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梅
(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胡春梅
(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 94 例,共有肌瘤 140 枚。所有患者均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刀进行治疗。比较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 6个月后,B 超检查结果显示瘤体内部回声明显增强,瘤体内的血流明显减少,肿瘤体积由治疗前的(48.76±18.67)cm3,缩小至治疗后的(17.69±5.78)cm3,治疗后患者的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的瘤体体积(P< 0.05);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黏膜下和浆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P< 0.05);瘤体直径 5cm 以下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直径 5cm 以上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P< 0.05)。治疗后,6 例患者发生肉眼血尿;10 例患者发生下肢轻微麻木;无阴道出血和月经量明显增多等不良反应。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妇科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以及药物保守治疗等。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均为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比较大,并且部分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而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1]。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无他局部治疗方法,并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笔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患者94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94例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妇科以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并且均具有手术适应症。年龄25~51岁,平均为(39.78±10.63)岁;其中58例患者为单发肌瘤,26例患者为双发肌瘤,10例患者为多发肌瘤,共有肌瘤140枚,其中54枚子宫肌瘤的大小为5cm以上,86枚子宫肌瘤的大小为5cm以下;其中36枚肌瘤为浆膜下肌瘤,78枚肌瘤为肌壁间肌瘤,26枚肌瘤为黏膜下肌瘤;6例患者伴有月经过多造成的失血性贫血。
1.2 仪器和参数
仪器选择北京源德制造的FEP-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参数为:输入电功率选择0.5~2kW;有效的治疗浓度选择2~15cm;单点发射时间选择0.1~0.2s;占空时间选择0.2s;单点治疗次数选择50次;治疗是能量选择900~1200W;治疗范围扩大0.5cm。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2h开始多饮水,使用膀胱达到充盈的状态。患者治疗过程中选择仰卧位,导尿管常规插入后,使用B超对肿瘤的情况进行了解,包括肿瘤的大小、肿瘤的边界、肿瘤的回声等,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在患者的体表做好标记。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仪的焦点区域对准治疗层,并根据肿瘤的超声检查情况将探头定位好。每次治疗的时间选择10~15min,根据患者的瘤体大小进行治疗3~5次,两次治疗间隔为3~5min。
1.4 疗效判定
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UICC国际肿瘤治疗标准进行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基本消失,患者的肿瘤消失或者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少,B型超声显示患者的瘤体内的回声明显增加,并且血流信号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基本消失,患者的肿瘤消失或者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有所减少,B型超声显示患者的瘤体内的回声部分增加,并且血流信号部分消失;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肿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B超检查结果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显效和有效例数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的子宫肿瘤的治疗效果。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6个月进行复查,B超检查结果显示瘤体内部回声明显增强,瘤体内的血流明显减少,肿瘤体积由治疗前的(48.76± 18.67)cm3,缩小至治疗后的(17.69±5.78)cm3,治疗后患者的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的瘤体体积(P<0.05);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黏膜下和浆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P<0.05),见表1;瘤体直径5cm以下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直径5cm以上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P<0.05),见表2。
表1 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n/%)
表2 不同大小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n/%)
2.2 不良反应
治疗后,6例患者发生肉眼血尿,经过止血以及抗炎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0例患者发生下肢轻微麻木,对症治疗后好转;无阴道出血和月经量明显增多等不良反应。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在不孕女性中最为常见。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很多,主要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手术治疗;还包括腹腔镜下肌瘤剥除术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介入栓塞治疗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了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所有治疗方法均为有创治疗,会导致患者发生子宫穿孔、术后大出血以及术后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介入栓塞治疗对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治疗费用比较大、患者受到的辐射也比较大,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卵巢早衰[2]。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无他局部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热固化效应治疗;巨大的机械力治疗;空化效应治疗;声化学治疗效应以及抗血管治疗效应[3]。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原理是使用无创技术进入患者体内,通过多点超声聚焦,将超声的能量转变成热效,从而对破坏患者的肿瘤组织,最终达到使患者的子宫肌瘤发生变性和坏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无辐射等优点,因此易于患者接受。但对于肌瘤体积5cm以上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5],主要的原因为:①由于瘤体较大,导致肿瘤的灭活不彻底,治疗后残留瘤体会继续生长;②患者的肌瘤发生凝固坏死,但未充分的排出,并且由于血流的减少,导致坏死组织无法完全吸收,从而导致局部发生机化。
因此,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1]黄颖芬,欧阳旺,邹婷,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60例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245-246.
[2]彭晶晶,谭艳,魏东,等.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1):875-877.
[3]谢虹.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和子宫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32例效果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165-166.
[4]甘晓青,孙祥,杨晓,等.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的I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4):39-40.
[5]周勇志,江琦.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58-59.
R737.33
:B
:1671-8194(2013)04-0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