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花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江西 九江 332000)
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分子病理因素研究
朱凤花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比较分析宫颈癌患者病理分子特征,找到具有治疗意义的靶点,以更好的治疗并解释患者预后不良的病理分子因素。方法实验组随机选择 68 例 30 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历史回顾分析,对照组随机挑选同期治疗的 70 例 30 岁以上宫颈癌患者进行病理结果比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 P27 及 Survivin 蛋白表达异同采用图像分析和免疫组化分析的方法进行测量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 Survivin 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 0.05);而两组间 P27 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为58.3%,对照组为 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病理分析结果显示 30 岁以下患宫颈癌女性预后较差,主要与 survivin 蛋白表达量有关,这将有望成为今后生物治疗的靶点,从而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宫颈癌;预后;分子病理特征
宫颈癌不仅临床特征不明显,而且预后较差,近几年的发病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据数据统计,我国现今约有13万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已成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有报道指出30岁以下女性患宫颈癌多以腺瘤为主,但由于疾病分期和病理类型相同的患者也会出现预后不良的现象,因此不能对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不良进行解释[2]。本研究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之间的宫颈癌患者,对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于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宫颈癌患者,从中随机挑选68例未经术前放化疗和生物免疫治疗且年龄<30岁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从同时期治疗的患者当中选取70例年龄>30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宫颈癌Ⅰa期患者为21例,Ⅰb期患者为17例,Ⅱa期患者18例,Ⅱb期患者12例,病理类型中鳞癌有52例,腺癌有16例;对照组患者中Ⅰa期为34例,Ⅰb期为7例,Ⅱa期19例,Ⅱb期10例,病理类型中鳞癌有62例,腺癌有8例。以上病历资料及病理资料分别由妇科医师及病理科医师核对整理,患者诊断依据宫颈癌HE病理切片诊断标准,临床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标准。对Ⅰa期患者采用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其他分期患者采用子宫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术后长期随访中,实验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失访,以死亡处理。对两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1.2 研究方法
研究所需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和SP试剂盒以及显色剂等均购自新柏式公司,按照试剂说明操作,可在细胞浆中发现Survivin蛋白,在细胞核中发现P27蛋白。对镜下细胞浆及细胞核中出现淡黄染色颗粒的细胞,使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在放大200倍的视野中随机选取6个视野,在每个视野中再随机挑选4个不同的部位寻找阳性细胞并测量光密度值[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和χ2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随访五年存活率分别为58.3%和8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腺癌发病率分别为13.6%和5.8%,两组中病情分期为Ⅰb期、Ⅱa期的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Survivin蛋白、P27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见表2。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 Survivin、P27的阳性表达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 Survivin、P27的阳性表达
组别 临床分期 例数 S u r v i v i n P 2 7实验组 Ⅰa 1 2 1 . 1 6 4 ± 0 . 0 0 2 2 0 . 0 8 8 ± 0 . 0 0 3 2Ⅰb 2 9 1 . 1 8 4 ± 0 . 0 0 5 1 0 . 0 4 3 ± 0 . 0 0 4 9Ⅱa 1 9 1 . 2 6 4 ± 0 . 0 0 5 3 0 . 0 6 3 ± 0 . 0 0 2 5Ⅱb 8 1 . 3 5 2 ± 0 . 0 0 6 3 0 . 0 2 5 ± 0 . 0 0 7 3对照组 Ⅰa 1 1 1 . 0 2 3 ± 0 . 0 0 6 3 0 . 0 2 4 ± 0 . 0 0 4 4Ⅰb 1 8 1 . 0 6 3 ± 0 . 0 0 3 5 0 . 0 6 3 ± 0 . 0 0 7 5Ⅱa 2 2 1 . 0 2 5 ± 0 . 0 0 8 2 0 . 0 3 5 ± 0 . 0 0 3 4Ⅱb 1 9 1 . 0 7 3 ± 0 . 0 0 2 6 0 . 0 7 4 ± 0 . 0 0 4 8
宫颈癌的低龄化趋势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认为年轻宫颈癌患者的术后五年生存率低及预后差等结果与患者病理类型有关[4]。本研究中发现Ⅰb、Ⅱa期鳞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预后结果仍较差,提示除病理类型之外肿瘤自身生物学特点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利用靶点。肿瘤自身的生物学特点直接决定了肿瘤的转移和凋亡,所以对Survinin的转移凋亡分子标志进行研究,对挑选有效治疗靶点,解释年轻患者肿瘤生物学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姜继勇,陈雪莲.青年人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10(1):45-48.
[2]梁立治,荛良清,黄欣.35岁以下子宫颈癌2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9):545-546.
[3]罗仪,王剑,赵昌银,等.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分子病理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1):1221-1224.
[4]胡爱民,高国兰,邹春芳,等.37例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6,21(1):84-85.
R737.33
:B
:1671-8194(2013)07-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