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啸 许文昌
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它充分体现了我军官兵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在深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官兵的普遍认同。但在培育中,也存在着对“献身使命”的时代价值缺乏认识的问题,有的甚至片面认为“献身使命”是“老话题、老经验、老传统”,是“官兵耳熟能详的口号,无需在教育中费时劳神”。为澄清这种模糊认识,我们必须引导官兵用时代眼光去审视“献身使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自觉地将其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方法论。
一、老话题新考验—彰显现实价值
“献身使命”是一个老话题,但在新形势下,深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面对的考验却是全新的。
多元文化思潮的考验。在这社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交流交融的时代,一些消极因素已经对官兵的使命认知产生了不良影响。有的官兵感到目前世界和我国周边局势有所缓和,没必要再“箭在弦上”苦干了。一些官兵对我军历史使命的内涵理解发生偏差,认为今后履行使命和遂行多样化任务就是抗洪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此外,纵观近几年局部战争,少数官兵对我军武器装备、人员素质、作战理念等差距有所认识,对能否打赢产生了疑虑。面对这些考验,要不断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官兵思想主阵地,使官兵有价值认知;要充分发挥官兵的主体作用,运用多种手段和载体,阐释献身使命的深刻内涵,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达到价值认同。
军事变革的考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巨大进步不仅带来了生产力形态的历史性飞跃,也带来了军事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一场新的军事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这是传统军事力量的重塑,也是对传统意义的军人的重塑。信息化战争实质上是人才的较量。作为新时代军人,要强化使命意识,自觉把个人的抱负同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神圣职责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事业中,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勤奋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装备、刻苦钻研新战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当代革命军人,才能在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地位。
二、老经验新内涵—彰显理论价值
“献身使命”是我军建设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但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理论形态中提出和传承,无疑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新内涵之一:“献身使命”是我军官兵履职尽责的基本操守。自古以来,军人把不辱使命作为基本道德准则。我国宪法赋予军队“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神圣职责。这一职责,牵系着国家安危、名族兴亡和人民福祉。正是由于我军有了以献身使命的职业精神,才使广大官兵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甘当螺丝钉;能够在执行重大艰巨任务时,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实践证明,只有牢固确立献身使命的价值观念,始终把献身使命作为履职尽责的基本操守,才能不愧于革命军人的称号,才能产生履行神圣职责的不竭动力。
新内涵之二:“献身使命”是我军官兵为党和人民事业勇于牺牲的忠诚品格。我军使命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保障。人民军队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表现在多个方面,而革命军人献身使命的价值追求,生动体现了我军官兵为党和人民事业勇于牺牲的忠诚品格。献身使命,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就是“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是人民军队存在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这也是革命军人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现。
新内涵之三:“献身使命”是我军官兵扎根军营的价值追求。自建军之日起,一代代革命军人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无愧于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望,尽职尽责地跑好自己手中这一棒,谱写了一曲曲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英雄壮歌。我军历史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军人,只有完全融入军队发展建设事业之中,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军队的事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才能在不断奉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使献身使命成为自己在军营建功立业的自觉选择。
三、老传统新作为—彰显运用价值
新时期,我军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的变革、环境的变化、使命的拓展及官兵成分的变化,都呼唤我们必须在“献身使命”中谋取新作为。
爱军精武矢志打赢。爱军精武是革命军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献身使命的情感基础和实践要求。爱军,就必须热爱军营、扎根军营、建功军营,自觉做到面对“市场”心不动,情系“操场”志不移,瞄准“战场”弦不松,要对国防事业倾注满腔热忱,无怨无悔,把自己的青春、才智和力量毫无保留地献给国防事业。精武,就必须把勤学苦练,钻研军事,贯穿于自己军事生涯的全过程。要努力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把军事素质的基本功打扎实;要熟练使用手中武器装备,掌握遂行战斗任务的战术技术;要学习军事领导、军事指挥和管理知识,拓宽学习领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立足岗位履行使命。本职岗位是革命军人献身使命的基本平台,爱岗敬业是革命军人履行职责、献身使命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要深刻认识到能否做到爱岗敬业,不仅影响个人成长进步,而且关乎部队发展和战争胜负。要自觉强化敬业精神,切实增强履行职能使命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增强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铭记职业的崇高,始终保持永不自满、奋勇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勇立新军事变革的潮头,主动作为,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做一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能够担当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的革命军人。
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在新的战争形态中,由于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系统的大量使用,传统的直瞄对射式战斗场景,将越来越多地被“按钮操作”、远程打击所取代。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远程精确打击和大杀伤力,使未来战场更加惨烈,容易导致官兵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加之舆论战、心理战等手段的“软杀伤”作用愈益突出,就使官兵战斗意志和作战心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如果不具备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就难以适应未来战场的险恶环境。因此,要坚持在严格训练中磨炼战斗意志、锻造过硬作风、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实战能力,尤其要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战争观、生死观,确保战争来临的时候能够冲在前、打得赢,同时要始终坚持以人文本,把爱护官兵生命与培育战斗精神统一起来,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
作者简介:唐啸(1986.6-),男,·湖南长沙; 学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