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认识定位与新闻语篇的批判性阅读
——以《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的两则同题报道为例

2013-06-23 16:26王国凤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信息内容来源

王国凤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语篇认识定位与新闻语篇的批判性阅读
——以《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的两则同题报道为例

王国凤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认识定位指人类对知识的评价,包括人类获得知识的来源与方式、知识可靠性、相关性和应用范围。本文以新闻语篇的显著特征——信息来源为切入点,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德班气候会议的报道为例,比较两则报道在信息来源这一语篇构建策略上的异同,分析记者如何通过使用这一策略隐晦表达各自态度,探讨怎样在教学中把历史情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语言符号联结起来,使学生认识到符号是构建知识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新闻语篇;认识定位;信息来源;批判性阅读

1.0 引言

2011年6 月,我们通过对浙江、江苏和上海10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得知(每所高校1份问卷,共收回97份,有效问卷94份),媒体英语教学存在一定问题:课程定位不甚准确,65%只把它当作报刊选读,作为学生通过专四、专八的敲门砖;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没有传播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学术背景,对批评话语分析等方法不甚了解,对媒体英语的传播学精髓了解甚少,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闻语篇的客观性背后隐藏着暗示、劝说、新闻记者和其所在机构的态度和情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但新闻报道的选题、内容编排、框架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记者还使用各种常规修辞手段(如比喻、拟人等)和其它篇章构建策略(如直接叙述、指明或隐藏消息来源、引述、突出数字等),一方面制造“客观”的假象,另一方面暗暗把读者引向他们预设的解读立场,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所要传达的观点。本文意在通过探查新闻语篇的认识定位(Epistemological Positioning),从批评语言学的视角分析在二氧化碳减排等关键问题上持不同立场的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德班气候会议的总结报道,揭示貌似客观的新闻语篇是如何通过运用认识定位这一非常规修辞策略来实现他们的写作动机,表达他们的态度和情感的。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0 认识定位、信息来源与新闻语篇

2.1 认识定位

认识定位是指对知识的评价,与广义的以功能主义为导向的言据性(Evidentiality①,又译为“可证性”、“实据性”)有某些重合之处。从词源来看,“epistemological”一词源于希腊语“epistēmē”,意即“know ledge(知识)”;而“evidentiality”来源于“evidence”,意为“证据”,是“知识的证据(evidence of know ledge)”(Bednarek,2006:637)。基于Chafe (1986),Biber(1989)和Bednarek(2006)的相关研究,认识定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基础(basis of know ledge),即言据性:是指获得知识的来源或方式,如获得的知识是听到的、看到的或是推测出来的;

(2)知识可靠性(certainty of know ledge),即认识情态(epistem ic modality):指说话者或作者对于知识的肯定程度;

(3)知识相关性(deviations from know ledge):指说话者或作者所阐述的知识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受话者或读者的世界知识范围;

(4)知识应用范围(extent of know ledge):即知识的局限性,只能应用于某些领域、某些方面。

两相对照,认识定位的范畴更大,它涉及到信息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和知识范围,深入至语境,因此更适用于篇章分析。但上述分类实际上有所交叉,难以用于具体分析。首先,知识可靠性既可以通过认识情态may、should、must等来表示,也可以通过获得知识的方式来暗示(Chafe,1986:266)。其次,知识来源蕴含了知识的可靠程度,来自于公信力强的信息来源的信息内容总是比公信力差的可靠,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基础即意味着知识的可靠性。再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往往被视为是“最可靠的知识”(Sweetser,1984:13)。因此,新闻语篇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记者本身,最可靠的知识是记者的所见所闻,所以直接叙述是记者最常用的策略之一。

从上述分析来看,知识的可靠程度主要依赖于认识情态和知识来源(或信息来源)来判断。认识情态表示的是语篇生产者对命题真伪程度的态度(Palmer,2007;郑群、彭工,2009),知识来源则是语篇解读者判断命题真伪程度的主要依据。有研究曾经统计过新闻语篇中传闻证素(evidential of hearsay,又称“言语证素”)的比例,远远大于其它证素(包括包含了认识情态的信度证素)(胡壮麟,1994; Hsieh,2008;王国凤、喻旭燕,2011)。因此,信息来源可说是判断新闻语篇信息可靠度最重要的指标。

2.2 新闻语篇中的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sourcing,又称为“消息来源”、“消息源”、“新闻源”)的框架构建作用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信息来源是“塑造框架的重要变项”(臧国仁等,1997:149),“对于新闻故事的意义塑造作用重大,有助于框架公共话语”(Coleman et al.,2006: 549),是衡量新闻客观性的重要指标(Cotter,2010; Pounds,2010)。尤其在竞争性框架中,有利害关系的信息来源彼此竞争,信息来源的选择、所引述的信息内容、信息内容的篇幅长短,都意味着强调或压制某些信息,是有效的框架装置,是构成总体框架的关键因素(Brockmeier,1992;Entman,1993;Speckman&Bichler,1999;Dickerson,2001;Kim,2006),记者的意图是以有利于自己和自己所在机构的方式建构事件的社会现实(Tuchman,1978;辛斌,2006;Chang,2008;单胜江,2011)。但这些研究都没有对信息来源的公信力在引导读者的阅读立场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Chang(2008)曾指出,评价新闻来源及其叙述内容的重要性有五个处理操作指数,分别为:(1)导语中新闻源出现的次数;(2)新闻源第一个完整引述的位置;(3)新闻源第一个完整引述内容的长度; (4)新闻源完整引述的次数;(5)新闻源出现的总次数。这种提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乏偏颇之处。读者不可能紧跟记者去采访,所以在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不可能知道引述的内容是否有断章取义之嫌。另外,从新闻实践来看,导语中重复出现新闻源的几率几乎为零。我们统计了来自中美主流媒体《光明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日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汉英硬新闻语篇各500篇,发现导语中没有重复出现同一信息来源的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同一信息源出现的次数、信息来源的引述内容长度,都是考量新闻源在语篇构建中的重要性的指数。

辛斌(2010)还讨论了引语(即信息内容)和引述者(在新闻语篇中,即记者)的语用关系。他认为,引语的“声音”(voice)与引述者的声音的融合程度、转述语境支配或影响引语理解的程度、引语表达原话的人际功能意义(interpersonalmeaning)的程度,是转述言语对话性分析的三个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只有把信息来源和信息内容置于广阔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中去考量,才能有效辨识篇章生产者的动机和立场。

信息来源是新闻语篇的显性篇章特征,广泛存在于报道中,理论上亦比较清晰,易于为学生接受,因此本文以这一视角作为新闻语篇认识定位的切入点,从记者对信息来源的选择、信息内容的选取上来分析报道背后的立场和态度。

3.0 语料和分析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目的地选取不同媒体、同一话题的语料进行比较阅读,并遵循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严格控制变量,每个研究只关注一个语篇特征,分析记者对某一语篇特征的应用策略、隐含的态度以及对于读者解读角度的引导作用。本研究选取的两个语篇为:一篇发表于2011年12月12日,来自于《中国日报》的网页;另一篇发表于2011年12月11日,来自于《纽约时报》的网页,话题均为刚闭会的德班气候会议。

两篇语料均为硬新闻语篇。辛斌(2006)认为信息来源包含以下三类:(1)具体确切的消息来源:有名有姓,或有确切身份;(2)含糊不定的消息来源:不直接点明,用一些不具体的词语暗示(如Local sources said…);(3)不提及消息来源:使用被动结构(如it’s reported…)或者一些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Statistics show…)。本文照此标准对信息来源进行定性标签,然后通过统计、对比两个语篇中信息来源的数量、相对应的信息内容长度以及主要信息来源和信息内容,一方面探查记者的写作目的、态度、情感,另一方面探析这两篇报道的记者在信息来源使用策略上的异同,分析信息来源的篇章构建作用。

4.0 个案分析

德班气候会议是联合国在南非德班举行的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会议。因为牵涉到各方政治、经济利益,实际上它是一个大型的国际谈判会。这次会议虽然决定延长《京都议定书》的期限、设立气候基金,但在减排、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等方面,并未达成一致协议。190多个国家分成几大利益集团——以中国、印度、南非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欧盟和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经过72个小时的疲劳战,意见仍然相左。因此,在这两篇报道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性框架十分明显,对立几方的声音在报道中都有所体现。

4.1 信息来源数量

两篇报道的长度和句子数量基本相当,均出现了9个不同的信息来源,分别来自四大阵营: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以欧盟、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联合国官员和各方专家。详见下表:

表1 信息来源分布情况(单位:个)

从表1看,两篇报道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注度都差不多。不同的是,《中国日报》突出了联合国官员,《纽约时报》则强调了专家意见。联合国在这种分歧严重的国家事务中,只有调停作用,没有实质性权力。中国自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XXVI)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以来,一直都很珍惜这个国家事务的政治舞台,这便表现为《中国日报》重视联合国官员的言论。而美国是联合国会费的第一大承担者,占20%多,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世界第一,甚至以拖欠会费为要挟,用经济手段来增加政治筹码,因此《纽约时报》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

两篇报道还均出现了同一信息来源在文中多次(甚至连续)出现的现象:

表2 信息来源出现的频率(单位:次)

《中国日报》的报道中,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出现6次,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在接近末尾处连续出现2次。谢振华“首发”连续出现3次,接着是欧盟和印度,然后又连续出现3次。出现如此密集,信息凸显的目的是达到了,但客观性未免打了折扣。相比之下,《纽约时报》的信息来源密集度不高,4个专家出现5次,出现两次的是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气候变化和能源专家Michael A.Levi。

4.2 信息内容长度

在新闻报道有限的篇幅内,信息内容的长度意味着信息的凸显地位(salience)和重要性。信息内容越长,一般来说,越凸显其重要性。

表3 信息内容长度(单位:词)

表3和表2相呼应,《中国日报》中方的信息内容长度最大,《纽约时报》则突出了专家。进一步统计的结果是: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出现6次)的引语为142词,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气候变化和能源专家Michael A.Levi(出现两次)的引语长度为104词,分别为两报之最。

两篇报道差异比较明显的还有南非。《纽约时报》没有南非,而《中国日报》虽然只提及南非一次,其内容长度却有41词,仅次于中国代表团。显然,《中国日报》视南非为第三世界的主要盟友,而《纽约时报》眼中的第三世界主要是中国和印度。

4.3 信息来源的公信力

虽然两篇报道都没有出现辛斌(2006)信息来源分类中的“不提及信息来源”的情况,但是还有略有区别。《中国日报》的信息来源均显示了具体人物、身份或所在机构,而《纽约时报》却出现了三个比较含糊的信息来源,如下:

(1)Observers and delegates said that the actions taken at themeeting,while sufficient to keep the negotiating process alive,woul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limate change.

(2)They(delegates from China and India)said thatmandatory cuts would slow their grow th and condemn m illions to poverty.

(3)Some analysts argued that the Europeans were required to comprom ise on their position,accepting a vague prom ise of a legal treaty without assurances it would ever be ratified.

这样的信息来源削弱了信息内容的可信度,尤其是第一处的observers and delegates(观察家和代表团),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几大阵营,不知代表的是哪方看法。第三处的some analysts(一些分析家)也相当没有可信度,信息内容也没头没尾,他们认为欧洲最后会在核心条款上妥协,却没有任何依据,而且还和后面的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气候变化和能源专家Michael A.Levi的看法有不同之处,后者认为欧盟会坚持目前立场。

4.4 主要信息来源和主要信息内容

上文4.2中谈及,《中国日报》最主要信息来源为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和中国首席谈判代表苏伟,《纽约时报》为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气候变化和能源专家Michael A.Levi。谢振华传达的最主要信息为中国代表团对于发达国家的谴责,认为发达国家在减排、转让技术上缺乏诚意;苏伟表达的是对这次会议的总体评价,认为这次艰苦的会谈取得了很大成绩。两者相得益彰,非常明确地表示了中国政府的态度。

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气候变化和能源专家Michael A.Levi出现在《纽约时报》报道的末尾,从篇章框架来看,实则整篇报道的总结,他认为此次会议无所成果,还分析了德班会议各方的立场,并由此推测气候会议的谈判还将是原地踏步。

如何在语篇结束时成功表达自己的声音,使新闻报道的意义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塑造,是新闻记者布局谋篇的主要任务之一(Coleman et al.,2006:549)。《中国日报》在报道末尾也引用了位列世界三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Pricewaterhouse Coopers)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所所长Jonathan Grant的话语,赞扬了中国自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以来起到的建设性作用,着重阐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扩大的事实。此处,信息内容的声音和记者的声音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篇章语境下,记者假借Jonathan Grant之口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4.5 分析结果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两家媒体对德班气候会议的报道着力点明显不同:《中国日报》突出中国的立场和态度,并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纽约时报》则着力比较均匀,评价了各方的态度。两者对此次会议的最终成果也持不同看法,《中国日报》认为取得了较大成绩,而《纽约时报》则认为会议毫无成果,不可能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

从信息来源的使用上来看,两家媒体的总体策略相似,但具体策略上却有差别:《中国日报》比较集中地引用了中国代表团的话语,《纽约时报》各方信息看上去比较均衡;《中国日报》的信息来源都精确到个体,《纽约时报》则有三处比较含糊;《中国日报》出现了南非和联合国官员的声音,《纽约时报》没有;《纽约时报》引用了4位专家的话语,《中国日报》只出现一处。

5.0 结语

无疑,记者在构建新闻语篇时,预设了一定的认识定位。记者在决定信息来源和信息内容的取舍和表达时,受到主导新闻框架的意识形态驱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困难,还需使用“诱导模式(pattens of elicitation)”(赵敏、郭庆民,2008),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背后的“故事”,如报刊的背景、事件的背景、事件相关利益方的背景,把这些宏观的历史情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微观的语言符号在新闻语篇中联结起来,认识到语言符号是构建现实的手段。

有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基本不会随着基础语言知识的提高而提高,“理想读者”的立场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唐丽萍,2010)。要让学生需要消除迷信权威的心理定式,摆脱唯书唯师的教育传统(潘家明,2009),在媒体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评价理论、转述动词、名物化、言据性等语言学理论和框架、消息源等传播学理论,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解构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找到合适的语篇进行示范阅读,有理有据,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注释:

①Evidentiality,经胡壮麟介绍入国内,译为“可证性”,参见胡壮麟《语言的可证性》,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第9-15页;译为“言据性”,参见朱永生《试论现代汉语的言据性》,载《现代外语》2006年第4期,第331-337页;还有译为“实据性”,参见牛保义《国外实据性理论研究》,载《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1期,第53-61页。本文采用“言据性”的译法。

[1]Bednarek,M.Epistemological positioning and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news discourse:A text-driven approach[J].Text and Talk,2006,26(6): 636-660.

[2]Biber,D.Styles of stance in English:Lexical and grammatical marking of evidentiality and affect[J].Text,1989(9):93-124.

[3]Brockmeier,L.Politics and the war on drugs: Patterns of news coverage[Z].Paper subm itted to The Annual Meeting of AEJMC,Montreal,Quebec,Canada,1992.

[4]Chafe,W.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A].In W.Chafe&J.Nichols(eds.).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C].New York:Ablex,1986.261-272.

[5]Chang,Kuang-kuo.Who says what?Competition over news frames in the U.S.press coverage of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Z].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TBA,Montreal Quebec,Canada,2008.

[6]Coleman,C.H.,H.Hartley&J.D.Kennnamer.Exam ining claimsmakers’frames in news coverage of direct-to-consumer advertising[J].Journal of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6,83 (3):547-562.

[7]Cotter,C.News Talk:Investigating the Language of Journalis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8]Dickerson,D.L.Fram ing“Political Correctness”:The New York Times’tale of two professors[A].In S.D.Reese et al.(eds.)Fram ing Public Life:Perspectives on Media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World[C].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2001.163-174.

[9]Entman,R.M.Fram ing U.S.coverage of international news:Contrasts in narratives of the KAL and Iran air incident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41(4):6-27.

[10]Hsieh,C.Evidentiality in Chinese newspaper reports:“Subjectivity/Objectivity as a factor”[J].Discourse Studies,2008,5(2):205-229.

[11]Kim,Y.S.Finding fram ing devices:Patterns of source selection in framed Korean online news media[Z].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University of Adelaide,Australia,2006.

[12]Palmer,F.R.Mood and Modality[M].Beijing:World Book Publishing Company,2007.

[13]Pounds,G.Attitude and subjectivity in Italian and British hard-news reporting:The construction of a culture-specific‘reporter’voice[J].Discourse Studies,2010,12:106-137.

[14]Speckman,K.R.&L.A.Bichler.Coverage of Mars exploration:Media messages about women scientists[Z].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AEJMC,New Orleans,Los Angeles,1999.

[15]Sweetser,E.E.Semantic Structure and Semantic Change:A 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y of Modality,Perception,Speech Acts,and Logical Relations[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4.

[16]Tuchman G.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M].New York:Free Press,1978.

[17]胡壮麟.可证性,新闻报道和论辩语体[J].外语研究,1994,(2):22-28.

[18]唐丽萍.英语学习者阅读立场之批评话语分析及其启示[J].外国语,2010,(3):22-28.

[19]潘家明.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9,(3):121-123.

[20]单胜江.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11,(3):78-81.

[21]王国凤,喻旭燕.汉英新闻语篇言据性类型学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2): 30-33.

[22]辛斌.《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1-4.

[23]辛斌.引语研究的语用修辞视角[J].外语学刊,2010,(4):67-73.

[24]臧国仁,钟蔚文,黃懿慧.新闻媒体与公共关系(消息来源)的互动:新闻框架理论的再省[A].陈韬文等主编.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C].香港:卢峰学会,1997.141-183.

[25]赵敏,郭庆民.教师课堂教学的诱导模式和性质[J].山东外语教学,2008,(4):60-66.

[26]郑群,彭工.情态和语类特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9,(6):3-8.

Epistemological Positioning and Critical Reading in News Discourse: A Case Study of News Reports in China Daily and New York Times

WANG Guo-feng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ejian University,Ningbo 315100,China)

Epistemological Positioning refers to human being’s assessments concerning knowledge,including source of knowledge,the way knowledge is acquired,certainty of knowledge,deviations from knowledge and exten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alient feature of news discourse—sourcing,exemplified by two news reports on the Durban Climate Conference respectively from China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Itmakes a contrast and comparison of this specific discourse construction strategy,analyzing how the journalists in the two reports express their attitudes in a covertway by employing this strategy.Italso explores how to combine the three elements—historical situations,social-cultural contexts and linguistic signs in teaching to guide students to realize that linguistics signs are ameans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to cultivat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news discourse;Epistemological Positioning;sourcing;critical reading

H030

A

1002-2643(2013)04-0037-06

2012-08-12

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英美主要报纸的中国形象:话语视角”(项目编号:2013M531443)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成果之一。

王国凤(1973-),女,汉族,浙江宁波人,副教授,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学、话语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信息内容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漫画
浅析知识仓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信源、信息内容、情绪特征对微博转发的影响探究
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创新与完善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的影响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
汉语流行词汇英译问题探究——兼谈《中国日报》网站流行词汇英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