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丕 陈琼
摘要 目的:对福利院老年人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住院的全部老年患者173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73名住院老人中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5名,患病率为14.5%。临床表现以单侧下肢肿胀,疼痛、慢性溃疡为主;部位以左下肢远端、腓静脉为多见;原发病以心血管疾病占绝大多数(96.0%)。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由于症状不明显,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得到明确诊断,社区医生需拓宽临床思路。
关键词 福利院 老年人 深静脉血栓形成 现场调查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54-04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又称血栓性深静脉炎,好发于下肢。患病后易造成肢体病残,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本病的三大主要原因,多发生于各种手术后、慢性病长期卧床以及因多种原因造成的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和疼痛。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近年来该病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尤以老年患者多见,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危及生命,而后遗症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院收住对象多为高龄、患多种疾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因此,了解福利院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状,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与护理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住院的全部老年患者共205人,去除临终患者、本人拒绝等原因,实际检查173人,其中男58人,女115人。年龄50~98岁,平均(80.14±10.72)岁。
1.2研究方法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使用仪器为ALOKA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血流显像仪(型号:SSD-3500),超宽频探头频率为3~11MHz。常规平卧扫查股总静脉,向上扫查髂总静脉,向下追踪股浅静脉、股深静脉,俯卧位或直立体扫查胭静脉。首先,检测各静脉内有无异常回声;其次,用探头按压静脉全程,观察血管壁加压后的弹性;然后,用CDFI检查各静脉的血流状况,静脉腔内有无彩色血流信号或出现充盈缺损,多普勒频谱形态。采用2007年9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推荐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超声检查要点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同时复习患者病历,记录DVT的临床表现,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以及调脂药物的使用情况,日常生活能力,DVT与伴随疾病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下肢DVT患病率
173例检查对象中,诊断为DVT 25例,患病率为14.5%。其中男8例,占32.0%,女17例,占68.0%。71~80岁组的患病率最高,≤70岁年龄段与>80岁年龄段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1)。
2.2下肢DVT的临床症状、部位与血管
25例下肢DVT患者中,临床症状不明显23例,占92.0%;有临床症状2例,占8.0%,其中1例表现为下肢肿胀、1例表现肿胀伴疼痛和慢性溃疡。
诊断为下肢DVT的25例患者中,左下肢为16例(64.0%),右下肢8例(32.0%),双下肢1例(4.0%)。涉及静脉35条,其中腓静脉13例(37.1%),胫前静脉8例(22.9%),胫后静脉9例(25.7%),胭静脉5例(14.3%)。
2.3下肢DVT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伴随疾病情况
25例下肢DVT患者中,行动自如为9例(36.0%),行动困难(床边少量行走)为12例(48.0%),长期卧床者为4例(16.0%)。
25例下肢DVT患者伴随疾病中,心脑血管病24例,占96.0%;脂肪肝16例,占64.0%;脑梗塞6例;占24.0%;高血脂5例,占20.0%;糖尿病5例,占20.0%;股骨颈骨折4例,占16.0%;慢性支气管炎3例,占12.0%;肾功能异常2例,占8.0%;慢性胃炎、乳腺癌和脑瘤各1例,各占4.0%。
2.4治疗情况
本研究的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未按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正规抗凝药物治疗。单独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者3例,单独接受中成药通心络治疗者2例,同时接受阿司匹林和中成药通心络治疗者4例,同时接受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调节血脂治疗者1例,同时接受辛伐他汀和通心络治疗者1例,同时接受接受三药治疗(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和通心络)者1例,合计接受治疗12例(48.0%),未治疗患者占52.0%。
3 讨论
3.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有报道50.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及体征。本次调查中无临床症状,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者23例(92.0%),说明单凭临床表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为困难,还必须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与相关报道相符。
3.2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解剖学关系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下肢,血栓累及的静脉以腓静脉多见。可能的原因是下腔静脉与左、右髂总静脉在第五腰椎上缘汇合,下腔静脉与左髂总静脉位于骶骨岬前凸部,前面有右髂总动脉经过,可压迫左侧髂总静脉,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形成纤维束带,影响左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因此,左下肢较右下肢容易发生血栓。
3.3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一般而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大。本调查显示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71~80岁年龄段为多见,占84.0%,且都伴有心血管疾病,同国内报道基本一致。国外有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呈指数增加,本调查显示70岁以前年龄段与80岁以后发病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本调查样本量偏小有关。
本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1,P>0.05),与国内相关报告一致。
3.4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活动能力、伴随疾病的关系
Siosin研究表明,患者卧床时间越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越高。本院调查结果中,长期卧床者4例、行走能力明显减弱者12例,所占患者比例高达64.0%,提示静坐不动或者少运动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研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伴随疾病中以心脑血管病,肝脏疾病、骨折为多见,其中心血管疾病占96%。一般认为,硬化血管内有多量纤维蛋白存在,凝血因子增加、抗凝物质减少、纤溶活性增强、血小板活性增强等因素参与了血栓的形成。本院患者中以高血压为主,因此有效控制血压可能对DVT的预防有效。有报道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2.0%~75.0%,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长期卧床。本院患者中6例为脑卒中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肌力减弱,卧床时间为7天~2周不等。提示对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应尽早进行被动功能锻炼,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本院患者中,2例为肿瘤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8.0%,与国外报道(10.0%)相似。血栓形成可能为肿瘤疾病的一个早期症状,在未能检测出危险因子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可能存有潜在的肿瘤。有报道约5.0%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可能的原因是肿瘤细胞和肿瘤基质细胞都可表达组织因子,它可以直接激活凝血因子X,进而发生凝血反应。代谢综合征为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体重指数、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升高的空腹血糖水平与原发性静脉血栓事件相关。在韩国人群中,代谢综合征与静脉血栓尤其是原发性静脉血栓事件相关。本调查中高血脂5例(20.0%),糖尿病5例(20.0%),也提示了代谢综合征与静脉血栓事件相关。目前尚未发现脂肪肝与下肢深静脉血栓之间的关联性,但是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重点,许多学者认为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脂肪肝,而临床观察中糖、脂代谢紊乱发生之前就已经有脂肪肝的存在。在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中提示脂肪肝为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另有报告上海市成人代谢综合征和脂肪肝两者关系密切,脂肪肝能较好预测代谢紊乱危险因素的聚集。在本院患者中脂肪肝有16例(64.0%),所占比例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提示脂肪肝可能通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来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5预防与治疗
本调查结果表明在福利院老年人中,有较多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未得到治疗,只有48.0%的患者接受常规抗血小板、调脂和中成药通心络胶囊的治疗。限于福利院自身医疗资源有限,因此应着重于预防及基础性疾病的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功能锻炼。对长期卧床、行走能力减退、患有心脑血管,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老人要更为重视,鼓励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适度增加下床活动时间,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袜。
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 急性期病人,需卧床休息,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处于稍屈曲位。开始起床活动时,使用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加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下肢水肿发展。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常伴有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基础疾病,应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控制,规范化治疗,尽可能使血压、血糖、血脂达到控制标准,延缓、逆转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可以减少基础疾病对脑卒中,跌倒(所致下肢骨折)的影响,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
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调脂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调脂代表药物有辛伐他汀。一般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辛伐他汀40mg,每日1次。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影响纤维蛋白原,抗氧化,对抗氧自由基作用。辛伐他汀有调脂,抗氧化,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斑块作用。有报道辛伐他汀能有效预防慢性性心力衰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药理二者合用对深静脉血栓以预防和治疗应该有效。另有报道,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传统中药通心络胶囊的研究发现,其具有降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解除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常用剂量3粒,每日3次。张蕾等研究发现辛伐他汀和通心络在降血脂、抗炎和抗氧化方面具有相似的保护作用。另有研究发现,通心络抑制凝血酶作用与华法林相近,降解纤维蛋白原作用优于华法林。这为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治疗开辟了另一条途径。
抗凝多数使用低分子肝素,溶栓使用尿激酶。手术方法有下肢深静脉内成形术、介入手术等。因福利院多无此条件,未予开展。
综上所述,福利院是老年人的聚居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老年人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易发对象,尤其是行走能力下降乃至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一定要加强检查、预防和治疗。最后,由于本次调查样本量较少,数据的代表性可能不强,需要今后继续完善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