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3-07-07 15:15:23邓兴书曾江素清黄金园匡正伦王贤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3期
关键词:孕产妇剖宫产孕妇

邓兴书曾 坪* 江素清黄金园匡正伦王贤玉

(1 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重庆400039;2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39)

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邓兴书1曾 坪2* 江素清1黄金园1匡正伦1王贤玉1

(1 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重庆400039;2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39)

目的 了解重庆市高新区剖宫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05例孕妇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产后接受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505例孕妇,剖宫产率为65.0%。其中,文化程度越高,剖宫产率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中剖宫产率为事业单位或公务员>企业>个体>无业;收入水平越高,剖宫产率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剖产率(56.0%)低于对照组(73.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剖宫产的前三位原因是“医生建议”(40.2%)、“缩短生产过程,更安全”(29.5%)、“减轻疼痛”(23.1),选择顺产的前三位原因是“医疗费用低”(51.8%)、“风险小”(41.7%)、“新生儿更健康”(32.7%)。结论 剖宫产率的高低与文化程度、职业及收入水平有关,且文化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剖宫产率越高的现象;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高收入和高文化程度人群的宣教,以期进一步降低该区的剖宫产率。

孕产妇;剖宫产;健康教育;影响因素

近10年来,我国产妇剖宫产率持续上升,从1993年的6.73%上升到2003年的20.55%[1],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攀升,部分地区甚至达到60%以上。故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官产率,同时保证母婴健康,成为了产科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剖宫产术是减少危重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如果在非适应症时剖宫产,会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为了解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孕产妇剖宫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健康教育对剖产率的影响,本研究收集自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以来来本院进行分娩和产前检查的孕妇505人,将其随机分成健康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产前孕产知识和如何正确的选择分娩方式等方面的健康宣教,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本院进行分娩和产前检查的孕妇505人。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250人,对照组255人。年龄分布为20~24岁226人,占44.8%;25~29岁181人,占35.8%;30~34岁60人,占11.9%;35岁以上38人,占7.5%。选择剖宫产的人数为328人,占的比例为65.0%。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孕妇分娩后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妊娠合并症史、选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原因等。调查员为接受过培训的妇产科医生或护士,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和规范的调查用语。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采用面对面、不记名的调查方法。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双录入,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不同特征人群剖宫产率

2.1.1 不同年龄组剖宫产率 研究结果显示,25~30岁剖宫产率最高,为68.0%,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剖宫产率

2.1.2 不同文化程度剖宫产率

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率:大专以上>初中-高中>小学及小学以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文化程度剖宫产率

2.1.3 不同职业剖宫产率

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率:事业单位或公务员>企业>个体>无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职业剖宫产率

2.1.4 不同经济收入剖宫产率

研究结果显示:收入5000以上>收入3000~5000>收入1000~3000>收入小于1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收入剖宫产率

2.1.5 干预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剖宫产率<对照组剖宫产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干预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

2.2 分娩方式选择原因分析

对所有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选择剖宫产的前三位原因是:“医生建议”(40.2%)、“缩短生产过程,更安全”(29.5%)、“减轻疼痛”(23.1),其中选择“医生建议”的有68人(51.9%)存在疾病史或妊娠合并症史;选择顺产的前三位原因是:“医疗费用低”(51.8%)、“风险小”(41.7%)、“新生儿更健康”(32.7%)。

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对她们分娩方式的选择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50%选择“很强”、31.7%选择“强”、15.0%选择“一般”、3.3%选择“无所谓”;“对你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最大的是?”统计的结果显示:79.3%的孕产妇认为医生对其分娩方式影响最大;“假如下次分娩你会选择?”统计的结果显示:71.1%的孕产妇愿意选择顺产。

3 讨 论

3.1 社会性因素是导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社会因素导致产科医生掌握手术指征远远脱离了单纯医学指征的范畴,使剖宫产手术成为所有手术理由最多,受社会因素影响最明显的一种手术[3]。本研究在调查过程中,同样发现诸如“担心分娩过程中孕妇和胎儿的安危”、“惧怕产痛”、“选好良成吉日分娩”等社会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剖宫产率为65.0%,高于重庆主城某医院[4],且远远高于联合国提出的剖宫产率必须控制在15%以内[5]。

3.2 人口学特征也是影响剖宫产率的原因

本研究发现剖宫产率在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发现30岁以下孕妇剖宫产率要高于30岁以上孕妇,这与国内大多数研究结果相反[6,7];究其原因,可能是普遍年纪较小的孕产妇为初产,由于惧怕产痛或担心难产,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故选择剖宫产。研究发现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剖宫产率逐渐上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陈建华[6]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原因可能正如韩小英[8]等人的研究结果:文化程度高的产妇在临产后且没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强烈要求剖宫产的比例高,可能是与文化程度高的产妇容易在分娩过程中紧张、焦虑、耐痛能力差和担忧胎儿的安全性有关。研究发现剖宫产率的高低与职业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事业单位或公务员>企业>个体>无业;其原因可能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在文化程度上相对其他职业要高,原因与文化程度可能相同。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出现剖宫产率上升的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龙翔[9]等人的研究报道相一致;剖宫产相对顺产来说,手术费用相对要高的多,经济水平较好的孕产妇就能够负担的了这部分费用;相反,经济水平较差的孕产妇,在医保报销的前提下,支付的费用就少得多,在不是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下,选择顺产的经济压力自然要小的多。

3.3 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73.7%,健康教育组(即干预组)的剖宫产率为5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医生建议”,故这部分剖宫产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肯定是存在剖宫产指征,81.7%的干预组孕妇认为产前教育对她们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如何选择正确的选择分娩方式具有促进作用。这与王文敏[10]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加大孕妇产前教育,对控制剖宫产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在面对社会影响因素,健康宣教人员应该走到她们当中去,扫除她们对顺产的“偏见”,纠正“良成吉日”这个危险的思想,多做思想工作,降低她们的紧张、焦虑和惧怕产痛的心情。产前教育在干预组虽然已经得到证实,但还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手术。这样不仅降低了手术的医疗费用,而且还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的局面,更主要的是降低母婴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李晓燕,吴擢春,汪涛,等.中国妇女剖官产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2.

[2] Richard PP,Thorp JA.The cesarean birth epidemic: trends,cause and solution[J]. Am J Obstet,1996,175(2):369-374.

[3] 蔡燕.剖宫产的社会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 260-261.

[4] 李小茜.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 11(2):131-132.

[5] WHO.Annual Technical Report 1999[R]. Geneva,WHO,2000:215-225.

[6] 陈建华,刘军,张爱思,等.剖宫产术者人口学特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116-1117.

[7] 张颖.北京市海淀区10年剖宫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4(4):219-222.

[8] 韩小英,于荣,刘维靖.临产后剖宫产率及适应证变化对总剖宫产率影响的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1):14-17.

[9] 龙翔,陶芳标,黄锟.安徽省两县农村育龄妇女剖宫产现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8):870-871.

[10] 王文敏,郑晓兰,范薇,等.孕妇学校分娩方式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2):84-85.

R719.8;R169.1

A

1671-8194(2013)33-0292-03

*通讯作者:E-mail:928400650@qq.com.

猜你喜欢
孕产妇剖宫产孕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学生天地(2020年33期)2020-06-09 03:00:18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