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城乡职业流动对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影响
——基于2010年陕西省农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3-06-23 16:24杨建科
关键词:农民工现代化农民

杨建科,张 振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710049)

·社会理论与社会建设·

农民工城乡职业流动对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影响
——基于2010年陕西省农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杨建科,张 振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710049)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向工业化、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的城乡间的流动成为连接乡村和城市之间的重要纽带。基于2010年3月对陕西省农村地区3000多农民样本的调查,主要探讨农民工的城乡职业流动对其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经实证调研发现,农村居民是否有过外出打工经历对于其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外出打工时是否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经历,对农民工生活方式向现代化转变的影响非常显著。这使得外出流动务工的农民同传统在家务农的农民区隔开来,前者在生活方式上表现的更富现代性。外出打工可以促使农村居民自主获取现代生活信息,自觉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再社会化的过程。这也是推进西部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有重要途径。

农民工;城乡流动;现代生活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在城镇化的发展导向下,中国社会正由一个农业国家、农村社会向工业国家和城市社会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也是提升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东部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61.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1]。为了推进广大农村地区快速发展,中央政府连续七年都以农村、农业和农民为主题下发1号文件。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1号文件,就是想通过投资和扶持农村发展,逐渐消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此,政府大力建设农村的道路、供水、有线电视等公共基础设施。然而,新农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公共设施的改观,甚至农民收入的增长,都不能阻止农民向城市的大量涌入。一方面,农民到城市打工,大多从事体力性劳动,暂时性和不稳定性极强,大量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事实上也不能完全舍弃农村的根;另一方面,城市容量的有限性也不可能让农民都进城,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又不得不回流到农村。

一般说来,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涌向城市,除了增加收入外,城市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吸引同样重要。新生代农民工即使不能融入城市,即使没有市民一样的归属感,他们也不愿意在农村生活,一个相当大的原因是现代城市生活对年轻人的吸引。我们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不仅要改善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重要的是在体现农村生活特色的同时,还要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提升和向现代性转变,缩小城乡地区居民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从而增强农村地区的吸引力。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加大农村地区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如何改革户籍制度,放松门槛,用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方式推进农村向现代化转型。而较少讨论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如何通过改变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技能、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和社会认识,促进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现代生活方式转变,从内涵上提升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农民工,这个农村最具实力的群体,其已成为当下联系城乡交流的重要桥梁。本文正是想通过对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的分析,研究农村生活方式的现状和现代化变迁。

二、农村生活方式研究回顾

(一)农村生活方式及其变迁的研究综述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曾对生活方式作了如下定义性表述:“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以王雅林教授为代表在国内最早研究生活方式的学者认为,生活方式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概念,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文化模式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运用社会环境提供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活动方式、配置方式。广义的生活方式应该涵盖政治生活、宗教生活、物质消费生活、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等领域;狭义的生活方式的分析边界主要是日常生活领域:如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等,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衣、食、住、行、乐”[2]44-48。

文献研究发现,关于农村生活方式变迁的研究大多数和农村地区城市化和现代化研究联系在一起。一是因为,农村生活方式变迁的方向是朝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生活方式转变。二是因为城市化主要是农村地区城市化。城市化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向城市集中,从事非农产业;二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3]。赵树凯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生活活动的形式。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繁荣,农村生活方式逐步趋同于城市生活方式。城乡差别的消失,包括生活方式差别也会消失[4]。在对生活方式转变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发展的推动促进了生活方式的转变。改革以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随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使农民具备了改变生活方式的经济承受能力,也加快了现代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普及。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促使竞争、开放与自主意识的形成,新的价值观对农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与婚姻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城乡互动带动农村社会发展,为城市现代文化向农村社会的渗透提供了契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对于社会变迁具有主导性影响,城市相对而言具有先进的文化,并以变革的方式引导农村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二)农村生活方式实证研究回顾

纪韶等对在北京的农民工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发现,就业和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决定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家意识形态的导向也驱动着农民工不断进行生活方式的转变[5]。农民工来自农村,他们中间很多家属还在农村,农民工和农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有着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河北农民工调查发现,与城市居民相比较,农民的消费观念陈旧,消费方式落后,特别是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消费偏低。农民休闲生活质量也不高,多数人看电视、聊天、喝酒、打牌或玩麻将来休闲。农村生活方式落后的原因有观念落后,习惯不良,素质不高,社会整合程度不高和农村相对封闭等[6]。沈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案研究发现,从农村到城市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主观与客观双方面上重构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身份。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表现出一种“无根性”与“游民化”,其职业流动与社会身份的转变表现出很强的不一致与不协调。虽然随着职业的变迁而成为城市中的一分子,却不能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去,他们缺乏成为一个真正市民的有效途径[7]。周晓虹对北京“浙江村”的考察发现,生活在北京的“浙江村”人经过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不但拓宽了自己的人生半径,而且形成了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8]。

(三)农村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的研究

国内学术界对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主张用小康指标体系作为生活方式的替代指标;二是以生活质量作为评价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三是主张建立独立的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小康指标是包括了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在内的综合指标,是一个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阶段性指标,侧重点是实现或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客观条件,仅仅反映了生活方式结构要素之一的生活条件的客观方面或生活水平状况,不能完全替代对生活方式的准确测量。生活质量更多的关注生活条件和水平和居民对社会的主观感受,也不能把生活方式所包含的内容测量出来。应该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生活方式的测量指标体系。关于独立的生活方式指标体系,青连斌基于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将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分为生活活动条件的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条件与消费、工作与劳动条件、社会政治活动条件、文化生活与学习条件、社会交往与婚恋条件);生活方式载体及生活观念指标;生活活动形式指标[9]。王雅林认为,生活方式指标体系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体活动本身的指标,其中包括人们的劳动活动、消费活动、社会政治活动、闲暇活动、交往活动等指标;一部分是生活活动条件指标,即人们存在和发展条件的质与量的指标[2]44-48。吴焕文提出,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应包括客观的生活水平指标、主观的生活满意度指标和生活行为指标[10]。

从以上的回顾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王雅林、青连斌为代表,学术界对农民和农村生活方式的研究比较集中,主要探讨社会学研究生活方式的意义以及社会方式本身的内涵和初步的理论建构;建构社会主义社会方式的相关问题,介绍苏联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研究等。21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生活方式及其变化的研究很少,有限的研究也集中在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化进程中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方面。一方面,对农村地区在社会转型中生活方式变迁进行系统性研究比较少;另一方面,对农村地区生活方式变迁展开的实证研究更少。学者们在理论上有基本的判断,可是究竟农村生活方式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变化的程度如何,变化的方向将走向那里等都没有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另外,对生活方式测量指标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理论分析层面,对于具体指标的设计、选择和应用的研究比较少。

本文基于对陕西省农村的大规模调查,把陕西省看作西部农村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流动日益加大的情况下,意在考察农民工的城乡流动对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通过设计和选取体现农村生活方式的具体指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三、研究设计、数据与变量的选择和测量

(一)农村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区别

基于以上对生活方式的理论分析,考虑到农民工目前生活水平现状,我们的调研和分析定位在狭义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生活方式既有观念的层面,也有行为和物质层面,还要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关于城乡生活方式的具体比较,可参见表1)。

同乡村生活相比,城市无疑是现代性的标志或象征。因此,进入城市、获得城市体验是农民接触现代、培养个人现代性的直接和有效途径。为了表达乡村与城市的这种区别,滕尼斯(Tonnies)用“社区”和“社会”,迪尔凯姆(Durkheim)用“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雷德菲尔德创用了“乡民(Folk)社会”与“市民(Urban)社会”,费孝通则用中国文化将这种对立比喻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11]。

表1 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的比较

(二)研究假设

农民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变化,一方面来自对传统的继承,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改变的影响。对于后者而言,大量的研究认为主要是收入的影响,收入的增加会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而改变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大规模流动过程中,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打工也是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原因。周晓虹的研究也发现,随着依附于土地的生存方式对农民束缚的减弱,温州农民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发生了并在继续发生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农民离开土地的流动经历及由此获得的城市生活体验起着相当大的决定作用。在城市打工、生活的经历改变着农民工的认识、观念和行为,这种改变随着他们回流农村,进而改变着他们在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民工的城乡流动和具有城市工作与生活的经历,无疑会影响其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基于这样的设想,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有城市打工经历的农民,尤其是外出打工中有过技术培训的农民工,相对于本地农民,生活方式更倾向于现代城市生活。

基于本文对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具体测量,可以将以上假设具体化为:有城市工作经历,尤其是有过技术培训的农民,在生活技能、养老方式、消费方式、休闲活动和社会认识方面更具有现代城市生活的特征。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描述统计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2010年2—3月在陕西省农村地区进行的“陕西省农村社会和谐与平等发展”的居民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法、PPS抽样、等距离随机抽样等方法,样本覆盖陕西地区10个县、80个乡镇,共抽出样本3 000户。入户之后,选择该家庭中生日最接近1月1日、年龄在18~69岁之间的人员作为被调查对象,调查过程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2 890个。

1.因变量的选择与测量

在社会科学领域,“现代性”的含义一直有不同理解,它是一个与“传统性”相对应使用的概念,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与传统相对应的现代属性。“现代性”是一个与“现代化”密切联系的概念,现代性意味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种获得现代性特征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英格尔斯认为,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个人常常表现为见多识广、积极参与,具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乐意接受新观念和新经验。一个具备了现代素质或现代性的人应该具有一整套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比较顺利地顺应生活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12]。因此,生活方式是体现个体现代性的重要维度。

在本研究中,为了测量本地农民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在生活方式现代性程度上的差异,作者选取了“生活方式现代化”为因变量。生活方式的研究可以分为个人、群体、社会三个层面。狭义的生活方式的分析边界主要是日常生活领域,因为人的生活方式总要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活动得以展现,如消费、闲暇和交往、家庭生活等方面,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衣、食、住、行、乐”。根据前文对生活方式测量指标的综述和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题目,我们选用了养老方式、生活技能、消费方式、休闲方式和社会认识五个方面的指标来具体测量生活方式。通过测量这五个指标的现代性程度,从而分析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程度。

首先,调查养老方式。长久在农村生活的农民,养老主要还是靠家庭和子女养老的传统养老方式,而当前城市养老方式主要是自身买养老保险和参加社会统筹,选择不同养老方式的也体现了城乡不同的生活方式。

其次,测量生活技能。我们通过测量“你能做以下哪些事情”来进行。主要把城市居民拥有的一般生活技能,如使用电脑、上网、阅读报纸书籍等作为选项,用这些选项的累加得分来测量具备现代化生活技能的程度。

第三,测量消费方式。我们借鉴李春玲对消费分层的研究中采用了的做法[13],通过选用居民拥有家用消费品和生活设施类别和数量来实现,如在拥有电脑、网络、冰箱和热水器等现代生活用品方面,农民和市民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我们用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来测量消费方式的现代化程度。一般而言,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种类越多,消费方式现代化的程度就越高。

第四,对于休闲方式,本次调查中关于休闲活动的题目如表2所示:

通过主成分法对下述列表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以下结果:2677;KMO=0.85 chi2(15)=5204.46 Prob>chi2=0.0000。因子分析成功为我们提取了1个特征根为3.18的公因子,整个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85,这也说明我们的因子分析非常合 适。我们将该因子命名为现代休闲方式。

表2 休 闲 方 式

第五,对于社会认识,问卷中设计了农民对“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认知程度来测量社会认知的现代性程度。在现代生活中,基于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重视,人们很关心绿色食品,而与绿色食品直接相关的生态农业等也为现代社会大众所关注。对这个问题的认知程度,也能够反映农民的现代性认识。

2.解释变量的选择与测量

(1)对是否外出打工的测量。在问卷的基本情况部分,我们设计了被访者及其家庭成员2009年有无打工经历和外出打工的地点(不在本县境内),我们将同时满足有打工经历而且地点在本县之外的样本认为是有打工经历的。这样的打工者样本基本就会在城市地区。

(2)对是否参加培训的测量。问卷中有“你曾经从事过任何一种持续三个月以上的非农工作”而且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这个也是我们作为测量有打工经历,且打工岗位带有技术性的测量。

(3)其他控制变量的测量。这里控制的其他变量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个人收入、性别、政治面貌、地区和代际构成等。个人收入影响生活方式是目前学术界的普遍看法,因此控制个人收入是必需的;我们认为受教育程度、年龄大小、性别差异也影响个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之所以要控制地区是因为,陕西省境内的关中、陕南、陕北三个地区的差异很大,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文化习俗和地理环境等都有较大差异,地区差异也会影响到生活方式的差异;最后,选择家庭代际构成作为控制变量是因为,我们认为,如果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代人和有二代以上,那么成员可能受到父辈对生活方式选择的影响,从而倾向于更加传统。

表3 变量基本描述

四、实证模型和数据结果的分析[1]

(一)本文使用的模型

第一,二元逻辑回归:

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是有无现代生活技能和是否选择现代养老方式等两个二分变量。a、b是回归系数,表示当其他自变量取值不变时,该自变量取值增加一个单位引起比数(OR)自然对数值的变化量。对回归系数的具体解释,则主要通过对每个自变量的发生比(odd ratio,数学表达式为Exp(bi))的考察,来确定解释变量每一个单位的变化引起发生比的变化。e为随机误差项。

第二,多元线性回归:

消费方式和休闲方式在本文中作为定距变量,因此对于这两类被解释变量的分析使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Y表示被解释变量“消费方式”和“休闲方式”,a表示常数项,e表示随机误差项,Xi分别表示解释变量向量以及控制变量向量,bi分别表示其对应的回归系数矩阵。

第三,定序逻辑回归:

对于定序变量“社会认识程度”我们选择了定序逻辑回归,δj代表了被解释变量在不同水平的截距情况,定序逻辑回归也是通过几率比的变化对模型展开解释的,e为随机误差项。

(二)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根据变量的属性,选择了三种回归、五个模型来具体分析体现生活方式的五个方面的指标。首先,生活技能模型表明,有过城市打工且有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具有现代性生活技能的比率要高出非农民工2.27倍。其次,农村居民养老方式和生活技能模型的结果高度一致。从回归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控制以上个体、家庭以及制度变量后,农民是否外出打工和是否参加技术培训对于参加社会养老和选择商业保障有明显影响,有过打工经历的农民相比没有打工者的投保几率会增加6个百分点,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然而,那些历了职业培训的外出打工农民,相比那些没有打工和没有参加职业培训者,他们会选择多元化的商业保障而非家庭保障的几率会提高2.02倍。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个体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参加社保的几率会增高9个百分点;收入每增加1%,参加社保的也可能会增高8个百分点;男性相比女性参加社保的可能性会增加36%。

消费方式和休闲方式的回归结果也反映了外出打工和接受培训的农民与没有外出流动打工的农民之间的在消费和休闲方面的差异性。模型3的拟合度达到了16.6%,除了年龄变量以外,其他所有解释变量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本文重点要解释的变量,即有过打工经历的农民相比没有打工经历的拥有现代生活设施的程度高出25.4%,而参加了职业培训的相比其他人群更是高出了63%。同时,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都能带来家庭生活设施的改进;在休闲方式模型中,是否外出打工和是否接受过在职培训对于个体现代休闲活动的频繁程度有正向显著影响,打工者相比非打工者,现代休闲活动的频繁程度明显较多,而参加过技术培训的个体相比其他人,现代休闲活动的频繁度更高。在社会认识方面,由于我们把农村居民认识水平分成了“低”、“中”、“高”三个层次,因此采用定序逻辑回归。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社会认识现代化水平之间的三个层次确实存在显著差异,包括有外出打工并接受技术培训在内的几乎所有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地区变量在模型中的结果不同于其他变量:与陕北地区相比,关中和陕南地区的农民在生活技能、养老方式和社会认识方面的现代化水平更高,而在消费和休闲方面结果却相反,陕北比关中和陕南更具现代性。我们认为陕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地区财政和居民收入增幅大大超越了关中和陕南,在以收入为主要支撑的生活方式指标上,陕北地区表现出极大的优势①榆林近年来被确定为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榆林地区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发,大大加快了本地区的财政收入。陕北地区的其他县、市大都是能源富有地区,这些年能源的紧俏和大幅度开发也大大增强了陕北地区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我们选取的消费方式指标主要以高值耐用消费品为度量,这个指标基本是收入决定的,收入的迅速增加一方面减轻了居民劳作负担,也为当地居民休闲提供了物质基础。陕北地区政府有财力改善公共设施(如增加在社会休闲设施方面的投入),居民也有经济实力购买高值耐用消费品,因此在消费和休闲现代化程度上超越了关中和陕南地区。而现代性生活技能(如操作电脑、上网)、养老方式和认识现代化水平则是观念、价值和生活习惯的方面,其学习和养成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完全和收入同步。

至此,分析模型的结果都证明了,有城市工作经历的,尤其是有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在生活技能、养老方式、消费方式、休闲方式和社会认识方面更倾向于现代城市生活。本文的假设也得到了验证。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我们验证了农村居民是否有过外出打工经历对于其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基本都有正向影响,尤其是农村居民外出打工过程中是否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变量非常强烈的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使得农民工在现代化生活技能、养老方式、消费方式、休闲方式和社会认识方面更加倾向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工作的流动经历与农民生活方式改变间有因果关系,农民工流动到城市的工作经历是其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变迁的一种重要原因。城乡流动使得他们同传统农民区隔开来,在生活方式上表现的更倾向于城市化和更富现代性。

城镇化理论的传统内涵是主张人口由农村地区向城市集中,然而,中国人农村口规模过于庞大,受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乃至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可能通过让农民都进城的人口城市化方式实现农村地区城市化。根据前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是46.6%,还有近7.5亿农民在农村生活。一方面,农民的技能、知识与城市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要求尚有差距,绝大多数农民进城只能从事相对简单的体力劳动的职业,他们的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而这些职业吸纳劳动力的人数有限。另一方面,城市的资源供给、交通卫生等公共设施的承载能力也无法承受农民快速向城市集中。因此,在上述双重制约之下,大规模人口向城市集中在当下是不可行的。然而,在乡村人口居住地和人们生活空间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城市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通过大规模农民工的城乡流动打工为纽带,传播到农村,带动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让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在农村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本研究的实证数据为这种转变提供了证明。当代社会交通、信息、通信、物流网络高度发达,这也大大缩短了城乡距离,为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传播也提供了物质支持。这种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对于人口众多,城市不发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西部农村来说,尤其是一条既经济又有效的发展路径。

当前政府在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中却遇到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尤其是青年人的流失。在笔者看来,城市化的内涵除了人口集中,产业升级之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也同样重要。对新生代的农村居民而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更有吸引力,在我们不能通过让农民都进城来实现城市化的现实制约下,提升和促进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化和现代化转变,对于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向农村回流,在农村生活、创业,从而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集中指向废除户籍制度、加大农村地区公共投入、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很少关注农村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的研究证明,大规模的城乡流动为城市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向农村的传播和渗透提供了契机,因为打工而促发的城乡流动是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农民工进城打工,事实上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空间,从农村生活场域进入了更加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场域,农民工接受着生活方式的再社会化过程,就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再社会化。这种再社会化改变着农民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使得他们即使回流到乡村,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体现着现代化的倾向。

本研究的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生活方式差异的结果也反映了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既决定于收入,也取决于观念和认识。陕北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可以改变消费和休闲,但却不能使得居民的社会认识、现代化社会技能、现代养老观念同步改变。这为我们在现有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流动改变农民生活场域,推动农民流动在城市接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再社会化过程,培养农民生活习惯、生活观念等向现代化转变,使农民在农村地区有适度实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从而从生活方式上消减城乡差异,增强农村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归属感。

本研究还给我们提供了政策方面的启示。在我们调查的样本中,有外出打工并且有职业培训的农民工,尤其在生活方式上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数据很显著地支撑了这个结论。这证明,农民工流动到城市的工作经历是他们生活方式的向现代化变迁的一种重要原因,城市工作的经历和现代城市生活的熏陶具有改变农民工生活方式的作用。同时,本次调查发现农民工接受技术培训的比例比较低,样本中只有15%的农民工曾经接受过3个月以上的职业技术培训。这启示我们,可以在政策上为鼓励农民的城乡流动,为农民进入城市打工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和待遇,能为农民提供更多职业技术培训的机会。

[1]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tjfx/ztfx/sbdcj[EB/OL]2012-8-17_402828530.htm.

[2]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5,(4):41-48.

[3]田珍.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演进的互动机理研究[J].农业经济.2007,(1):65-67.

[4]赵树凯.论农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J].青年研究,1985(11):9-11.

[5]纪韶、李舒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北京市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10(2):40-47.

[6]徐云霞.农民生活方式的落后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河北省农村为例[J].理论探索,2008,(4):96-99.

[7]刘博,秦海霞.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身份的缺失—对服务业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08,(12):1-7.

[8]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擅变[M].北京:三联书店,1998:255-266.

[9]青连斌.再论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J].社会科学研究,1989,(2):74-77.

[10]吴焕文.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5):80-83.

[11]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1998,(5):60-73.

[12]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顾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1-31.

[13]李春玲.当代中国消费分层[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8-13.

Effect of Rural Residents'Work Mobility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Lifestyle——An Em 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2010 Shaanxi Rural Areas Survey

YANG Jian-ke,ZHANG Zhe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that China is undergoing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flow of migrantworkers from rural to urban becomes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rural and urban.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to a sample ofmore than 3000 farmers in Shaanxi rural areas,the paper discusses effect of rural residents'work mobility on themodernization of rural lifestyle.The empirical study indicated thatworking experiences and job training experience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ose rural residents'lifestyle who had ever worked elsewhere.Thismakes the farmers who have once worked in cities separated from those farmerswho have only worked at home,the formers'lifestyle exhibits richermodernity.Working in cities can promote rural residents access tomodern life information,change lifestyle consciously,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It is a socialization of lifestyle in essence.It is also an importantway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of rural lifestyle in western area.

migrantworkers;flow between urban and rural;modern lifestyle

C92-05

A

1009-1971(2013)02-0043-08

[责任编辑:唐魁玉]

2012-08-11

杨建科:(1977—)男,陕西宝鸡人,副教授,博士,从事社会学理论、城市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张振(1988—),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农民工现代化农民
边疆治理现代化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