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假阴性的因素

2013-06-23 13:56:40戴西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糖尿化学法酯酶

戴西艳

(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襄阳 441021)

影响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假阴性的因素

戴西艳

(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襄阳 441021)

目的 探讨影响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假阴性的因素。方法 采用干化学法和镜检法对 500 例尿样进行白细胞检测对比实验。结果 干化学法阴性而镜检法阳性有 21 例,阳性率为 4.2%,其中尿蛋白阳性 17 例,尿葡萄糖阳性 4 例;在尿白细胞阳性的标本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蛋白尿或糖尿,再次用干化学法测白细胞,结果显示高蛋白尿及高糖尿可降低白细胞的阳性程度。结论 蛋白及高糖尿是导致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假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干化学法;尿白细胞;蛋白尿;糖尿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干化学尿检测以其快速、简便的优点在各级医院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许多准确的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白细胞检测常常回出现假阴性而导致漏诊或误诊。为此,我们对21例试纸条阴性而镜检白细胞较多的尿样进行了分析,并做相关实验以探讨其原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全部为本院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标本检测在2h之内完毕。

1.2 仪器

F-100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严格按仪器及试纸条使用要求进行操作。

1.3 方法

对500例试纸条白细胞阴性的尿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离心,镜检。发现21例白细胞阳性,其中蛋白尿17例,糖尿4例。取试纸条白细胞阳性(++)的尿标本100mL,分装10管,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葡萄糖及蛋白尿,机测观察白细胞阳性的变化程度。

2 结 果

2.1 17例蛋白尿及4例葡萄糖尿标本镜检结果见表1和表2。

2.2 不同浓度蛋白尿,尿糖对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的影响见表3和表4。

3 讨 论

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是基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的酯酶,可催化吲哚酚酯分解出吲哚酚,后者再与重氮盐反应呈现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细胞的多少呈比例关系[2]。实验结果表明:高糖与高蛋白尿可降低干化学法检查白细胞的阳性程度,甚至出现假阴性(见表1,表2),但对显微镜检查无明显干扰。这可能是由于蛋白质与染料结合过程的某种中间产物或氧化酶氧化葡萄糖产生的过氧化氢抑制白细胞浆内的酯酶活性及葡萄糖氧化反应有关[3]。

表1 17例蛋白尿白细胞镜检结果(个/HP)

表2 4例葡萄糖尿白细胞镜检结果(个/HP)

表3 不同浓度的尿蛋白对干化学测定白细胞的影响

表4 不同浓度的尿糖对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的影响

在检出的21例白细胞阴性的标本中,发现其中2例是肾移植患者,对其尿标本直接涂片检查,白细胞分别为“+”和“+++”,然后将其标本1500rpm离心5min,沉渣涂片干燥,瑞氏染色,高倍镜观察90%以上是淋巴细胞,而干化学法检测尿中的白细胞是基于粒细胞浆内含有酯酶,淋巴细胞中不含酯酶而致假阴性,提示肾移植发生排异反应及其他病因引起的单核细胞尿的,不适合用干化学法检查。其他镜检白细胞阳性的标本中,多数是由于外科手术或其他炎症患者大剂量应用先锋,庆大霉素,四环素及其他抗生素抑制粒细胞浆内的酯酶反应,而致假阴性[4]。个别标本中检出白细胞,近期未用任何药物,也无泌尿系统疾病而干化学法却未测出,疑为白细胞数目较少,试纸条敏感度不够所致。

综上所述,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日益普及,干化学法的优点进一步体现,但其检测方法也不是尽善尽美[5],本实验中尿液分析仪全部阴性的结果中,白细胞的阳性率达4.2%。由表3,表4可看出高蛋白,高糖尿可干扰干化学法查白细胞,因此,在常规筛查工作中,应对高糖,高蛋白尿表本进行镜检,另一方面还应结合临床,排除肾病,药物等因素,达到避免白细胞假阴性而漏诊,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

[1]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120-125.

[2]从玉隆,马俊龙.当代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66.

[3]雷小英.尿液分析仪白细胞干化分析问题探讨[J].中华临床防治医学杂志,2007,2(2):19.

[4]赵崇贵,高双和.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误差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4:2028.

[5]丛玉隆,马骏龙.几种检测尿红细胞方法的价值与互补关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5):263.

R446.12

:B

:1671-8194(2013)08-0125-02

猜你喜欢
糖尿化学法酯酶
成都市60岁以上糖尿患者居家养老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地黄梓醇和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湿化学法合成Ba(Mg(1-x)/3ZrxTa2(1-x)/3)O3纳米粉体及半透明陶瓷的制备
陶瓷学报(2019年6期)2019-10-27 01:18:40
警惕糖尿“假阳”现象
华声文萃(2019年8期)2019-09-10 07:22:44
警惕糖尿“假阳”现象
蜈蚣草化学成分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生物活性研究
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进展
电镀与环保(2017年2期)2017-05-17 03:42:14
湿化学法合成羟基磷灰石晶体及其表征
二咖啡酰奎宁酸与人血浆阿司匹林酯酶的分子对接
中成药(2014年9期)2014-02-28 22: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