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思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会议指出,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光伏产业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陆续出台扩内需的举措,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光伏产业已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但受全球光伏市场低迷、国内市场应用不足等影响,目前出现生产经营困难,必须支持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要在努力巩固国际市场的同时,用改革的办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进行调整实现资源配置,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非完全市场化产业,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共同发挥作用。光伏产业是非完全市场化产业,政策的作用至关重要。“国六条”指出:一是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促进合理布局,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二是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三是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支持政策,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四是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五是支持关键材料及设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光伏产业标准和规范建设。六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抑制产能盲目扩张。
产业的发展水平基于产业的发展环境,健康的发展环境基于要素的完善。规划、上网、电价、融资、技术(含“标准”),“国六条”中前五条是光伏产业发展环境不可或缺的要素。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则事关中国光伏产业阶段性、亟待突破的重大问题。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指出,要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吴新雄强调各地要充分认识光伏发电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光伏产业的发展形势,抓住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把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点在经济发达地区选择网购电价格高、电力负荷峰谷差大、补贴相对少、用电量大且负荷稳定的工业园区,按照“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原则开展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
而针对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展,各界人士也各抒己见。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暂不适合在中国大范围普及,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并不能帮助光伏企业、光伏行业尽快脱困,反而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产能过剩、盲目扩张。我国太阳能资源相对集中,西北地区、西藏地区最为丰富,华北地区可开发量不容忽视。集中开发、规模开发的先天条件非常良好,建立光伏基地的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这与风电资源的分布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在西北地区、华北地区有很大的重叠性,若风电基地、光伏基地能相辅相成。而分布式光伏电站仅适合在东部沿海地区建设,建设规模不宜过大。一方面,分布式光伏电站持续运营20年才有可能收回成本,而光伏设备的平均使用年限为25年;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工作繁琐,对并网工作要求更高,会大幅增加电网企业的投入;第三,很多人士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并不十分了解,只是限于国家层面推崇就加以颂扬,且拿出欧洲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较好的国家作为例证。而欧洲部分国家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较好与其太阳能分布、行业发展重心、政策落实、居民收入都有重要关系。国外的成功模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基本情况,一味照抄照搬只会加剧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光伏所发之电对寻常百姓而言是典型的“奢侈品”,通过分散开发怎能降低成本?只有光伏基地能够拯救中国光伏产业,我们已经在西北建立起规模不小的光伏基地,却并没能帮助光伏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周期。这与并网政策、补贴政策、储能系统方面存在的漏洞有直接关联,若能将这三方面工作做好,光伏基地盈利能力相当可观。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约为4.5GW,而“十二五”规划的光伏装机规模却高达35GW,据预测,未来还可能上调至40GW,而这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0GW。在此值得注意的一个数字是,2012年欧盟新增16.5GW光伏装机容量,可见,如果国内市场能够释放,足以缓解企业的压力。据悉,最晚在今年8月份,国家可能出台统一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入网的相关方案,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扫清道路。将推动光伏并网、电价和补贴三大问题将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红炜认为价格、融资、技术更是产业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价格永远是市场的核心,既是电力商品的核心,又是电力投资的核心;融资对于规模经济的能源尤为重要,规模经济就是“准金融”。补贴电价是多少、资金需求从哪儿来,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便回答了光伏企业家们当前心中最关心的问题;而对于技术和标准问题,没有核心技术无从真正的国际最有竞争力产业,没有标准化无从现代经济、无从光伏产业的信用体系。如果产业政策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那么政策的效果只是在搞运动而不是在搞经济。
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支持政策,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任浩宁认为,“整个市场的前景依旧不容乐观。‘国六条’能起到多大的效果还很难说,当前光伏产能的严重过剩即是缺少国家规划的结果,建议在未来的光伏规划中以法律形式明确和完善。扶持的钱谁出?从哪出?还要看最终的细则和政策落实的程度。”此次‘国六条’的出台会在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但是否可以改善国内的光伏电站经济效益,实现真正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还需进一步观望。
光伏“国六条”政策此次亮点在于金融机构要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多半光伏企业的现金流紧张程度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预期。“此次,国家出台针对光伏制造业的融资支持措施可以说是对光伏企业的‘雪中送炭’,给我们增加了发展下去的信心。”一位光伏从业者谈起这条政策颇为兴奋的说道。同时,这位从业者也非常诚恳的表示,希望金融机构能够落实。其呼吁金融机构对新能源企业给予特定的政策支持,而不是釜底抽薪,“现在很多民营企业,现在特别缺钱的时候银行往外抽钱。这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确实让光伏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希望此次政策的出台银行方面不要再看人下菜碟儿。”对于光伏企业,金融机构现在采取的政策是只收不放,下一步希望金融机构能落实政策,关键是让政策落地。未来电价政策、金融支持等这些措施的落实,将从根本上解决此前“补贴发电利用小时数少”、“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不足”的问题。
政策的支持是否可以助力光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银行针对光伏行业的贷款态度是否会因此扭转?民生证券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表示,预计银行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非市场化”贷款行为,政策出台之后亦会对不同的光伏企业“区别对待”。
同时,针对于此次国务院出台的六项措施,王海生向记者分析称,针对市场应用方面的扶持是超预期的,而针对产能方面是比较低于预期的,所以按照这样执行下去的话,就会产生需求和供给同步增加,随后整个行业的景气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做电站的人可能会受益,但是做制造业的企业估计盈利能力可能还是上不去。”
针对六项措施中提到的“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抑制产能盲目扩张”,王海生分析称,应将鼓励融资与上述措施联系起来理解,兼并重组是抓大放小的概念,就是希望扶持一批真正有竞争力的巨头企业,让他们通过兼并收购来重组一些过剩的产能。 “在银行方面,这个政策应该不会造成大面积的非市场化贷款行为,因为光伏企业拿到钱的话,有一部企业或许会拿来做兼并重组、收购,但更多的企业仅会拿资金来补充运营的现金流,相当于‘填窟窿’。”王海生补充道。
任浩宁研究员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是光伏发展的不二法则。一些规模小、竞争力弱、现金链断裂、融资不足的企业,无须再竭力扶持。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必将面临一轮彻底的淘汰,令所有的落后产能全部出清并退出,产业本身才能浴火重生。据卓创数据统计,全球光伏产能50GW ,而需求只有27.6GW 。中国光伏行业产能30GW ,已经能够满足全世界的光伏需求。光伏市场必然经历重新洗牌。 有了政府的扶持后,光伏产业能否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促使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成为光伏产业的首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