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祥
(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32例疗效观察
张国祥
(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诊病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32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中肌酐(Cr)、血尿素氮(BUN)、24尿蛋白定量和主要症状积分和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2%,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慢性肾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慢性肾炎患者64例,男24例,女40例;年龄15岁以下1例,16~20岁3例,21~30岁12例,30~40岁29例,50岁以上9例。病程1年以内8例,1~3年25例,4~6年16例,7年以上1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诊断符合王海燕主编的《肾脏病学》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腰酸、乏力、水肿等。尿常规以蛋白、红细胞为主,持续在(+~++++),尿中见有白细胞、管型,血尿素氮、肌酐在正常范围或仅有轻度升高。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状采取西药常规治疗。①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冒;②预防感染:对有感染病灶或体质较弱者可选用青霉素、先锋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③消肿排尿。有浮肿者给予以双氢克尿塞、氨体舒通联用,较重者可给以速尿40 mg/d;④降压和控制蛋白尿治疗。口服苯那普利20 mg/d,如血压仍高者给予加服氨氯地平口服5 mg/d。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有基础上配合自拟中药治疗。基本药方:黄芪30g,川芎15g, 熟地黄20g,茯苓 15g,白术15g,枸杞子10g,山萸肉10g,生地15g,桃仁10g,赤芍10g,丹参20 g, 甘草6g。如水肿明显或血压增高者可加大黄芪剂量至50g内。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2组疗程均为1 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测定Cr 、BUN 、24 h尿蛋白定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数值变化。
以上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制定[2]。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改善≥70%,实验室检查指标也有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积分改善<30%,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2.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92.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n/%)
2.2.2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与治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表2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χ—±s)
表3 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情况变化比较(χ—±s)
慢性肾炎属中医学“肾劳”、“肾风”、“水肿”及“腰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关,而其中气滞血瘀是本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致使病情迁延不愈。故在治疗慢性肾应以应以益气养阴,以扶其正气;活血化瘀,以疏通脉络为原则。方中生黄芪具有益气补虚,又具有补气活血之功效,为治疗肾病要药;当归补血活血,二药相配,增加补益气血、利水消肿之功力。而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并有保护细胞膜的功能,故能很好地保护肾功能[4],配赤芍,桃仁、丹参,疏通脉络,诸药合用,益气健脾,通脉祛浊,可使瘀血得去,新血得生,阻止肾功能恶化。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2%,并且观察组在血压、血糖、血脂和尿蛋白等症状变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优势在于通过祛除瘀滞,增加肾脏血流量,使病灶部分得到充分供血,使纤维化逆转,从而促进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修复与再生。同时可改善患者体质状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控制诱发因素,阻断病程的迁延发展[3],达到治愈的目的。
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不仅使慢性肾炎症状得以明显的改善,而且能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1] 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
[2]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
[3] 胡永东,高红,王慧英.慢性肾炎血尿治疗体会[J].吉林中医药, 2006,26(10)∶9.
[4] 肖扬,王军,张传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单独应用与配合使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比较[J].环球中医药,2009,2(1)∶61-63.
R692.3
B
1671-8194(2013)13-0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