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CT对早期周围性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2013-07-01 19:52熊礼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7期
关键词:高分辨率征象胸膜

熊礼照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 永州 425000)

高分辨率CT对早期周围性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熊礼照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 永州 425000)

目的 分析探讨高分辨率 CT 临床诊断早期周围性小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07 年 7 月至 2011 年 7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周围性小肺癌患者 13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 CT 进行辅助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高分辨率 CT 进行辅助诊断,分析两组患者肿瘤征象显示的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管集束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细支气管气相、棘突征和短毛刺征等肿瘤征象显示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分辨率 CT 对早期周围性小肺癌定位准确,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和鉴别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早期周围性小肺癌;高分辨率 CT;临床分析;诊断价值

早期周围性小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其发病因素复杂,主要与长期吸烟、特殊职业、环境污染或者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其恶性程度较高且病变部位较小且隐蔽,使得对其早期诊断相当困难,使导致很多患者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病情恶化到无法控制的程度,其致死率非常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寻找可靠的、检测率较高的方法成为临床治疗早期周围性小肺癌的难题和挑战[1,2]。临床上传统通过常规CT对早期周围性小肺癌进行检查,但由于对患者肿瘤征象检测率低等因素,临床效果不够理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对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周围性小肺癌患者132例中的61例,采取高分辨CT进行检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周围性小肺癌患者132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53例,年龄33~79岁,年龄57.9岁,患者病理分型和临床症状如表1所示。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患者病理分型和临床症状的分析[n(%)]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CT进行辅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日本东芝CT机,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胸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和容积多平面重建扫描,其中扫描参数为层厚10mm,层距3mm,重建层厚4mm,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10KV和50mA。在发现病灶后,将80mL碘海醇通过肘静脉注射,接着连续扫描病灶,对其内部结构、形态、密度、大小、周围肺野进行记录并分析[3]。

观察组患者使用高分辨率CT进行辅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采用螺旋CT机,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胸部CT扫描,其中扫描参数为层距10mm、层厚10mm,时间为2s,螺距为1~1.5mm,在发现病灶后,进行高密度CT扫描,其中扫描参数为层距1.1~1.4mm、层厚1.0~2.5mm,时间为2s,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120KV和300mA,扫描视野为25~33cm,对肺窗、软组织窗、隔窗以及病灶的内部结构、形态、密度、大小、周围视野进行记录并分析[4],见图1。

图1 高密度CT扫描图示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肿瘤征象的分析发现,对照组61例患者中,血管集束征31例,占50.8%,分叶征29例,占47.5%,胸膜凹陷征25例,占40.9%,空泡征4例,占6.6%,细支气管气相19例,占31.1%,棘突征39例,占63.9%,短毛刺征28例,占45.9%;观察组61例患者中,血管集束征47例,占77.1%,分叶征52例,占85.2%,胸膜凹陷征45例,占73.8%,空泡征13例,占21.3%,细支气管气相33例,占54.1%,棘突征54例,占88.5%,短毛刺征41例,占67.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肿瘤征象显示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对肿瘤征象显示的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周围型小肺癌是指直径<3cm的肺癌,原发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由于其病灶较小且隐蔽不易发现,因此为鉴别和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提供了难题和挑战,进而使得很多患者延误了早期治疗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周围型小肺癌的CT主要表现为:结节边界清楚、棘状、分叶和毛刺突起,并且可在结节内出现支气管气相和空泡征,病灶密度不均,可见小结节堆积,胸膜侧出现胸膜凹陷症状,肺门侧出现血管集束症状。虽然多数周围型小肺癌符合常规CT的诊断标准,但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影像学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对临床诊断鉴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本研究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管集束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细支气管气相、棘突征和短毛刺征等肿瘤征象显示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和常规CT相比,高分辨率CT主要有以下优越性:①高分辨率CT作为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的显示瘤肺交界面以及肺部病灶的内部形态差别,尽可能提供有助于鉴别和诊断的临床征象,并且可以动态观察表现不典型的病症,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率,对于临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②高分辨率CT通过采用高分辨率图像重建法和改变扫描参数,提高了图像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可以清楚的显示病灶的轮廓以及内部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对微小病灶的检测率[6]。

综上可知,和常规CT相比,高分辨率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有更高的检出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为患者争取到可贵的治疗机会,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医疗质量具有显著地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1]刘华军.CT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3):76-77.

[2]郭明建.高分辨率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学,2007,31(1):53-55.

[3]王新会.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77-78.

[4]张福州.高分辨率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价值分析[J].现代医药,2011,6(2):112-113.

[5]袁克美.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J].社区医学杂志,2011,9(14):45-46.

[6]尹健初.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14):83-84.

R734.2

:B

:1671-8194(2013)07-0199-02

猜你喜欢
高分辨率征象胸膜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系统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