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高丽,周致元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1)
明代徽州的疫病灾害及民间医家应对机制研究
——以汪机为例
钱高丽,周致元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1)
明代中后期的徽州是一个饥荒和灾害频发的地区。其中,疫病灾害也非常频繁。徽州地区本身有着非常完备的灾害救助体系,主要由官府实施救灾和备荒措施,此外,徽州民间的社会救助体系也日趋完备。明清徽州是一个盛产名医的地区,以汪机为代表的民间医家在徽州地区疫病灾害的救助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救助体系。除协助官府、捐助、义行等一般措施外,民间医家自己的灾害应对机制主要有诊断治疗、布施药剂、著书立说、收徒传艺。
徽州;救灾;民间医家;汪机
各种资料、数据和研究成果都已经显示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和疫病灾害频发。《明实录》中朝臣奏章、政府蠲免中有关徽州的就不在少数。现存的徽州方志、民谣俗谚、契约文书、宗族家谱、文集日记、书信尺牍等地方文献中也散落着大量相关记载。周致元《徽州乡镇志中所见明清民间救荒措施》一文中辑录了明清徽州乡镇志所见的民间救荒的人物事迹就有33例,从侧面反映了徽州地区灾害频发的现象。[1]笔者查阅《明实录》和徽州地方志中有关资料之后,将关于灾害的记录统计如下。
表1 明代徽州地区主要灾害统计表
这里统计得出灾害发生的总次数与实际发生的灾害次数难免存在误差,但对于各种类型的灾情来说,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应大致相符。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明清徽州地区的灾害,总数有289次,次数非常多,非常频繁。第二,就灾害类别的统计来看,水、旱灾害最为频繁,分别占到总数的31.14%和27.68%,在各项灾害比例中所占最高。第三,疫病灾害一共14次,占4.48%,所占的比例不算多。但是疫病灾害和其他灾害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疫灾更多的是发生在其他灾害之后,具有很强的依附性。《明实录》①中大量出现了“寒暑疾疫”、“瘟疫”、“水疫”、“饥疫”、“旱疫”、“暑雨疫疠”、“亢旱疠疫”的记载。民间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之说,说明疫病灾害往往发生在其他灾害之后。表1中明清徽州地区14次疫病灾害中,有13次明确交待与饥、水或旱有关。
疫病灾害与其他常见的旱灾、水灾、饥荒等灾害不同的地方在于首先它具有非常强的依附性。往往疫病灾害都是紧随一些常见的灾害后发生,很多疫病灾害都属于次生灾害。再者,就危害性而言,疫病灾害比一般常见的灾害的危害要大得多,次生灾害往往造成救荒救灾者措手不及,而且很难避免。疫病无小灾,地方志中对疫病灾害的记载充斥着“大疫”“僵死载道”等字眼,可见疫病灾害造成人口死亡何其严重。关于明朝中后期徽州地区的瘟疫,疫病灾害的记载也是有有大量的资料可查。如表2所示:
表2 明朝中后期徽州地区的(瘟疫)疫病灾害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明代中后期徽州地区的疫病灾害在地方志中的记载按地点的不同有7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万历十六年戊子年,徽州地区的歙县和黟县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疫病灾害。《徽州府通志续编》②记载徽州地区“六邑饥,又大疫”,百姓“僵死载道”说明了此次疫病灾害造成了大量的百姓死亡。而黟县此次疫病灾害则与水灾有关。“水,大疫”的记载说明此次疫病灾害属于次生灾害。按地区划分,地方志中7次明确记载的疫病灾害中有3次是发生在歙县。“大饥,斗米一千八分,民大瘟疫,僵死载道”的记载说明此次疫病灾害是在大饥荒爆发之后发生,并且造成了大量的民众死亡,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对于自然灾害的救助,周致元在《明代徽州官府与宗族的救荒功能》[2]一文指出,“明朝前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完整而又完备的救灾体系,徽州府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在徽州地区自然灾害救助的过程中,政府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防灾救荒措施主要包括储量备荒,蠲税减租,赈济饥民,医疗救助,兴修水利等。同时,周氏指出,“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凝聚着朱元璋智慧与魄力的救荒体系随着官僚体系的腐败加深而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社会调控功能。”这样,除了官府自有的救灾体系以外,徽州民间组织或者民间自发的救灾就日趋起到重要的作用。周氏的研究显示,“由于宗族制度的逐步完善,宗族社会保障功能的加强,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官府社会调控功能的欠缺。”常见的自然灾害在已有的官府救灾体系和民间宗族参与下往往能够得到效果非常好的救助。但是,对于疫病灾害的救助,除了政府和宗族已有的救助之外,徽州地区民间医家参与救灾活动也非常的频繁,并且形成了民间医家所独有的救灾体系,在整个救灾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社会救助尤其是应对疫病灾害救助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下文以汪机为例,探讨明代徽州地区民间医家在全社会应对疫病灾害中的作用。
(一)汪机其人
汪机(1463—1539),字省之,晚号石山居士,徽州祁门县朴墅乡人。是我国明代中叶影响卓著的医学大家,新安医学的奠基人。就整个明朝而言,汪机的学术造诣和临床经验广影响深。《明史·李时珍传》[3]记载:又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可见汪机医术之高明,在当时已经名誉远播。镜山先生李汛所著③《石山居士汪机传》记载汪机“早岁习春秋经,补邑痒弟子员,屡试不利,其考以望公(汪机之父汪渭,字以望)喻之曰,昔范文正公尝自祷曰,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意谓仕而不至于相,则其泽之所及,顾不若医之博耳。盖翁尝以医活人,至数千指,故以此喻,居士悟,即弃去科举浮文,肆力医家诸书。”汪机因为科举不第,弃文从医,“其从事于医殆四十余载”并且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著作。汪机生活的年代正值明代中叶,他经历了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五朝。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汪机所生活的徽州地区疫病灾害频发的时候。祁门自古盛产名医,“祁门十九御医”更是众所周知。以汪机为代表的徽州民间医家在对徽州地区疫病灾害的救助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一般的协助政府救灾、捐助、义行之外,这个群体还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二)以汪机为代表的徽州医家应对疫病灾害的措施
1.治病救人。治病救人,悬壶济世本是医者的天职。徽州地区民间医家在应对疫病灾害活动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诊断疾病,治疗病人。汪机医术高明,《石山先生汪机传》记载汪机“肆力医家诸书”、“益加研究”、“诊治者百试百中,声名益彰”。对于重病人的治疗,汪机更多地表现出了人文关怀:“竭力治之,至忘寝食”、“以疾请者无虚日,居士随请随就”、“可起者竭力治之”。嘉靖年间,“祁门县内瘟疫流行,死亡相继,哭声载道”,而汪机“免费施治,救人不可胜记。”传曰汪机“久之求者益众,所应益博,活人至数万”。通过这些资料记载可以看出,以汪机为代表的徽州民间医家在应对疫病灾害时发挥的重要作用,仅仅汪机个人就“活人至数万”,那么作为新安民间医家的群体,治疗病人的数量就可想而知了。
2.布施药剂。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在中国古代,一旦爆发瘟疫灾害的时候,药物的重要性就会异常突出。而且需要大量的药物才能够满足对灾民治疗的需要。在明代,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医家都认识到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明实录·世宗实录》④就有明文记载明朝政府“官为置买药物属善医者,分乡设局,以疗饥疫之民”。不仅如此,在疫病灾害爆发时,明朝政府 “上亲检方书制为济疫小饮子方,颁下所司,遵用济民,仍用礼部刊行。”当大疫爆发时,对治疗药物的需求就会非常迫切,这个问题民间医家更是感同身受。史载在祁门县内爆发瘟疫时,“汪机倾囊购药”、“至义所当为,视弃百金如一羽耳”,“人皆乐从”。汪机本人“尝戒其子弟曰,民有四业,皆不可离义之一字”。以汪机为代表的徽州民间医家,在布施药剂以活人上,配合着政府,做出了极大的义行。
3.著书立说,防于未然。新安医学的发展到明朝嘉靖年间是一个顶峰时期。明嘉靖至清末(1522—1911年),新安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时候医学名家大量涌现,纷纷著书立说。从嘉靖至清末,即有名医137人,其中45人共撰写了96部医学著作。作为新安医学家的杰出代表,汪机以毕生精力研究医学,写出了《石山医案》、《续素问钞》、《医学原理》、《外科理例》、《针灸问对》等著作。章丽华《汪机著述活动新考》[4]指出汪机一生的著述活动涉及的医籍有14种78卷。《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都辑录了汪机的有关著作和著作目录。那么,徽州民间医家个人的著述活动与救助疫病灾害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关于这一点的论证,汪机在其著作《痘治理辨·自序》⑤中说道:
“嘉靖庚寅冬,有非时之煖,痘灾盛行,而死者过半。予甚悯焉。于是探索群书,见有论治痘疮者,纂为一编,以备仓卒。易为检阅,免致临病而荒忙失措也。……亦皆了然,不复为其所惑也。书成,因名之曰《痘治理辨》刊梨广布。嘉与四方共之,按法施治,庶或免死于非命也。岂仁私之于一家云。嘉靖辛卯十一月长至日,新安祁门汪机省之序。”
汪机因为痘灾盛行,死者过半心生怜悯所以作《痘治理辨》,从而“易为检阅,免致临病而荒忙失措也”。从资料可以看出,以汪机为代表的徽州民间医家在应对社会疫病灾害的时候,就已经想到通过著述立言的方式将疫病灾害的爆发和诊治记录在案,用以流传后世,以免“致临病而荒忙失措也”。可以看出徽州民间医家在尽自己一切之能来做救治和防御疫病灾害的工作,而著述立说则是应对疫病灾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 “备灾”手段。
4.授徒传医。徽州地区医学发达,新安医学派的形成和“祁门十九御医”的出现无可争辩地说明了这一点。而医学的发展则离不开传承。授徒传医,看似与救灾备荒没什么关系,实则不然。上文已经论证医家在救灾备荒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医学的传承相对于对疫病的备荒救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汪机医术高超,所著甚多,其弟子数量也很多。著名的主要有汪副护、黄故潭、周臣、程廷彝、许忠、陈桷、程镐等人。汪机的著作《伤寒选录》由汪机本人写出初稿,由陈、程二人予以增编完成。记载汪机医案的《石山医案》也正是由弟子陈桷完成。汪道昆《太涵集·世医吴洋吴桥传》记载,“(吴洋)闻祁门汪机主补中,其术倾郡,则西游而授业机,机得洋,大惊,请割海阳以东听子矣”。[5]可见,由于汪机医术高明,“其术倾郡”,声名远扬,慕名而来拜汪机为师的决不在少数。而汪机不仅在医术上技艺高超,教导弟子也方法得当,并以身体力行来告诫弟子们。汪机“尝戒其子弟曰,民有四业,皆不可离义之一字。”汪机在《医学原理·自序》⑥写道,“庶不负吾平身之所好也,果若吾言,则是集匪为虚文,可以事亲,可以养身,可以活人,其为利也实在薄矣,又何羡于良金腴产之是遗,以损其志,而益其过耶?”汪机本人如此,“视弃百金如一羽耳”。这样的言传身教,笃志攻医以活人给弟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又无疑影响着其弟子以后行医,“备荒”疫病灾害,治疗疫疾之民等活动。以汪机为代表的徽州民间医家授徒传医,将活人救灾之法和优良的个人品质传授给弟子们,让后人在应对疫病灾害时有“乘凉之树”,善莫大焉。
以汪机为代表的徽州民间医家,通过治病救人,布施药剂,著书立说,授徒传医等活动,在应对明清徽州地区疫病灾害,治病救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其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医学技术的传承,这种机制也被传承下来,对于后世,对于徽州的灾害频发的现象,对于生活在徽州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有着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明世宗实录》卷11,卷12,卷25,卷28,卷29,卷40,卷48,卷59.卷79,卷88,卷106,卷108,卷112,卷261,卷294,卷406,卷409,卷495,卷532,卷542.
②林国柱:《徽州府通志续编》卷8.
③焦竑:《国朝献征录》.卷78太医院.
④《明世宗实录》,卷132.
⑤汪机:《痘治理辨·自序》,卷1.
⑥汪机:《医学原理·自序》,卷1.
[1]周致元.徽州乡镇志中所见明清民间救荒措施[J].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5-101.
[2]周致元.明代徽州官府与宗族的救荒措施[J].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7-112.
[3][清]张廷玉.明史·方伎传·李时珍传:卷25[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年:
[4]章丽华.汪机著述活动新考[J].时珍国医国药,2001(9):838-839.
[5][明]汪道昆.太涵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4:660.
A Research on Private Doctors'Coping Mechanisms for Disease Disasters in Huizhou in Ming Dynasty——Taking Wang ji as an Example
QIAN Gao-li,ZHOU ZHi-yuan
(History Department,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1,China)
Huizhou was a region with frequent famines and disaster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The disease disasters were also frequent.There was a perfect disaster relief system which was governed by local government in Huizhou,which included governmental disaster relief and prevention measures.In addition,the social relief system was becoming more complete.There were many excellent doctors in Huizhou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ome private doctors represented by Wangji built a systematic relief system during disasters rescue.Besides helping government,donations and righteous deeds,Huizhou's private doctors had their own coping mechanisms for disease disasters,such as diagnosis,treatment,offering medicines,writing medical books and enrolling students.
Huizhou;disasters relief;private doctors;Wang ji
K249.105
A
2095—042X(2013)05-0059-04
10.3969/j.issn.2095—042X.2013.05.014
(责任编辑:朱世龙)
2013-06-08
钱高丽(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
周致元(1963—),男,安徽合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代荒政研究和徽学研究。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2BZS064)