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艳群 WEN Yanqun
三明学院,福建三明365004(Sanming University,365004 Sanming,Fujian)
19世纪末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先驱威廉·莫里斯提出“为绝大多数人设计”的理念,时至今日,在某些方面依然是一个不可遥及的梦想[1]。设计是为人而展开的,人是设计的主体。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的“人”,就设计者们的眼光来看,是正常人,但却忽略了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
“障碍”一词意味着阻塞、阻挡、妨碍,它影响和阻碍着人们对目的的实现。“障碍”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固有身心机能的障碍”。这是由于残疾人、老龄者自身身体原因而造成的身体、智力或能力的残障,致使其在正常的范围内实现某种活动的能力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第二,人为因素造成的障碍,即信息环境障碍。在政策、制度、设施等方面,由于没有充分考虑部分身心机能障碍人群的特殊要求,致使他们边缘化,某些设施或建筑无形之中成了阻碍他们生活的新障碍。
无障碍即消除障碍。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在产品设计中大多体现在产品的使用上,为的是减少产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操作界面上尽可能消除对使用者造成障碍的因素,充分考虑使用者在使用时会遇到的所有问题,并努力将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2]。
自1974年无障碍设计概念提出,国内外对无障碍设计的研究方兴未艾。我国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规范、不断提高的过程[3]。
目前,中国无障碍建设注重的是环境设施等空间关怀,强调的是人与空间的关系,而忽视了从残疾人群对产品的需求出发进行真正适合于他们的产品设计。无障碍产品大多为辅助产品,如盲杖、轮椅、盲人与普通人共用的日历等。这些辅助产品能满足残疾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物质需要,但对于更高层次的娱乐性、体验性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却考虑的甚少。国内市场上有关残疾人的娱乐用品存在种类较少、功能单一、趣味性不够等问题,与国外相比,其技术含量低,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也不够高。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是科技主宰的时代,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追求对高科技带来的乐趣也是与时俱进的。对残疾人娱乐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可以从残疾人接触最多的物品入手,如在盲杖或方向盘上嵌入手机,使用的电脑甚至是他们经常接触的家具等,这样可以拓宽娱乐产品的设计方向,将生活的点滴与趣味性相融合;另一方面,可以从残疾人自身的缺陷入手,从产品的使用方式(利用感官代偿),开发出视觉、听觉、触觉等相互转换的新娱乐产品;还可以从娱乐的目的性(排遣寂寞型或参与互动型)出发,进行产品设计,以满足残疾人的不同需求。
视觉障碍是因为眼睛的结构或功能问题导致不能接受完整的视觉信息。他们的静态人体尺度与常人没有区别,但是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利用视觉加以感知。他们认知周围情况的能力较差,不容易预知危险;对复杂的东西不易理解,一些现代化设备不会使用或有使用的畏惧心理;行动缓慢,平衡能力较差。因此要强化视觉障碍者的听觉、嗅觉和触觉信息环境,给予他们以全面、悉心地引导与帮助。
视觉障碍者无法像正常人那样通过眼睛来觉察事物的形态、颜色等信息,但其听觉和触觉比普通人更灵敏,通常还具有较好的记忆力,这一现象称之为视觉障碍者的“感官代偿”。感官代偿肌理来源于人类的感觉、知觉、联想和想象、记忆等一系列认知过程,以及它们作用于相互之间的联系[4]。
利用视觉障碍者的“感官代偿”进行产品设计,通过“可视化”无障碍用户模型,建立听觉编码系统和触觉编码系统,进行产品形态以及功能信息的交互设计(见图1)。
图1 “可视化”无障碍用户模型
人有两个属性,即生物人和社会人[5]。只有在充分开放的基础上去理解人的这两种属性以及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挖掘人的更高级的需求内容。产品设计实际上是对人与物、人与人接受、交流的过程进行设计。换言之,产品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不仅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要反映人与社会的关系。视觉障碍者内心渴望能与正常人有互动关系,能实现与人平等、自由地交往,这就是他们内心的真正需求——“人际化需求”[6]。
图2 视觉障碍者对无障碍设计内容的需求展开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构建一个由外而内、自下而上的人性化需求、人情化需求、人际化需求系统(见图2),首先满足视觉障碍者的物质需求(实用性与使用性),而后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给其提供一种情感体验,进而通过互动,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根据用途划分产品,有实用型和娱乐型之分。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关残疾人的娱乐产品种类不多,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够高。随着娱乐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从以往对产品功能的需求转向了对产品娱乐的需求,即对趣味、体验、娱乐的追求。由此,娱乐产品设计的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发展潜力也随之扩大。
其盲人绘画娱乐设备设计的思路是:
出发点——重在娱乐,“感官代偿”是其重心。虽然在视觉障碍者的世界中没有绚丽的色彩,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其它的感官(触觉、听觉、味觉)来感知世界。充分利用视觉障碍者的优势,扬长避短,解决疑难问题,设计一款能够将颜色信息转化为触觉和听觉信息的产品设备,让视觉障碍者体验画出一幅美丽图画的愉悦过程,以享受触觉、听觉带来的全新感受。
手抓、握物体不方便——将绘图笔设计成环状,便于抓握;而且绘图笔能够与绘图板无缝连接。
色彩怎么选择——颜料盒上印有盲文,便于知晓;不同深浅的颜色是通过温度以感知的。
绘画娱乐产品设备中空白和已绘图区域如何确认——利用触觉,通过凹凸以感触(绘图区域已经微微凸起了)。
基于对视觉障碍者的分析,从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功能、结构5个设计要素入手,对盲画产品设备进行设计(见图3)。
图3 设计展开
只有功能的改善和创新,才能带给使用者最大的快乐和享受。视觉障碍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要有一个从满意——高兴——惊喜的体验过程。满意凸显产品使用的宜人性、操作的简洁性、材质的舒适性等外观现实给人以最直接的感觉描述;高兴侧重产品功能的创新性、使用方式的新颖性、多感官的体验等引起满意、愉悦心情的描述;而惊喜则强调体验过程中的互动参与、平等参与等带来的激动心情的描述。整个使用过程是一个由感官感觉美到心灵体验美的过程。
绘画娱乐产品设备的功能根据视觉障碍者的生理特征,利用多感官进行信息传达。具体情况我们以图陈述(见图4)。
图4 盲人绘画娱乐产品设备的功能描述
(1)设计说明。基于色彩的属性,即色彩有冷色和暖色之分,冷色给人以冰冷清爽之感,暖色给人以温馨祥和之感;不同色彩的色温值是不相同的。盲画板利用视觉障碍者的感官代偿特征,将缺失的视觉信息(色彩)通过触觉(凹凸以及温度)来感知。绘图笔利用冷暖色系及色温设有24色,组成一个色环。24种色彩主要由绿、蓝、紫、红、橙、黄6大色系组成,而且这6大色系按照色温值由低到高分布,易于视觉障碍者感知温度的差异。色环上的这6大色由盲文凸起,能给视觉障碍者提示色彩信息。
绘图板横竖两侧有凹凸尺度标记,相当于横坐标和纵坐标。视觉障碍者只需选择一个横坐标和一个纵坐标,就能设置绘图界面的大小,并配有语音提示。此外,绘图板能对绘图笔输出的颜色给予凹凸识别,便于视觉障碍者对颜色信息的了解与控制(见图5)。
图5 盲人绘画娱乐产品设备效果图
(2)效果图。其设计方案所得的效果应该是令人满意的。
无障碍设计关注特殊人群的心理、情感,在最大程度上强调着设计的实用性,体现出一种对人的细微关怀的人文主义精神[7],倾注对特殊人群的“恻隐之心”,这才是产品设计最具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的体现,也是产品创新转向价值创新的重要之路。
[1]陈宏宇.论工业设计中的伦理价值[C]//.2009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42-245.
[2]王家跃.老年产品计中人性化、情感化、智能化的交互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45.
[3]陈柏泉.从无障碍设计走向通用设计[D].北京:中国建筑设计院,2004:12.
[4]黄东锋,陈曦,林爱华,江明旭,刘鹏,陈少贞,李海,杨志明,龚春光.广东省城乡残疾人个体生活能力的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9):815-819.
[5]柳冠中,刘吉昆.产品价值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7.
[6]李佳.工业产品设计与人类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75.
[7]杨先艺,曹英,黄琦,张小山,王昆.浅析设计伦理学的发展趋势[C]//.2009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