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举,黄翔
安徽铜陵市旅游系统耦合评价研究*
王乃举1,黄翔2
(1.合肥学院旅游系安徽合肥230601;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铜陵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巨大压力。通过构建近似线性模型和运用物理学容量耦合模型,研究了铜陵市旅游系统(生态环境—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耦合发展度。结果表明, 1999-2009年,铜陵市旅游系统耦合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是制约总系统耦合发展度增长的主要原因。在客观剖析城市内外部地理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旅游理论和实践,提出铜陵市旅游系统耦合发展具体路径: (1)政府主谋、企业主导、社区参与;(2)借循环经济之势,优化城市自然生态环境;(3)延拓城市主文脉,凸显青铜文化;(4)梳理城市旅游生态位,促进产品与市场的良性对接。
生态环境;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耦合系统;铜陵市
旅游产业与其依托条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耦合成环境—文化—旅游系统(以下简称旅游系统①)。旅游产业依托自然和文化资源生产旅游产品,又依靠环境空间优化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国外旅游系统研究起步早,取得的成果较多。Bosselman et al.、Walsh et al.、Holden、Karin Schianetz et al.、Srecko Favro et al.、Janine Robyn McDonald对旅游系统概念、旅游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旅游系统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系统健康运行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6]。国内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条件研究较多,但综合研究旅游业与环境、文化协调发展的文献较少[7-10]。
安徽省铜陵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是形势所趋。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铜陵市确立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城市发展目标。但是自1999年以来,铜陵市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比重一直落后于其GDP占全省的比重,其他指标,如年度旅游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星级饭店客房数量及其出租率等增长速度也均位居全省后列。本研究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考量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和文化发展的紧密联系,运用物理学容量耦合拓展模型对复杂多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诊断目标系统(旅游系统)发展的阻滞原因,从环境状况、文化发展、旅游产业3个维度提出铜陵市旅游系统发展的思路。
(一)指标体系构建
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文化生态环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铜陵市旅游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总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准则层由生态环境、文化发展和旅游产业三大子系统构成。指标选择的原则是科学性、代表性、可获性和可比性。首先,环境状况指标重点从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两方面考量。污染是铜陵城区和工矿区主要环境问题,特别是矿区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由点源扩散波及景区景点,严重影响了旅游环境质量。因此,环境污染指标重点选择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指标。旅游活动仰赖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选择建成区生态建设状况作为指标,包括城市园林建设、绿地建设等。其次,文化发展依赖多重复杂的变量条件,是综合性强的一类指标,既选择明显表征指标(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更多以教育、体育、卫生等综合性、关联性指标表达,因为,教育、体育、卫生是文化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承载方式。第三,旅游产业指标主要从旅游产业收入和旅游设施使用情况来衡量。铜陵市旅游产业收入主要指国内旅游总收入,旅游设施使用从饭店客房出租率和旅游客流量可以显示(表1)。
表1 铜陵市旅游耦合系统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1.总系统耦合发展度
原始数据采用极差标准化,消除指标间不同量纲的影响,其中,正向指标采用越大越优、负向指标采用越小越优的原则计算。指标权值分配采用信息熵法,并规定ln m=0(当m=0时)。铜陵市旅游系统各子系统综合值计算方法如下:
上式中,f(xj)、f(yj)和f(yj)分别表示第j年生态环境、文化发展和旅游产业综合值,xi、yi和zi为对应子系统指标,a、b和c为对应子系统指标层权值向量。j=1,2,…11表示自1999-2009年11个年份。
旅游产业与文化发展、生态环境构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由自然、人文等多要素耦合而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系统研究的方法,分析三大子系统(准则层)发展的状态和发展的速度。一方面,发展状态以上述各子系统综合值进行对比,即综合值越靠近,耦合度越高,反之越低;另一方面,与各子系统综合值结合分析,以耦合发展度表征目标系统的发展程度。
目前国内外研究系统耦合的对象多是2个子系统,本文基于物理学容量耦合模型对多系统(3个子系统)的耦合建立如下模型[11]:
上式中,Cj表示第j年系统耦合度。
根据以上规定,f(xj)、f(yj)、f(zj)∈[0,1],对(2)式两边取对数得:
再利用偏导数求解得:
因此,当f(xj)=f(yj)=f(zj)时,Cj取最大值1。显然Cj∈[0,1],适合对多系统进行耦合度分析。
在耦合度基础上计算系统的发展度:
上式中Tj表示第j年系统发展度,m、n和l表示权重系数,考虑旅游系统三者的重要性相等,故此,本文设定m=n=l=1/3。
然后计算系统的耦合发展度:
上式中ODj表示第j年系统耦合发展度。
根据已有文献结论[11-13],本文对耦合发展度等级进行了如下划分(表2):
表2 耦合发展度等级划分标准
2.子系统发展速度
耦合发展度表征了铜陵市旅游系统的协调程度和发展程度,此外还要进一步分析旅游系统各子系统发展速度差异,作为诊断系统发展阻滞原因的依据。铜陵市旅游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根据一般系统理论,可以由下列线性模型近似模拟[14]。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运用SPSS13.0软件,对各子系统1999 -2009年综合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出对应拟合方程。
步骤二:对拟合方程分别求导,得出各子系统发展速度方程。
步骤三:根据各子系统发展速度方程,计算得出各子系统发展速度历年值。
(三)结果分析
研究的数据来源于1999-2009年铜陵市统计年鉴、1999-2009年安徽统计年鉴、1999-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2009年铜陵市社会经济发展报告、2002-2009年铜陵市环境质量报告。其中,经济类指标消除物价要素,以可比价格进行了换算。
利用(1)~(4)式得出铜陵市耦合发展度如表3所示。
表3 铜陵市1999-2009年旅游系统耦合发展度
结果显示1999-2009年,铜陵市旅游系统耦合发展度由较低—中等—较高的阶跃变化。其中,在2005年之前,耦合发展度处于中等偏向较低水平, 2004年之后,耦合发展度达到较高水平。在1999-2004年,耦合发展度较低,具体表现为,旅游产业和文化发展综合值较低,文化发展年均增长4.81%,旅游产业年均增长6.25%,表明文化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旅游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低水平阶段。2004-2009年,旅游系统耦合发展度明显增加,具体表现为,旅游产业和文化发展综合值增长迅速,旅游产业年均增长10.84%,文化发展年均增长9.87%,表明铜陵市在此阶段旅游产业和文化发展重视程度明显增加。至于2009年铜陵市旅游系统耦合发展度没有达到高耦合度,主要是生态环境发展滞后,1999-2009年生态环境组合值年均增长2.61%,后五年处于停滞增长,最终影响了旅游系统的耦合发展度。
运用子系统速度拟合步骤一至三,得出如下方程:
利用(5)~(7)式计算出各年子系统发展速度值,绘出图形如下(图1、图2)。
图1 铜陵市1999-2009年旅游系统三大子系统发展速度数值比较
图2 铜陵市1999-2009年旅游系统三大子系统发展速度份额比较
图1 表明,铜陵市生态环境、文化发展和旅游产业三者均显示正向增速,表明铜陵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效已经显现。铜陵市旅游系统三大子系统发展速度增速差异显著。其中,旅游产业发展速度持续增加,增速最快,文化发展增速位居第二,两者呈正相关。生态环境发展速度最低,一直在低位运行。
进一步由图2三者增速比值分析可知,自2002年后,旅游发展速度稳居65%以上,文化发展25%左右,而生态环境发展速度小于10%。
(一)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1999-2009年间的铜陵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值发展速度最慢,与其他两子系统相比,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是旅游系统发展的难题。目前,铜陵市老矿区生态重建任务艰巨,新矿区开采、铜矿选冶及加工,化工、水泥、建材生产都会继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2005年以来,铜陵市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工矿业城市发展的历史惯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环境意识诸方面会延迟生态环境改善的步伐。
铜陵矿业长期主宰城市产业发展,一业独大偏废了其他产业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新农村撤并重组等[15],在一定程度上切割了文化传承的空间载体。现代工业文化、都市文化、西方文化的主导,侵蚀了既有的非物质文化空间。生态环境与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的不协调是阻滞铜陵市旅游系统耦合发展的基本原因。
鉴于矿业城市面临转型的迫切事实,铜陵市在继续发挥国内主要的铜生产、加工基地的基础上,一方面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建设冶金、建材、化工和水泥四大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矿业转型带来人员冗余和化解社会矛盾。发展旅游业必须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一方面,借循环经济之势,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不但要做好城区的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光污染治理,也要对矿区生产严控废水、废气、重金属排放。铜陵市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环境污染具有点面扩展的趋势,所以做好生产企业的点源控排是关键。另一方面,加大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因历史原因,铜陵市关停矿区缺少生态补偿资金,生态恢复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调用政府拨付资金,对尾矿、矿坑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植被,绿化矿山。
(二)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
文化生态理论认为,文化生态系统是由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种开放性的组合状态。主体系统分为物质文化系统,社会(制度)文化系统和精神文化系统。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6](图3)。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历史的重要阶段。铜陵市因矿而生、因矿而兴,铜陵先民留下的矿冶文化通过技术层面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的制度文化等,经过历史的提炼、加工、积淀形成了价值、观念、习俗、意识形态等精神文化,属于人类青铜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铜陵近期大力倡导工业旅游,2010年颁布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工业旅游对象物所指为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主要为物质文化。根据矿业城市特殊的历史地理背景,铜陵工业旅游应该是古代和近现代工业的综合,一概以工业旅游冠之于铜陵旅游,显然割裂了铜陵市过去与现在的文化脉络。3000年的矿业文化和短暂60年的民族工业振兴不能有效的链接,是铜陵市旅游系统耦合发展的一大障碍。如,铜官山公园概念性规划和金牛洞古铜矿遗址规划存在文化认识不清的问题。
图3 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世纪以来,尽管铜陵市大力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如文化广场、大型青铜浮雕、青铜文化节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皆有长足发展,但由于存在对文化本源认识的模糊问题,铜陵市总体文化发展水平不高、对外影响力不高,成为阻滞旅游系统耦合发展原因之一。延续城市文化脉络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亦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相关对策是:(1)政策支撑。政府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大文化事业的投入,主要包括教育投入、文化机构培植、艺术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保护、物质文化维护和建设等。(2)传承放大青铜文化。在重视物质文化载体建设的基础上,重视文化内涵建设,即加强青铜文化典籍、故事、传说整理,培植文化继承者,在文化觉醒的基础上,从文化自觉再到文化实践。
(三)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铜陵市旅游发展存在城市与区域的剥离的问题,尚未找准其在区域旅游发展的生态位。铜陵市铜官山公园规划,提出把其打造成“中国第一铜山”,集生态、休憩、开发、名片四大功能于一体[17],铜陵市工业旅游规划提出“一核、一廊、两翼、多点”的整体空间布局思路。上述两个规划均显示了铜陵市差异化发展旅游的思路,但是,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的限制和发展时间较短的问题,铜陵市旅游形象还未完全建立。铜陵市的旅游发展存在与区域旅游发展脱离的现象。一方面,受到皖南旅游区域的遮蔽作用,旅游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尚未发挥合铜黄高速公路安徽中枢和铜陵长江大桥皖南大门的作用,尚未融入皖南旅游协作区。由此可以看出,铜陵市旅游产业自身定位与实施策略也是耦合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离不开既有的历史地理空间。铜陵市作为中国的古铜都之一,继承的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共同文化遗产。首先,要处理好铜陵市与国内其他铜都的生态位。相比湖北大冶和江西德兴,铜陵市地处皖南南大门,长江之滨,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捷;铜陵市位于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具有政策优势;皖南地接长三角,具有地缘优势,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在国内的知名品牌效应,使铜陵市知名度更高。第二,要处理好铜陵之于皖南旅游区的生态位。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和现代矿业城市,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内具有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可以作为皖南旅游区的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发展。第三,处理好城市内部文化生态位。着重摆正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现代旅游和民俗旅游、工业旅游和青铜旅游等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旅游产业置于生态和文化系统进行了耦合评价,系统全面认识铜陵市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驱动力和外部条件。基于多系统的物理学容量耦合模型研究旅游系统耦合发展度,是研究系统耦合的有效技术手段。
本文研究表明,发展旅游经济是铜陵市产业转型形势所趋,但旅游产业必须置于生态和文化系统进行考察。单纯追求旅游经济的增长,最终会导致旅游系统耦合发展度降低和旅游产业的不可持续发展。铜陵市2005年以来的文化发展速度增速慢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使得未来铜陵市旅游系统耦合度降低。生态环境一直是困扰铜陵市旅游系统发展的障碍。发展循环经济后,生态环境趋好,旅游系统耦合度增长,但由于工业生产的历史惯性,优化生态环境、推进旅游系统的耦合度和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等任务依然艰巨。
20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考古旅游开始流行,随后延至欧、美、日等发达地区或国家[18-20]。2004年铜陵市完成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年又编制工业旅游发展规划。两部旅游规划并行,一方面表明铜陵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应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客观现实,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出政府集思广益,倾力挖掘区域产业文化,以工业旅游产品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研究发现,工业旅游与青铜文化旅游、现代工业旅游与近现代工业遗产地旅游存在巨大的差别,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实践行动上都要区别对待。
旅游系统的耦合不止于经济与生态和文化的耦合,也要研究与资源禀赋、区域旅游、国家和区域相关政策之间的关系,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注释:
①本文旅游系统不同于一般研究所指的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所形成的旅游系统。
[1] FP Bosselman,CA Peterson,C McCarthy.Managing tourism growth:Issues and applications[M].Washington,DC:Island Press,1999.
[2] JA Walsh,U Jamrozy,S W Burr.Sense of place as a compon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marketing.In S.McCool&R.N.Moisey(Eds.), Tourism,recreation and sustainability.Linking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M].Wallingford:CABI Publishing,2001.
[3] A Holden.Achieving a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on pool resources and tourism: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ethic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5,13(4),339–352.
[4] K Schianetz,L Kavanagh.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for tourism destinations: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approach using systemic indicator system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8,16(6):601-628.
[5] S Favro,M KOVA cˇI c',Z Gr zˇETI c'.Nautical tourism the basis of the systematic Development.Pomorstvo God[J].2008,22:31-51.
[6] JR McDonald.Complexity Science:an alternative world view for understanding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9,17(4):455-471.
[7] 唐飞,陶伟.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1(2):28-30.
[8] 郭伟,方淑芬.旅游地复合系统开发运行协调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7):147-152.
[9] 骆华松,杨世瑜.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复合系统区划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3):31-35.
[10] 谢雨萍,关俊利.能值分析理论在生态农业旅游复合系统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家,2009(10):94-97.
[11]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12] 张福庆,胡海胜.区域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4):219-224.
[13] 孙平军,修春亮.脆弱性视角的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耦合度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6):75-79.
[14] 李崇明,丁烈云.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2004(11):134-144.
[15] 金泽虎,方金凤.铜陵市大旅游经济开发对策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 2010(2):58-59.
[16] 孙卫卫.文化生态—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兼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及其培育[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6(1):59-61.
[17] 刘滨谊,张亭.矿山旅游发展规划的思考与实践[J].旅游论坛,2008,1 (2):200-206.
[18] M KÄrki,V Immonen,JP Taavitsainen.Welding theory with tourism: Past and present of industrial archaeology in Finland[J].Industrial Archaeology Review,2006,118(1):47-58.
[19] G.J Hospers.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and regional restructur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10(3):397-404.
[20] M HRamírez.Ballesteros E.R.Identity and community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heritage tourism in Southern Spain[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677-687.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System of Tongling City,Anhui Province
Wang Naiju1,Huang Xiang2
(1.Tourism Department of 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2.Department of Cit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Tongling City is the second batch of resource-exhausted mining city announced by China State Department,which is faced huge pressures from economic,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approximate linear model and applying physical capacity coupling model,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oupling and development degrees of the tourism system in Tongling city.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 the overall trend of coupling of the system was low during the period from1999 to 2009.This means that the sub-syste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inder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system coupling development degrees.Consult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tourism industry,the paper proposes four paths of solutions to Tongling city's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ystem:(1)masterminding by the government,leading by the enterprises and communities participation;(2)by taking advantage of recycling economy trend,optimizing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3) by extension of the city's main cultural context,highlighting the bronze culture;(4)by sorting out the niche of urban tourism, promoting connecting the products and market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cultural development;tourism industry;coupling system;Tongling City
F592
A
1674-3784(2013)06-0056-06
[责任编辑:连云凯]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研究项目(SK2013B02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2011SK598ZD)
2013-07-22
王乃举(1971- ),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学院旅游系教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资源经济与环境评价研究;黄翔(1961- ),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