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旭 殷洪涛*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口腔黏膜反应护理的措施及其临床意义
张红旭 殷洪涛*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防治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确诊鼻咽癌患者62例,全部患者均行首程放射治疗,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其中33例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不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还特殊给予口腔黏膜反应相关护理措施(实验组);另外29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分别在放疗期间第4周末以及放疗结束后第1周对所有患者口腔黏膜进行评估。结果 放疗第4周末时,两组均以1、2级反应为主,其中实验组1级反应24例,对照组2级反应14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结束后1周口腔黏膜反应情况,观察组以0~1级黏膜反应为主,对照组以1~3级为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口腔的特殊护理措施是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的主要因素,对于提高患者的放疗中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护理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已经得到公认。早期患者放疗的治愈率可达80%左右[1],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70%左右[2]。良好的有如此满意的治疗效果,也就使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生存质量的要求,因此在临床上对放疗反应的护理显得就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口腔黏膜反应为鼻咽癌放疗期间最为常见的放疗反应之一,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放射线损伤了正常的口腔黏膜所致[3]。该反应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积极做好鼻咽癌放疗期间的口腔黏膜的反应的护理工作,对于最大程度地缓解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顺利完成放射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2例鼻咽癌患者实施放射治疗,现将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确诊鼻咽癌患者62例,全部患者均行首程放射治疗,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射线能量为4、6、8MV-X线照射,鼻咽颅底剂量66~70Gy,每周照射5d,休息2d,单次放疗剂量为1.9Gy,行常规分割照射。所有患者均为单纯放疗,无放疗过程增敏。
其中33例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给不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还特殊给予口腔黏膜反应相关护理措施(实验组);另外29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
1.2 放射治疗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首程放射治疗,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射线能量为4、6、8MV-X线照射,鼻咽颅底剂量66~70Gy,每周照射5d,休息2d,单次放疗剂量为1.9Gy,行常规分割照射。本组所有患者均为单纯放疗,无放疗过程增敏。
1.3 口腔黏膜反应护理措施
1.3.1 心理护理
要针对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及病情情况等不同,实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当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的反应痛苦程度剧烈的时候,护士要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焦虑。当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的时候,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治疗效果。
1.3.2 预防性护理
放疗前应拔除龋齿,摘掉义齿,对牙周炎,牙龈炎患者也应采取相应治疗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嘱患者放疗前即开始用淡盐水含漱,并指导患者练习运舌法,以舌尖在口内来回运动,上下左右各15~20次,每日3次,以促进唾液分泌。
1.3.3 饮食指导护理
鼓励患者多进食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等。多含维生素类食物,如各种蔬菜及水果。避免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劝告患者戒烟戒酒,忌煎、油炸、辛辣食物。如果患者的放疗反应较重,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的患者,可进食一些清淡、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流质饮食,如骨头汤、鸡蛋糕、莲子羹等。如果患者因为口腔黏膜反应较重,疼痛十分剧烈时,可以在饭前用2%的利多卡因稀释液含漱,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疼痛,达到进食的目的。因为放疗对唾液腺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使得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减少,因此口干症状尤为常见,且口干症状不易恢复,因此患者每天饮水量尽量达到2500mL左右,外出时随身携带饮用水瓶,经常湿润口腔,防止因唾液腺分泌唾液量减少而出现细菌繁殖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1.3.4 发生口咽黏膜炎的护理
当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时候,除了注意心理及饮食护理外,适当药物辅助治疗是本阶段的护理重点。对症止痛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睡眠及进食情况.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IU+0.9%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1次/天,每次10~20min;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的营养状况,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疼痛较剧时局部使用表面局部麻醉药,如地卡因或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药涂于患处,也可用2%利多卡因含漱。中医中药治疗可给予西瓜霜片、华素片、康复新滴剂口含,亦可给予西瓜霜片,锡类散、口腔溃疡膜喷涂于口腔,可维持和保护口腔黏膜屏障作用,延缓口腔黏膜的发生。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喷于口腔可维持和保护口腔黏膜屏障作用,延缓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生物制剂金因肽喷口腔黏膜,可维持放射性急性黏膜炎的发生,降低Ⅲ、Ⅳ级黏膜炎的发生率旧。为避免口腔真菌感染,可含漱1%~4%碳酸氢钠和2万U/mL的制霉菌素溶液预防;必要时拟行咽拭子细菌培养和药物试验,根据检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出现绿脓杆菌感染可同时加用0.1%醋酸溶液漱口,厌氧菌感染可加0.5%灭滴灵溶液含漱。
1.4 口腔黏膜反应的评价标准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评价标准。0级:无红肿、疼痛,无吞咽困难;1级:红肿、疼痛,轻度吞咽困难,能进固体食物;2级:斑点状黏膜炎(<1/2面积),中度疼痛,中度吞咽困难,能进流食或软食;3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重度疼痛,重度吞咽困难,仅能进流食;4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以上,有出血和坏死,需要停止放疗以及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4,5]。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所有的患者实行每周体查并记录口咽黏膜放射反应情况,放疗结束后1周再次行体查并记录。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统计方法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放疗期间第4周和放疗结束后1周口腔黏膜反应
分别见表1、2。
第4周,两组发生各级口腔黏膜反应的总体构成是有差别,χ2=15.357,P=0.004。发生0级(未发生口腔黏膜反应)的构成无差别:K=0.00,P=1;发生1级的构成有差异:K=10.852,P=0.001;2级,3级,4级的依次为K=8.117,P=0.004;K=0.357,P=0.550;K=0.013,P=0.909。
表1 放疗后4周口腔黏膜反应情况
表2 放疗后结束后1周口腔黏膜反应情况
放疗结束后第1周,两组的反应总体构成有差异:K=17.22,P=0.002;发生0级、1级、2级、3级、4级反应依次为:K=7.021,P=0.008;K=0.018,P=0.892;K=0.00,P=1.0;K=10.623,P=0.001;K=0.008,P=0.930。
从表1可以看出,放疗第4周末时,2组均以1、2级反应为主,其中实验组1级反应24例,对照组2级反应14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放疗结束后1周口腔黏膜反应情况,观察组以0~1级黏膜反应为主,对照组以1~3级为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放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保护口腔黏膜。
徐晓霞等[6]报道NPC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高达97%以上,因此对于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自由基损伤于生物膜、酶和核酸等[7],从而引起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的一系列损伤过程。其发生时间一般在放射治疗后2~3周出现,表现为口干、咽痛、干咳等。局部表现为口咽、软腭及咽后壁黏膜充血、伪膜形成,严重者伴有溃疡、出血及脓性分泌物[8,9]。
本研究中两组数据比较显示,通过对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组织的特殊护理,使得0级、Ⅱ级、Ⅲ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在统计学上显示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我们针对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反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本实验中发现,放疗过程中实施了有效的口腔黏膜护理,能使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多集中0级、Ⅰ级,放疗结束后Ⅲ级以上的口腔黏膜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因此,精心及恰当的实施口腔黏膜护理,能明显的降低了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使口腔黏膜反应级数降低。
我们认为通过心理护理、预防性护理、饮食指导护理以及在发生口腔黏膜反应后精心的口腔黏膜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都强黏膜反应的发生率,让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放疗,并真正的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尤其在现阶段,医患关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熟练、准确、规范、合理的实施口腔黏膜护理相关措施,能有效的缓解医患关系。
[1] 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7-508.
[2] 徐向英,曲雅勤.肿瘤放射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2.
[3] 邢沫.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的防护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2007, 13(4):367-368.
[4]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350-1351.
[5]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83.
[6] 徐晓霞,张秀兰,张莉.鼻咽癌放疗致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的处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7):111-112.
[7] 陈强,程岩.放射性皮肤损伤病变规律初探[J].中国实验诊学,2008,12(5):676.
[8] 雷新,杨晓霞,王东,等.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早期反应的对照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11):965-966.
[9] 袁志勇,高黎,徐国镇,等.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结果[J].中华放射肿瘤杂志,2006,7(4):237.
R473.73
B
1671-8194(2013)29-02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