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大明今年45岁了,他23岁大学毕业就到了现在的单位,至今已经整整22年了,目前还只是个副主任科员。如果近一两年还提不上去,他可能很难再有机会了。在不久前的同学聚会上,他特别苦闷,同学们开着名车、一身名牌在他眼前晃,给了他很大的心理压力。
大明常常胡思乱想,比如自己是否应该换个工作,或干脆辞职下海经商等。他为此焦虑不安,但却赶不走他年龄越来越大的现实。
像大明这样,事业上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或者遇到了困境、瓶颈,都会对自己年龄渐大、事业未成的境况产生悲观、消极情绪,这就是所谓的“年龄恐惧症”,也就是心理专家所说的“中年危机”。
此症最大的信号,就是自身的沮丧感,并伴随着失眠或者嗜睡,食欲下降,总觉得不舒服。令人困扰的生活事件往往也会加剧这种沮丧感,使人开始怀疑人生的一切,人生态度也变得比从前消极,进一步加重人到中年、风雨飘零的感觉。这类男人常常会选择沉默和逃避,情况严重者甚至会选择自杀作为逃避方法。
不过,有适当心理准备的人都能平稳地度过这样的中年危机。人到中年后,关键是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方向,要逐渐由关注身外之物变为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灵,这样才能减轻心理压力。中年男人能否真正消解“年龄恐惧症”,就要在财、情、名等方面“放得下”。
当然,人出于本能,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个人进取、社会进步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物极必反”,一味不切实际地以过高的期望值来对待人生,也许正是有些人每天都在郁闷愁怨的心理困境中消磨宝贵时光,终生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根源。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就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
无论工作再忙,都应该保留每天看书、学习的习惯。对抗浮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知识中寻找强大的力量,自身内心强大的人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果压抑、沮丧的心理已经影响身体,不妨安排一次长假,回到故乡去看看或者到异域旅游,调整一下状态。
(潘光贤摘自《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