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途径

2013-06-25 09:4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苏联专家

周 萍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向苏联全面学习,有些方面以借鉴为主,立足于我国实际,有些方面则盲目照搬了苏联的经验。中国全面学习苏联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新中国对苏联的学习途径是各式各样的,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三种。

一、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大力宣传苏联建设的成就和先进经验

新中国学习苏联形式是多样化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通过苏联文化成果的介绍,各种交流团体的互派,各种讲座、报告、座谈和展览的举办,中苏人民互相通信等各种方式介绍苏联,通过对苏联的进一步了解,新中国掀起了学习俄文的热潮。各种报告会、讲演会、展览的组织,是经常采用的方式。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9月,就举行了以中苏友好为主题的讲演、座谈和报告98,699次,参加人数49,153,959人。

第二是翻译出版苏联的各类书籍和资料,既包括政治理论方面的著作,如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又包括文艺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苏联的经典著作、哲学类书籍、社会科学、政治法律、军事科学、文化教育、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书籍、文艺作品、教科书、文学艺术以及科技教育方面的书籍被大量地出版翻译,中国人民对苏联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从1949至1953年,用中文出版的苏联书籍就有3100多种,其中社会科学书籍943种,文教书籍348种。到1956年,新中国翻译出版的苏联科教书约有1400种。当时,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和发行的苏联书籍就高达1216万册。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在所有翻译出版的苏联书籍中是发行量最大的,从1949年到1952年期间,出版发行量就高达272.25万册。中国制作、印刷的介绍苏联经验的宣传材料,其品种之多、发行量之巨委实令人惊叹。

第三是大量翻译苏联电影。20世纪50年代,苏联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学习十分紧密。作为中苏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苏联电影对新中国电影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时,大量的各种题材的苏联影片,无论是革命战争片、纪录片、科教片,还是动画片、娱乐片、幽默片、木偶片,都在新中国得到译制和广泛放映。在各种会议和活动的间隙,在机关单位、部队、学校和乡村都会经常放映苏联电影。像《团的儿子》《米丘林》《列宁在19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乡村女教师》《彼得一世》《奥赛罗》《白痴》《伟大的公民》《母亲》《岛克兰诗人舍甫琴柯》等电影在新中国是人人都耳熟能详的。苏联电影里的英雄人物,是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优良品质鼓舞和激励了新中国青年的成长。当年的苏联电影不仅提高了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还以其积极向上的主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革命意志。

第四是新中国通过在报刊杂志上大量发表社论、评论、通讯等形式的文章,进一步介绍苏联工业、农业、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宣传学习苏联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号召向苏联学习。正是通过开展以上丰富多彩的活动,苏联给新中国的广大干部、学生、群众、工人产生并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更加热情地开展了对良师益友苏联的学习。

二、实行“请进来”的策略,聘请苏联顾问和专家来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直接传授苏联的管理制度、先进经验、方法和技术,为新中国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其实,苏联专家对新中国的指导和帮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已经进行了。据统计,在华的各类苏联顾问和专家在1950年以前已超过600人。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经过中苏对来华专家的待遇和条件商定后,苏联援华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大批陆续来华。1953到1957年间是苏联派遣顾问和专家来华的高峰期。据统计,从1950到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的苏联专家共计1093人。截至1953年底,已回国741人,留在厂矿企业的342人,其中重工业部系统159人,燃料工业部系统102人,第一机械工业部系统52人。来华的苏联专家分布在中国16个城市,500至600个单位工作。据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1957年1月4日向苏共中央的请示信中披露:“目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部门工作着2739名苏联非军人专家,其中科学和文化领域的顾问和专家403名,经济领域的顾问123名,提供技术援助的专家2213名。除此以外,在中国工作的还有374名军事顾问和专家。”20世纪50年代,共有1万多名苏联专家和顾问先后来到中国帮助建设项目,上至中央,下至基层,分布到各个部门和各行各业。1954年《人民日报》发表《进一步加强向苏联专家学习》的社论指出“事实证明,向苏联专家学习乃是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经验最实际、最有效的方法”。苏联顾问和专家直接参与到新中国各行各业的建设中,积极传授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当时在苏联援华项目的建设中,苏联专家和顾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积极参与了援华项目的筹备和生产的全过程中,保障了援华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苏联专家还帮助我们培养出了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他们通过讲授技术课、现场指导工作、翻译讲解文献资料等各种方式,耐心而无私地向中国干部、工人传授知识和经验,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当时中国人民不仅从苏联专家那里学到了知识、技术,而且向他们学习了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好的工作方法。

新中国成立初的几年,大量的苏联专家和顾问受邀来到北京,他们积极参与到新中国管理制度的建立,重大问题的决策、企业管理、技术干部管理、军事技术、政治法律、经济技术领域及新中国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等各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领导给予了苏联专家极高的赞誉,聂荣臻曾经说到:“很多苏联科学工作者和专家,在中国的工业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起步的时候,曾给予了积极热情的帮助,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开拓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苏联技术专家来华人数表(截止到1960年1月1日)

三、实行“走出去”策略,新中国大量派遣各行各业人员直接到苏联考察和取经,实地考察和学习

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急需大批的建设人才。为了解决这个燃眉之急,新中国大量选派各行各业的人员赴苏学习,时间上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我们派学生出国学习的工作到1959年为止,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950年至1953年的“严格选拔,宁缺勿滥”,三年共派出1700多名。二是1954年至1956年的“严格审查,争取多派”和“以理工科为重点兼顾全面需要”,那三年共派出留学生5800多名(其中研究生1200多名)。三是1957年至1958年“多派研究生,一般不派大学生”。到1959年,我国一共派出6900多人。

基于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和苏联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党和国家号召向苏联学习,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氛围下,我国留学生在1953年到1959年期间大量到苏联学习,形成了留苏的高潮期。1950年,新中国向苏联派出了第一批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大多都是新中国的名校,如北大、清华、燕京以及其他几所大学的的时代骄子。从1951年8月起,大批的留学人员开始到苏联学习,这一措施在当时是行之有效的,通过留学的方式可以直接向苏联学习,这也是为新中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最有效的办法。当时,我国向苏联派去了包括研究生在内的375名留学生,所学的专业都是与国内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为了加强对留苏人员的保障,1953年5月新中国发布了《关于1953年选拔留苏预备生的指示》。据统计,从1950年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其中向苏联派出8310人,占派出总数的78%。当时,新中国通过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学习和技术骨干去苏联实习两种途径,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科学技术人员。

20世纪50年代出国和留苏人数表

当时,中苏互派的各种交流团体包括参观和访问团体以及中国赴苏学习团体。就民间交往而言,从1949到1955年10月,我国派出了137个代表团到苏联访问。同期,苏联也派出63个代表团到我国访问,它们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接待。如果把这些代表团人数累计起来,是成千上万的。访华的苏联团体经常在他们所到之地被邀请向中国群众介绍苏联的有关情况。还有许多苏联著名的学者、艺术家应邀来我国讲学、演出,给我们带来了苏联先进的文化、艺术和科学。中苏两国代表团在访问期间与该国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广泛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在回国后,这种深厚的友谊又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访华及访苏人员的介绍使广大中国群众以亲耳倾听、亲眼目睹的方式加深了对苏联及中苏友好的了解与认识。

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倡导学习苏联,是由历史的、现实的、国内的、国际的、主观的、客观的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当时新中国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了获得经济技术及其他援助,加之国际国内环境非常严峻、国民经济急需恢复、苏联模式的示范作用以及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对苏联模式的心理认同等因素,共同促使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走上了全面学习苏联的道路。

新中国主要是通过的“大力宣传、请进来、走出去”三种途径全方位学习苏联的,既有政治理论上的学习,也有经济技术上的学习。这一时期,我国得到了苏联全方位的支持和援助,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科学技术文化、军事以及教育等各个领域均以苏联为榜样,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建设。苏联模式对新中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李巧宁.“中苏友好话语”的构建:1949年─1960年[J].当代中国研究,2007,(1).

[2][苏]鲍里索夫.苏中关系(1945-1980)[M].北京:三联书店,1982:48.

[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卷[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386-388.

[4]刘晓.出使苏联八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107.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共党史资料(第82辑)[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192.

[6]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下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795,800.

[7]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197.

[8]李晶侠.建国初期的留苏学子们[J].国际交流与合作,2004,(4).

[9]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第2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243-244.

[10]廖经天.中苏友好讲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14.

[11]彭明.中苏友谊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60-289.

猜你喜欢
苏联专家
专家介绍
致谢审稿专家
·专家介绍·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