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地区的旅游需求及其对地方旅游行为的启示*

2013-06-29 03:30杨永春
广西民族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民族旅游文化

刘 润 杨永春 李 巍

旅游需求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参照与依据,是影响旅游经济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旅游的产业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旅游需求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①旅游需求模型与预测理论的探索,如人工神经网络[1]、Web数据挖掘[2]、SOM网络[3]、灰色模型[4];②旅游需求影响因子分析,既有王艳平[5](2005)、翁钢民[6](2007)和雷平[7](2009)等的综合因子分析,也有诸如职业分异[8]、黄金周制度[9]、重大事件[10]等单因子研究;③旅游需求实证研究,包括不同类型旅游需求[11-14]、不同区域旅游需求[15-16]和不同群体旅游需求等。旅游需求既是总体趋势,也是个体诉求;既涵括空间特性,也服从时间规律;既由环境刺激形成,也凭借行为导向作用于环境。目前,国内对旅游需求研究主要以服务经济为直接导向,探讨旅游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其与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注重旅游需求的结果分析,对过程、动态研究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旅游需求的全面认识。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深入,大量外来游客涌入(尤其节假日期间)。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少民族地区直接将旅游需求视为其旅游发展依据,对于旅游需求的合理与否未经论证,采取了一系列不顾地方实际的发展举措,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关系恶化、文化变异等。因此,民族地区旅游业面临着如何实现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的多重统一协调发展的重大考验。本文便在此背景下,以旅游需求内涵、影响和过程的多维透视为主线,进而探讨旅游需求对地方旅游行为决策的启示,以增强地方行为主体旅游决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需求的内涵

1.概念界定

关于旅游需求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主要以经济学的定义为主。谢彦君 (1999)指出:“旅游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核心旅游产品的各种可能价格和在这些价格水平上,潜在旅游者愿意并能购买的数量关系。而旅游需求量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格而购买某种核心旅游产品的数量”[17]。根据该定义,可将旅游需求理解为时间和价格的函数,是因为购买而存在的数量关系,无法反映出旅游需求究竟是什么。对此,王艳平 (2005)指出目前“旅游需求”与“旅游需求量”存在混淆的现象,进而提出旅游需求应该包含“需求什么”和“需求多少”两个层面的问题[18]。此外,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学科对旅游需求概念也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界定。

心理学概念。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为代表,以研究旅游动机为核心,将人的动机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5种类型,并认为如果层级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将支配人的行为[19]。按照马斯洛的解释,旅游需求即在基本需求得以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人类学概念。“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是一种“世俗的精神追求”[20],也是一种特殊的仪式。旅游是为了“倒换生活体验的需求”[21],到外面去寻求一种真实的、属于自己心灵的家园[22]。据此,有学者将旅游进一步引申为“一种现代新形式的精神文化‘朝圣’”[23],是为了不断丰富、改变、创造自己的精神素质,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和精神价值。

社会学概念。旅游是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旅游活动可满足人们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促使身心健康发展,是人类通过旅游交往而参与社会与社会化过程的结果[24],人们可体验旅行中的新奇和生活变化所带来的愉悦[25]。因此,旅游需求是交际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文化学概念。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财富,旅游是“求得精神上、心理上高层次满足和享受的一种文化活动”[26],其产生的动力是追求文化差异和精神享受。因此,旅游需求是一种寻找文化的“真实性”、“差异性”,进行文化体验、文化探险的精神需求。

通过以上多学科的界定,对旅游需求中“需求是什么”的问题给予了较好的解答。社会发展不断催促旅游需求概念的深化,任何单一学科对旅游需求概念的界定也越来越具有局限性,即只能反映出旅游需求的某一方面特性。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下,居民承担着各种压力、紧张与不安,现代性所造成的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和人的本真性存在的危机是旅游最深刻和最本质的根源和动力所在[27],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人们对自然的依恋和对情感所需的补偿,是一种对压力释放和心灵回归的渴望。这种情感补偿与回归渴望促使游客将旅游视如宗教礼仪一般,存在对“阈限”这一独特时空的期盼,游客追寻的是在此时空背景下的文化体验真实性,而非是商品化、虚假化和扭曲化的文化商品,以获取某种类似于宗教的“神圣”感觉。由此可见,旅游需求的概念正在走向融合,是各种社会力量作用于社会心理而产生的。事实上,不难发现,经济学的定义是“结果定义”,其将旅游需求的经济影响或结果作为旅游需求的定义;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定义属于“过程定义”,旨在阐述导致旅游需求产生的动机。民族地区,振兴民族经济是首要任务,但不可因过于注重旅游需求的结果而忽视旅游需求的过程,否则,必将不利于其合理的旅游发展行为决策的制定,进而影响旅游的持续发展。

2.属性特征

多样性与差异性。多样性主要指旅游需求类型的多样,不同游客由于其文化背景、经济收入、职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旅游需求,如乡村/城市旅游、观光/度假旅游、文化/体育旅游、自助/团队旅游等。不同旅游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或分异性,如有的游客离开其熟悉的环境后,由于失去原有的“文化保护膜”,便急需寻找一个与其熟悉环境相近的泡泡 (即“环境泡泡”:environmental bubble[28]或旅游罩:tourism bubble[29])来获得安全感;而有的游客则更愿意积极主动融入异地文化生活进行深层体验。

空间性与时间性。空间性也即区域性,是不同区域旅游需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出游状况(出游半径、方式、目的地等)、消费需求 (消费方式、水平、内容等),这与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时间性体现为不同时期的旅游需求具有不同特征 (表1),主要体现在需求“质”与“量”的变化上,如我国旅游自改革开放以来,出游群体先后经历了精英旅游、工薪旅游和大众旅游三个阶段,出游目的从以自然观光为主转向休闲度假与文化体验,出游时间先后经历了周末旅游、节日旅游和假日旅游三个阶段[30],出游方式经历了散客旅游为主、组团旅游迅速发展和自助旅游的孕育发展,出游范围由短途近程扩大至跨省、跨区和跨国、跨洲。旅游需求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叠加反映了立体化、动态化的旅游需求,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空间和时间的高度压缩及相互交织,使得旅游需求时空特性更加凸显。

表1 我国旅游需求时代特征

复杂性与敏感性。旅游需求受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旅游环境的复杂性影响[24],而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呈现出不可预见性。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如游客既渴望原生文化体验,又追求现代化标准服务。环境的复杂性如不同旅游环境对旅游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敏感性主要指旅游需求易受外界诸如气候、季节、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变化,这对于经济过度依赖旅游的地区将造成较大的社会冲击。2008年受“3·14”事件、“5·12”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影响,西藏全年接待旅游者和实现的旅游收入与上年同比分别下降44.2%和53.4%,其中入境游客与上年相比下降81.4%,外汇收入与上年相比下降77%[34]。复杂性与敏感性使得旅游需求具有一定的不可捉摸性,旅游产业是相对敏感并具有一定风险的产业,尤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区域性的问题如经济危机、疾病蔓延、政治 (军事)冲突很容易扩大至全球性问题,旅游发展也应具有其相应的保障与支撑才可实现持续发展。

外来性与内生性。任何旅游目的地都包含外来性和内生性两种旅游需求。外来需求也即输入性旅游需求,主要表现为目的地以外其他区域前来旅游的需求;内生性体现在目的地内部的旅游需求。外来性旅游需求对目的地的影响往往更为明显,且是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旅游需求的主要来源,在地域范围上主要包括中东部较为发达的省市。民族地区的内生性旅游需求正在处于不断增长中,未来必将成为民族地区旅游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地区旅游需求影响

1.既刺激了经济发展,也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落后,大部分地区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缓慢,经济发展难以突破。但民族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以及国家大量资金与政策支持,使其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例如,由新浪网公布的2011年度最聚人气的旅游目的地榜单中,排名前12位中属于民族地区的就达到7处[35]。旅游需求是民族地区进行旅游资源配置、旅游产业引导的重要参照坐标,其大大激发了旅游发展活力。据统计,1994-2009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旅游产业飞速发展,旅游总收入从2.86亿元增加到54.45亿元,年均增长32%[36],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对迪庆藏区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37]。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旅游需求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易引发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土地置换和流转加速、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产业结构失衡等。民族地区抵御经济波动能力较弱,单纯以旅游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或经济发展唯一导向,势必会影响到目的地经济发展的稳定有序。

2.既促进了文化传承,也加速了传统文化变迁或转型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体验民族传统文化及其风俗是近年来民族旅游兴起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游客对异域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得民族地区较多难以沿袭下来的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并借助市场机制重新获得生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音寨村素有“中华布依第一寨”的美誉,早在旅游开发前,传统民族特色已面临现代化的侵蚀,旅游开发后,地方更加注重民族符号的体现,布依族服装重新被年轻人接受,古建筑得到保护与维修,传统手工艺受到关注,布依语言也受到当地居民的重视。

旅游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流动性和对本土文化的扰动,目的地价值体系、个体行为、家庭关系、集体生活方式、安全水平、道德导向、沟通方式、传统文化、社区组织等[38]的变迁必不可免,甚至可改变种群文化的延续原则,割裂民族演员的种群认同,生产着有别于原生态文化的各种“奇风异俗”,造成种群文化的移植[39]。以丽江为例,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给本土文化带来极大冲击,如现在的纳西孩子都不学母语,而开始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他们认为纳西语是影响智力发展的一种障碍;传统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也正在逐渐庸俗化。值得深思的是,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极为脆弱,旅游需求以嵌入方式进入民族地区使其社会文化发生一定程度的裂变分化,而非正常演化下的持续有序变化,若不予以重视,原有浓郁的、本真的民族文化必将逐渐演变为一种舞台表演式的假文化。

3.既推动了社会进步,也滋生了种种社会问题

游客在目的地物质文化需求推动了当地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生活服务、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合理利用,推动了社会现代化进程,原有迷信的、不科学的思想观念逐渐得以控制并纠正。但旅游需求并非完全理性,如地方为迎合游客的享受性需求,大力开发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不仅破坏了地方文化景观特色,也使得生态环境面临重大考验。此外,还有物价上涨、社会失序、占地补偿、雇工、社区居民利益分配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若得不到合理解决,不仅影响旅游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也将成为影响目的地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

三、民族地区旅游需求过程

1.生产过程

旅游需求的生产主体并非只有游客,且随着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功能的凸显,政府部门和旅游组织也开始成为旅游需求生产的重要主体。

游客生产过程。作为旅游活动的参与者,游客从其自身状况出发,收集并处理各种旅游相关信息,最终确定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方式、旅游服务类型等,因此一向被认为是旅游需求生产的绝对主体。目前民族地区游客旅游需求的生产与环境差异 (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此种旅游需求一般表现为自助旅游,如自驾车旅游、摄影旅游、登山旅游等,不依靠外在组织由游客自行决策、自由成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政府生产过程。政府以行政力量介入,自上而下,建设旅游风景区、旅游度假区和优秀旅游城市等,举办一些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园艺展览、旅游博览会等,出台各种旅游相关政策,刺激新的旅游需求产生,引导需求潮流,促进区域旅游发展。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在旅游需求生产方面始终具有重要角色,如自1992年起,国家每年推出的主题旅游年,以及红色旅游、奥运旅游、世博旅游都是在此情形下产生的。民族地区由于受资金短缺、旅游企业活力不足以及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等因素制约,政府往往是旅游需求生产的重要主体。近十多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各级政府积极整合地方旅游资源,借助多种媒体宣传,开发特色旅游地、主题旅游产品、经典旅游线路(如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营造品牌旅游形象 (如青海“大美青海”的系列政府营销活动)。

组织生产过程。旅游组织主要以盈利性的旅游公司和企业为主,如旅行社、旅游俱乐部等。旅游组织以市场为导向,以媒体宣传为平台,推荐特定旅游风景区、旅游度假胜地、旅游城市,组织主题旅游线路,举办户外旅游节庆活动、美食活动、摄影活动、登山探险活动等,激发潜在旅游需求。在信息化时代,旅游信息庞杂过剩,旅游组织在旅游需求制造中具有重要地位。民族地区旅游组织数量相对较少,其自身生产需求能力较弱,影响力也不足,主要以区外旅游组织生产输入为补充,集中于某些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如九寨沟、丽江、新疆喀纳斯、青海湖等。随着民族地区区域旅游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旅游组织的生产能力必将逐渐提高,最终承担起民族地区内生性需求生产的重任。

旅游需求已由传统游客自生产演变为一个兼政府和组织的多生产主体参与的过程,且三者生产过程不是相互孤立的。政府生产属于宏观指导的调控生产,组织生产属于经济导向下的市场生产,政府与组织的生产又统称为外部生产;政府的生产过程可叠加至组织生产之中,两者共同激发游客的旅游需求生产。游客的生产也越来越依赖政府和组织生产,三者相互交织共同生产着当代旅游需求 (图1)。民族地区的旅游需求生产以政府生产为主,组织生产为辅,不同于区外 (主要指中东部相对发达省区)以组织生产为主、政府生产为辅的模式,且目前仍较多依赖区外过剩需求的输入,其自身生产也具有较强的区外导向性和依赖性。

2.演化过程

李柏文 (2009)在回顾民族地区旅游业30年发展历史时,认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2001年中国入世以及“十七大”召开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四个标志性事件,并以此为依据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划分为起步培育发展期 (1978-1991年)、转轨规范发展期 (1992-1999年)和全面提升发展期 (2000-2008年)三个阶段[40]。民族地区旅游需求与其旅游发展阶段存在显著的耦合相关性,即随着旅游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从中央到地方、从开发商到游客对旅游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旅游需求的实际内涵也在发生演化,具有强烈的时代内涵。

起步培育发展期 (1978-1991年)。1978年以后,旅游产业属性逐渐由“政治接待型”转变为“经济创汇型”,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受到重视,曾一度成为我国入境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并在1980年代中后期达到一个发展高潮,这与国家当时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增加外汇收入的旅游政策紧密相关。此阶段,民族地区旅游需求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入境旅游需求占有重要地位,国内旅游需求由于受到“不提倡,不鼓励,不反对”政策的影响和居民收入偏低、交通不畅和旅游服务缺乏等因素制约,增长较为缓慢;游客数量总体较少,且以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等少数群体为主;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多偏向西双版纳、桂林、石林、天山、拉萨等著名的旅游城市或景区;旅游目的以自然观光为主;旅游方式基本上为散客;旅游消费能力较低,旅游基本消费所占比例较大。

转轨规范发展期 (1992-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政策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开始受到关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日渐深化。随着国家节假日制度的调整,到1999年我国法定公休日和节假日全年总计为114天,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民族地区道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刺激了民族地区旅游需求的产生。此阶段,民族地区旅游需求总体特征表现为:民族地区内生性旅游需求开始孕育,但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外来性旅游需求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游客以专业技术人员、工人、离退休人员、政府职员为主,即工薪阶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空间进一步扩大,民族地区优秀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全面展开;旅游目的以自然观光和探亲访友为主;旅游方式以散客为主,同时团体旅游增长较快,人们正在逐步接受由旅行社安排行程、提供旅游服务的旅游形式。

全面提升发展期 (2000至今)。我国旅游政策2005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2008年又进一步调整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这一调整是我国对三大市场深化认识的结果,国内旅游作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得到高度重视。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颁布了系列民族旅游发展意见和办法,并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政策与资金倾斜,民族旅游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走向成熟。此阶段,民族地区旅游需求的总体特征表现为:民族地区内生性旅游需求初具规模;旅游主体范围大大增大,大众旅游局面初步形成;观光和探亲访友仍占主体,健康疗养、文化体验、户外探险、会展会议、体育赛事等旅游需求成为时尚;自驾车、俱乐部等自助旅游需求增长迅速。

3.影响过程

旅游需求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需求分异起作用,需求分异是时间的函数即D=f(t),随着时间t的变化,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分异度D将逐渐增加,这与目的地一般发展演化过程一致,即初期旅游需求较为单一,中后期类型多样。需求分异导致的变化速率存在差异,变化快的即影响较为显著,影响程度较大,如图2中A线;变化慢的即为影响不明显,影响程度较低,如B线。在影响机制方面,旅游需求作用于地方供给,进而导致供给变化,促使了目的地的演化。因此,游客对民族地区存在着的旅游期望以及民族地区对外界存在着的发展诉求,两种需求交织到一起便构成了推动社会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

图2 旅游需求分异与时间的一般性关系

旅游需求对经济的影响过程。民族地区多属以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农牧型社会,随着旅游不断开发,在不同的需求偏好驱动下,不同的产业和部门将会出现非均衡发展,原有利益平衡格局被打破,社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逐渐由第一、二产业向经济效率高的旅游业积聚,造成传统产业及部门的萎缩和以旅游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形态发展。部分传统产业开始转变发展导向,结合旅游需求服务于旅游经济,并在本产业内部进行调整,如农牧业成为农牧旅游的重要依托;农副食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加工业以及纺织服装业等也开始为游客提供特色旅游商品。旅游需求的强弱、性质都将会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旅游需求越强,产生的经济拉力就越大;旅游需求性质的突变将会造成经济结构的失衡。

旅游需求对地方文化的影响过程。游客作为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携带者,在多数情况下是主流 (强势)文化的代表,游客的消费需求和行为方式必然会影响到居民,因为居民就生活在无数游客所组成的社会空间中,居民与游客的关系复杂而又紧密关联。在此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弱势文化群体对强势文化群体产生模仿行为,即示范效应 (demonstration effect)[41]。民族地方为满足游客的文化消费,进行文化再生产,但文化再生产结果往往是高度商业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包装。因此,特色商业街道改造、民族建筑复原、民族景观元素再现等硬性文化大量出现,旅游服务、民俗歌舞表演、传统节庆活动等软性文化也层出不穷。当然,旅游需求拯救了很多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但过度商业化的开发导致的文化再生产不是传统民族文化自身的生产,而是将其解构成各种民族元素来进行装饰。

四、对地方旅游行为的启示

1.旅游需求与地方谁创造了谁?

旅游需求代表着市场话语权,地方表征着独特的地域文脉与精神。旅游开发后,多种类型旅游需求迅速激增,并持续作用于地方,地方因此得以发展。但在处理两者关系时,经常出现倾向于一方的做法:第一,旅游需求主导下的地方服从。地方较多从游客需求的角度进行生产,较少优先考虑自身资源特征与文化特色。因此,作为需求方的游客对地方的了解远不如当地人对其自身的了解,但决定地方发展的基本方向;第二,旅游供给下的需求刺激。地方根据自身需求发展旅游,较少顾及市场需求,进而造成与市场脱节,如1990年代中国大量主题公园的建设便属于此种类型。目前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多属于第一种情况,民族地区将经济发展作为核心,往往易于迎合市场需求片面获取经济增长。事实证明,市场化的旅游需求与地方化的民族特色只有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主客双方的共赢。

2.旅游需求是否需要引导?地方是否需要保障?

旅游需求是游客对旅游的期望和以及为实现期望所付诸的行动。因此,首先,旅游需求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并非完全是理性正确的,若完全顺应其自由发展,对于地方而言,必然是一个地方性不断遭到侵蚀而逐渐模糊、萎缩的过程。因此,政府或相关组织有必要对其进行监管,建立有效的预测和反馈机制。目前,民族地区众多旅游景区、城镇缺少这样的管理意识,只片面地强调大量外来游客到来对其经济的刺激和对社会开化的作用。其次,旅游需求具有复杂性与敏感性,地方经济发展不能完全依靠旅游需求,应建立起地方经济发展安全应急办法和机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性问题很容易演变为全球性问题,旅游需求的不稳定性会在被“压缩”的时空中迅速传播,产生放大效应。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欠完善,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需要来自政府、企业、基金等多方面的保障。

3.谁在扭曲旅游需求?谁在扭曲地方发展?

近年来,在旅游需求驱动下民族地区建起了大量现代建筑,编制了众多旅游发展规划项目,商业化气息浓郁,地方面临着社会分异加剧、社会秩序混乱、传统文化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考验。谁在扭曲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极易被旅游主体所获取信息的准确度、完备度、倾向度影响,在市场驱动和政治权利下,旅游信息如何重建,包括信息质量、信息渠道、信息时效等,是影响游客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谁又在扭曲地方的发展?据九寨沟官方网站统计,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九寨沟旅游景区日接待人数屡创新高,10月2日-4日连续3天超过4万多人次,其中10月3日超过5万人次,达到了52935人次,创下单日历史最高接待量[42]。同时,关于九寨沟旅游环境容量也一直没有定论,起先理论界不少学者认为应确定在5000-5500人/日,以符合生态旅游发展要求;随后,为了适应大量游客旅游需求,九寨沟旅游由生态旅游扩大至大众旅游,并实行了每日12000人的限量进沟的政策;近年来,九寨沟管理局认为九寨沟风景区综合环境容量应为22000人,最大日容量可达28000人[43]。游客数量的提升不断修改着景区的旅游容量,这说明了什么?再试问,旅游需求的猛增是游客自身原因还是宣传和管理的原因?超额的旅游需求谁来限制、谁来分流?发展经济是民族地区的首要任务,但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仅注重数量问题,而更应朝着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和游客心理可持续方向发展。

[1]吴江华,葛兆帅,杨达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国际入境旅游需求的定量分析与预测——以日本对香港的国际旅游需求分析为例[J].旅游学刊,2002,17(3):55-59.

[2]李君轶,杨敏.基于Web数据挖掘的旅游需求分析与预测[J].旅游科学,2007,21(6):47-52.

[3]徐晓娜,翁钢民.基于SOM网络的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区域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24):107-109.

[4]程丹,李少游.基于LINGO优化的灰色模型在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旅游论坛,2012,5(4):78-79,90.

[5]王艳平.对“旅游需求”概念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的深度认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3):10-12.

[6]翁钢民,徐晓娜,尚雪梅.我国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07(4):31-35.

[7]雷平,施祖麟.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09(1):102-105.

[8]许春晓,张欢,柴晓敏,罗肖.城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7):75-78.

[9]刘泽华,张捷,史春云.黄金周制度对旅游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8):84-87.

[10]王铮,袁宇杰,熊文.重大事件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基于ADL模型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0,25(4):44-49.

[11]于素梅.不同群体体育旅游需求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33-1636.

[12]潘顺安.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意愿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z1):103-105.

[13]黄燕玲,黄震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07(3):60-64.

[14]曾琪洁,吕丽,陆林,等.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分析——以上海世博会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5):103-111.

[15]彭华,赵飞,周婷婷.丹霞山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49-53,63.

[16]朱应皋,吴美华,李翠.南京市居民旅游需求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7(6):120-123.

[17]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一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8]王艳平.对“旅游需求”概念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的深度认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3):10-12.

[19]克里斯·库珀,等.旅游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M].张莉莉,蔡利萍,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6.

[20]Graburn,Nelso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赵红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两大研究流派浅析[J].思想战线,2001(6):49.

[22]张晓萍,杨慧,赵红梅.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05.

[23]郑晴云.朝圣与旅游:一种人类学透析[J].旅游学刊,2008,23(11):81-86.

[24]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71.

[25]Cohen,Erik.旅游社会学纵论[M].马聪玲,陈立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6]秦永红.宗教文化与旅游经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5-18.

[27]蒋斌,蒲蕾.论旅游的社会功能与实质:现代性危机的应对方式[J].湖北社会科学,2009(9):51-53.

[28]Cohen,E.Towards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J].Social Research,1972,39:164-189.

[29]李东和,赵玉宗.旅游罩:类型、形成机制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6,21(2):46-51.

[30]阎友兵.论现代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3):45-47.

[31]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中国假日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9(5):30-39.

[32]李禄安.中国旅游业发展30年:从行政化到产业化[EB/OL].(2009-01-05)[2012-11-13]中国青年网,http://www.youth.cn/travel/rwdl/200901/t20090105_845893.htm.

[33]胡建华,李晔.从旅游需求看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62-64.

[34]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09[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35]2011年度最聚人气旅游目的地[EB/OL].(2011-01-13)[2012-11-13]新浪旅游,http://travel.sina.com.cn/news/2012-01-13/1148167723.shtml.

[36]云南迪庆去年旅游总收入达 54.45亿元[EB/OL].(2010-03-15)[2012-11-13]新华网,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3/15/content_19249358.htm.

[37]云南迪庆10年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93%[EB/OL].(2010-06-25)[2012-11-13]云南网,http://qcyn.sina.com.cn/news/ynyw/2010/0625/1057171662.html.

[38]Mathieson,A. & Wall,G.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M].New York:Longman,1982.

[39]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9,35(4):37-42.

[40]李柏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30年:业绩、经验及趋势[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10-16.

[41]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2]四川九寨沟8天迎客25.02万 央视连续3天直播美景[EB/OL].(2012-10-08)[2012-11-13]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travel/txt/2012-10/08/content_26717305.htm.

[43]九寨沟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EB/OL].(2007-09-15)[2011-11-13]风景园林网,http://www.chla.com.cn/htm/2007/0915/3405.html.

猜你喜欢
民族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