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帅李竹琴* 张 虹王海雄黄晋喜仝 凌
(1 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山西 太原 030012;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通治疗判定的价值
孙 帅1李竹琴2* 张 虹1王海雄1黄晋喜1仝 凌1
(1 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山西 太原 030012;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的 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再通治疗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STEAMI患者57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利用心肌声学造影(MCE)作为判断再灌注治疗成功与否的标准,将患者分为复流组与无复流组,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将其进行组间比较,判断N/L是否可作为评价再通治疗疗效的手段。结果 MCE结果显示STEAMI患者经溶栓或PCI治疗后实现再灌注者46例,发生无复流现象者11例。与复流组相比,无复流组具有更高的再通治疗后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N/L比值,分别为(11.56±1.83 vs 9.19±2.98,P=0.015)、(9.24±1.84 vs 7.00±2.40,P=0.005)、(5.27±2.27 vs 3.23±1.84,P=0.003)。结论 STEAMI患者经再灌注治疗后N/L比值,对再通治疗疗效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血常规
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急性心肌梗死后白细胞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预示着心肌微循环存在着再灌注障碍[1]。近年来,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研究受到关注,机体发生应激反应时,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升高而淋巴细胞则相应降低,N/L比值可能比白细胞计数更能敏感地反映急性心梗后微循环再灌注情况,本研究即对此推断进行重点分析。
1.1 病例选择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符合入选条件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STEAMI患者57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7例,年龄32~72岁,平均(53.0±9.0)岁。入选标准:年龄<75岁,符合WHO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感染、肿瘤、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或肝肾功能异常,近期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将入选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溶栓或PCI治疗,利用MCE作为判断再灌注治疗成功与否的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无复流组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42~68岁,平均(55.0±8.0)岁。复流组46例,男40例,女6例,年龄32~72岁,平均(53.0±9.0)岁。
1.2 研究方法
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值,根据分组结果,将其进行组间比较,从而判断N/L比值是否可作为评价再通治疗疗效的标准。
1.2.1 采血
患者入院后于治疗前常规采取血常规,在溶栓或PCI术后第二天再次采血常规。记录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值。
1.2.2 MCE
由心脏超声专业医师行MCE检查。若MCE结果显示充盈缺损区域缩小或消失,说明再灌注治疗成功;若梗死血管相关区域呈现大面积心肌充盈缺损,则定义为无复流。
1.2.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连续变量资料组间比较,方差齐行t检验,方差不齐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CE结果显示治疗后实现再灌注者46例,发生无复流者11例。血液学检查结果表明,与复流组相比,无复流组具有更高的再通治疗后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N/L比值,分别为(11.56±1.83 vs 9.19 ±2.98,P=0.015)、(9.24±1.84 vs 7.00±2.40,P=0.005)、(5.27 ±2.27 vs 3.23±1.84,P=0.003),见表1。
表1 复流组与无复流组血常规指标比较
大量证据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不同临床过程中,炎症与其发生和发展的所有阶段有关[2]。促炎与抗炎系统的失衡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核心所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白细胞聚集明显增加,从组织学上可见白细胞嵌顿、阻塞毛细血管,加重心肌微循环障碍。正常灌注情况下,每2433~3261μm长的毛细血管可发现一个白细胞,而在缺血时增加10倍,平均292μm长的毛细血管即有一个白细胞。此外,梗死灶内的白细胞激活后可产生的多种炎性介质及氧自由基,可进一步损伤微循环,从而发生无复流,这更加重了缺血心肌细胞的损伤[3]。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升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因子[4]。研究表明,发生心血管事件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多,皮质醇具有调节血液中白细胞的功能,其升高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而淋巴细胞却相对减少[5]。
研究发现,N/L比值与单纯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相比,是判断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更好的独立预测因子。Ana[6]等对178例胸痛患者进行分析,非心源性胸痛的患者N/L值较低(n=45;3.0±1.6),不稳定心绞痛患者N/L值居中(n=65;3.6±2.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L值最高(n=35;6.9±5.7),P<0.0001,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N/L是判断心源性胸痛的敏感性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复流组相比,再通治疗后,无复流组具有更高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N/L比值,尤其是N/L更为敏感。说明N/L可作为STEAMI再通治疗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预测因子。
对心梗再通治疗后无复流现象及时、准确的判断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引入一种经济、简便、实用而又有效的方法来评估无复流尤为重要。血常规作为临床最简捷的检测方法,利用其判断无复流无疑提供了实效的手段。
[1] 王岚峰,修春红,李丹,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微循环障碍与炎症反应的关系[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8):672-674.
[2] 张立.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24(3):260-261.
[3] Mehta JH,Nichols WW,Mehta P.Neutrophil as potential participants i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relevance to reperfusion [J].J Am Coll Cardiol,1988,11(6):1309-1316.
[4] Sweetnam P,Thomas H,Yarnell J,et al.Total and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s as predictor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the Caerphilly and Speedwell studies[J].Am J Epidemiol,1997,145(5):416-421.
[5] Naito Y,Fukata J,Tamai S,et al.Biphasic changes in hypothalamo pituitary adrenal function during the early recovery period after major abdominal surgery[J].J Clin Endocrinal Metab,1991,73(1): 111-117.
[6] Ana DZ,Daniel PN,Aline MG.An assessment of neutrophils/ lymphocytes Ratio in patients suspected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rq Bras C-Ardiol,2008,90(1):30-35.
R542.2+2
B
1671-8194(2013)30-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