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广,刘国成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25例
孙云广,刘国成
(柳州市中医院,广西 545001)
针刺疗法;三叉神经痛;刺血疗法;拔罐
三叉神经痛的特征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常无预兆,呈闪电样、短暂而剧烈,又称“痛性抽搐”。本症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例,现报道如下。
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38±13)岁;平均病程(5.79±2.37)年。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39±13)岁;平均病程(5.21±2.5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神经病学》关于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1]。疼痛部位严格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为突发、骤止、历时短暂、频繁发作的剧烈疼痛,并可有“触发点”(刺激此点可使疼痛发作),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主穴取患侧下关,第一支痛取患侧阳白透鱼腰,第二、第三支痛取患侧太阳透下关、颊车。配穴取迎香透下睛明、地仓透颊车及患侧合谷、列缺穴。第二、第三支痛势严重者,可深刺下关穴,直刺深度为2~3寸;阳白透鱼腰从阳白穴进针,针尖平行患者向下横刺,轻缓进针,直达鱼腰穴,深度为1.5~2寸;太阳透下关从太阳穴进针,针尖平斜向下稍后方,轻缓进针,通过颧骨弓直达下关,深度为2~3.5寸,感应以上齿及颊部酸麻胀感为度;颊车穴沿下颌骨内侧进针,深度为2寸,感应以颌孔下齿槽处呈胀感为度。留针30 min。取针后在下关、颧髎、地仓、颊车或扳击点取两处进行刺络拔罐,要求出血量为5~10 mL。每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口服卡马西平片,初服量为100 mg,每日3次。1星期后药量增加到200 mg,每日3次。疼痛不能止则继续加量,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1000 mg,直至疼痛停止后逐渐减量,维持在600~800 mg。10 d为1个疗程,治疗最长不超过3个疗程。
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MPQ量表)[2]作为观察指标。MPQ量表分为阳性词数、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PRI感觉分)、情绪分(PRI情绪分)、总分(PRI总分)、现有疼痛强度(PPI)及视觉模拟疼痛标尺(VAS)6项指标。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MPQ量表对疼痛进行综合评定。
参照VAS评分判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公式,VAS积分下降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愈:VAS积分下降率>80%。
好转:VAS积分下降率为20%~79%。
无效:VAS积分下降率为0%~19%。
恶化:VAS积分下降率<0%。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PQ各项指标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前MPQ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MPQ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组治疗后PRI情绪分、PPI、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PQ各项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5
3.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针灸治疗“面痛”有数千年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针灸治疗“面游风”、“颌痛”等的载述。本病属中医学 “头风”、“面游风”、“齿槽风”、“面痛”等范畴[3]。中医学一般辨证为风热外袭、肝胃实热、阴虚火旺。风热外袭伴有外感症状;肝胃实热兼见烦躁、易怒、口渴、便秘;阴虚火旺兼有形体消瘦、手心烦热、颧红等。针刺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即刻止痛、缓解疼痛程度及减少发作次数的效果。笔者认为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机理为,①风邪上侵面部三阳经脉,多由外感或内伤所致血脉壅闭、气血受阻而发疼痛;内伤者由肝胆风火上逆、胃火上炎或痰浊上扰,以致风火攻冲头面,上扰清窍而作疼痛。另外,头面之血瘀气滞,不通则痛;亦有久病不愈、气阴两亏而发为本虚标实之面痛。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来去突然,反复发作。本病发作常与情绪变化和疲劳有关,因此应避风寒,调情志,慎起居,忌食辛辣刺激之物。②气至病所是针刺镇痛的关键。③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取阳明经穴为主,上下配穴,以清泻阳明、活血通络、缓急止痛。在治疗中,下关穴为局部取穴,同时亦为主穴,应用时予以深刺以疏通局部经气。合谷穴其性轻升,善治表证及头面之疾,针之既能疏散风邪,又可通经活络,此为远道取穴。二穴远近相配,通经接气,其活络止痛之力更强。太阳透下关、阳白透鱼腰皆为局部取穴,通过透刺的方法,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同时配合刺络放血,也可起到祛瘀生新、通络止痛的效果。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8.
[2] 罗跃嘉.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康复,1993,7(4):160.
[3] 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8-79.
2012-11-13
孙云广(1975 - ),男,主治医师
刘国成(1982 - ),男,主治医师
1005-0957(2013)05-0391-02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