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钧
(上海戏剧学院,上海,200040)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生于浙江嘉兴,1944年12月26年逝世于嘉兴,享年32岁。他是我国莎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莎士比亚翻译家。从1935年到1944年不到10的时间,朱生豪译出莎剧31部半,为中国莎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领域中的一座丰碑。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我国杰出的戏剧家、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以下简称“中莎会”)首任会长曹禺最崇拜、最敬佩的一位戏剧大师。有人问曹禺,“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他不假思索地用十分肯定和赞叹的语气迅速答道:“当然是莎士比亚!”并进而解释说:“莎士比亚和达·芬奇同样是伟大的天才,人类的奇迹。”他赞美莎士比亚用诗一般的语言创造了“千百个不朽的人物,各有自己的世界”。(郦子柏等,1981)
对中国译界楷模、杰出的莎剧翻译家朱生豪,曹禺曾多次给予崇高的评价和大力的推荐。1979年冬天,曹禺应邀出访英国,兴致勃勃地来到他少年时代就心神向往的莎士比亚故乡——英格兰中部的斯特拉特福镇。在主人的欢迎宴会上,曹禺郑重地把一套精装最新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文版,以朱生豪为主译)和他自己翻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单行本赠送给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剧院一位很有名望的演员匹克代表剧院全体人员说:“感谢中国的同行为莎士比亚的故乡增添了一份财富。”这既是对以曹禺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的感谢,也是对中国杰出莎剧翻译家朱生豪的褒奖。
就在这次访英之行前夕,1979年11月3日,英国一个历史悠久,以演莎剧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老维克剧团来华公演《哈姆雷特》。为此曹禺特作“有朋自远方来”一文刊在《人民日报》,表示欢迎。在文中,曹禺在历数邓以蜇、曹未风、卞之琳、方平等莎士比亚翻译家之后,更特别地说到“……像朱生豪,更是把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作为终身事业,不幸旧社会恶劣环境迫使他死于贫病,差六个剧本没有完成全集的翻译。”曹禺还指出,1978年以朱生豪主译的“全集译文出版了,这是一件大家期待多年的大事。今后,莎士比亚在中国的研究和介绍必然还会有更大的发展。”(曹禺,1979)
对被“左”倾错误封杀达10余年之久的朱生豪主译的莎剧全集译本,曹禺作出如此评价,这在当时的莎学界真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福音,它宣告了中国莎学的春天即将来临。
1988年,杭州大学的两位学者吴洁敏、朱宏达历经4年之久,终于完成我国第一部《朱生豪传》。著名翻译家、浙江文联主席黄源先生为该书作了一篇长序,并建议作者请曹禺题写书名。曹禺获知后,不但欣然命笔,迅即题写了书名,还给黄源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
“朱生豪先生一生为莎士比亚译作,功绩奇绝。且身前贫苦,不屈不折,终于完成大业,实深敬佩。不知身后子女与夫人是否均有妥善安置?至以为念。
你为他作序,是再好不过的事。嘱写书签,今奉上。……”
纸短情长,一封简短的信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有对朱生豪一生崇高的评价,又有深深的敬佩之情和对朱生豪和家属近况的真挚的关切。朱夫人及其子女获知后十分感动。
1992年是朱生豪诞辰80周年。中莎会在曹禺的关怀下,设法得到有关单位资助,于4月18日在上海举行了纪念朱生豪诞辰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莎会会长曹禺亲自为大会题词,赞扬朱生豪“正义凛然,贡献巨大”。
此时的曹禺已处于重病之中。就在重病期间,他仍然十分关心朱生豪80诞辰的纪念活动。中莎会派会员、著名话剧演员、莎剧导演佟瑞敏老师去医院取题词,考虑到曹禺的身体状况,佟老师本来想最多坐半小时便走,然而曹禺一听佟谈起他创作的讲述朱生豪生平事迹的电影剧本《孤独的诗魂》时,很感兴趣,竟忘了重病在身,同他足足谈了三个半小时。
曹禺先生对朱生豪高度评价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他对朱译本莎剧演出的高度评价。曹禺一再强调,剧本的生命力在于演出,莎剧的剧作首先是为了演出,也只有在演出实践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莎剧的精神实质及其艺术特色。
1986年4月10日至23日,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北京、上海两地同时举行,历时14天,其规模之大和影响之深在中外戏剧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时任中国剧协主席、中莎会会长、莎剧节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曹禺,自始至终参加了莎剧节活动,倾注了其全部精力。
剧本的生命力、影响力要经过演出的检验。莎剧译本的生命力、影响力也要经过演出的检验。在首届莎剧节期间,《泰脱斯·安德洛尼克斯》、《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奥赛罗》、《终成眷属》、《冬天的故事》(越剧)等许多剧目采用的都是朱生豪的译本。曹禺十分关心这些译本的演出质量,并对他们演出的成功给予高度的评价。
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出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由胡伟民执导,主要演员有焦晃(饰安东尼)、娄际成(饰凯撒)、郑毓芝(饰克莉奥佩特拉)等。这台戏1984年、1986年曾两度演出,采用的均是朱生豪的译本。主要演员功力不凡,在剧本台词上狠下功夫,演出十分成功。整体上严谨、流畅,富有现实感。舞台上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欢乐的埃及和一个残酷的罗马”的鲜明对照,在揭示安东尼纵情声色导致政治上失败的悲剧性的同时,更鞭挞了凯撒的追权逐利和冷酷无情。演出通过“纵情胜无情”的主题,衬托出莎士比亚对人性和人情的肯定,从而避免了单纯讲述一个爱情悲剧故事的平庸格调。更可贵的是,主创人员并没有将这一切作简单化的直露处理,而是透过朱生豪译本的精采台词,在极其复杂的性格刻画和充满激情的冲突中,流露出莎翁充满哲理的诗意。
演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此剧首演时,中央电视台通过国际卫星向世界进行了实况转播。直到2012年,此剧在上海第三度演出,用的仍是朱生豪的译本(由焦晃、顾永菲主演),仍然受到新一代青年观众的热烈欢迎。
这些演出的成功,既是莎剧的成功,同时也是朱生豪译本的成功,它在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戏剧舞台上,发出熠熠光彩。曹禺对这些戏的高度评价,也包含了他对这些译本成就的褒奖。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曹禺仍念念不忘朱生豪对中国莎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念念不忘中莎会一定要让世界人民了解这些成就。
1995年3月10日,笔者受中莎会委托和中莎会另一位副秘书长孟宪强教授一起专程进京,来到北京医院,看望中莎会会长曹禺先生,向他具体汇报中莎会准备组织一个代表团,参加第6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事宜。同行的还有中莎会理事、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郑土生副研究员。
病房内宽敞明亮,一片静谧。身穿蓝白条病服的曹禺先生,脸色红润,看上去气色很好,只是耳朵有些背,他和我们的交流全由夫人李玉茹从中传递。这位85岁高龄的戏剧泰斗,一听说中莎会要组团参加世界莎学大会一事已经接近落实,兴奋异常。他一边仔细地阅读中莎会“关于参加1996年第6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的请示报告”,一边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报告看完之后,他对这件事的重大意义侃侃而谈:“过去我国的莎学比较落后,86年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以来发展很快,不但演了很多莎剧,而且也出了不少莎学专著。但是我们的宣传工作很不够,做了许多工作,世界知之甚少。中国莎学应该走向世界。这次是一个好机会,一定要把宣传工作做好,让世界了解中国。”在说到中译本《莎士比亚全集》时,曹禺马上问我们:“你们对梁实秋的译本怎么看?”没等我们回答,曹禺说:“对梁实秋的《莎士比亚全集》译本,我们不应该沉默,我们应该给予应有的评价。我们要向全世界介绍朱生豪、梁实秋这两种莎剧译本!”笔者补充说:“台湾还有一位著名的莎学家虞尔昌,他与朱生豪一起出了第三种《莎士比亚全集》译本,已在台湾出版。”曹禺说:“有三种译本,这很不简单,他们(指外国人)知道了会吃惊的!”(曹树钧,2011)他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向全世界介绍朱生豪、梁实秋、虞尔昌翻译的这三种不同的《莎士比亚全集》译本。这时离他逝世只有一年多时间。
曹禺先生真不愧是朱生豪、梁实秋、虞尔昌这些杰出的莎剧翻译家的知音!
朱生豪莎剧翻译问世以来,受到我国著名翻译家、莎学家一致的好评,他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充分评价了朱生豪对中国莎学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老一辈翻译家、浙江文联主席黄源在《朱生豪传》的序言中写道:
“朱生豪,在我的心目中,早该是一位树碑立传的人物。
我自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后不久,离开上海文坛,一九四九年随军南下,接管上海文艺工作。当时,便奇迹般地发现,在我国抗战前后最艰苦的十年中,朱生豪竟以非凡的毅力译成莎士比亚戏剧二十七种,于一九四七年世界书局出版。朱译莎剧不仅数量多,而且译得好,真是‘替中国近百年翻译界完成了一项最艰巨的工程’。不幸天才早逝,我再也见不到他了。幸喜冯雪峰主持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立即重印了他的全部莎剧译本。这是新中国给朱生豪的最高荣誉。”(黄源,1990)
他认为朱生豪够得上鲁迅所说的“于中国有益”,“在中国存留”的杰出翻译家。
1989年12月,为纪念朱生豪逝世45周年,上海翻译家协会一行20人在会长草婴、翻译家方平等人的带领下,专程到嘉兴看望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朱生豪的遗孀宋清如女士,并为故居赠送书有“译界楷模”大字的匾额,向宋清如女士赠送了羽绒被和羽绒衣等慰问品,表达了中国翻译界人士对朱生豪夫妇的崇敬之情。
1989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秘书长曹树钧教授专程来到嘉兴看望宋清如女士,表达了中国莎学界对宋女士的问候,并邀请宋清如女士和朱尚刚先生加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
1992年4月,在曹禺会长支持下,中莎会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朱生豪诞生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和台湾的莎学专家、学者、艺术家共60余人。出席纪念会的有著名莎学家黄佐临、张君川、张泗洋、索天章、方平、朱雯、阮珅、孟宪强、曹树钧和著名莎剧艺术家徐企平、胡伟民、王复民等。《朱生豪传》的作者吴洁敏、朱宏达与朱生豪之子朱尚刚专程抵沪参加了纪念会。
为时两天的研讨活动,除讨论朱生豪的不朽业绩外,还围绕莎士比亚的翻译出版、研究以及莎剧的排演和戏剧改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会议之前,《中华莎学》杂志还专为大会出版了“纪念朱生豪80诞辰特辑”(1991、1992年第三、四期合刊)。这次研讨活动,将朱生豪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进一步扩大了朱生豪的影响。
嘉兴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一贯重视朱生豪的翻译成就。朱生豪故居陈列大纲由朱尚刚先生执笔,市文化局邀请部分省市专家几经修改后于2007年5月开始陈列布展,10月对外试开放。11月21日故居修复及陈列正式对外开放,截至当年12月中旬,已接待参观游客2500多人次。
由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朱生豪故居修复开展揭幕仪式于2007年11月21日在朱生豪故居前隆重举行,参加开放揭幕仪式的还有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四川、江苏、河北、广西、浙江等地的学者及嘉兴社会各界人士共100余人。
朱生豪故居开展仪式,受到中国莎学界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发来贺电、贺信、贺联。这些贺信、贺联、贺电充分体现了中国莎学界对朱生豪的敬仰之情。原中莎会副会长、吉林省东北师大莎士比亚中心主任孟宪强教授发来贺信说:“朱生豪先生以一个纤弱之躯,以满腹天才灵气拼命译莎,为使中华民族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也拥有属于全人类的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珍品,朱生豪先生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普通人的不普通的可歌可泣的诗篇。朱生豪的事业不像战死疆场的英雄那样轰轰烈烈,不像激战文坛的豪杰那样慷慨激昂,也不像大义凛然的壮士那样气冲斗牛,然而他那于默默无闻中奉献出来的青春热血与民族精髓所凝结成的艺术之花却在时间的推移中获得了永生!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喜爱,在他们的心中朱生豪先生永远耸然并列于莎士比亚的身旁。”(转引自朱尚刚,1999)
揭幕仪式结束之后,召开了由40余位专家参加的朱生豪与莎士比亚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文联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筹)组织。会上专家们发表了许多有独到见解的论文。曹树钧教授发表了题为“译界楷模,华章永传”的论文,对朱生豪的译莎业绩做了全面的评价。李伟民教授的论文是“爱国主义的担当责任与文化传播的使命意识”,苏福忠先生的论文是“朱生豪和莎士比亚情结”,任明耀教授的论文为“朱生豪·莎士比亚·精神文明”和“才子佳人柴米夫妻”等3篇文章,刘新民先生研究并论述了“朱生豪译莎的语言准备”,吴洁敏、朱宏达综述了“名家视野中的朱生豪”,朱达、朱小琳发表了“向朱生豪的翻译精神学习”的论文。这些论文分别对朱生豪的生平和爱国精神,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业戏剧的动力、方法、语言特色及在翻译理论上的建树,朱生豪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人类文化史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越是杰出的作家、翻译家,便越不会简单地停留在对其本身的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不断地以多种艺术形式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近20多年来,朱生豪的业绩以文学传记、美术、艺术专题片、电视连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广泛传播,便是一个显著的例证。
1947年4月,上海世界书局初次刊印出版三大卷《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收录朱生豪译的27个译本,1954年北京作家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朱译《莎士比亚剧集》31种,包括朱生豪的全部遗译。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又经过校订补正,补齐了未译出部分,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翻译的莎剧的各种版本,从50年代到80年代末,累计印制140万册之多,在国内外拥有广大的读者。这一部久已名震全球的文学精品的魅力,吸引了日益众多的读者。与此同时,这位卓越的翻译家的生平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朱生豪译莎最大的一项创举,便是把莎翁的诗体语言改用散文体译出。著名英语教育家许国璋认为,这并非是朱生豪偷懒,而是考虑到既便于舞台对白,又使观众易懂。“虽然没有用莎剧的诗歌形式,其译文却反而保留了原作的神韵,读起来似行云流水,如诗歌一样优美,远胜那些徒有诗歌之形实无诗之美的译本。”(转引自屠晨昕,2012)正因如此,他的译作被选入高中的语文教材,从而使每一个受过高中教育的中国公民,都可以从教科书中知道祖国有一位翻译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剧作的翻译家,他的名字叫朱生豪,他是中国的骄傲。
由杭州大学吴洁敏、朱宏达教授合著的《朱生豪传》于1989年8月问世。此书出版后国内外反应十分强烈,被誉为是“一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传记”,为朱生豪“建造了丰碑”。
为了向全国人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1990年嘉兴电视台根据吴洁敏、朱宏达创作的《朱生豪传》筹拍上下两集电视连续剧《朱生豪》,被列为“五个一工程”重点项目。电视文学剧本由嘉兴市作协主席王福基执笔,由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许同执导。宋清如由王琳饰,朱生豪由邢民山饰,春晓由孔琳饰。电视剧开头、结尾均设计了老年的宋清如追忆、凭吊朱生豪的镜头,并由宋清如本人来演,更增加了真实感和历史感。
1992年2月,朱生豪诞生80周年之际,电视连续剧《朱生豪》在嘉兴开机。拍摄过程中,嘉兴市范巴陵副市长得知拍摄资金不足,当即从市长专用款中拨出3万元钱送给剧组。《朱生豪》从开拍到停机,只用了短短的10天。导演感慨地说:“只有在朱生豪的故乡嘉兴,才能如此快速地拍出这样的好戏。”(朱尚刚,1999:425)
电视剧在中央台播放后,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电讯槁》、《中国文化报》、《文汇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新民晚报》、《钱江晚报》、《嘉兴日报》都纷纷发表报道、评介文章或新闻图片。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席阮若琳说:“朱生豪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知识分子,虽然只活了32岁,却……完成了我国翻译界近百年来最艰巨的任务。把这样一位杰出人物搬上荧屏,对我们回味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反思其情操和成长道路,都非常有益。”(转引自朱尚刚,1999:430)
朱生豪的莎剧翻译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仅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世界人民心中也获得了崇高的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领域中的一座丰碑。
1947年上海世界书局推出三巨册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不仅在中国国内引起轰动,而且立即在海外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台湾大学外文系主任虞尔昌教授说:“一九四七年我国首次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作三辑传到海外,欧美文坛为之震惊。许多莎士比亚研究者简直不敢相信中国人会写出这样高质量的译文。”(转引自朱尚刚,1999:295)朱生豪在之江大学的同学黄竹坪曾经回忆说:“……译著出版后,我在之江校友会工作,有国外校友来信说其所译《莎剧全集》在美国文坛为之震惊,认为中华人不会有这样高质量的译本。”(同上)虽然,这部译著受当时的条件限制,纸张和装订等都还比较粗糙,但这却是又一部可以使中华文化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精品。
朱生豪所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在新时期影响更为广泛,它不仅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而且远涉重洋,西到英国,东到美国。1979年《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陈列在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亚研究中心,在当时成为英国能找到的唯一的一套莎翁著作中译本,受到英国出版界的重视和欢迎。1984年美国首都华盛顿著名的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也十分高兴地接受了朱生豪的侄儿朱达教授代表朱生豪家属向该馆赠送的《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和有关介绍译者的刊物。在参观该馆时,朱达高兴地看到馆内珍藏着一部50年代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集》。该馆主办的《莎士比亚研究》(季刊)还刊出过介绍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文章,其中朱生豪占有突出的位置。
朱生豪在世界上影响的不断扩大,不仅同他译本读者群的不断扩大紧密相联,而且同他译本演出观众群的不断扩大休戚相关。剧本的生命力在于演出,剧本译本的生命力也同演出息息相关。在中国莎剧演出史上,1949年之前莎剧的舞台演出并不多,但莎剧的翻译家却多达数十人。仅《哈姆雷特》这一剧本的翻译家,就有田汉 、邵挺、周萍、曹未风、朱生豪、孙大雨、卞之琳、林同济、梁实秋、方平等十位之多。在众多的莎剧翻译家中,莎剧演出采用最多的是梁实秋的译本。
在上个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余上沅教授主持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就先后五次演出了《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哈姆莱特》三部莎剧。这五次演出均依据家梁实秋的译本。国立剧专连演三部梁实秋译的莎剧,对日后梁实秋最终译完莎氏37个剧本,并进一步提高莎译质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1949年10月,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现代话剧获得了迅猛发展,一跃而成为全国性的剧种。中国的莎剧演出也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这一时期的莎剧演出则是在斯坦尼体系系统的指导下进行的。莎剧演出剧本采用率跃居首位的是朱生豪的译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莎剧演出冲破“左”的禁锢,精彩纷呈,出现了中国现代莎剧演出史上空前繁荣的局面。这时期的莎剧演出,采用最多的是朱生豪的译本,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依据朱生豪译本排演的,就有《威尼斯商人》(上海复旦大学)、《无事生非》(上海青年话剧团,安徽黄梅戏剧团)、《仲夏夜之梦》(中国煤炭文工团,上海戏剧学院内蒙班)、《麦克白》(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师资专修班,导演进修班)、《奥赛罗》(中国铁路文工团,广东话剧团)、《第十二夜》(北师大社团剧社)、《暴风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78班)、《李尔王》(上海戏剧学院导演进修班,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罗拉》(1984,1986,2012年由上海原青年话剧团班底三度演出)、《冬天的故事》(上海戏剧学院表演进修班)、《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上海戏剧学院公演)、《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武汉话剧院)、《亨利四世》(上海剧戏学院公演)等十多个剧目,这在朱生豪译本采用史上是空前的,在中国莎剧演出史上也是空前的。
这既是中国莎剧艺术家们的巨大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朱生豪莎剧译本的巨大成功,他的译本为莎剧的导演艺术家和舞台艺术家展现艺术才华,提供了艺术想象的广阔天地。
1994年9月20日,’94上海国际莎剧节的开幕演出为《亨利四世》(上海戏剧学院演出),这是该剧在中国的首演。此剧根据朱生豪译本改编,演出本由吴小钧改编,将上下集压缩成单本演出。导演苏乐慈,舞台设计胡妙胜、王志刚。主要演员有:李家耀(饰亨利四世)、赵屹欧(饰福斯塔夫)、龙俊杰(饰亨利亲王)、白永诚(饰潘西·霍茨波)、刘婉玲(饰快嘴桂嫂)等。该剧场面恢弘,被中外莎学家、学者们誉为“大制作,大手笔”。导演根据朱生豪译本提供的厚实的文本基础,展开充分的艺术想象,显示了浓厚的功力,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又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戏曲中某些假定性原则,也使观众得以充分展开千军万马、一泻千里的想象。这是继首届莎剧节之后,又一次在中外莎学界产生了较广泛影响的一次演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还是百年前诞生的朱生豪看得透彻,他说:“人死了,名也没了,一切似同一个梦,完全不曾存在”;“一个成功的天才的功绩作品,却牵萦着后世人的心”。(朱尚刚,1999)朱生豪先生作为人的生命已经消逝了半个多世纪了,但他一生辛劳的结晶《莎士比亚全集》的译作,它那激情的火焰,却永远燃烧在中外读者、中外观众的心头。
[1]曹树钧.论曹禺对中国莎学事业的卓越贡献[A].田本相等.永生雷雨[C].武汉:长江出版社,2011.96 -100.
[2]曹禺.有朋自远方来[N].人民日报,1979-11-3.
[3]黄源.《朱生豪传》序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4]郦子柏,王韧,田文.海滨月夜,曹禺闲谈——关于创作、艺术修养及其他[J].剧本,1981,(11):4.
[5]屠晨昕.身前:辗转在战火中的译者[N].钱江晚报,2012-2-5.
[6]朱尚刚.诗侣莎魂·我的父母朱生豪、宋清如[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