奖梦。最近湖北随州叶家山考古发掘的青铜编钟,把长江流域西周封地的“曾国”历史又向前追朔500余年,这对昭示区域过往的人类繁华和促进当下区域旅游经济的繁荣无疑是一种绿色文化贡献。再如前不久浙江平湖市庄桥坟遗址考古出土的完整带漆把石钺原始文字和刻画符号,比以往学术界一般认为的3 600多年的殷墟甲骨文,将华夏文字文明史向前追溯至少900年。上述各例都从各个侧面佐证了文字符号和各种文字载体对于个人、区域和国家的重要性。换个角度看问题,亦即文字、符号、载体、编辑和印刷对于历史和当下的重要性,以及编者、印者的不可或缺性。
[1]何成根,郭淑平.编辑理念创新与科技期刊经营模式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198-199.
[2]何成根,郭伟,郭淑平.科技编辑基本知识架构抉择与思考[J].科技创业,2009(9):62-63.
[3]何成根.现代编辑之我见[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4(增刊):117-118.
[4]江建名.图书报刊编审校手册[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5]陈浩元,郑进保,李兴昌.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强士端)
G232
:A
:1673-0143(2013)04-0029-04
2013-06-20
何成根(195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编审及印刷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